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問題在軍事科學不發達的當時,契丹人估計說不明白,可他們那麼多年仗打下來,積累了無比豐厚的經驗,多少總會意識到的。所以對二兒子出兵拔除中原政權釘在山脈屏障以北釘子的舉動,述律太后是持支持態度的。

  她預料不到的是,二兒子不光通過這次作戰行動重獲軍事指揮權,還在勝利以後挾勝利之威,著手充實當年被打殘了的腹心部。耶律德光在獲勝後“括所俘精壯為軍”,在以前腹心部的基礎上建立了皮室軍。

  雖然皮室軍組建之初的確是用來保衛契丹皇帝宮帳的,但“皮室”並不像字面上說的那樣,是皮做的房子,這個詞也是音譯,在契丹語裡是“金剛”的意思,意思是希望這支部隊很能打,像金剛那樣勇猛。同時也不像傳說中那樣,純由契丹人構成,從一開始其中就有不少中原人,不過這些中原人的身份和普通中原人百姓不同,他們被稱為“宮分人”,在人身上對所屬的各宮有依附關係。最初確立這個制度,組建這支軍隊的耶律德光,當然是希望這些在人身上屬於他的漢人能夠對他個人獻上全部的忠誠。

  起碼在這支部隊組建之初,耶律德光的這個希望是實現了。新組建的三萬皮室軍很快就成了耶律德光手裡的一張王牌,足以跟他母親手下的屬珊軍對抗。有了這支部隊,耶律德光在述律太后面前說話的時候底氣就足得多了。正因為如此,天顯十年,在《遼史》中再次出現任命漢人高級官員的記錄。

  這一年,耶律德光任命王庭鄂為龍化州節度使,龍化州這個名字大家還熟悉吧?對了,就是契丹皇都過去的名字,任命一個漢人當皇都地區的節度使,這個意義是不是也很清楚了呢?也正是因為手中重新掌握了忠於自己的強大軍事力量,在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請求他出兵的時候,耶律德光不再考慮母親的反對意見,立刻就答應了。

  當然為了維持表面的和諧,耶律德光還是要取得述律太后的同意,《太宗本紀》記載,“上白太后曰:‘李從珂弒君自立……宜行天討’”。

  但述律太后仍然不肯答應,她認為歷史的經驗已經表明了,即使能夠奪取到漢人的地盤,契丹人也統治不了。如果你耶律德光不信,可以去問問你死去的爹,或者問問平州那口石灰井裡的契丹倒霉蛋們。

  娘兒倆的意見正在相持不下的時候,後唐那邊又來了使者,這次不是代表石敬瑭的,而是代表趙德鈞的。

  這個趙德鈞咱們前邊也提到過,他曾經派部將抓獲過契丹惕隱耶律涅里袞,之後一直擔任後唐的幽州節度使,因為多年鎮守北邊,勞苦功高,李從珂還加封他為北平王。

  本來作為後唐北方的屏障,李從珂倚重一方的大將,他應該是後唐王朝最堅定的捍衛者。可在那個武人禍亂天下的時代里,眼看國家有難,這傢伙不光不打算守土安民,反而生怕賣國賣得晚了,賣不出合適的價錢,石敬瑭派出的第二批使節還沒有到契丹,他的使者就到了。

  有了中原地區兩大割據勢力賣身投靠,述律太后終於沒有繼續反對耶律德光出兵的藉口了。在石敬瑭派自己的掌記桑維翰為使節,再次請求契丹出兵的情況下,述律太后終於“遂許興師”。

  不過多年跟中原王朝作戰失利的陰影仍然重重壓在她的心上,送別二兒子的時候,她還特意叮囑說:“你已經長大了,凡事有自己的主意,不把我這個老娘放在眼裡了。既然你非要學你父親去奪漢人的地盤,我也不能一直阻攔你。不過你切記,你這一去咱們契丹人精銳盡出,國內空虛。萬一漢人要是出兵塞北,進攻咱們的地盤,你千萬要儘快趕回來,不要救了姓石的,把自己老家丟了。”

  其實述律平的顧慮並不多餘,就在耶律德光和石敬瑭的聯軍打敗了張敬達,將他圍困在晉安的時候,後唐吏部侍郎龍敏就曾經提議,動用雪藏圈養多年的耶律倍,立他為契丹王,派兵護送出塞,靠他的殘餘影響力號召契丹人,讓契丹帝國後院起火。

  只要耶律倍能成功吸引契丹帝國的注意力,那後唐的危局自然也就打破了。照說這一招可謂陰毒損黑狠,哪怕耶律倍在契丹帝國內部已經沒什麼號召力了,畢竟他也是耶律阿保機的大兒子,過去曾經是存著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聽說大哥北上奪位,九成不敢繼續留在中原。

  可惜後唐廢帝李從珂不愧一個“廢”字,就因為害怕這一招不靈,就沒採納,真是見過蠢的,沒見過這麼蠢的。

  天顯十一年(公元936年)農曆九月,耶律德光領五萬契丹鐵騎,詐稱三十萬,越過雁門關天險南下。本來晉北一帶地勢險峻,只要有人扼守雁門關等天險,契丹鐵騎絕對不可能輕易得逞。可惜後唐軍全都忙著內戰,根本沒有人顧及北方的大敵,耶律德光一路如入無人之境,很快就到達了太原以北的虎北口,並與後唐將領高行周、符彥卿所部爆發了遭遇戰。

  直到這個時候,張敬達才知道北方的契丹人趁中原內亂來撿便宜了,趕緊率部在太原西北邊的山下列陣迎敵。耶律德光看後唐軍的步兵列陣堅固,估計強攻無法取勝,決心示弱誘敵。他先派了三千無甲騎兵直掠唐陣,才一交手立即撤退,一直撤過了汾河。

  後唐步兵本來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多少有點畏戰之心,但人從自卑到自滿實在是太容易了。眼看見契丹人如此容易對付,後唐軍全都來了精神,原本堅固列陣的步兵部隊當即就放了羊,一窩蜂地追逐敗退的契丹騎兵。等後唐步兵半部涉渡過汾河,耶律德光立即指揮伏兵殺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