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
(5)楊行密入廣陵
畢師鐸攻打廣陵時,呂用之假借高駢的名義頒發公文,暫且任命廬州刺史楊行密為行軍司馬,讓他領兵來救援廣陵。廬江人袁襲勸告楊行密說:“高駢為人昏聵拙庸,辦事糊塗,呂用之奸詐邪惡,畢師鐸叛逆作亂,這三個人合在一起,稱得上是惡貫滿盈,如今來請求我們出兵救援,這是上天要授你淮南,你應該立刻趕赴廣陵。”楊行密於是發動全部軍隊,又向和州刺史孫端求借軍隊,召集幾千人馬前往廣陵。五月,抵達天長。之前,鄭漢章跟隨畢師鐸出征廣陵,留下他的妻子守衛淮口,呂用之就領兵攻打淮口,十天時間沒有攻克,鄭漢章率軍回來援救。呂用之聞聽楊行密到達天長,便帶著人馬退走。
五月二十一日,秦彥領三萬宣歙兵乘竹筏沿江而下,趕往廣陵,在上元遭趙暉截擊,損失近一半的兵馬,兩天後秦彥進入廣陵,自稱權知淮南節度使,以畢師鐸為行軍司馬,補充任命池州刺史趙為宣歙觀察使。
二十五日,楊行密率各路軍抵達廣陵城下,在城外設下八個營寨,秦彥閉城自守。
兩軍相持二十天,六月十六日,畢師鐸、秦稠領八千人出戰。結果,秦稠戰死,士兵也損失了十之七八,畢師鐸大敗而回。廣陵糧食缺少,又無法外出打柴,生活十分困難,有一些消息說,城裡已經開始有人依靠吃其他人來充飢了。
蘇州刺史張雄的軍力很強,秦彥為了獲得張雄的支持,授給他僕射告身,又把三份尚書告身授給裨將馮弘鐸等。這些空白告身全部是高駢擔任諸道行營都統時朝廷給的。
張雄帶來了廣陵非常需要的糧食。廣陵被洗劫時大批寶貨散落民間,如今人們爭先恐後地用珠寶金繒到張雄軍營換取糧食。一斤黃金、一條通天犀帶僅換得到五升米,一條錦被僅換得到五升糠。張雄軍富起來,不願再作戰。
八月二十六日,秦彥把廣陵城內的一萬兩千軍隊全部調出,由畢師鐸、鄭漢章統率,部署在廣陵西部,綿延數里,軍隊氣勢很盛。楊行密卻不慌不忙地躺在軍帳裡面,說:“賊寇靠近時再告訴我。”牙將李宗禮說:“敵眾我寡,我們應該加固壁壘自我堅守,然後再逐步圖謀把軍隊遷回。”李濤憤怒地說:“我們順應天命進伐逆賊,不管兵士多少,軍隊已經到達這裡,還能返回到哪裡去!我願意領所部人馬做前鋒,肯定為楊公你打敗賊寇!”李濤是趙州人。楊行密於是在一個營寨里堆積金錢布帛小麥稻米,只派瘦弱的士卒看守,而在周圍伏下精壯強兵,自己帶領一千多人進擊廣陵軍隊的陣營。雙方軍隊開始交戰後,楊行密佯敗退走,廣陵軍隊追擊他,到了沒有強兵防守的那個營寨,爭相搶奪錢財布帛、小麥稻米,這時,埋伏的楊行密軍隊四面齊出,廣陵軍隊大亂,楊行密指揮軍隊奮勇進攻,差點將廣陵軍隊消滅光,伏屍十里,填滿溝渠,畢師鐸、鄭漢章隻身騎馬逃走。從此往後,秦彥再也不提出動軍隊了。
高駢為了逃離居處,用金錢收買守衛,被畢師鐸發現,沒過多久將他遷往道院裡住。高駢每天只得到極少食品,高駢手下人無糧可吃,就用道院的木像作燃料燒火,把皮帶煮了用來充飢。畢師鐸、秦彥出兵屢戰屢敗,他們懷疑可能是高駢施用了巫術,他的詛咒帶來了晦氣。外邊軍隊的進攻也越來越緊了,又擔心高駢的親信有人作內應,這讓他們認為除掉高駢就算無法立刻在軍事上獲得轉機,也至少會少些後患。有個叫王奉仙的妖尼對秦彥說:“揚州上空的星象預兆有大災大難,一定要死一個大人物才可以逢凶化吉。”九月初四,秦彥派遣部將劉匡時把高駢和子弟甥侄,不分男女老幼統統殺死,挖了一個大坑全部埋掉。第二天,城外的楊行密知道了高駢已死的消息,焚燒紙錢,用酒祭奠,身穿白衣向著城的方向大哭了三天。
