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頁
Flak-36 式高射炮 德國高射炮。1936 年製成,原型為 1918 年生產的 Flak-18 式。大戰前期廣泛用於各個戰場,尤其是北非沙漠作戰中,用作反 坦克兵器,曾發揮重要作用。口徑 88 毫米,戰鬥全重 5000 公斤,炮彈重 9.5 公斤,炮彈初速每秒 795—820 米,射程 14.9—10.6 公里,射速每分鐘 15— 20 發。
F.S.作戰 日軍攻占斐濟(Fiji)、薩摩亞(Samoa)和新喀里多尼亞 的作戰計劃代號。1942 年 3 月由大本營海軍省向陸軍省提出,得到陸軍省同 意。其要旨為攻占南太平洋上澳洲東北的這 3 個群島,切斷美國與澳大利亞 間的海上運輸線,防止美軍以澳洲為反攻基地。計劃由百武晴吉中將指揮的 第十七軍(3 個支隊,約 1 個師團的兵力)實施。5 月 18 日,第十七軍與擔 任支援的第二艦隊、第一航空艦隊,奉命分別集結於拉包爾和特魯克,預定 7 月上旬開始作戰。後因海軍進行中途島海戰並遭失敗,大本營將作戰日期 推遲 2 個月。同年 7 月 11 日最終放棄。
FW-180 式殲擊機 德國殲擊機。由福克-武爾夫(Focke-Wulf)公司於 1940 年製成。1941 年投入現役,成為德國空軍最好的活塞式晝間殲擊機。共 生產 2 萬多架。翼展 34 英尺 6 英寸,機長 29 英尺 1 英寸,單座單引擎(1700 馬力),在 1.7 萬英尺高度時速 395 英里,升限 3.6 萬英尺,航程 380—820 英里,裝備 2 挺 7.9 毫米或 13 毫米機槍和 4 門 20 毫米航炮。1944 年其改進 型 Tal52(長機頭),在 3.45 萬英尺高空時速達 468 英里,升限達 4.26 萬 英尺,裝備 4 門 20 毫米航炮和 1 門 30 毫米航炮,但到戰爭結束時只生產了 67 架。
FW-200 式轟炸機 德國重型轟炸-運輸機。三十年代末由福克-武爾夫 (Foeke-Wulf)公司製成,曾用於民航運輸。翼展 108 英尺,機長 78 英尺, 4 台發動機,最高時速 279 英里,升限 3 萬英尺,航程 4000 英里,裝備 4 挺 7.9 毫米機槍和 1 門 20 毫米航炮,可載炸彈或貨物 3300—1.1 萬磅。大戰時 被稱為“禿鷹式”,共生產 263 架。
G 集團軍群(HeersgruppeG)大戰後期駐守西歐的德軍戰略戰役軍團。 1944 年 5 月組建。司令先後為*勃拉斯科維茨(1943.11—1944.9)、巴爾克 ([HermannBalek,1893—?]1944.9—1944.12)和*凱塞林(1944.12— 1945.5)。轄德國第一集團軍和第十九集團軍,共 16 個師,配置在比斯開灣 沿岸和法國南部。盟軍實施法國南部登陸戰役後退守*西牆。*馬斯河-萊茵河 戰役中被擊潰,不久向盟軍投降。
Gew-98 式步槍 德國步兵武器。由毛瑟(Mauger)公司設計製造。1898 年製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繼續使用。全長 1.25 米,槍管長 0.74 米,口 徑 7.92 毫米,5 發匣式彈倉,子彈初速每秒 747 米。
GPF 式加農炮 法國加農炮。口徑 155 毫米,戰鬥全重 11.2 噸,炮彈 重 43.1 公斤,炮彈初速每秒 735 米,最大射程 19.3 公里。為大戰爆發時法 軍的主要重型火炮之一,但數量不多,屬統帥部預備隊炮兵建制。
Grw-40 式追擊炮 德國迫擊炮。1940 年製成並開始裝備部隊。口徑 105 毫米,戰鬥全重 785 公斤,炮彈重 8.65 公斤,炮彈初速每秒 130—310 米, 最大射程 6.2 公里。
