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頁
霍巴特(PercyCleghornStanleyHobart,1885—1957)英國將領。坦克 戰術專家。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23 年參加皇家坦克隊,1933 年任該坦 克隊指揮宮,1931—1937 年任第一坦克旅旅長。1937—1938 年任軍事訓練負 責人,領少將軍銜。1938 年在埃及組訓第七坦克師,任師長。主張坦克部隊 要單獨編制和獨立使用。次年退出現役。1941 年應召重返部隊,任第十一坦 克師師長,1942 年起組訓第七十九坦克師,開發和演練各種坦克新戰術,後 率部參加諾曼第登陸戰役以及波羅霍巴特的海地區的戰鬥。積極促成該部裝 備掃雷坦克、兩棲坦克、噴火坦克等多種坦克。
霍爾蒂(HorthydeNagybanyaMiklos,1868—1957)匈牙利法西斯獨裁 者。14 歲時入奧匈帝國海軍學院學習。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指揮海軍作戰。 1918 年獲海軍上將銜,任奧匈帝國海軍總司令。1919 年組織反革命武裝“國 民軍”,依靠協約國,鎮壓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1920 年任攝政,恢復君主 制度,建立獨裁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0 年參加軸心國集團,次年 派遣軍隊參加侵蘇戰爭。1944 年 3 月,同意德軍占領匈牙利。同年蘇軍逼近 邊境時,試圖退霍爾蒂出戰爭未遂,於 10 月 15 日在德國壓力下交權於*箭十 字黨。後被拘禁於巴伐利亞。1945 年被盟軍俘虜,次年獲釋,定居葡萄牙。 著有回憶錄《機密文件》等。
霍奇斯(CourtneyEieksHodges,1887—1966)美國將領。曾就讀於西 點軍校,1906 年因學業不佳而輟學。後入陸軍服役、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 1942 年任第十軍軍長,率軍在歐洲作戰。後任*布萊德雷的助手。1943 年升 任第三集團軍司令,獲中將銜。次年調任第一集團軍司令,參加諾曼第登陸 戰役。隨後率軍解放巴黎。1945 年參加阿登戰役、萊茵河中游左岸戰役,首 先在雷馬根(Remagen)渡過萊茵河。向德國腹地進擊。同年 4 月在易北河同 蘇軍會師。1915 年 5 月歐洲戰亭結束後,率第一集團軍回國。1949 年退役。
霍撰彰(1901—1953)中國將領,字嵩山。黃埔軍校畢業。曾任國民政 府軍師長。1935 年授少將街,1937 年授中將銜,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五十 四軍軍長,參加*淞滬會戰,在羅店重創日軍。1939 年 6 月任第二十集團軍 副總司令兼洞庭警備司令。1941 年升任第二十集團軍總司令。1943 年率部遠 征印度和緬甸,以戰功獲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嘉猷勳章。1945 年 3 月任中國陸 軍總司令部直屬第三方面軍副司令官。抗戰勝利後,曾任湘鄂贛邊區綏靖總 司令兼行政長官。1949 年秋去台灣。
霍普納(ErichHoepner,1886—1944)德國將領。1905 年入伍。參加第 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在國防軍任職,1938 年出任圖林根軍區司令。1939—1940 年任第十六坦克軍軍長,參加入侵波蘭和進攻法國,晉升上將。1941 年升任 第四坦克集群司令,參加閃擊蘇聯。該集群為德軍向列寧格勒方向推進的北 方集團軍群的主要突擊力量。同年 9 月南下,參加進攻莫斯科的颱風戰役。 12 月敗退,翌年 1 月被希特勒撤職和褫奪軍階。1944 年參與*七·二○事件, 失敗後被捅,不久被殺。
