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武帝緊盯著問:“是哪位仙人降臨?”
“長眉大仙是也。”
“你聲稱與所謂大仙相見,可他就在場,為何連人影也不曾見到。”武帝嚴厲質問。
欒大不慌不忙:“萬歲有所不知,公公雖說日日在萬歲身邊貴不可言,但他肉眼凡胎,自然不能見到神仙。”
“那麼,假若朕就在場呢?”
“恕小仙直言,也不能得見。”欒大在煞武帝的氣焰,“萬歲天下之主,但人仙路隔呀。”
“哼!”武帝突然抬高聲音,“你站在朕的面前指手劃腳,也未曾跪拜叩見,這就有欺君之罪。”
“萬歲此言差矣。”欒大心中早已有數,“小仙非陛下臣屬,故而不能叩拜。”
武帝沉吟片刻:“好,朕就敕封你為五利將軍,要你利天、利地、利國、利君、利民。”
欒大當即拜倒在地,連連叩頭:“吾皇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武帝又格外開恩,“賜坐。”
欒大心中真是美透了,原以為在長安就要曬乾了,沒想到突然時來運轉,轉眼間拜了將軍。
“欒將軍,”武帝而今是對臣屬說話了,自己也覺理直氣壯,“你既為臣,食君俸祿,就該為主分憂。”
“不知萬歲要臣做些什麼,盡請降旨。”
“不知將軍都有何法術?”
“法術卻不敢當,但也有幾分道行。”欒大說時臉不紅心不跳,“譬如求仙拜神,祈福延壽,煉丹生金之類。”
武帝眼中閃出光彩:“朕不要別的,只求長生,欒將軍能否?”
“長生不老,人所企盼,雖說世人多不可及,但臣下能到東海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為聖上拜取長命仙丹。”
“果能如此,朕將不惜封賞。”
“食君祿,報君恩,理所應當,臣定當竭盡全力。”
“但不知欒將軍何時起程到東海求仙?”
“待臣算來。”欒大將手吞入袖內,閉目掐算了少許,“萬歲,東海諸仙齊赴瑤池王母娘娘蟠桃宴,不在洞府。”
“那麼,欒將軍便等上三五日再去不遲。”
“萬歲玩笑了,有道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三五日在神仙處也就一眨眼的功夫啊。”
“那,總不能等朕遲暮之年再尋仙藥。”
“不會的,怎麼會呢?”欒大信誓旦旦,“萬歲但放寬心,為臣會掌握好時機,及時去仙山求藥的。”
“未去之前,將軍做好一切準備。”
“去求藥還得一段時間,為保國運昌隆,臣先給萬歲用生金術生出百萬兩黃金吧。”
“但不知是如何個生法?”
“萬歲以萬兩黃金為母,交給我,待百日之後,自有百萬兩黃金呈送萬歲。”
“這倒是個絕無僅有的妙法,若能成功,此後何愁國庫空虛,只管請將軍以金生金便了。”
“如無意外,為臣此法極為靈驗。”
“好,朕就與你金母萬兩,並另賜千兩賞你。”
“謝萬歲恩賞。”欒大叩頭告退,下去時他有意瞟一眼鉤戈夫人,發覺鉤戈夫人會意地報以微笑。
檀香裊裊,琴音悠悠。宰相公孫賀在書房中撫琴,那高山流水的韻味足以令人陶醉。四壁擺滿了竹簡書冊,幾件待辦的絲帛公文放在案頭。他是一個嚴謹而又認真的人,從來不苟言笑,就連此刻撫琴之際也是緊繃著面孔。
管家小心翼翼入內:“啟稟相爺,長平侯衛阮求見。”
公孫賀不情願地住手:“請吧。”
衛阮疾步走進:“老相國,擾了您的雅興,真是罪過。”
“哪裡,長平侯大駕光臨,請還請不到呢。”公孫賀邁前一步,表示給予禮遇,“請坐。”
“相國,在下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想必是為太子之事。”
“哎呀!相國真是料事如神哪。”
“朝中這點兒事,還不是在我心裡,”公孫賀頗為自負地說,“不然,這相國也就白做了。”
“相國,太子已立多年,而且無有過錯,那鉤戈夫人以一己之私,欲以己子取而代之。這將禍亂朝綱,相國不能聽之任之。”
“據老夫所知,萬歲雖說經不住鉤戈夫人日夜嘮叨,已少許有意,但並未下決心。萬歲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要認準的事,誰也阻止不了。而現在上本諫勸,如同是提醒他當廢立太子,這是要弄巧成拙的。”
“可是,相國您想過沒有,一旦萬歲降旨,等於生米做成熟飯,木已成舟,悔之晚矣。”
“太子是侯爺外甥,你與令姊衛皇后擔心當可理解。可是,鉤戈夫人為自己身後計,不也合乎情理嗎?”
“不然!自古以來,長幼有序,長子為嗣,天經地義。”衛阮一聽,公孫竟有如此口吻,急切地據理力爭,“倘若廢長立幼,勢必紊亂朝綱,那就將國無寧日,手足相殘了呀!”