H 艦隊(ForCeH)英國海軍戰略戰役編隊。大戰爆發後,英、法原分工 由法國艦隊負責保衛西地中海。1940 年 6 月法國敗降後,為適應此形勢,英 國海軍遂以直布羅陀為基地組建此艦隊,由*薩默維爾任司令,轄 3 艘戰列 規、1 艘航空母艦、2 艘巡洋艦、11 艘驅逐艦等,負責保衛西地中海和協同* 英國地中海艦隊攻擊義大利海軍。組成後即執行消滅法國艦隊的*彎炮行動。 1941 年 5 月在大西洋參加截擊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的海戰。克里特島戰役 後,擔負護航增援馬爾他的運輸船隊。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於 1942 年 3 月由 西弗萊特(NevilleSyfret,1889—1972)海軍中將繼任司令,率隊進入印度 洋作戰。重返地中海後,於同年 11 月支援登陸北非的*火炬行動。1943 年支 援西西里島登陸戰役和薩勒諾登陸戰。義大利投降後,艦艇逐步調往加強英 國東方艦隊。
H 集團軍群(HeersgruppeH)大戰後期德軍西線的戰略戰役軍團,1945 年初組建。司令為*勃拉斯科維茨。下轄德國第一傘兵集團軍和第二十五集團 軍,*馬斯河-萊茵河戰役前分別配置在馬斯河地區和下菜茵河地區。盟軍強 渡萊茵河後東撤,1945 年 4-5 月被殲。
H2S 型雷達 英國一種轟炸機用 10 厘米雷達。1911 年以“硫化氫”(H2S) 為代號進行研製。使用超短波雷達,可在螢光屏上顯示出全景“圖像”,使 轟炸機能搜索和瞄準目標進行襲擊。一般安裝在轟炸導航機上,同時也安裝 在海上巡邏機上用以搜索潛艇。1943 年開始使用,在對德國的*戰略轟炸和 大西洋上的反潛艇戰起了重要作用。
He-111 式轟炸機 德國中型轟炸扒。由亨克爾(Hein-kel)公司 1936 年製成。1938 年裝備部隊。翼展 73 英尺 11 英寸,機長 53 英尺 8 英寸,乘 員 5 人,雙引擎,最高時速 255(一說 270)英里,升限 2.6 萬英尺,航程 1110—2140 英里,裝備 2 挺 7.9 毫米機槍(一說 6 挺 7.9 毫米機槍)和 1 門 20 毫米航炮,可載炸彈 4400—5500 磅。曾用於武裝干涉西班牙。大戰期間 成為德軍主要轟炸機種之一,共生產 7450 架。
F.S.作戰 日軍攻占斐濟(Fiji)、薩摩亞(Samoa)和新喀里多尼亞 的作戰計劃代號。1942 年 3 月由大本營海軍省向陸軍省提出,得到陸軍省同 意。其要旨為攻占南太平洋上澳洲東北的這 3 個群島,切斷美國與澳大利亞 間的海上運輸線,防止美軍以澳洲為反攻基地。計劃由百武晴吉中將指揮的 第十七軍(3 個支隊,約 1 個師團的兵力)實施。5 月 18 日,第十七軍與擔 任支援的第二艦隊、第一航空艦隊,奉命分別集結於拉包爾和特魯克,預定 7 月上旬開始作戰。後因海軍進行中途島海戰並遭失敗,大本營將作戰日期 推遲 2 個月。同年 7 月 11 日最終放棄。
FW-180 式殲擊機 德國殲擊機。由福克-武爾夫(Focke-Wulf)公司於 1940 年製成。1941 年投入現役,成為德國空軍最好的活塞式晝間殲擊機。共 生產 2 萬多架。翼展 34 英尺 6 英寸,機長 29 英尺 1 英寸,單座單引擎(1700 馬力),在 1.7 萬英尺高度時速 395 英里,升限 3.6 萬英尺,航程 380—820 英里,裝備 2 挺 7.9 毫米或 13 毫米機槍和 4 門 20 毫米航炮。1944 年其改進 型 Tal52(長機頭),在 3.45 萬英尺高空時速達 468 英里,升限達 4.26 萬 英尺,裝備 4 門 20 毫米航炮和 1 門 30 毫米航炮,但到戰爭結束時只生產了 67 架。
FW-200 式轟炸機 德國重型轟炸-運輸機。三十年代末由福克-武爾夫 (Foeke-Wulf)公司製成,曾用於民航運輸。翼展 108 英尺,機長 78 英尺, 4 台發動機,最高時速 279 英里,升限 3 萬英尺,航程 4000 英里,裝備 4 挺 7.9 毫米機槍和 1 門 20 毫米航炮,可載炸彈或貨物 3300—1.1 萬磅。大戰時 被稱為“禿鷹式”,共生產 263 架。
