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誰料,傳旨的太監竟是燕王劉旦收買的內線,一到北疆即將真情一一實告。李廣利獲信明白回朝必死無疑,為了求生,竟帶七萬大軍降了匈奴。李廣利為此致信漢武帝,述說了他的苦衷,並歷數江充的罪惡,指出所謂巫蠹純粹是無稽之談。原本就已病重的武帝,看了李廣利的來信,當時氣得昏厥過去。
鉤戈夫人一見慌神了,她搖晃著武帝連聲呼叫,片刻之後,武帝長出一口氣,終於醒轉。“萬歲,你可醒了,真是嚇壞妾妃了。”鉤戈夫人擦去淚痕,“李廣利真是可恨,他幾乎要了萬歲的性命。”
“唉!”武帝無力地長嘆,“朕一生對匈奴大小不下百餘戰,想不到在這晚年,竟不戰而失七萬大軍,真是莫大恥辱啊。”
太監總管進來稟報:“萬歲,欒大、霍光回朝交旨。”
“快,叫他們進宮回話。”
霍光、欒大一進宮門,武帝即迫不及待地伸手:“快將仙藥給朕。”
欒大一臉的尷尬:“萬歲,沒……有……”
武帝哈哈哈連聲苦笑起來:“朕就知道你不會拿來。”
“萬歲,仙人們赴蟠桃會尚未歸來。”欒大囁嚅地說。
“朕就料定你還是這番謊話搪塞。”
霍光躬身稟奏:“萬歲,欒大在東海荒島上意欲潛逃,我和兵士們在島上搜尋了半日才將他找到。”
“不要再說了,”武帝將手一揮,“將欒大推出去,腰斬。”
“娘娘,救命啊!”欒大不求武帝而求鉤戈夫人。
鉤戈夫人扭臉迴避,欒大被推下去了,但武帝還在注視鉤戈夫人。看了一會兒,便有些上氣不接下氣了。
鉤戈夫人見武帝已是日薄西山,越發感到兒子立太子之事已刻不容緩,她主動給武帝一個甜笑:“萬歲,我兒弗陵立嗣之事當早作決策。”
“是啊,是該決定了。”武帝深情地望一眼鉤戈夫人,“朕捨不得你這個愛妃呀。”
“萬歲,這和妾妃有何關係?”鉤戈夫人心想,武帝一定是病情更加沉重,因而已是糊塗了。
武帝大概是太累了,他閉上眼睛昏昏睡去。
鉤戈夫人一見,輕輕抽身離開。她出了五柞宮,回到了自己的寢宮鉤戈宮。江充在宮內正閒得無聊,一見鉤戈夫人,立即撲上去,二人擁抱在一處。鉤戈夫人的貼身侍女識趣地退在門外把守房門。侍女一轉身,卻見總管太監站在她的面前。她激靈一下:“公公,您何時來的?”
“咱家與娘娘是前後腳。”總管依舊笑眯眯,“萬歲口諭,跟我走一趟吧。”
“我,我還要侍候娘娘呢。”
“別廢話,誰大誰小不會不知道吧。”總管頭前就走。
侍女只得跟隨在後,到了武帝床前,跪倒叩頭:“萬歲呼喚奴婢不知有何吩咐?”
“鉤戈同江充都幹了什麼好事,與我從實招來。”武帝真是聲色俱厲。
“這,這,奴婢……”
“怎麼,不想活了?”武帝傳旨於總管,“將她凌遲處死。”
“萬歲饒命,奴婢不敢隱瞞。”侍女將所見原原本本供出。
武帝聽後,面無表情,對總管說:“饒她一命,給她一杯啞藥打發出宮,叫她永遠不要再講此事。”
侍女被送出宮,總管回來復旨。鉤戈夫人不見了侍女,匆匆來尋找。她不悅地質問總管:“公公,你叫走我的侍女,她人在何處?”
“不要問了,是朕將她打發了。”武帝臉色難看。
鉤戈夫人畢竟心虛,就沒敢再吭聲。
武帝又對總管太監說道:“傳朕旨意,召弗陵和霍光、金日碲、桑弘羊、上官桀進見。”
眾人依次來到,武帝已是氣力不支,但他頭腦清晰:“朕病勢日重,恐不久於人世。度此一生,也算得不負先帝。然晚年愚惑,輕信方士,致使無賴小人為患朝綱。欒大已被腰斬,江充亦當梟首,總管承辦此事。”
總管應聲:“遵旨。”
武帝喘息少許又說:“自太子自殺,國無儲君,朕此刻已定,弗陵兒為太子,朕一旦辭世,你四人即扶他繼皇帝位。”
四臣跪倒:“臣等定當不負聖望。”
鉤戈夫人心中樂開了花,她竭力控制自己才沒流露出來。
武帝命四大臣平身:“弗陵年幼,朕要你四人輔佐,理當有所加封。朕封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金日碲為車騎將軍,上官桀為左將軍,桑弘羊為御使大夫。望你四人盡心合力,保弗陵坐穩江山。”
“臣等謹遵聖命。”四人再次叩頭。
“鉤戈夫人聽旨。”武帝聲音中透著淒涼。
“妾妃在。”
“弗陵立為太子,現在你就是皇后。弗陵日後登基,你就貴為太后。作為女人,你富貴已極。”
“皇恩浩蕩,妾妃銘記在心,沒齒不忘。”
