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掌書記的意思是,人與野獸沒有什麼分別,也有這種天性?”

  “不錯。在捍衛自己賴以生存的食物、水、駐地方面,人恐怕與野獸存在類似的天性!所以,男人也會為女人而戰鬥,因為沒有女人,就無法傳宗接代。後代子孫,就是我們每個人生命的延續,所以,男人爭奪女人,不僅是為傳宗接代而戰,說到底,恐怕是為自己而戰吧。”

  “這麼說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為了自己而戰咯?按照你的說法,朕與李筠的爭鬥,與野獸之間爭地盤沒有什麼兩樣?”趙匡胤聽了趙普的言論,感到頗為沮喪,甚至感到心底隱隱升騰起怒氣。

  “微臣方才談的是野獸的天性和人的天性。但是,人會說話,人會思想,這就不同於野獸了。所以,微臣認為,人一定有超越野獸的地方。”

  “說下去!”

  “微臣讀書不多,有些事也說不清楚。說實話,微臣一門心思想要當大官,當個好官,能治國、治人。大禹治水,讓河流改道,這是戰勝了物的天性。治人,就是要改變人的天性。人的天性,有好有壞。孔夫子說性本善,可是微臣有時想,人性有善有惡,而天性可說無善無惡。人最初有的,就如同野獸一樣,是天性。只是後來,人經過教化,開了竅,才有了真正超越天性的人性。”

  “掌書記的意思,是要朕用人性去戰勝天性,如此方能使爭奪天下的意義不同於野獸的爭奪?”

  “這個,微臣也無法說清楚,大約是這個意思吧。陛下老是讓微臣多讀書,可是微臣稍讀一點書,就喜歡自己胡思亂想。陛下讀的書比微臣多,一定會比微臣想得更清楚的。”趙普帶著神秘的微笑,眼光爍爍。

  “少拍馬屁。朕讀的書再多,也沒有你掌書記的奇思妙想啊!”趙匡胤用手指點了幾下趙普,佯怒著說,心裡卻思考著趙普方才的話語。

  “微臣哪裡有什麼奇思妙想,胡思亂想罷了。陛下不把微臣所說的當奇談怪論就已經是萬幸了。”

  “對了,南唐派來的賀使已經到了京城,朕已經安排他們先在驛站歇息了。以你之見,朕該如何應對呢?”趙匡胤盯著趙普,期待聽到他的意見。

  “在接見南唐使者之前,陛下也許還應完成一件事。”

  “哦?”

  趙普仿佛想要躲避趙匡胤的眼光一樣,微微低下了頭。他沉吟片刻,又抬起頭,看著趙匡胤說道:“陛下應該在接見南唐使者之前,送李筠回潞州。”

  “這很重要嗎?”

  “自陛下登基,有半個月了,南唐此前已經派出使者,如今時隔未久,再次派出使者前來朝賀,恐怕動機並不簡單。微臣猜想,南唐一直是在靜觀天下的態度,同時派使者借朝賀來刺探我朝的實力和內外部各種力量的漲落。南唐是想看看原來周朝各地節度使的反應,也想看看吳越、後蜀、北漢、契丹等國的反應。在這段時間內,契丹偷襲我棣州而敗北,李筠帶著妻兒來京城,且不管李筠是抱著什麼心思來的,這些消息,恐怕早有眼線通報到南唐國主的耳中。我大宋初創,京城除了韓通一事,總的來說還算承平,這是打破南唐幻想的一個方面;隨後,契丹偷襲棣州敗北,可能讓南唐進一步感到我大宋的實力。如今,李筠來京,可能也向南唐傳達了一個信號——後周的節度使還是臣服新王朝的。微臣說‘可能’,是因為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李筠與南唐之前已經有了串通,兩處一呼一應,說好了在同一時間來京城,以觀陛下的應對。”

  “你的意思,不僅李筠在猜測朕的心理,南唐也在看朕如何對待李筠?”

  “不錯,天下的節度使也一定在觀望陛下的反應。”

  “看樣子,李筠也算好了朕會放他回潞州?”

  “李筠對陛下定然是一半了解,一半不了解。陛下與他共事多年,李筠一定知道陛下不會在京城殺了他。李筠了解的是陛下的性格,可是卻並不知道陛下判斷天下大勢後的應對策略。”

  “掌書記的意思是?”趙匡胤問道。

  “放李筠回潞州,李筠可能自以為得計,卻不知道,陛下也可藉此贏得一部分節度使的信任。”

  “呵呵,朕服了掌書記了。掌書記比范質大人高明啊。范大人痛哭流涕才打動朕,你輕輕鬆鬆幾句就讓朕信服咯!看樣子,朕是必須得放李筠回潞州了。”趙匡胤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 恐怕陛下心中早有此意。不過……”趙普的話起了頭,便停住了。

  “不過什麼?”

  “陛下,人言可畏,陛下當小心為是。”趙普臉上顯出欲言又止的神情。

  “哦?掌書記聽到了些什麼?”

  “右拾遺楊仲猷陛下不會陌生吧?”趙普徐徐說道。

  “那個楊徽之楊徽之(921-1000),字仲猷。?”

  “正是,微臣最近聽坊間傳言,說他與石熙載、李穆、賈黃中、鄭起等人經常宴飲吟詩,對禪讓之事多有議論。”說到此處,趙普打出了話頭,用似乎是漫不經心的眼光看著趙匡胤。實際上,他此刻是用了十二分眼力來觀察趙匡胤神色的細微變化。趙匡胤臉上微微顯出的不悅之色,並沒有躲過他的眼睛。於是,他決定繼續說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