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當然,如果一味強調家產,又會讓有些家境一般但的確有著有崇高理想的人失掉為政府做事的機會,景帝的改良,也可以算是合理。
後元三年正月,又下詔道:“農事是天下的根本,黃金珠玉,飢餓了不可以吃,寒冷了又不可以穿,沒有用處。今後郡國官吏要勸導百姓,盡力農桑,多種樹木,凡是官吏們無償徵發或者有償僱傭百姓去開採珠玉的,全部以貪污受賄罪論處,上級官吏對之不聞不問的,和他們同罪。”
甲子這一天,劉啟在未央宮駕崩,遺詔賜諸侯王列侯各兩輛馬車,二千石以上官吏黃金各二斤,普通官吏和百姓每戶一百錢。後宮宮女全部遣出,讓她們回家,終身不再服徭役。二月六日,下葬陽陵。
陽陵現在還沒有發掘,但是它周圍的陪葬區已經有諸多的發掘成果,通過這些成果,我們可以窺見當時的一些社會狀況。
1990年的春天,西安市政府要修建機場高速公路,堪定的路線必須從陽陵陵區通過。考古隊來到工地上,首先進行初步的考古鑽探,結果發現了不少陪葬墓坑,在那個時候,只有皇帝身邊的重臣和寵臣,才有資格在主墓穴旁邊安排從葬坑,它們一般有著極強的象徵意義,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坑就屬於從葬坑。
和其他古墓一樣,陽陵附近也有可怕的盜洞,甚至在盜洞的底部,還有一具當年盜墓者留下的屍骨,惹人遐思,大概這個人是被他貪婪的同夥殺死的。墓坑中金銀器物無存,但幸好還留下了一些盜墓賊不感興趣的東西,比如陶俑。陽陵陵區出土的陶俑只有真人身材的三分之一大小,但它們身上的彩繪有的還依稀可見,類別有武士,有侍女,讓我們能想像那時候普通民眾的神情狀貌。
陽陵附近的其他九十多座陪葬坑,大部分是貴族,從陪葬品中可以看見他們的奢華。可是就在這些陵墓的西北不遠處,卻有一些修築這些豪華陵墓的刑徒墓坑,陰森恐怖,墓坑排列無序,坑中屍骨凌亂,相互枕籍,埋葬草率,沒有一件陪葬品。這些苦命人的骨架上還大多戴有“鉗”、“釱”等類鐵製刑具,有的還有明顯的砍斫痕跡。這就是文景之治時候普通百姓的命運。
《漢書·孝景本紀》的贊里是這樣說的:“孔子說:‘當今時代的人,也是夏、商、周三代遺傳下來的無所私曲之民。’確實啊!老百姓的本質都是好的,就看統治者對他們如何教化。晚周和秦國的弊端,就在於雖然法網太密,獄吏太酷,卻仍舊罪案頻仍,無法滌除。漢朝建立之後,掃除那些繁文峻法,清淨無為,和老百姓一起休養生息。至於孝文皇帝即位,又增加了恭儉的態度,孝景皇帝繼承遺業,跬步不失,持續到五六十年之後,乃至於移風易俗,黎民道德淳厚。周代稱頌成、康兩個皇帝的功績,漢朝則宣揚孝文、孝景的輝煌,確實很美好啊!
