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余良被阻攔在轅門之外,他氣呼呼地大聲叫嚷:“速去通報呂相,我有重大軍情要和他見面。”

  衛將不肯通融:“我家相爺一路鞍馬勞頓,已然上床休息,相爺已傳下話來,任何人也不得打擾。”

  “別人不可,我,”余良指指自己的鼻子,“我是余大將軍!”

  “對不起,誰都一樣。”衛將不肯讓步。

  “好,我不見他了,如果誤了大事叫你吃不了兜著走。”余良以退為進,掉轉身就走。

  “大將軍留步。”是呂嘉從大帳中追出來,“何必如此性急呢?”

  余良回身止步:“怎麼,呂相要給我吃閉門羹?”

  “下人不懂事,大將軍不要見怪。”呂嘉嘿嘿一笑,“有道是大人不記小人過嘛!”

  二人入帳落座,呂嘉問道:“敢問有何緊急軍情?”

  “呂相,漢國大將韓說率五萬大軍已入南越國境,距我們不過一天路程,為防內外夾擊,我們當連夜攻城。”

  其實,呂嘉也有此意,二人可說是不謀而合。但他並不立時答應:“南越人以逸待勞,我們經過一整天的行軍,將士俱已疲憊,未及恢復,此時攻打,怕是事倍功半哪。”

  “話雖如此,總比明日漢國援軍到達,我們腹背受敵要強得多。”

  “大將軍久經戰陣,呂某就聽您的。”

  “好,你我分頭準備,二更天準時進攻。”余良起身後再講,“我負責攻占東門,西、南、北三面就交給呂相了。”

  “我們城中見。”

  第五部分 黑松崗殺手第70節 天兵定南疆(2)

  二更鼓響的同時,連珠的號炮沖天而起。呂嘉和余良親自督戰,從四面向番禺城發起了猛攻。

  趙興在王宮中坐立不安,他不住地自言自語:“這該如何是好,敵人大兵壓境,漢國援軍又遲遲不到。”

  德妃關切地扶趙興坐下:“千歲休要驚慌,京城牆高池深,固守待援想來是不成問題的。”

  黃門侍郎鄭進匆匆來到:“千歲,小人從城頭返回。”

  趙興是讓鄭進打探消息的:“快說,戰況如何?”

  “千歲,恕小人直言,敵寇攻城甚急,我方兵微將寡,已是死傷過半,怕是守不到天明了。”

  “啊?”趙興還是那句話,“這該如何是好?”

  趙太后剛好到達,她頗為不悅地接過話來:“男子漢當頂天立地,何況你身為國王,怎能如此無有主見。”

  “母后,兒臣屬實無有主張了。”

  “無妨。”趙太后眼睛盯在德妃身上,“不需漢軍,只德妃一人即可退百萬雄兵。”

  “她?”趙興真的糊塗了。

  “我?”德妃也感到莫名其妙,“妾妃若能退兵,便粉身碎骨也心甘情願。”

  “好吧,隨我登城。”趙太后頭前就走。

  趙興和德妃跟隨在後,來到南城門上,但見聶一和趙日都在這裡,正與呂嘉激戰。敵軍攻勢甚急,聶一已是全身濺滿鮮血。他看見趙太后,沒好氣地說:“快些退下去,這裡危險。”

  “聶將軍莫怪,我給你帶來了援軍。”

  “援軍?”聶一四外看看,“在哪裡?”

  “這就是雄兵十萬。”趙太后將德妃推到面前。

  “她?”聶一似乎明白了什麼。

  趙日已經解讀了趙太后的用意:“你要用她退兵,只怕呂嘉那廝不會認可。”

  “她是王爺千歲的愛妃,萬一有個閃失,那還了得。”聶一覺得不宜這樣做。

  “哼!”趙太后恨從心頭起,“要不是她通風報信,呂嘉如何能逃走,何至於有今日這個危機。”

  趙興還是不忍心:“母后,德妃她縱然有過,還念她平素為人賢慧,饒過她這一遭吧。”

  “王爺,您不要求情了,我這一切都是罪有應得,咎由自取,願聽太后發落。”德妃倒是心態平靜。

  “將她推上城頭。”趙太后吩咐。

  正是攻防雙方戰鬥的間隙,德妃站到了女牆的垛口上。趙日命兵士舉起兩盞燈籠照清德妃的面孔,對下面高聲喊道:“呂嘉賊子,你睜大狗眼看看,是誰站在城頭。”

  呂嘉舉目仰望,他看見了德妃:“妹妹,是你?”

  “兄長,你逃得性命也就算了,不該發兵來打京城。”

  “妹妹,為兄不能隱藏起來苟延殘喘,那樣生不如死。我要報仇雪恨,我要登上王位呀。”

  “兄長,你只想自己,你想過妹妹我嗎?”德妃有些泣不成聲,“我與王爺恩愛情深,而你陷我於不義之地,也令王爺難堪。聽我的良言相勸,快些撤兵吧。”

  “妹妹,事已至此,城破只在旦夕之間,我不會功敗垂成。”呂嘉之意已決,“開弓沒有回頭箭了。”

  “你若不撤兵,妹妹之命休矣。”

  呂嘉狠下心來:“妹妹,你就記恨為兄吧,他們真敢害你,為兄我一定滅其九族滿門。”

  “兄長,你好自為之吧。”說著,德妃縱身從城頭跳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