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場面一時頗為尷尬。

  霍仲孺的妻子見狀,趕緊說道:「仲孺,快請大家進屋坐吧,有話到屋內說。」

  霍仲孺回過神來,趕緊上前扶起霍去病:「來來來,進屋坐吧。」

  到得屋內,霍仲孺妻子奉上茶水以後,和趙破奴、霍光退了出來,只留下霍去病和霍仲孺相對而坐。

  良久,霍仲孺打破沉默:「你母親還好吧?」

  霍去病點了點頭,兩人再次陷入沉默。霍去病不知道該對父親說些什麽,說母親的事吧,母親已經是別人的妻子;說自己的事吧,這麽些年他和父親的生活完全沒有交集,也不知道從何說起。眼前的一切告訴他,父親這些年的生活平淡如水,完全不如母親自在。

  這種父子相顧無言的情況,竟比陌生人相處還要讓人難受。這種無聲的壓力,讓霍仲孺臉色也微微發紅,緊張得連放在雙膝的手也在微微發抖。

  霍去病站起身,走到門口,突然又回過身來,說道:「我想在平陽縣給父親買上良田百畝,大宅一處,家奴百人,可好?」

  霍仲孺更顯尷尬,始終不敢正視霍去病,唯有不斷叩頭:「老臣得將軍如此厚愛,慚愧之至、慚愧之至啊。」

  「你我日後就以父親、去病稱呼吧。母親也已不怪你。」

  聽說衛少兒不再責怪自己,霍仲孺心裡才感覺好受了許多,抬起頭來,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嗯,也好。」

  「今日我們父子相見,自該高興才是,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不用介懷。」霍去病來到霍仲孺身邊,挨著他坐下。

  「是應該高興,看我,這麽大年紀了,真不應這般傷感。」霍仲孺說完喝了一口茶,笑道。

  看著父親神情好起來,霍去病心下也釋然了。所有過往的一切,都像青煙一般消失在了風中,從此不再有橫亘在二人間以及衛少兒心中難以逾越的那道牆。

  「霍光這弟弟我甚是喜歡,但我想他在平陽縣終究成不了大器,我想著將他帶到長安,父親您看如何?」

  「若得去病提攜,光兒必定歡喜。他志向遠大,早就想去往長安了,只是我們在長安並無人事,我擔心光兒受苦,故而一直沒許。」

  「父親放心,我一定會好好待這弟弟的。」想起衛青對自己的殷殷教導,霍去病暗忖自己也絕不能辜負了霍光,一定要將他培養成才。

  「那就有勞去病了。」霍仲孺拱手。

  「應該的,我們看看霍光去。」說罷,霍去病和霍仲孺一起出門,見著在庭院與趙破奴玩得不亦樂乎的霍光。

  「光兒,願意陪哥哥一起去長安嗎?」

  「當然了。」霍光雀躍起來,「長安可是我的夢想之地,多少讀書人都渴望在長安一展宏圖呢。」

  「哈哈,那就這樣說定了,哥哥給你請最好的老師,並親自教你騎射。」

  「這可是你說的哦,大丈夫一言既出,決不反悔。」霍光搖頭晃腦地說道,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此時,霍仲孺妻子已準備好晚膳,為慶祝霍仲孺父子相見,還拿出了家中珍藏多年的老酒。席間,歡聲笑語不停,一頓飯吃得甚為融洽。

  霍去病因有公務在身,不便久留,飯後攜了霍光就要離開。霍仲孺頗有不捨,但也知留不得去病,禮節性地挽留幾句後,給霍光卷了些衣衫,讓趙破奴帶著,又囑咐了幾句,這才看著自己這一對兒子慢慢離去。

  霍去病回到縣衙,趙都尉等人見著霍光跟來,心下明白,齊聲恭賀霍去病兄弟相見,說些該請來霍仲孺一家到城西最大的酒樓好生慶祝的話。

  霍去病不願多待,吩咐趙都尉代為給霍仲孺置些田產,趙都尉忙不迭地答應。

  霍去病放下心來,不顧趙都尉的一再挽留,和趙破奴攜了霍光,出城與高不識、僕多等人會合,重新啟程往長安而來。

  再見李敢

  一路上,在地方官員和百姓的口中,霍去病已知悉了朝廷近來很多的變化。

  公孫敖原本是主攻匈奴的一部,卻因迷路走失方向,完全沒有派上用場,漢武帝震怒,判了公孫敖死罪。但依漢朝律法,他繳納一筆贖金後,又免於一死,被貶為平民。

  東線戰場,張騫行軍遲緩,導致李廣的前鋒部隊陷入重圍,也被判處死刑。但同樣繳納了贖金後被貶為平民。李廣損失了三千多人馬,但同時射殺匈奴騎兵四千多人,功過相當,不給予賞賜,也免於處罰。

  投降的渾邪王受到漢武帝極為隆重的接待,受賞金十萬,其部下也多有封賞,並陸續被發配往邊地五郡,使他們安心生產、平靜生活。日磾因為休屠王被殺,便連同他的母親和弟弟們一齊被武帝當作俘虜對待,被派到了黃門去養馬。

  「聽渾邪王說,日磾這孩子非同一般,被派去養馬是不是可惜了?」高不識邊走邊道。

  「我聽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他真是深具智慧之人,就是養馬,也會養得與別人不同而讓人注意的,並憑此脫穎而出。」說話的是和霍去病同坐的霍光。

  「小子說話還真有點哲理。」趙破奴打趣道。霍去病高興地摸了摸霍光的大頭,微笑不語。

  「日磾和你一般年紀,或許你們還能成為朋友。」僕多道。

  「真的嗎?」知道長安有一個和自己年紀相仿,並有機會成為朋友的人,霍光有些興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