文景之治,的確是很好聽的名字,也的確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盛世,只是盛世之下仍有常人想像不出的黑暗,這黑暗被那仁慈的地母擁抱在懷裡,在一定的時間,她會緩緩打開,讓我們看到。
(完)
附錄:文景之治年譜
高帝
元年,(前206),冬十月,沛公劉邦至霸上,秦王子嬰投降,劉邦與秦人約法三章。項羽坑殺秦降卒二十萬,至鴻門,欲擊劉邦。在鴻門宴請劉邦,欲殺之,劉邦得項伯助,逃歸。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宰割天下,封劉邦為漢王。
二年,(前205),冬十月,項羽殺義帝于衡陽。三月,劉邦率兵攻魏,魏王豹降,陳平投奔劉邦。劉邦彭城大敗。
三年,冬十月,韓信、張耳破代,擒夏說。進伐趙,獲趙王歇,斬陳余。夏四月,圍劉邦滎陽,范增勸項羽急擊,項羽不聽,范增辭歸,發病死。令御史大夫周苛與魏豹守滎陽,周苛殺魏豹,
四年,冬十月,韓信襲破齊歷下軍。三月,項羽置劉太公高俎,欲烹之。劉邦幸薄姬。劉邦立黥布為淮南王。
五年,(前202年),春二月甲午(3日),劉邦即皇帝位於氾水之陽,時年五十四歲。郎中令王恬啟。太尉盧綰,後九月為燕王。治長樂宮。劉恒生。
六年,將軍酈商為衛尉。汲侯公上不害為太僕。據張家山漢簡,公上不害守廷尉。
七年,冬十月,上擊韓王信於銅鞮。十二月,信亡走匈奴,其將曼丘臣、王黃共立故趙後趙利為王,收信散兵,與匈奴共距漢。上從晉陽連戰,乘勝逐北,至樓煩,會大寒,士卒墮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為匈奴所圍,七日,用陳平秘計得出。使樊噲留定代地。十二月,上還過趙,不禮趙王。是月,匈奴攻代,代王喜棄國,自歸雒陽,赦為合陽侯。辛卯,立子如意為代王。二月,至長安。蕭何治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大倉。博士叔孫通為奉常,治禮儀。
八年,擊韓王信余寇於東垣,過趙,趙相貫高欲殺劉邦。
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趙王、楚王朝未央宮,置酒前殿。上奉玉卮為太上皇壽。十二月,貫高等謀逆發覺,逮捕高等。春正月,廢趙王敖為宣平侯。徙代王如意為趙王,王趙國,時年十歲。丞相蕭何遷為相國。御史大夫周昌為趙相,符璽御史趙堯為御史大夫。叔孫通為太子太傅。
十年,冬十月,淮南王、燕王、荊王、梁王、楚王、齊王、長沙王來朝。秋七月癸卯,太上皇崩,葬萬年。九月,代相國陳豨反。奉常叔孫通為太子太傅。
後元三年正月,又下詔道:“農事是天下的根本,黃金珠玉,飢餓了不可以吃,寒冷了又不可以穿,沒有用處。今後郡國官吏要勸導百姓,盡力農桑,多種樹木,凡是官吏們無償徵發或者有償僱傭百姓去開採珠玉的,全部以貪污受賄罪論處,上級官吏對之不聞不問的,和他們同罪。”
甲子這一天,劉啟在未央宮駕崩,遺詔賜諸侯王列侯各兩輛馬車,二千石以上官吏黃金各二斤,普通官吏和百姓每戶一百錢。後宮宮女全部遣出,讓她們回家,終身不再服徭役。二月六日,下葬陽陵。
陽陵現在還沒有發掘,但是它周圍的陪葬區已經有諸多的發掘成果,通過這些成果,我們可以窺見當時的一些社會狀況。
1990年的春天,西安市政府要修建機場高速公路,堪定的路線必須從陽陵陵區通過。考古隊來到工地上,首先進行初步的考古鑽探,結果發現了不少陪葬墓坑,在那個時候,只有皇帝身邊的重臣和寵臣,才有資格在主墓穴旁邊安排從葬坑,它們一般有著極強的象徵意義,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坑就屬於從葬坑。
和其他古墓一樣,陽陵附近也有可怕的盜洞,甚至在盜洞的底部,還有一具當年盜墓者留下的屍骨,惹人遐思,大概這個人是被他貪婪的同夥殺死的。墓坑中金銀器物無存,但幸好還留下了一些盜墓賊不感興趣的東西,比如陶俑。陽陵陵區出土的陶俑只有真人身材的三分之一大小,但它們身上的彩繪有的還依稀可見,類別有武士,有侍女,讓我們能想像那時候普通民眾的神情狀貌。
陽陵附近的其他九十多座陪葬坑,大部分是貴族,從陪葬品中可以看見他們的奢華。可是就在這些陵墓的西北不遠處,卻有一些修築這些豪華陵墓的刑徒墓坑,陰森恐怖,墓坑排列無序,坑中屍骨凌亂,相互枕籍,埋葬草率,沒有一件陪葬品。這些苦命人的骨架上還大多戴有“鉗”、“釱”等類鐵製刑具,有的還有明顯的砍斫痕跡。這就是文景之治時候普通百姓的命運。
《漢書·孝景本紀》的贊里是這樣說的:“孔子說:‘當今時代的人,也是夏、商、周三代遺傳下來的無所私曲之民。’確實啊!老百姓的本質都是好的,就看統治者對他們如何教化。晚周和秦國的弊端,就在於雖然法網太密,獄吏太酷,卻仍舊罪案頻仍,無法滌除。漢朝建立之後,掃除那些繁文峻法,清淨無為,和老百姓一起休養生息。至於孝文皇帝即位,又增加了恭儉的態度,孝景皇帝繼承遺業,跬步不失,持續到五六十年之後,乃至於移風易俗,黎民道德淳厚。周代稱頌成、康兩個皇帝的功績,漢朝則宣揚孝文、孝景的輝煌,確實很美好啊!
