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狐假虎威斂巨財
貪財之人最喜歡做的就是承攬大工程、大項目。因為工程有名正言順的理由,是為國家和皇上辦事,辦得好了,不僅能博得皇帝的欣賞,還有名垂青史的可能。就算不能博得皇上的嘉獎,只是中規中矩地完成了,也能獲得大量的錢財,有時一個工程可以讓人一輩子吃喝不盡。然而,由於僧多肉少,並不是所有的官員都有這樣的機會,只有那些有位高權重的人才能得到這樣的機會,所以,能否接到朝廷決定下來的大工程,就成了某位官員地位和實力的象徵。
和珅視財如命,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皇帝南巡、避暑山莊擴建、圓明園擴建等一系列大工程都有他的影子,他從中也獲取了大量的錢財。其中,既獲利多,皇帝又滿意的當屬由和珅總負責的乾隆八十歲的萬壽慶典工程。
乾隆五十五年,乾隆帝已經八十歲了。歷代帝王活到八十歲的只有梁武帝、宋高宗和元世祖三位,可謂少之又少。所以,乾隆決定在八月十三日生日那天,舉辦隆重的慶典,慶典工程由和珅和工部尚書金簡總負責。
和珅知道乾隆對自己的八十大壽非常重視,為了討好皇帝,他施展出高超的理財本領,主動向乾隆請纓,保證不動用內務府一兩銀子就可以圓滿完成大典。乾隆一聽有這等好事,自然大喜。至於和珅的手段和從中獲利多少,乾隆就不再過問,任由他去做。
和珅立刻打著為皇帝辦壽典的旗號開始了他的籌錢計劃。除了要求商人捐獻銀兩以外,王公大臣、八旗子弟以及各部的官員均要按俸銀的多少扣除一定比例的俸銀。外省官員則從各省的養廉銀里扣除四分之一作為孝敬皇帝的俸銀。這樣算下來,和珅聚斂起來的銀子已經超乎所有人的想像,舉辦慶典可謂綽綽有餘,和珅將其中一半的錢劃入了個人的腰包,真正用於辦慶典的只有一半的錢。
為了辦得隆重,乾隆的八旬慶典分三處進行,七月初七至七月二十二在承德避暑山莊;七月二十四起鑾回京,七月三十日抵達圓明園;八月十二日自圓明園還宮,八月十三日在太和殿舉行慶典大禮。八月二十一日慶典結束,總計一月有餘,足見慶典的聲勢之浩大。
乾隆七月初七就抵達避暑山莊,他在此並未全心全意慶壽,每日仍然批閱公文,處理國事,不曾荒廢;另外,他還接見了安南、蒙古、回部、朝鮮、緬甸等國派來為韓隆祝壽的使節,整日還是為國事操勞。
和珅為了展示全新氣象,命人把避暑山莊的一應建築全都修茸一新,尤其是山莊的正殿、澹伯敬誠殿,乾隆在這裡設筵款待各國使節,澹伯敬誠殿全由楠木建成,稱作“楠木殿”,其中的設施陳列等一如皇宮,讓乾隆感到非常親切。七月二十三日,避暑山莊的祝壽活動結束,乾隆起駕回京。乘坐的是皇帝出行時規格最高的禮輿,充分顯示出慶典的隆重。輿高六尺三寸,縱深三尺九寸,面寬三尺,左右的直轅各有一丈七尺長,由十六人共抬,禮輿也十分華麗。
圓明園各處也都已布置一新,和珅命人建起了各種各樣的景點,綿延不斷,既有人工搭起的亭台樓閣,也有仿照西洋建造的園林建築,遇水則設龍舟,逢山置塔。景色宜人處表現得野趣橫生、小橋流水,恢弘大氣處極盡奢華。各處景觀更是錯落有致地點綴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戲台,輪番上演各種喜慶劇目。全國各地的戲班也是紛紛進京,為皇帝賀壽。另外,西四牌樓前也建起了一座大台,一百名鬚髮皆白的老人佇立上面,一派福壽景象。
