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於阿保機的事業,她傾注了全部精力。其中之一就是為阿保機盡力發現保舉人才,漢人韓延徽就是一個很突出的例子。正是由於她的極力推薦,才使阿保機有了一個很得力的謀士、助手。在阿保機領兵四處征討的時候,述律後便主持後方的工作,堅守大本營,使阿保機在前線能集中精力,不致分心。在諸弟叛亂的過程中她也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正是她派兵追擊攻打大帳掠走神帳和旗鼓的叛軍,並奪回了象徵可汗權力的旗鼓。在她的影響下,她的族兄弟們也大力支持阿保機,她的兄長敵魯和弟弟阿古只等一些人對阿保機全力支持,在阿保機對其他人的政治鬥爭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為佐助有功阿保機也提高了妻子述律家族的地位和權力。阿保機妻族的地位僅次於皇族。

  等到阿保機終於戰勝所有的對手順利登上皇位時,月理朵也自然而然地當上了皇后。為了擴充疆土,阿保機又積極地四處用兵,後方的事務也就落到了能幹的述律後的身上。為進一步鞏固後方,看守大本營,述律後徵得阿保機的同意,建立了直接歸自己統轄的宮廷衛隊。她確實有些先見之明,在阿保機又一次出兵走了之後,室韋部落的黃頭和臭泊兩個家族便想趁機偷襲,述律後得知後,派兵埋伏等候,等他們到了之後,領兵大破室韋人,這一仗使述律後名聲大振。除了實際作戰外,述律後對於阿保機的一些重要的戰爭計劃也經常參與謀劃,還曾阻止了阿保機的一次毫無意義的出征。這一年,南方的吳國向契丹進獻了一種猛火油,說是遇到水後火不但不會滅,反而會燒得更旺。阿保機一聽動了心,馬上就想領兵去攻打幽州城試一試這種猛火油的威力。述律後得知後,趕忙去阻止,她策略地提出了騷擾幽州的戰略。她說:“我們用三千騎兵埋伏在幽州一側,然後再掠其四野,這樣就使城中糧食沒有了來源,不用幾年,幽州便會守不住了。如果我們冒險地用兵,萬一不能速勝,不但會被中原的人恥笑,而且我們部落內部也有解體的可能。”阿保機開始並沒有把她的話放在心上,但不再一時衝動去打幽州了。以後阿保機曾在神冊二年(917年)和神冊六年(921年)兩次南下中原用兵,但都以失敗而告終,這時,阿保機才認識到妻子述律後騷擾幽州這種策略的正確性,實施之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述律後的謀略在阿保機出兵渤海時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在軍事方面述律後很有才幹,但是在治國方面她還是非常守舊的。在經濟方面,她十分輕視農業,不贊成在草原地區開墾土地供漢人耕種居住。對於阿保機死後繼承人的選擇,她更表現出了自己的偏心,結果自己也被幽禁起來,直到死去。

  後來,述律後跟隨阿保機一起出征,征討東面的渤海國。渤海國被攻下後,阿保機建立了東丹國,任命長子耶律倍做東丹王,自己返回途中死於扶餘城,接著,述律後聽政,暫時掌握軍政大權。等阿保機安葬之後,她主持了契丹貴族參加的推薦繼承人的大會,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了耶律德光。當初阿保機曾立長子耶律倍為太子,這說明阿保機是想讓他繼承皇位的,這也符合中原王朝嫡長子繼承制的做法。但在滅渤海國後,卻冊封耶律倍為人皇王管理渤海地區。這大概是述律後影響的結果,讓耶律倍留在東邊,而讓自己比較喜歡的次子耶律德光繼位,將耶律倍逼得只好逃奔後唐,最終被將要自焚的李從珂派人殺死。

  從阿保機死後到新君主選出,這段時間按照遊牧民族的傳統習慣,要由皇后主持政務,繼承人也要由皇后主持召開大會選舉產生。阿保機死後,皇后的權威就更大了,她的意見往往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事實上也正是如此。阿保機在世時曾對三個兒子做了一次有意的測試,他讓他們一起去砍柴,看誰先回來。遼太宗耶律德光最先回來,他砍了一些就馬上往回走,根本沒有選擇柴的好壞。耶律倍選擇了一些乾柴砍下,然後又捆成一束帶回來。老三砍了很多,但又扔掉了不少,回來後,袖手而立,有些慚愧的樣子。

  以後的事實說明這次測驗的結果還是非常準確的:耶律倍仁義但沒有大的謀略,沒有斗過二弟,耶律德光以機巧鞏固了帝位,老三李胡則殘暴不得人心,述律後想立他為帝,遭到了眾人的反對。阿保機對這次測驗說:“長巧而次成,少不及也。”說明他對兩個兒子還是都很欣賞的。但耶律倍不會討母親喜歡,他雖然才學過人,精通音律和醫藥,也擅長寫契丹和漢文章,但他的母親述律後不喜歡,尤其他推崇孔子的思想,建議以儒家學說來治理國家,更使守舊的母親傾向於二弟。

  在正式選舉皇位繼承人之前,述律後就未雨綢繆,充分利用主持阿保機葬禮的機會清除政敵,而且表現得既果斷又狠毒。因為大臣當中支持長子和次子的都有很多,為了掃除以後政治上的敵對勢力,她以傳統的殉葬制度為藉口,讓一些和她作對的人為阿保機殉葬,說是讓他們為她傳話給阿保機。單這一個藉口就總共殺掉了一百名大臣。但述律後也付出了代價,失掉了一隻手。在她讓漢人趙思溫為阿保機殉葬時,趙思溫不聽。述律後就責問他:“你和先帝不是很親近嗎,為什麼不去?”趙思溫反駁道:“和先帝親近誰也比不上皇后,如果皇后去,那我就馬上來。”述律後狡辯說:“幾個兒子還年幼,現在國家沒有君主,我暫時不能去。”最後,述律後為了除掉趙思溫這個難對付的大臣,竟狠下心來,將自己的一隻手從手腕處砍斷,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太后斷腕”的故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