文景之治,的確是很好聽的名字,也的確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盛世,只是盛世之下仍有常人想像不出的黑暗,這黑暗被那仁慈的地母擁抱在懷裡,在一定的時間,她會緩緩打開,讓我們看到。
(完)
附錄:文景之治年譜
高帝
元年,(前206),冬十月,沛公劉邦至霸上,秦王子嬰投降,劉邦與秦人約法三章。項羽坑殺秦降卒二十萬,至鴻門,欲擊劉邦。在鴻門宴請劉邦,欲殺之,劉邦得項伯助,逃歸。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宰割天下,封劉邦為漢王。
二年,(前205),冬十月,項羽殺義帝于衡陽。三月,劉邦率兵攻魏,魏王豹降,陳平投奔劉邦。劉邦彭城大敗。
三年,冬十月,韓信、張耳破代,擒夏說。進伐趙,獲趙王歇,斬陳余。夏四月,圍劉邦滎陽,范增勸項羽急擊,項羽不聽,范增辭歸,發病死。令御史大夫周苛與魏豹守滎陽,周苛殺魏豹,
四年,冬十月,韓信襲破齊歷下軍。三月,項羽置劉太公高俎,欲烹之。劉邦幸薄姬。劉邦立黥布為淮南王。
五年,(前202年),春二月甲午(3日),劉邦即皇帝位於氾水之陽,時年五十四歲。郎中令王恬啟。太尉盧綰,後九月為燕王。治長樂宮。劉恒生。
六年,將軍酈商為衛尉。汲侯公上不害為太僕。據張家山漢簡,公上不害守廷尉。
七年,冬十月,上擊韓王信於銅鞮。十二月,信亡走匈奴,其將曼丘臣、王黃共立故趙後趙利為王,收信散兵,與匈奴共距漢。上從晉陽連戰,乘勝逐北,至樓煩,會大寒,士卒墮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為匈奴所圍,七日,用陳平秘計得出。使樊噲留定代地。十二月,上還過趙,不禮趙王。是月,匈奴攻代,代王喜棄國,自歸雒陽,赦為合陽侯。辛卯,立子如意為代王。二月,至長安。蕭何治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大倉。博士叔孫通為奉常,治禮儀。
八年,擊韓王信余寇於東垣,過趙,趙相貫高欲殺劉邦。
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趙王、楚王朝未央宮,置酒前殿。上奉玉卮為太上皇壽。十二月,貫高等謀逆發覺,逮捕高等。春正月,廢趙王敖為宣平侯。徙代王如意為趙王,王趙國,時年十歲。丞相蕭何遷為相國。御史大夫周昌為趙相,符璽御史趙堯為御史大夫。叔孫通為太子太傅。
十年,冬十月,淮南王、燕王、荊王、梁王、楚王、齊王、長沙王來朝。秋七月癸卯,太上皇崩,葬萬年。九月,代相國陳豨反。奉常叔孫通為太子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