八月十三日,乾隆壽誕的日子到了,乾隆在太和殿接受百官和外國使臣的朝賀,文武百官也都換上節日盛裝,為皇帝的大典添加喜慶氣氛。按照大清的制度,如果遇到皇上或皇后的萬壽慶典,文武百官都要在壽辰的前三天和後四天身著上面繡有團龍紋樣的花衣,而各國前來朝賀的使節則被安排在太和殿以外的西檐之下等待朝廷的安排。
時辰一到,乾隆帝身著龍袍,頭戴珠冠,在盛大的歡迎禮樂聲中升座太和殿,然後就舉行複雜而莊重的禮儀、宴會,各國的使節也都紛紛帶來了具有本國的特色節目,表演本國的歌舞取悅乾隆。宴會宣告結束後,乾隆在百官的跪拜謝恩聲中起駕回宮。
在這個盛大的慶祝活動背後,是和珅自信的指揮協調。和珅將這麼隆重的活動打理得有條不紊,實為歷史上罕見的,更加稱奇的是和珅沒有花內務府一分錢就辦成了,乾隆對和珅更加信任和滿意了。和珅自己也假借天子名義,狐假虎威,強行剋扣官員的俸祿,而且讓有名的富商以向天子賀壽為名進貢奇珍異寶,其實大部分都落入了他的腰包,從中撈取了不少的錢財。
大興土木建豪宅
和珅一生宅院眾多,既有自建的,也有皇帝賞賜的,不一而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十二月,和珅全家從正紅旗抬入正黃旗,成為上三旗人。不僅如此,乾隆還賜德勝門內什剎海畔的一塊地給和珅,恩許他另建住宅,同時還把淑春園當做別墅賞賜給他。淑春園在今北京大學內,是頤和園的一部分。和珅對淑春園非常上心,幾經修葺,成了西郊名聞一時的園林。
和珅的老宅在西四附近的驢肉胡同,是清初論功行賞時分配給尚屬於正紅旗的和珅家的,和珅在發跡之前一直與弟弟和琳合住。後來和珅由御前侍衛兼都統一路升到戶部侍郎、軍機大臣兼內務府大臣,不好再與弟弟和琳一家一起居住,正巧皇上在什剎海賞給他一塊地,於是,他著手在此處修建新居。
貪財之人最喜歡做的就是承攬大工程、大項目。因為工程有名正言順的理由,是為國家和皇上辦事,辦得好了,不僅能博得皇帝的欣賞,還有名垂青史的可能。就算不能博得皇上的嘉獎,只是中規中矩地完成了,也能獲得大量的錢財,有時一個工程可以讓人一輩子吃喝不盡。然而,由於僧多肉少,並不是所有的官員都有這樣的機會,只有那些有位高權重的人才能得到這樣的機會,所以,能否接到朝廷決定下來的大工程,就成了某位官員地位和實力的象徵。
和珅視財如命,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皇帝南巡、避暑山莊擴建、圓明園擴建等一系列大工程都有他的影子,他從中也獲取了大量的錢財。其中,既獲利多,皇帝又滿意的當屬由和珅總負責的乾隆八十歲的萬壽慶典工程。
乾隆五十五年,乾隆帝已經八十歲了。歷代帝王活到八十歲的只有梁武帝、宋高宗和元世祖三位,可謂少之又少。所以,乾隆決定在八月十三日生日那天,舉辦隆重的慶典,慶典工程由和珅和工部尚書金簡總負責。
和珅知道乾隆對自己的八十大壽非常重視,為了討好皇帝,他施展出高超的理財本領,主動向乾隆請纓,保證不動用內務府一兩銀子就可以圓滿完成大典。乾隆一聽有這等好事,自然大喜。至於和珅的手段和從中獲利多少,乾隆就不再過問,任由他去做。
和珅立刻打著為皇帝辦壽典的旗號開始了他的籌錢計劃。除了要求商人捐獻銀兩以外,王公大臣、八旗子弟以及各部的官員均要按俸銀的多少扣除一定比例的俸銀。外省官員則從各省的養廉銀里扣除四分之一作為孝敬皇帝的俸銀。這樣算下來,和珅聚斂起來的銀子已經超乎所有人的想像,舉辦慶典可謂綽綽有餘,和珅將其中一半的錢劃入了個人的腰包,真正用於辦慶典的只有一半的錢。
