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歷史以及經濟這兩種因素的結合,還促使一個在地區內更為強大的中國對俄羅斯的遠東地區興趣加濃。自從中俄有了一條正式的共同邊界以來,中國第一次成為經濟上更具活力、政治上更強大的一方。中國的移民和商人已經大量滲入俄羅斯地區,中國正更加積極地推進日本和朝鮮也參與的東北亞經濟合作。在這一合作中,俄羅斯現在手中的牌要弱得多,而俄羅斯遠東地區在經濟上則越來越依賴同中國東北地區的密切聯繫。在中國同蒙古的關係中,類似的經濟力量也在發生作用。

  由此可見,中國的地區性勢力範圍正在形成之中。但是,不應把勢力範圍與排他性的地區政治主宰(如前蘇聯在東歐實施的那樣)混為一談。從社會經濟意義上說,這種勢力範圍更具滲透力,而從政治上說則較少壟斷性。然而勢力範圍涵蓋一個地理空間,在這個空間裡,各個國家在制定自己的政策時,要特別尊重地區性主導國家的利益、看法及其可能的反應。簡而言之,中國的勢力範圍——也許更為準確的說法是受敬服的範圍——可以界定為:在這個範圍內各國首都在處理任何特定問題時首先要問的問題是:“北京對此持何看法?”

  儘管有已經提到的那些內外障礙,但是,如果中國確實成了一個地區性主導國家和全球性大國的話,那麼它將在今後四分之一的世紀裡,在地區內起主導作用並發揮作為一個全球性大國的潛在影響。在地區內起主導作用的大中華會將散居在新加坡、曼谷、吉隆坡、馬尼拉和雅加達的極其富有而經濟上又強大的華人政治支持調動起來(參見本章注釋中所列的一些令人吃驚的數據)據1994年9月25日的《亞洲周刊》,東南亞500家最大的華人擁有的公司的資產合計約為5400億美元。其他的估計數更高:1996年11/12月號《國際經濟》報導說,5000萬海外華人的年收入約與上述數字相同,因而,大約與中國大陸的國內生產總值大體相當。據說,海外華人控制了90%的印尼經濟,75%泰國經濟,50%-60%的馬來西亞經濟,以及新加坡的全部經濟,有人對這種情況表示擔憂。一個前印尼駐日本大使甚至因此公開警告說,“中國正在本地區進行經濟干預”,這不僅可能利用中國在本地區的存在,而且甚至會導致出現中國出資支持的“傀儡政府”(見1996年9月23日(東京)《朝日新聞》)。,還會滲透到中亞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從而使其勢力大致可恢復到150年前中華帝國開始衰落時的範圍。通過與巴基斯坦結盟,中國的地緣政治範圍甚至還會擴大。隨著中國的力量和威信的上升,富有的海外華人可能會越來越認同中國的雄心壯志。東南亞國家可能會認為,對中國的政治敏感問題和經濟利益敬而重之是明智之舉,而且它們正在越來越這樣做。1997年3月31日曼谷的英文報紙《民族報》發表的有關差瓦立總理訪問北京的報導反映了這方面的苗頭。這次訪問的目的被稱為是與“大中華”建立牢固的戰略同盟。據稱,泰國領導已“承認中國是一個具有全球性作用的超級大國”,並表示泰國願意成為“中國和東協之間的橋樑”。新加坡在強調與中國認同方面走得更遠。同樣,新的中亞國家越來越視中國為一個大國,而且它們的獨立以及它們在中俄之間的緩衝作用對中國的利益極為重要。

  中國作為全球性大國的範圍最可能向南部縱深大大擴張,於是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不得不適應中國海軍成為南中國海上的一支主導力量這一現實。這樣的中國將更可能情不自禁地用武力來解決台灣問題,而不顧美國的態度。在西部,烏茲別克斯坦是最堅決抵禦俄羅斯侵吞其原帝國領地的中亞國家。烏茲別克斯坦可能會贊同與中國建立抵消俄羅斯影響的聯盟關係,土庫曼斯坦可能也會那樣;中國或許會在因內部民族分裂而使國家十分脆弱的哈薩克斯坦採取更加進取的態勢。真正成了政治和經濟巨人的中國也許還會對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施加更為公開的政治影響。與此同時,中國會支持在它主導下的朝鮮的統一。

  但是,這樣一個得意洋洋的中國,也很可能會遇到外部力量的強烈反對。在西部,俄羅斯和印度有充分的地緣政治理由結成聯盟,來共同抵擋中國的挑戰。俄印之間的合作可能會主要集中於它們的利益受中國威脅最大的中亞地區和巴基斯坦。在南部,最強烈的反對來自越南和印度尼西亞(或許是在澳大利亞的支持之下)。在東部,對於中國一切想在朝鮮半島占主導地位和用武力收復台灣的努力,美國都可能在日本的支持下作出針鋒相對的反應。因為這些行動將使美國在遠東的政治存在降格為只在日本的一個潛在不穩定的地區單獨棲息。

  兩種情景完全成為現實的可能性,最終不僅取決於中國本身將如何發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美國的行為和存在。如果美國脫離這一地區,那麼第二種情景實現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但是即使第一種情景全面實現,那也需要美國採取某種遷就態度和自我克制。中國人明白這一點,因而中國的政治不得不首先集中於影響美國的行動,特別是影響美日間的關鍵性關係。中國在策略上處理同其他國家的關係時也都會考慮到這一戰略上的關注。

  中國對美國的主要異議,同美國的實際所作所為關係不大,中國反對的是美國目前是什麼和在什麼地方。在中國看來,美國是目前的世界霸主,美國以其在日本的主導地位為基礎而在本地區的存在,就是要遏制中國的影響。中國外交部研究機構的一位分析家說:“美國的戰略目標是要在全世界尋求霸權,它不能容忍在歐亞大陸出現任何大國對美國的領導地位構成威脅”見宋以敏發表在北京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的《國際問題研究》(英文版-譯註)1996年第6-8期的文章《對冷戰後世界力量分化組合的討論》第10頁。她對美國的這一分析代表了中國最高領導的看法。發行量很大的共產黨的正式機關報《人民日報》1996年4月29日發表了這一分析的簡述。。因此,僅僅由於美國的地位以及美國呆在什麼地方,美國無意中就成為了中國的對手,而不是中國的天然盟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