霍爾庫姆(ThomasHolcomb,1879—1965)美國海軍將領。1900 年入伍, 獲少尉軍銜。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入美國海軍學院與陸軍軍事學院深 造。1935 年晉升為海軍少將,次年出任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第二次世界大 戰期間,晉升為海軍中將,協助參謀長聯席會議制訂作戰戰略,曾參與指揮 在北非的登陸作戰,1943 年指揮海軍陸戰隊參加塔拉瓦島戰役。同年離職擔 任海軍部長*諾克斯的特別顧問,1945 年以海軍上將銜退役。戰後初期,曾 任駐南非公使。
霍羅克斯(BrianGwynneHorrocks,1895—1985)英國將領。畢業於桑 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在法國作戰。1938 年任職於參 謀學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40—1941 年先後在法國和北非作戰。1943 年 5 月在突尼西亞戰役中受重傷。1944 年 8 月重返前線,率部充當進軍西北歐 的前鋒。歷任英國第十三軍、第十軍、第九軍和第三十軍軍長。被認為是大 戰中英國最優秀的軍級指揮員之一。戰後曾任駐萊茵英軍司令。1949 年因傷 病退役。著有自傳《充實的一生》。
霍特集群(GruppeHoth)史達林格勒會戰中德國的集團軍級戰役集群。 1942 年 11 月下旬,由*德國第四坦克集團軍和羅馬尼亞第四集團軍組成,隸 屬*頓河集團軍群。霍特(HermannHoth,1895—1971)任司令。集結在利斯 卡(ЛиcKa)河口到*A 集團軍群作戰區之間。1942 年 12 月 12 日,沿科捷 爾尼科夫斯基鎮至史達林格勒鐵路向蘇聯第五十一集團軍進攻,企圖解救被 圍在史達林格勒附近的德軍集團,遭蘇軍重創。不久解散。
霍斯巴赫(FriedrichHoBbach,1891—1980)德國將領。1913 年軍校畢 業後入伍,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34 年任陸軍總參謀部中央處處長兼希 特勒的軍事副官、元首和全國總理府武裝部隊副官處主任。1937 年晉升上 校。同年 11 月 5 日,在希特勒召開的秘密高級軍政會議上擔任記錄。後由他 據此整理出的備忘錄,稱為*《霍斯巴赫備忘錄》。1938 年 1 月被解職。第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39 年重返陸軍總參謀部。1943 年晉升至上將,任第 十六坦克軍軍長。1944 年任第四集團軍司令。1945 年 1 月,因在東普魯士敗 退而再次被解職。戰後撰寫回憶錄,著有《武裝部隊和希特勒,1934—1938 年》和《東普魯士戰事》。
霍爾蒂(HorthydeNagybanyaMiklos,1868—1957)匈牙利法西斯獨裁 者。14 歲時入奧匈帝國海軍學院學習。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指揮海軍作戰。 1918 年獲海軍上將銜,任奧匈帝國海軍總司令。1919 年組織反革命武裝“國 民軍”,依靠協約國,鎮壓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1920 年任攝政,恢復君主 制度,建立獨裁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0 年參加軸心國集團,次年 派遣軍隊參加侵蘇戰爭。1944 年 3 月,同意德軍占領匈牙利。同年蘇軍逼近 邊境時,試圖退霍爾蒂出戰爭未遂,於 10 月 15 日在德國壓力下交權於*箭十 字黨。後被拘禁於巴伐利亞。1945 年被盟軍俘虜,次年獲釋,定居葡萄牙。 著有回憶錄《機密文件》等。
霍奇斯(CourtneyEieksHodges,1887—1966)美國將領。曾就讀於西 點軍校,1906 年因學業不佳而輟學。後入陸軍服役、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 1942 年任第十軍軍長,率軍在歐洲作戰。後任*布萊德雷的助手。1943 年升 任第三集團軍司令,獲中將銜。次年調任第一集團軍司令,參加諾曼第登陸 戰役。隨後率軍解放巴黎。1945 年參加阿登戰役、萊茵河中游左岸戰役,首 先在雷馬根(Remagen)渡過萊茵河。向德國腹地進擊。同年 4 月在易北河同 蘇軍會師。1915 年 5 月歐洲戰亭結束後,率第一集團軍回國。1949 年退役。