G 集團軍群(HeersgruppeG)大戰後期駐守西歐的德軍戰略戰役軍團。 1944 年 5 月組建。司令先後為*勃拉斯科維茨(1943.11—1944.9)、巴爾克 ([HermannBalek,1893—?]1944.9—1944.12)和*凱塞林(1944.12— 1945.5)。轄德國第一集團軍和第十九集團軍,共 16 個師,配置在比斯開灣 沿岸和法國南部。盟軍實施法國南部登陸戰役後退守*西牆。*馬斯河-萊茵河 戰役中被擊潰,不久向盟軍投降。
Gew-98 式步槍 德國步兵武器。由毛瑟(Mauger)公司設計製造。1898 年製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繼續使用。全長 1.25 米,槍管長 0.74 米,口 徑 7.92 毫米,5 發匣式彈倉,子彈初速每秒 747 米。
GPF 式加農炮 法國加農炮。口徑 155 毫米,戰鬥全重 11.2 噸,炮彈 重 43.1 公斤,炮彈初速每秒 735 米,最大射程 19.3 公里。為大戰爆發時法 軍的主要重型火炮之一,但數量不多,屬統帥部預備隊炮兵建制。
Grw-40 式追擊炮 德國迫擊炮。1940 年製成並開始裝備部隊。口徑 105 毫米,戰鬥全重 785 公斤,炮彈重 8.65 公斤,炮彈初速每秒 130—310 米, 最大射程 6.2 公里。
H 艦隊(ForCeH)英國海軍戰略戰役編隊。大戰爆發後,英、法原分工 由法國艦隊負責保衛西地中海。1940 年 6 月法國敗降後,為適應此形勢,英 國海軍遂以直布羅陀為基地組建此艦隊,由*薩默維爾任司令,轄 3 艘戰列 規、1 艘航空母艦、2 艘巡洋艦、11 艘驅逐艦等,負責保衛西地中海和協同* 英國地中海艦隊攻擊義大利海軍。組成後即執行消滅法國艦隊的*彎炮行動。 1941 年 5 月在大西洋參加截擊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的海戰。克里特島戰役 後,擔負護航增援馬爾他的運輸船隊。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於 1942 年 3 月由 西弗萊特(NevilleSyfret,1889—1972)海軍中將繼任司令,率隊進入印度 洋作戰。重返地中海後,於同年 11 月支援登陸北非的*火炬行動。1943 年支 援西西里島登陸戰役和薩勒諾登陸戰。義大利投降後,艦艇逐步調往加強英 國東方艦隊。
H 集團軍群(HeersgruppeH)大戰後期德軍西線的戰略戰役軍團,1945 年初組建。司令為*勃拉斯科維茨。下轄德國第一傘兵集團軍和第二十五集團 軍,*馬斯河-萊茵河戰役前分別配置在馬斯河地區和下菜茵河地區。盟軍強 渡萊茵河後東撤,1945 年 4-5 月被殲。
H2S 型雷達 英國一種轟炸機用 10 厘米雷達。1911 年以“硫化氫”(H2S) 為代號進行研製。使用超短波雷達,可在螢光屏上顯示出全景“圖像”,使 轟炸機能搜索和瞄準目標進行襲擊。一般安裝在轟炸導航機上,同時也安裝 在海上巡邏機上用以搜索潛艇。1943 年開始使用,在對德國的*戰略轟炸和 大西洋上的反潛艇戰起了重要作用。
He-111 式轟炸機 德國中型轟炸扒。由亨克爾(Hein-kel)公司 1936 年製成。1938 年裝備部隊。翼展 73 英尺 11 英寸,機長 53 英尺 8 英寸,乘 員 5 人,雙引擎,最高時速 255(一說 270)英里,升限 2.6 萬英尺,航程 1110—2140 英里,裝備 2 挺 7.9 毫米機槍(一說 6 挺 7.9 毫米機槍)和 1 門 20 毫米航炮,可載炸彈 4400—5500 磅。曾用於武裝干涉西班牙。大戰期間 成為德軍主要轟炸機種之一,共生產 7450 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