秦彥殺死高駢後,派鄭漢章率步、騎兵五千人前去進攻張神劍、高霸,果然大勝而回,張神劍逃回高郵,高霸逃回海陵。
楊行密將廣陵包圍接近半年,秦彥、畢師鐸與他交戰大大小小几十次,敗多勝少。城內糧食缺乏,一斗米竟然價值五十緡錢,草根和花木的果實全部吃完了,就以黏土做餅充飢,超過一半的人餓死。宣州軍隊抓掠百姓到店鋪出賣,如同豬羊般驅趕捆綁屠殺宰割,最後使得街上安靜無聲,整個店鋪都是堆積的屍骨和流淌的鮮血。秦彥、畢師鐸對此無計可施,只是皺眉頭罷了。廣陵城外的圍攻越來越激烈,秦彥和畢師鐸心情抑鬱,死氣沉沉,兩個人面對面抱著膝蓋,整日都是一副憂慮的樣子。而楊行密也由於長久無法攻下廣陵城,欲領兵返回廬州。二十九日夜晚,狂風大作下起暴雨,呂用之的屬下將領張審威率領手下三百士卒,在早晨的時候潛伏在城西塹壕,等到城內的護守士卒換防,悄悄地登上城牆,打開關卡把他的人馬都放進去,城內的守衛士卒望風而逃。之前,秦彥、畢師鐸十分依重尼姑王奉仙,就連作戰的陣容日期時辰、獎賞懲罰的多少,皆讓其來決定。到這時,秦彥、畢師鐸又問王奉仙說:“如何才可以挽救敗局?”王奉仙回答說:“離城出走是上策!”這樣,秦彥、畢師鐸從開化門出城逃奔東塘。楊行密統率各路人馬統共一萬五千人進入廣陵城。由於梁纘未對高駢效忠至死,後來又為秦彥、畢師鐸效命,楊行密便將他斬死在戟門的外面;韓問獲悉與他一樣的梁纘已被楊行密處死,便跳井自殺。楊行密將高駢胞弟的孫子高愈暫任命為副使,下令重新安葬高駢和被害的族人。廣陵城內只餘下幾百家百姓,全部飢餓瘦弱得都不成人樣了,楊行密就從廣陵城西的營寨載運糧米來賑濟他們。楊行密自稱淮南留後。
畢師鐸攻打廣陵時,呂用之假借高駢的名義頒發公文,暫且任命廬州刺史楊行密為行軍司馬,讓他領兵來救援廣陵。廬江人袁襲勸告楊行密說:“高駢為人昏聵拙庸,辦事糊塗,呂用之奸詐邪惡,畢師鐸叛逆作亂,這三個人合在一起,稱得上是惡貫滿盈,如今來請求我們出兵救援,這是上天要授你淮南,你應該立刻趕赴廣陵。”楊行密於是發動全部軍隊,又向和州刺史孫端求借軍隊,召集幾千人馬前往廣陵。五月,抵達天長。之前,鄭漢章跟隨畢師鐸出征廣陵,留下他的妻子守衛淮口,呂用之就領兵攻打淮口,十天時間沒有攻克,鄭漢章率軍回來援救。呂用之聞聽楊行密到達天長,便帶著人馬退走。
五月二十一日,秦彥領三萬宣歙兵乘竹筏沿江而下,趕往廣陵,在上元遭趙暉截擊,損失近一半的兵馬,兩天後秦彥進入廣陵,自稱權知淮南節度使,以畢師鐸為行軍司馬,補充任命池州刺史趙為宣歙觀察使。
二十五日,楊行密率各路軍抵達廣陵城下,在城外設下八個營寨,秦彥閉城自守。
兩軍相持二十天,六月十六日,畢師鐸、秦稠領八千人出戰。結果,秦稠戰死,士兵也損失了十之七八,畢師鐸大敗而回。廣陵糧食缺少,又無法外出打柴,生活十分困難,有一些消息說,城裡已經開始有人依靠吃其他人來充飢了。
蘇州刺史張雄的軍力很強,秦彥為了獲得張雄的支持,授給他僕射告身,又把三份尚書告身授給裨將馮弘鐸等。這些空白告身全部是高駢擔任諸道行營都統時朝廷給的。
張雄帶來了廣陵非常需要的糧食。廣陵被洗劫時大批寶貨散落民間,如今人們爭先恐後地用珠寶金繒到張雄軍營換取糧食。一斤黃金、一條通天犀帶僅換得到五升米,一條錦被僅換得到五升糠。張雄軍富起來,不願再作戰。