霍撰彰(1901—1953)中國將領,字嵩山。黃埔軍校畢業。曾任國民政 府軍師長。1935 年授少將街,1937 年授中將銜,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五十 四軍軍長,參加*淞滬會戰,在羅店重創日軍。1939 年 6 月任第二十集團軍 副總司令兼洞庭警備司令。1941 年升任第二十集團軍總司令。1943 年率部遠 征印度和緬甸,以戰功獲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嘉猷勳章。1945 年 3 月任中國陸 軍總司令部直屬第三方面軍副司令官。抗戰勝利後,曾任湘鄂贛邊區綏靖總 司令兼行政長官。1949 年秋去台灣。
霍普納(ErichHoepner,1886—1944)德國將領。1905 年入伍。參加第 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在國防軍任職,1938 年出任圖林根軍區司令。1939—1940 年任第十六坦克軍軍長,參加入侵波蘭和進攻法國,晉升上將。1941 年升任 第四坦克集群司令,參加閃擊蘇聯。該集群為德軍向列寧格勒方向推進的北 方集團軍群的主要突擊力量。同年 9 月南下,參加進攻莫斯科的颱風戰役。 12 月敗退,翌年 1 月被希特勒撤職和褫奪軍階。1944 年參與*七·二○事件, 失敗後被捅,不久被殺。
霍爾庫姆(ThomasHolcomb,1879—1965)美國海軍將領。1900 年入伍, 獲少尉軍銜。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入美國海軍學院與陸軍軍事學院深 造。1935 年晉升為海軍少將,次年出任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第二次世界大 戰期間,晉升為海軍中將,協助參謀長聯席會議制訂作戰戰略,曾參與指揮 在北非的登陸作戰,1943 年指揮海軍陸戰隊參加塔拉瓦島戰役。同年離職擔 任海軍部長*諾克斯的特別顧問,1945 年以海軍上將銜退役。戰後初期,曾 任駐南非公使。
霍羅克斯(BrianGwynneHorrocks,1895—1985)英國將領。畢業於桑 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在法國作戰。1938 年任職於參 謀學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40—1941 年先後在法國和北非作戰。1943 年 5 月在突尼西亞戰役中受重傷。1944 年 8 月重返前線,率部充當進軍西北歐 的前鋒。歷任英國第十三軍、第十軍、第九軍和第三十軍軍長。被認為是大 戰中英國最優秀的軍級指揮員之一。戰後曾任駐萊茵英軍司令。1949 年因傷 病退役。著有自傳《充實的一生》。
霍特集群(GruppeHoth)史達林格勒會戰中德國的集團軍級戰役集群。 1942 年 11 月下旬,由*德國第四坦克集團軍和羅馬尼亞第四集團軍組成,隸 屬*頓河集團軍群。霍特(HermannHoth,1895—1971)任司令。集結在利斯 卡(ЛиcKa)河口到*A 集團軍群作戰區之間。1942 年 12 月 12 日,沿科捷 爾尼科夫斯基鎮至史達林格勒鐵路向蘇聯第五十一集團軍進攻,企圖解救被 圍在史達林格勒附近的德軍集團,遭蘇軍重創。不久解散。
霍斯巴赫(FriedrichHoBbach,1891—1980)德國將領。1913 年軍校畢 業後入伍,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34 年任陸軍總參謀部中央處處長兼希 特勒的軍事副官、元首和全國總理府武裝部隊副官處主任。1937 年晉升上 校。同年 11 月 5 日,在希特勒召開的秘密高級軍政會議上擔任記錄。後由他 據此整理出的備忘錄,稱為*《霍斯巴赫備忘錄》。1938 年 1 月被解職。第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39 年重返陸軍總參謀部。1943 年晉升至上將,任第 十六坦克軍軍長。1944 年任第四集團軍司令。1945 年 1 月,因在東普魯士敗 退而再次被解職。戰後撰寫回憶錄,著有《武裝部隊和希特勒,1934—1938 年》和《東普魯士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