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亂刀之下,敬君弘倒地身亡。而東宮的將士也明白過來了,攻城門很難,但要砍翻城門之外的人很容易。

  於是,東宮人掉轉了槍頭,開始大聲招呼攻打秦王府去。

  據記載,現在的秦王府除了燒火做飯的丫頭們,也就是房玄齡與杜如晦這些不能動刀動槍的學士了。眼見老窩要被端掉,玄武門外突然挑出了兩顆人頭。

  在消失良久之後,尉遲敬德又重新出現在玄武門上,而且一出現就扭轉了戰局,他拿出了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級。

  誰都知道擊敗一支軍隊莫過於擊敗他們的支柱,而東宮齊府的支柱自然是李建成李元吉,他們的頭顱是絕佳的退兵利器,奇怪的是到現在才搬出來,這不得不讓人懷疑,這兩位的腦袋被調到另一個地方走穴演出去了。

  看來,人雖然死了,頭還是很忙的。

  兩位頭顱一出,立刻發揮作用,東宮齊府士兵一鬨而散,而馮立告訴他的親信:

  “殺了敬君弘,總算多少報答了太子的恩惠,現在我們可以解兵了。”

  離開玄武門,馮立逃向了山野,順便提一句,馮立後來成為了唐朝名臣,這說明,內心有堅持的人才會有所作為。

  玄武門外的勁敵已經瓦解,整個兵變只剩下最後一步,卻也是最艱難的一步,艱難的原因不是需要浴血拼殺,而是面對最後的親情。

  父親,你我的結局該如何書寫,寫書的筆握在我的手裡,但同樣,也握在你的手裡。

  大家都猜得到,接下來該請李淵讓位了,一般來說,這是嘴皮活,找個能說會道的給李淵擺擺事實就可以了,秦王府有不爛之舌的人很多,比如長孫無忌就是一位。

  可李世民卻轉向了尉遲敬德,用無比冷酷的聲音發出了他的指令:

  “你去!”

  於是,身著鐵甲,手握長矛的尉遲敬德徑直走向了臨湖殿,這位仁兄的身上可能還沾有鮮血。

  李淵本來準備今天在臨湖殿開家庭會,為了徹底解決這件事情,他還召來了朝中的重臣,可顯然,現在的他已經是一名囚徒,因為手拿兵器的尉遲敬德直接走到了他的面前。

  大家應該還記得前兩天李世民怎麼讓尉遲敬德去請房玄齡的,長孫無忌辦不到的事,有時候就需要尉遲敬德去辦。因為尉遲敬德具有跟今天的核訛詐同樣的作用。

  看到殺氣騰騰的尉遲敬德,李淵馬上明白了自己的處境。很快,他聽到李建成李元吉的死訊,他望向了裴寂。

  裴寂沒有說話。

  李淵又望向了其他大臣,他聽到了自己唯一的出路。

  “現在立秦王為太子,將國家政務交付於他,就沒有事情了。”

  好,好,你要的全給你。

  在殿外的李世民鬆了一口氣,李淵的最終讓步終於讓他避免背上弒父的名聲。

  這一天的血已經流得夠多,李世民再也不願意手上再沾上父親的血。

  他步向了殿內,禁不住撲在李淵的身上,號啕大哭起來。

  這一天,沒有勝利者。

  李淵親筆令李世民處置諸軍的敕令傳遍了長安宮城,玄武門之變終於畫上了句號。

  零星的戰鬥結束,一切都將恢復平靜,有人開始打掃玄武門前的血跡,用不了多久,這些血跡就會被洗刷一空,但有些東西是掃不掉的。血腥已經滲進唐朝皇室的骨髓。

  三天以後,李世民終於成為了太子。兩個月後的八月九日,李淵退位,李世民在東宮顯德殿登基。

  沙場的浴血奮戰,秦王府的徹夜密謀,玄武門的冷血殺戮,無論怎樣,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背負著道德的鐐銬前行吧,去證明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價值的。去讓唐朝成為耀眼千古的盛世,去讓自己的名字成為後世帝王景仰的目標。

  這是你實現自我救贖的唯一途徑!

  【未完的結局】

  最後交代一下李淵的退休生活吧。太上皇的日子是不好過的,雖然李淵曾經憧憬過太上皇的生活。

  還是當皇帝那年,裴寂表示天下已定,自己要告老還鄉。李淵流著淚挽留這位老朋友,表示你不要走,我們一起慢慢變老,到時候,你當宗臣,我當太上皇,豈不逍遙。

  看來,李淵對太上皇的生活沒有太多研究啊,雖然數十年前,北齊出過一個極品太上皇,當時的北齊後主高緯嫌當皇帝還要上班開會太麻煩,乾脆自己的帝位讓給兒子,自己一心一意撲在吃喝玩樂事業上。

  事實將告訴李淵,自己主動提早退休跟被迫下崗還是有區別的。

  貞觀二年九月碰上了旱災,很久沒有下雨,在古代人眼裡,老天爺下不下雨跟空氣中水分子的含量沒有什麼關係,跟帝王的道德水平有很大關係。

  一天,中書舍人李百藥上書表示他聽說太上皇內以及掖庭的宮女很多,這些人沒有什麼用處,白白浪費糧食衣物,而且還在宮裡堆積陰氣,所以造成了乾旱。

  這就見鬼了,人家宮女有沒有用處,李淵自己知道,關你什麼事,再說要是婦女同胞們聚集能夠導致乾旱,那還要大禹幹什麼。

  這個莫名其妙的上書竟然得到了李世民的大力表揚,並馬上大力精簡宮女,前後清退了三千餘人。

  望著越來越空蕩的皇宮,李淵第一次感覺到了寂寞孤獨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