八月二十六日,秦彥把廣陵城內的一萬兩千軍隊全部調出,由畢師鐸、鄭漢章統率,部署在廣陵西部,綿延數里,軍隊氣勢很盛。楊行密卻不慌不忙地躺在軍帳裡面,說:“賊寇靠近時再告訴我。”牙將李宗禮說:“敵眾我寡,我們應該加固壁壘自我堅守,然後再逐步圖謀把軍隊遷回。”李濤憤怒地說:“我們順應天命進伐逆賊,不管兵士多少,軍隊已經到達這裡,還能返回到哪裡去!我願意領所部人馬做前鋒,肯定為楊公你打敗賊寇!”李濤是趙州人。楊行密於是在一個營寨里堆積金錢布帛小麥稻米,只派瘦弱的士卒看守,而在周圍伏下精壯強兵,自己帶領一千多人進擊廣陵軍隊的陣營。雙方軍隊開始交戰後,楊行密佯敗退走,廣陵軍隊追擊他,到了沒有強兵防守的那個營寨,爭相搶奪錢財布帛、小麥稻米,這時,埋伏的楊行密軍隊四面齊出,廣陵軍隊大亂,楊行密指揮軍隊奮勇進攻,差點將廣陵軍隊消滅光,伏屍十里,填滿溝渠,畢師鐸、鄭漢章隻身騎馬逃走。從此往後,秦彥再也不提出動軍隊了。
高駢為了逃離居處,用金錢收買守衛,被畢師鐸發現,沒過多久將他遷往道院裡住。高駢每天只得到極少食品,高駢手下人無糧可吃,就用道院的木像作燃料燒火,把皮帶煮了用來充飢。畢師鐸、秦彥出兵屢戰屢敗,他們懷疑可能是高駢施用了巫術,他的詛咒帶來了晦氣。外邊軍隊的進攻也越來越緊了,又擔心高駢的親信有人作內應,這讓他們認為除掉高駢就算無法立刻在軍事上獲得轉機,也至少會少些後患。有個叫王奉仙的妖尼對秦彥說:“揚州上空的星象預兆有大災大難,一定要死一個大人物才可以逢凶化吉。”九月初四,秦彥派遣部將劉匡時把高駢和子弟甥侄,不分男女老幼統統殺死,挖了一個大坑全部埋掉。第二天,城外的楊行密知道了高駢已死的消息,焚燒紙錢,用酒祭奠,身穿白衣向著城的方向大哭了三天。
秦彥殺死高駢後,派鄭漢章率步、騎兵五千人前去進攻張神劍、高霸,果然大勝而回,張神劍逃回高郵,高霸逃回海陵。
楊行密將廣陵包圍接近半年,秦彥、畢師鐸與他交戰大大小小几十次,敗多勝少。城內糧食缺乏,一斗米竟然價值五十緡錢,草根和花木的果實全部吃完了,就以黏土做餅充飢,超過一半的人餓死。宣州軍隊抓掠百姓到店鋪出賣,如同豬羊般驅趕捆綁屠殺宰割,最後使得街上安靜無聲,整個店鋪都是堆積的屍骨和流淌的鮮血。秦彥、畢師鐸對此無計可施,只是皺眉頭罷了。廣陵城外的圍攻越來越激烈,秦彥和畢師鐸心情抑鬱,死氣沉沉,兩個人面對面抱著膝蓋,整日都是一副憂慮的樣子。而楊行密也由於長久無法攻下廣陵城,欲領兵返回廬州。二十九日夜晚,狂風大作下起暴雨,呂用之的屬下將領張審威率領手下三百士卒,在早晨的時候潛伏在城西塹壕,等到城內的護守士卒換防,悄悄地登上城牆,打開關卡把他的人馬都放進去,城內的守衛士卒望風而逃。之前,秦彥、畢師鐸十分依重尼姑王奉仙,就連作戰的陣容日期時辰、獎賞懲罰的多少,皆讓其來決定。到這時,秦彥、畢師鐸又問王奉仙說:“如何才可以挽救敗局?”王奉仙回答說:“離城出走是上策!”這樣,秦彥、畢師鐸從開化門出城逃奔東塘。楊行密統率各路人馬統共一萬五千人進入廣陵城。由於梁纘未對高駢效忠至死,後來又為秦彥、畢師鐸效命,楊行密便將他斬死在戟門的外面;韓問獲悉與他一樣的梁纘已被楊行密處死,便跳井自殺。楊行密將高駢胞弟的孫子高愈暫任命為副使,下令重新安葬高駢和被害的族人。廣陵城內只餘下幾百家百姓,全部飢餓瘦弱得都不成人樣了,楊行密就從廣陵城西的營寨載運糧米來賑濟他們。楊行密自稱淮南留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