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諸葛瑾到成都之後的第三天,劉備在府邸正式接見來使。華堂之上,分置賓主座位,錦席玉幾,氣派非常。上午巳時正,諸葛瑾準時來到。他剛剛走上台階,笑容可掬的劉備,已經從客廳中迎了出來。他一把拉住諸葛瑾的手,使勁地搖動不停,同時又關懷備至地問候對方起居如何。頓時,一股熱流就在諸葛瑾胸中涌動起來,他覺得事情可能有希望。

  寒暄了好一陣,賓主才落座。諸葛瑾首先呈上孫權的書信。劉備展開一看,信上要求自己實現諾言,歸還南郡;如南郡不便歸還,則以荊南之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作為交換亦可。劉備看完信,臉上漾起微笑。諸葛瑾正要準備和對方進行一番討價還價,不料劉備卻搶先開了口,他緩慢而又清晰地說道:“南郡目前確實是不便歸還,須得再借用一時。至於荊南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麼,都是供給我兵員和軍需物資之基地,也是不能用來作交易的。”

  本來還滿懷希望的諸葛瑾,猶如當頭挨了一棒。他沒有想到劉備那張笑口竟然說出這樣的答覆。你賴著不還南郡,且又不願作任何補償,這種舉動只有市井無賴才做得出來,你堂堂的兩州州牧這樣做,也未免太失身份了吧。當下諸葛瑾帶著幾分氣惱問道:“那麼左將軍究竟準備何時還我南郡?請給一個確切的回答!”

  劉備面不改色,依舊笑容可掬地緩緩說道:“子瑜先生,目前我正作好準備,要攻取涼州(主要地域在今甘肅省、寧夏自治區)。一俟打下涼州,即把荊州之地全部奉送給孫將軍,如何?”

  諸葛瑾一聽,心想:你劉備大概是把我當作黃毛孺子來哄騙了。那隴西的涼州,與益州中間還隔著曹操現今占據的漢中,等你打下涼州,不知要到猴年馬月去了。假如你一輩子得不到涼州,那就一輩子不還我南郡麼!他正要開口爭辯,不料劉備卻搶先說道:“請子瑜先生就這樣回復孫將軍吧。”

  劉備一面說,一面站起,依然帶著滿臉微笑,離席進內室去了。

  這邊諸葛瑾呆立一陣,怏怏迴轉賓館。此後,他多次求見劉備,劉備都託病不出。錦江秀色,玉壘浮雲,諸葛瑾全都無心領略。而胞弟諸葛亮一家,包括自己過繼給胞弟的親生兒子諸葛喬,依然不來館舍看望自己。他知道事情已經毫無希望,只好起程乘舟回江東。臨行之際,胞弟全家都到城南的錦江之濱,後來稱作萬里橋的橋頭送別,諸葛瑾才算與諸親人見了面。此刻的楊柳岸邊,諸葛氏的男女老少,真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了。可惜,“留戀處,蘭舟催發”,一江春水,很快就把諸葛瑾的座舟送到了天際。

  在建業(今江蘇南京市)等候回音的孫權,已經作好了兩手準備。諸葛瑾此行有收穫固然更好,若無收穫,他就要以武力奪取荊南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這就叫先禮而後兵。東漢獻帝建安十六年(211),孫權又將治所從京這座城池(今江蘇鎮江市)遷到了秣陵,並且改秣陵為建業。建業東有“鐘山龍蟠”,西有“石城虎踞”,氣象恢宏,被堪輿家稱作是“帝王之宅”。建業比京更靠近荊楚上游,孫權既已決定移治於此,那麼向上游擴張即是必然之舉,只不過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聽了諸葛瑾匯報,孫權惡狠狠地罵道:“說什麼打下涼州就奉送我荊州,這全是騙人的鬼話!”

  於是他立即任命了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的行政官員,並且要他們徑直去走馬上任。與此同時,他又密令大將呂蒙和呂岱作好戰鬥準備,伺機出動,攻取荊南三郡。

  受命“董督荊州事”的上將關羽,聽說孫權派了行政官員來接管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十分鄙夷地一笑,隨即出動軍隊把這批不速之客強行驅逐出境。可憐這些官員們,乘興而來,敗興而去,連自己的轄地是什麼樣子都沒有看到,就糊裡糊塗卸了任。西漢時的張敞,就是替愛妻描畫蛾眉的那位賢惠丈夫,因其擔任京兆尹的時間很短,故而留下一個“五日京兆”的典故。看來孫權所委官員的任期,連“五日京兆”也不如。

  被驅逐的官員剛一返回建業,孫權攻取荊南三郡的軍事行動即告開始。在此之前,孫吳負責此次軍事行動的指揮官呂蒙,即已在鄰近荊南三郡的邊境一帶,秘密集結了三萬精兵。那時候,孫權和曹操在淮南鏖兵已久,孫權的轄境之內,經常出現大規模的軍隊調動。因此,對於呂蒙的集結兵力行動,關羽並未特別重視。甚至孫吳軍隊已經越過邊界西進,關將軍起初亦毫無覺察。

  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夏天,呂蒙的兵馬由漢昌郡進入長沙,直撲長沙郡的首府臨湘(今湖南長沙市)。當時鎮守長沙者,乃是武陵郡臨沅縣(今湖南常德市)人廖立。廖立是荊州的青年名士,受命為長沙太守時還不滿三十歲。不料這位被劉備和諸葛亮十分器重的後進英髦,是一個“銀樣鑞槍頭”。呂蒙的兵馬距臨湘還有數十里,廖立竟然就望風而逃,而且一逃就逃到了西面的益州。

  呂蒙兵不血刃,得了長沙。他毫不停留,揮兵沿湘江溯流而上,進攻零陵和桂陽。這兩郡地方偏僻,兵力單薄,自知螳臂難以擋車,也就來一個開門迎客,相繼舉手投降。不過一月光景,荊南三郡就不姓劉而姓孫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