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後來,吳曦用金錢賂賄朝中權貴,終於又得以回到川陝,任興州(陝西略陽)都統制,把吳家軍舊部招攬過來,再起爐灶。正好韓侂胄欲發動北伐,便委任吳曦為四川宣撫副使,吳曦得以總攬川蜀軍政大權。既然朝廷如此寡恩,他也不想為朝廷賣命了。故而北伐戰爭剛剛開始,他便與金人秘密接觸,表示願意獻上階、成、和、鳳四州之地,換取金人支持他當蜀王。金章宗當然求之不得,遂一口答應。

  此中細節,韓侂胄當然一無所知。他一再催促吳曦在西北發動攻勢,但吳曦卻找藉口按兵不動,以待叛變的時機。

  南宋北伐軍全線受挫,金章宗醞釀著全面反擊。

  十月,金兵集結十五萬兵力,全面反攻,分兵九道大舉南下伐宋。如今戰局顛倒過來了。原來是宋軍北伐,現在成了金兵南侵。南宋軍隊再度暴露出戰鬥力差的弱點,在金兵的猛烈攻擊下,幾乎毫無抵抗能力。宋軍將領中,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畢再遇,他接二連三地打敗金兵的進攻。可是畢再遇的出色表現,挽救不了宋軍的敗局,在其他戰線上,宋軍一潰千里。

  韓侂胄寢食難安,他寄希望於吳曦在西北發動攻勢,以牽制金兵,減輕東南的軍事壓力。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早已同金人秘密勾結的吳曦趁著南宋兵敗東南之機,宣布投降金國,奉上降表,同時獻上蜀地圖志以及吳氏牒譜予金人。一時間,朝野震驚,吳家軍的抗金旗幟在飄揚數十年後,竟然改弦易幟了。金章宗遣使持詔書、金印,立吳曦為蜀王。

  倘若吳曦的陰謀得逞,那麼西部將不復是南宋的土地。

  吳曦開始做起蜀王的美夢,他在興州設行宮,置百宮,儼然已是一獨立王國之主。可是吳家世代為南宋守疆捍土,深得陝川人民的擁護與愛戴,吳曦叛宋降金,無異於給家族抹黑。對吳曦的倒行逆施,伯母趙氏、叔母劉氏站在民族大義的立場,痛斥他的叛國行為,可是吳曦哪裡聽得進去。

  吳氏家族治川陝多年,以致於外人皆道,吳家軍只知有統領,不知有朝廷。但是不要忘了,吳家軍自吳玠、吳璘始,便是南宋抗金的中堅力量,將士們無不為這支軍隊的光榮傳統而深感驕傲。吳曦公然叛變降金,大失眾望,一股反吳曦的力量也悄然興起。

  吳曦部將楊巨源聯絡一批將領、義士,決意推翻吳曦。被吳曦任命為丞相長史的安丙也有平亂之志,遂召楊巨源至臥所,對他說:“必得豪傑,乃滅此賊。”楊巨源慨然道:“非先生不足以舉此事,非巨源不足以了此事。”與此同時,任興州中軍正將的李好義也密謀誅殺吳曦,在民族大義面前,他毫不含糊地表示:“此事誓死報國。”

  安丙、楊巨源、李好義等人結成反吳曦聯盟。

  吳曦還在做著蜀王的美夢,只是春夢了無痕,很快就要夢醒了。

  開禧三年二月某天,李好義、楊巨源等七十四人闖入吳曦行宮。當時行宮裡有衛兵一千多人,若交起手來,李好義當然不是對手。但是李好義知道這些衛兵誰也不想為吳曦賣命,便喝道:“奉朝廷密旨,以長史安丙為宣撫使,令我誅反賊,若有敢反抗者夷其族。”聽到這裡,衛兵們紛紛放下武器。於是楊巨源等闖入行宮,踢開宮門,把吳曦一刀兩斷,砍下頭顱。從吳曦稱蜀王到被殺身亡,僅僅只有四十一天。

  吳曦敗亡後,眾人推安丙為四川宣撫使,並趁機出兵,收復和、成、階、鳳四州,西北之局勢轉危為安。

  川陝是保住了,但東南的危機並未解除。

  韓侂胄本來就不是岳飛、韓世忠之類的忠臣義士,他倡議北伐的動機與岳飛、張浚等人是不同。當年岳飛、張浚北伐,乃是出於拳拳愛國之心,志在光復社稷。而韓侂胄的動機則是政治投機,想趁金國內亂大撈一把,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權勢。故而張浚北伐雖然失利,但仍堅持抗戰原則,反對議和。可是韓侂胄則不然,投機不成,便喪失立場了。在金兵的九路南侵的巨大壓力面前,韓侂胄方寸大亂,趕緊又回到議和的立場。

  在韓侂胄北伐前,金國原本就政局動盪,故而也沒有能力繼續向南宋進攻,同樣傾向談和。只是南宋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毀約背盟,這些令金人十分惱恨,在談判中便獅子大開口,提出五大條件:其一,南宋割兩淮之地予金;其二,添歲幣銀、帛各五萬;其三,歸還南逃之人;其四,南宋支付金國犒師銀一千萬兩,也就是戰爭賠償;其五,誅殺發動北伐的主謀。

  對於這些條件,南宋使臣方信孺當然不敢答應。

  方信孺回朝後,韓侂胄趕緊召他前來,詢問和談情況。方信孺說了金人提出五項要求中的前四項,當說及第五項時,他吞吞吐吐地說:“第五事不敢言。”韓侂胄一聽心中大為不快,割地賠款你都說了,還有什麼不敢說的呢?便催著他答。方信孺只得硬著頭皮答道:“欲得太師頭。”時為太師的韓侂胄聽罷不禁跳了起來,勃然大怒,拂袖而去。

  韓侂胄已是惱羞成怒,老子的頭是你金人要得的嗎?大不了再決一戰。不久後,方信孺以談判不利,被貶官三級。韓侂胄撤換兩淮制置使,打算繼續與金人開戰。

  可是韓侂胄實在太不得人心了。他掌權這麼久,屢興黨禁,打擊異己,得罪的人太多了。若只是得罪朱熹這些理學家,尚不至於被拉下馬,可是他竟然得罪了皇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