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稍頃,田野之中,出現一幕場景,一群農夫村婦,手持鋤頭追打著這個傢伙。這廝在田野中跌跌撞撞地逃,多次栽倒,吃農夫們的鋤頭砸得滿臉開花,但這廝最終成功地逃到了自己的馬匹旁,爬上去逃掉了。

  逃出來後,他就返回甘泉宮,一進宮門,就“撲通”一聲跪倒,失聲嗚咽起來:“陛下,小人無能,沒辦成陛下交給的任務……”

  “咋的了?”霍光替漢武帝問道。

  “嗚嗚……”那廝哭道,“太子不知是怎麼了,帶了好多人在城裡打打殺殺,小人去傳旨,卻被太子下令追殺,幸虧小人逃得快……”

  漢武大帝鬱悶了:“這麼說,太子真是反了?”

  正在這時,長史逃到了甘泉宮,稟報說:“陛下,不得了了,太子他於長安城中起兵,扯旗造反了。”

  漢武帝大怒:“劉屈氂在哪裡?”

  長史道:“陛下,太子率兵殺到丞相府,丞相逃了,連官印和綬帶,都被太子軍繳獲了。”

  “無能!”漢武大帝怒極,“昔周公殺管叔蔡叔,手軟了沒有?沒有!

  “傳朕旨意,關閉長安城門,調集天下兵馬,殺盡城中造反之人。

  “不管他是誰!”

  皇后之死

  長安城中,太子與漢武帝的大對殺,開盤了。

  漢武帝這邊出戰的是丞相劉屈氂,太子那邊是親自出馬。雙方對決之前,各自頒發詔書,召天下各地兵馬,趕來勤王。

  各地兵馬接到這兩封相互敵對的詔書,陷入了嚴肅的思考之中。

  他媽的,皇上跟太子鬧掰了,應該支持哪一個呢?

  該支持哪一個,要看權力的規律。

  權力不認道理,只認現實。

  現實就是,漢武帝還趴在龍椅上,他一天不咽氣,太子就一天不是皇帝。

  那就不理太子了,他愛死不死,才不管這麼多。

  太子徵召不來兵馬,悲憤之下,就深入長安四市,號召市民拿起武器……數萬老百姓,被編成隊伍,拿著武器跟在太子後面,行至太子宮西門,正遇丞相劉屈氂,率正規軍惡狠狠地殺來。

  “與朕殺呀!”太子揮起長刀,“為了正義,為了我們共同的未來。”

  “殺呀!”劉屈氂的軍隊衝過來,雙方開始“噼里啪啦”開打。

  殺了一天一夜,長安街頭,屍體堆積,血流如海。但大家還不過癮,繼續拼殺下去。

  殺了兩天兩夜,三天三夜……一直殺到五天五夜,太子才感覺不對勁:“咦,我們的人馬在哪裡?怎麼四周殺來砍去,全都是砍我們的人?”

  “那啥,”門客告訴太子,“咱們的人,一半人,把另一半人砍死了。剩下來的一半,都投降了丞相,現在正圍著咱們砍呢。”

  太子思考道:“莫非,現在是戰略轉移的時候了?”

  殺了五天五夜,太子這邊眾叛親離,只好向著覆盎門狂奔。

  守門人叫田仁,他開門放太子逃走。丞相劉屈氂隨後殺至,發現田仁放走了太子,大怒,就要殺田仁。

  這時候,旁邊出來個御史大夫暴勝,曰:“太子,是陛下的骨血,豈是可以隨便亂殺的?再說田仁他是正規官員,就算要殺,也要先行稟報陛下。”

  劉屈氂就住了手。可沒過一會兒,漢武帝的詔旨就到了,指責暴勝說:“暴勝,丞相履行他的職責,殺造反之人,你誰呀?竟然敢攔住?”

  這道詔旨,當時就把個暴勝嚇壞了。

  他害怕,倒不是害怕漢武帝發威,而是他阻攔丞相殺田仁,不過是剛剛一會兒的工夫,可這麼快斥罵他的詔旨就到了。

  這說明人,甘泉宮中,有人始終死盯著這邊。

  那人是不是漢武帝本人,不好說。但這從甘泉宮來的詔旨,憤怒的情緒及恐怖的權力,卻是實實在在的。

  恐懼之下,暴勝當場自殺。

  當日,甘泉宮收回衛子夫的皇后印璽和綬帶。

  衛子夫當場自殺。

  追殺太子

  對太子的追殺,仍然在持續。

  太子所有的門客隨從,統統處死。隨太子起兵的,一概滅族。被太子強迫起兵的,流涉於敦煌郡,從此替陛下守護邊關。

  長安城中,大搜捕進行中,風聲鶴唳,十室九空,家家戶戶都有在這場大戰中死掉的人。黑沉沉的天空,籠罩著一片愁雲慘霧的哭聲。

  太子帶著兩個兒子,逃到了湖縣。

  一戶農人收留了他。

  農人說:“太子,你寬厚仁慈,日後必然是個好皇帝,就放心藏在這裡吧,我們全家拼了命,也會保護你的。”

  太子說:“謝謝,只是……你家裡的飯菜,我有點咽不下去。”

  農人道:“太子自幼錦衣玉食,自然吃不慣我們農家的粗糧。這樣好了,我把家中的鞋子賣掉,給太子買點好吃的。”

  太子說:“這倒不用,我在這湖縣有個朋友,聽說他家裡好有錢,你去悄悄告訴他,讓他接我到他家。”

  農夫擔心地問:“太子,那人可靠嗎?”

  “可靠!”太子道,“我雖是太子,但始終視他為知己,你想可靠不可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