為了辦得隆重,乾隆的八旬慶典分三處進行,七月初七至七月二十二在承德避暑山莊;七月二十四起鑾回京,七月三十日抵達圓明園;八月十二日自圓明園還宮,八月十三日在太和殿舉行慶典大禮。八月二十一日慶典結束,總計一月有餘,足見慶典的聲勢之浩大。
乾隆七月初七就抵達避暑山莊,他在此並未全心全意慶壽,每日仍然批閱公文,處理國事,不曾荒廢;另外,他還接見了安南、蒙古、回部、朝鮮、緬甸等國派來為韓隆祝壽的使節,整日還是為國事操勞。
和珅為了展示全新氣象,命人把避暑山莊的一應建築全都修茸一新,尤其是山莊的正殿、澹伯敬誠殿,乾隆在這裡設筵款待各國使節,澹伯敬誠殿全由楠木建成,稱作“楠木殿”,其中的設施陳列等一如皇宮,讓乾隆感到非常親切。七月二十三日,避暑山莊的祝壽活動結束,乾隆起駕回京。乘坐的是皇帝出行時規格最高的禮輿,充分顯示出慶典的隆重。輿高六尺三寸,縱深三尺九寸,面寬三尺,左右的直轅各有一丈七尺長,由十六人共抬,禮輿也十分華麗。
圓明園各處也都已布置一新,和珅命人建起了各種各樣的景點,綿延不斷,既有人工搭起的亭台樓閣,也有仿照西洋建造的園林建築,遇水則設龍舟,逢山置塔。景色宜人處表現得野趣橫生、小橋流水,恢弘大氣處極盡奢華。各處景觀更是錯落有致地點綴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戲台,輪番上演各種喜慶劇目。全國各地的戲班也是紛紛進京,為皇帝賀壽。另外,西四牌樓前也建起了一座大台,一百名鬚髮皆白的老人佇立上面,一派福壽景象。
八月十三日,乾隆壽誕的日子到了,乾隆在太和殿接受百官和外國使臣的朝賀,文武百官也都換上節日盛裝,為皇帝的大典添加喜慶氣氛。按照大清的制度,如果遇到皇上或皇后的萬壽慶典,文武百官都要在壽辰的前三天和後四天身著上面繡有團龍紋樣的花衣,而各國前來朝賀的使節則被安排在太和殿以外的西檐之下等待朝廷的安排。
時辰一到,乾隆帝身著龍袍,頭戴珠冠,在盛大的歡迎禮樂聲中升座太和殿,然後就舉行複雜而莊重的禮儀、宴會,各國的使節也都紛紛帶來了具有本國的特色節目,表演本國的歌舞取悅乾隆。宴會宣告結束後,乾隆在百官的跪拜謝恩聲中起駕回宮。
在這個盛大的慶祝活動背後,是和珅自信的指揮協調。和珅將這麼隆重的活動打理得有條不紊,實為歷史上罕見的,更加稱奇的是和珅沒有花內務府一分錢就辦成了,乾隆對和珅更加信任和滿意了。和珅自己也假借天子名義,狐假虎威,強行剋扣官員的俸祿,而且讓有名的富商以向天子賀壽為名進貢奇珍異寶,其實大部分都落入了他的腰包,從中撈取了不少的錢財。
大興土木建豪宅
和珅一生宅院眾多,既有自建的,也有皇帝賞賜的,不一而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十二月,和珅全家從正紅旗抬入正黃旗,成為上三旗人。不僅如此,乾隆還賜德勝門內什剎海畔的一塊地給和珅,恩許他另建住宅,同時還把淑春園當做別墅賞賜給他。淑春園在今北京大學內,是頤和園的一部分。和珅對淑春園非常上心,幾經修葺,成了西郊名聞一時的園林。
和珅的老宅在西四附近的驢肉胡同,是清初論功行賞時分配給尚屬於正紅旗的和珅家的,和珅在發跡之前一直與弟弟和琳合住。後來和珅由御前侍衛兼都統一路升到戶部侍郎、軍機大臣兼內務府大臣,不好再與弟弟和琳一家一起居住,正巧皇上在什剎海賞給他一塊地,於是,他著手在此處修建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