“愛妃,你可記得朕多次說過,不願立弗陵為太子,現在可以告知你了,因為朕不忍心讓你殉葬。”武帝淌下了眼淚,“當年高祖皇帝何等英雄,但死後呂后篡權,劉氏宗室深受其害。朕不能讓這種現象重演,為了弗陵做好皇帝,為使漢室江山永傳,鉤戈夫人必須自盡。”鉤戈夫人登時昏厥過去。當晚,她用白綾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鉤戈夫人一見慌神了,她搖晃著武帝連聲呼叫,片刻之後,武帝長出一口氣,終於醒轉。“萬歲,你可醒了,真是嚇壞妾妃了。”鉤戈夫人擦去淚痕,“李廣利真是可恨,他幾乎要了萬歲的性命。”
“唉!”武帝無力地長嘆,“朕一生對匈奴大小不下百餘戰,想不到在這晚年,竟不戰而失七萬大軍,真是莫大恥辱啊。”
太監總管進來稟報:“萬歲,欒大、霍光回朝交旨。”
“快,叫他們進宮回話。”
霍光、欒大一進宮門,武帝即迫不及待地伸手:“快將仙藥給朕。”
欒大一臉的尷尬:“萬歲,沒……有……”
武帝哈哈哈連聲苦笑起來:“朕就知道你不會拿來。”
“萬歲,仙人們赴蟠桃會尚未歸來。”欒大囁嚅地說。
“朕就料定你還是這番謊話搪塞。”
霍光躬身稟奏:“萬歲,欒大在東海荒島上意欲潛逃,我和兵士們在島上搜尋了半日才將他找到。”
“不要再說了,”武帝將手一揮,“將欒大推出去,腰斬。”
“娘娘,救命啊!”欒大不求武帝而求鉤戈夫人。
鉤戈夫人扭臉迴避,欒大被推下去了,但武帝還在注視鉤戈夫人。看了一會兒,便有些上氣不接下氣了。
鉤戈夫人見武帝已是日薄西山,越發感到兒子立太子之事已刻不容緩,她主動給武帝一個甜笑:“萬歲,我兒弗陵立嗣之事當早作決策。”
“是啊,是該決定了。”武帝深情地望一眼鉤戈夫人,“朕捨不得你這個愛妃呀。”
“萬歲,這和妾妃有何關係?”鉤戈夫人心想,武帝一定是病情更加沉重,因而已是糊塗了。
武帝大概是太累了,他閉上眼睛昏昏睡去。
鉤戈夫人一見,輕輕抽身離開。她出了五柞宮,回到了自己的寢宮鉤戈宮。江充在宮內正閒得無聊,一見鉤戈夫人,立即撲上去,二人擁抱在一處。鉤戈夫人的貼身侍女識趣地退在門外把守房門。侍女一轉身,卻見總管太監站在她的面前。她激靈一下:“公公,您何時來的?”
“咱家與娘娘是前後腳。”總管依舊笑眯眯,“萬歲口諭,跟我走一趟吧。”
“我,我還要侍候娘娘呢。”
“別廢話,誰大誰小不會不知道吧。”總管頭前就走。
侍女只得跟隨在後,到了武帝床前,跪倒叩頭:“萬歲呼喚奴婢不知有何吩咐?”
“鉤戈同江充都幹了什麼好事,與我從實招來。”武帝真是聲色俱厲。
“這,這,奴婢……”
“怎麼,不想活了?”武帝傳旨於總管,“將她凌遲處死。”
“萬歲饒命,奴婢不敢隱瞞。”侍女將所見原原本本供出。
武帝聽後,面無表情,對總管說:“饒她一命,給她一杯啞藥打發出宮,叫她永遠不要再講此事。”
侍女被送出宮,總管回來復旨。鉤戈夫人不見了侍女,匆匆來尋找。她不悅地質問總管:“公公,你叫走我的侍女,她人在何處?”
“不要問了,是朕將她打發了。”武帝臉色難看。
鉤戈夫人畢竟心虛,就沒敢再吭聲。
武帝又對總管太監說道:“傳朕旨意,召弗陵和霍光、金日碲、桑弘羊、上官桀進見。”
眾人依次來到,武帝已是氣力不支,但他頭腦清晰:“朕病勢日重,恐不久於人世。度此一生,也算得不負先帝。然晚年愚惑,輕信方士,致使無賴小人為患朝綱。欒大已被腰斬,江充亦當梟首,總管承辦此事。”
總管應聲:“遵旨。”
武帝喘息少許又說:“自太子自殺,國無儲君,朕此刻已定,弗陵兒為太子,朕一旦辭世,你四人即扶他繼皇帝位。”
四臣跪倒:“臣等定當不負聖望。”
鉤戈夫人心中樂開了花,她竭力控制自己才沒流露出來。
武帝命四大臣平身:“弗陵年幼,朕要你四人輔佐,理當有所加封。朕封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金日碲為車騎將軍,上官桀為左將軍,桑弘羊為御使大夫。望你四人盡心合力,保弗陵坐穩江山。”
“臣等謹遵聖命。”四人再次叩頭。
“鉤戈夫人聽旨。”武帝聲音中透著淒涼。
“妾妃在。”
“弗陵立為太子,現在你就是皇后。弗陵日後登基,你就貴為太后。作為女人,你富貴已極。”
“皇恩浩蕩,妾妃銘記在心,沒齒不忘。”
“愛妃,你可記得朕多次說過,不願立弗陵為太子,現在可以告知你了,因為朕不忍心讓你殉葬。”武帝淌下了眼淚,“當年高祖皇帝何等英雄,但死後呂后篡權,劉氏宗室深受其害。朕不能讓這種現象重演,為了弗陵做好皇帝,為使漢室江山永傳,鉤戈夫人必須自盡。”鉤戈夫人登時昏厥過去。當晚,她用白綾結束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