公孫賀付之一笑:“這個道理,萬歲豈能不知,難道還要我去教訓皇上,我有何權利干預陛下的家事。”
“長眉大仙是也。”
“你聲稱與所謂大仙相見,可他就在場,為何連人影也不曾見到。”武帝嚴厲質問。
欒大不慌不忙:“萬歲有所不知,公公雖說日日在萬歲身邊貴不可言,但他肉眼凡胎,自然不能見到神仙。”
“那麼,假若朕就在場呢?”
“恕小仙直言,也不能得見。”欒大在煞武帝的氣焰,“萬歲天下之主,但人仙路隔呀。”
“哼!”武帝突然抬高聲音,“你站在朕的面前指手劃腳,也未曾跪拜叩見,這就有欺君之罪。”
“萬歲此言差矣。”欒大心中早已有數,“小仙非陛下臣屬,故而不能叩拜。”
武帝沉吟片刻:“好,朕就敕封你為五利將軍,要你利天、利地、利國、利君、利民。”
欒大當即拜倒在地,連連叩頭:“吾皇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武帝又格外開恩,“賜坐。”
欒大心中真是美透了,原以為在長安就要曬乾了,沒想到突然時來運轉,轉眼間拜了將軍。
“欒將軍,”武帝而今是對臣屬說話了,自己也覺理直氣壯,“你既為臣,食君俸祿,就該為主分憂。”
“不知萬歲要臣做些什麼,盡請降旨。”
“不知將軍都有何法術?”
“法術卻不敢當,但也有幾分道行。”欒大說時臉不紅心不跳,“譬如求仙拜神,祈福延壽,煉丹生金之類。”
武帝眼中閃出光彩:“朕不要別的,只求長生,欒將軍能否?”
“長生不老,人所企盼,雖說世人多不可及,但臣下能到東海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為聖上拜取長命仙丹。”
“果能如此,朕將不惜封賞。”
“食君祿,報君恩,理所應當,臣定當竭盡全力。”
“但不知欒將軍何時起程到東海求仙?”
“待臣算來。”欒大將手吞入袖內,閉目掐算了少許,“萬歲,東海諸仙齊赴瑤池王母娘娘蟠桃宴,不在洞府。”
“那麼,欒將軍便等上三五日再去不遲。”
“萬歲玩笑了,有道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三五日在神仙處也就一眨眼的功夫啊。”
“那,總不能等朕遲暮之年再尋仙藥。”
“不會的,怎麼會呢?”欒大信誓旦旦,“萬歲但放寬心,為臣會掌握好時機,及時去仙山求藥的。”
“未去之前,將軍做好一切準備。”
“去求藥還得一段時間,為保國運昌隆,臣先給萬歲用生金術生出百萬兩黃金吧。”
“但不知是如何個生法?”
“萬歲以萬兩黃金為母,交給我,待百日之後,自有百萬兩黃金呈送萬歲。”
“這倒是個絕無僅有的妙法,若能成功,此後何愁國庫空虛,只管請將軍以金生金便了。”
“如無意外,為臣此法極為靈驗。”
“好,朕就與你金母萬兩,並另賜千兩賞你。”
“謝萬歲恩賞。”欒大叩頭告退,下去時他有意瞟一眼鉤戈夫人,發覺鉤戈夫人會意地報以微笑。
檀香裊裊,琴音悠悠。宰相公孫賀在書房中撫琴,那高山流水的韻味足以令人陶醉。四壁擺滿了竹簡書冊,幾件待辦的絲帛公文放在案頭。他是一個嚴謹而又認真的人,從來不苟言笑,就連此刻撫琴之際也是緊繃著面孔。
管家小心翼翼入內:“啟稟相爺,長平侯衛阮求見。”
公孫賀不情願地住手:“請吧。”
衛阮疾步走進:“老相國,擾了您的雅興,真是罪過。”
“哪裡,長平侯大駕光臨,請還請不到呢。”公孫賀邁前一步,表示給予禮遇,“請坐。”
“相國,在下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想必是為太子之事。”
“哎呀!相國真是料事如神哪。”
“朝中這點兒事,還不是在我心裡,”公孫賀頗為自負地說,“不然,這相國也就白做了。”
“相國,太子已立多年,而且無有過錯,那鉤戈夫人以一己之私,欲以己子取而代之。這將禍亂朝綱,相國不能聽之任之。”
“據老夫所知,萬歲雖說經不住鉤戈夫人日夜嘮叨,已少許有意,但並未下決心。萬歲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要認準的事,誰也阻止不了。而現在上本諫勸,如同是提醒他當廢立太子,這是要弄巧成拙的。”
“可是,相國您想過沒有,一旦萬歲降旨,等於生米做成熟飯,木已成舟,悔之晚矣。”
“太子是侯爺外甥,你與令姊衛皇后擔心當可理解。可是,鉤戈夫人為自己身後計,不也合乎情理嗎?”
“不然!自古以來,長幼有序,長子為嗣,天經地義。”衛阮一聽,公孫竟有如此口吻,急切地據理力爭,“倘若廢長立幼,勢必紊亂朝綱,那就將國無寧日,手足相殘了呀!”
公孫賀付之一笑:“這個道理,萬歲豈能不知,難道還要我去教訓皇上,我有何權利干預陛下的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