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3節:奈何江山唱晚(23)

  第二卷 政治多動期和溫周爭權

  現在很多人討論明朝的滅亡,更多是強調客觀環境和外部因素的壓力,或者一兩件事的直接影響。對於直接導致帝國覆滅的元首朱由檢更多是持一種同情的態度。這中間一部分人非常具體地說是殺了袁崇煥(竟然還有人說殺得不冤!),才導致自毀長城。還有一部分人說是大明朝末年經濟的極度惡化才是罪惡之源。但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是有失偏頗的。

  首先,滅亡大明朝的不是皇太極和多爾袞,而是泥腿子出身的李自成。而殺了袁崇煥之後,關寧鐵騎也還存在,吳三桂等將領都不是吃乾飯的,大清軍想長途奔襲、直搗黃龍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它有它的為難之處。因此從這些我們可以斷定,導致大明朝滅亡的最主要的還是內部問題。

  那麼經濟呢,這一點原本不錯,但卻不是問題的根本,表面上經濟的崩潰是導致民亂的罪魁禍首。但真要追根到底,那麼經濟的混亂又從何而來呢?明朝的官僚體制賦予了最高元首極高的統治權力,但同時也要求他必須擁有足夠的政治智慧。而這樣的元首在整個帝國的歷史中也只有朱元璋一人而已,他的兒子朱棣雖然也還不錯,但比起他老子還是要差上很多。在大明朝的末期,崇禎皇帝不斷地調整官場結構,但最終的結果是越搞越亂。官場的腐敗導致大部分財富集中在了少部分人手裡,而作為元首的朱由檢偏偏不斷地加重賦稅,在這種情況下,老百姓左右是個死,不造反還等什麼呢?而在李自成攻克北京後,皇帝的內帑近三千萬兩,加上一些官員和皇親國戚差不多七千萬兩,這樣一大筆錢就囤積在京城,你能說大明朝沒錢嗎?

  帝國元首和他們所領導的混亂官場讓大明帝國從內部逐漸腐敗,到了崇禎皇帝朱由檢接手時,已經顯出了大亂的苗頭。但即使如此,朱由檢也並非沒有可能重新實現國家的振興。在他的骨子裡,有一點和他的先祖朱元璋非常相似,那就是手段夠狠。但很可惜的是,他的狠和他祖宗的狠有些不同,他的狠是亂狠!

  講述崇禎皇帝的這種亂狠,我們可以從一個除法開始——50÷17≈2.94。當然,這樣簡單的計算過程可能連一個小學生都難不倒,但這樣一個除法卻可以形象地表述出一個朝代的官宦歷史。在這裡,17是崇禎皇帝朱由檢在位的時間,50則是在此期間被他換掉的內閣大學士人數,這個內閣大學士大約相當於我們所熟知的宰相。

  任何人都可以想像,對於一個百廢待興的帝國來說,每年更換近三個直接問政的內閣成員那將意味著什麼?而在這五十位高官背後還有十四位屁股還沒坐熱乎就被換掉了的兵部尚書(相當於國防部長)。除此之外十七年間,崇禎還直接搞死了袁崇煥等十一位督師或總督(相當於前線總指揮)、十二位巡撫(相當於省長)。被他抓進監獄關押、毆打、間接逼死、戰死、自殺、判刑的相當於現在省部一級的官員多達數十人。崇禎十四年,也就是亡國前的1641年,被關押在監獄裡的高級官員多達一百四十五人,據一些史家統計說,這個數字是當時全國高級官員總數的百分之十。

  大明帝國的最後一段歲月,不折不扣地成了一個吞噬高官的黑洞!

  貪官?有之!忠良?肯定亦有之!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帝國上層建築如此飄搖不定,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翻手為雲覆手雨,成就了中國歷史上這段最為恐怖的朝堂暗戰?漢民族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此時如何為自己開啟了地獄之門?

  歷史留下的只有嘆息!

  在李自成的大軍如摧枯拉朽般摧毀大明王朝的同時,崇禎皇帝確實也曾試圖勵精圖治,改變帝國羸弱的景象。而此時在他的身邊並非沒有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只不過天生的狹隘讓他不能相信任何人,也不會給任何人以充分的時間和自由來重新治理這片已經逐漸敗壞的江山。在崇禎死去數百年後,無數史學專家為這位看似可憐的末代帝王找出各種各樣的失敗理由,幾乎異口同聲地指出在崇禎接手帝國事業時,整個大明帝國已經積重難返,宦官當權、政令不通、天災人禍、叛亂四起。但歷史真的沒有給朱由檢任何機會和時間嗎?十七年間他走馬燈一般地更換高級官員,這種年平均接近於三的宰相更換率,莫說是一個已經初現敗相的帝國,即便是盛世之下,恐怕也很難有什麼好的結果。

  第24節:奈何江山唱晚(24)

  在史料之中有關崇禎皇帝的勤政舉措多有提及,《明史?本記第二十四》中云:“然在位十有七年,不邇聲色,憂勸惕勵,殫心治理。”而且,從崇禎的諸多舉措來看,他也是想有為的,他在位十七年,動輒下《罪己詔》來安撫民心,所用之言都極儘自責之能事,即便後人看到也會心生感嘆。

  崇禎十年閏四月大旱,久祈不雨,我們看上去非常勤勉的皇帝又如往常一樣發出了《罪己詔》,其中痛心疾首地說道:“我設置官員,本來是為了治國安民,但基層的官員貪贓枉法,搞得百姓生存困難……”這些話表面上做出了時刻自醒的樣子,但其實卻把所有毛病都推在了別人的身上,實在是不算厚道。由此我們聯想到朱由檢在上吊之前那番“奸臣誤國”的言論,就更加容易看出,在這個“時刻自醒”的帝王內心之中“面子”真的很重要。在他看來,帝國之所以走向滅亡,百姓之所以水深火熱完全是奸臣的緣故。這樣的認識是正確的,只是這些奸臣是哪來的呢?這些奸臣說白了還不都是你朱由檢的馬仔。現在我們打擊黑社會,對頭目的打擊都是最為嚴厲的。作為帝國官宦集團的最高首長,手下如果全是奸佞之徒,那只能說明,他這個元首也不是什麼好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