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頁
楊素的部隊雖非主攻部隊,但下游的隋軍要一舉攻下建康,沒有中上游的策應,幾乎不可能。楊堅之所以在中上游投入如此巨大的兵力,便是要斷掉中游的陳軍去救援建康之路。
可這次楊素的部隊幾乎沒遇到阻擊,浩蕩的長江江面,陳國賴以生存的生命防線,竟然無一戰船。
戰船都去哪裡了?為了營造接客的排場,全被拉到建康去了。怎會有如此荒唐的事情呢?原來,當時後梁滅國時,還有蕭家的兩位王爺不願降隋,便帶了十萬人投了陳朝。結果陳叔寶為了營造排場,讓梁人見識見識大陳國的國力,竟然下令沿江的艦船全跟隨這兩位王爺返回建康。
這投降的王爺倒做了隋軍的先遣隊,一個口岸一個口岸掃來,將陳軍沿江的戰船全部掃蕩一空,片船不留。
沒有船,一旦建康有難,長江中上流各州的援兵當然不能馳援。自毀長城的好戲雖多,但類似陳叔寶如此愚蠢的舉動,古往今來,僅此一件。沒有中上游馳援,建康已等於孤城。
隋軍已經動地而來,各地的緊急戰報也雪片一般飛往建康,但陳叔寶對此幾乎一無所知——因為所有戰報全讓施文慶等人扣下了。直至建康城外間諜驟多,陳叔寶才稍有知覺,但在眾小人安慰吹捧之後。他又自高自大了:“王氣在此。齊兵三來,周師二來,無不摧敗。楊堅又能如何?!”而孔范等人也在吹噓長江的天險之利。陳叔寶也點頭稱是。
抵抗隋軍,唯一的依靠竟然是王氣、天險。可江陵王氣黯然收,天險已與他人用,長江之險早已淪為平地了。而陳朝君臣依然歌舞不斷,完全不顧時局。
繼續喝酒,奏樂,吟詩!
而此時下游的賀若弼已從廣陵(揚州)渡過長江殺往江南,向建康之北挺進;而韓擒虎只率五百人渡江,由於守軍醉酒,被隋軍輕鬆搞定,向建康之南進軍。陳朝賴以生存的長江防線竟如同紙糊。
外圍戰火連天,可到了第三日,陳叔寶才下詔抵抗。那些平時被文官欺凌的武將,重又被說服、鼓動拿起了武器。這回真是全民抗隋,和尚、道士、尼姑也全被武裝起來,走出寺廟、道觀,拿著武器準備抵抗。
賀若弼攻拔京口(鎮江),一路軍令嚴肅,秋毫不犯,軍中有人在民間買酒的也立馬斬首。跟以往的南侵戰爭不同,這次隋軍都是人民軍隊的風範。這不是兩個民族,也不是索虜(南朝對北朝的蔑稱)和島夷(北朝對南朝的蔑稱)之間的戰爭,只是兩個漢人王朝之間的戰爭。
此戰,無關於道義,無關於民族氣節,無關於民族生存,無關於漢文明的存亡,更沒到亡天下的高度,只是簡簡單單的大魚吞小魚而已。
賀若弼眼裡倒是有一個對手,但不是陳叔寶,而是他的同僚韓擒虎。陳叔寶算不上對手,只算是他的獵物。他一定要趕在韓擒虎這個對手之前,趕到建康,生擒陳叔寶。
而陳軍擺出的相當於長蛇陣。最南的是魯廣達,老將任忠、樊毅、孔范夾在中間,而蕭摩訶在最北邊。這個戰陣極怪,長達二十餘里,各將心中各有算盤,各自為陣,互相之間全無接應。
更可怕的還是軍心。五將中,唯一要以死報效的只有魯廣達。孔范根本不會打仗,只會拍馬屁和害人;任忠的部曲被奪走,一向被文官欺壓,也無戰心;萬人敵蕭摩訶已七十多了,不過他的身體雖能撐得住這場戰爭,可他的心已不願再戰了:這場大戰還未開打,陳叔寶已勾引了他的老婆,兩人在床上戰鬥過了。
這種奇恥大辱所有男人都難以承受的。所以蕭摩訶也毫無戰意,在戰前更是懶懶洋地要求懸賞,說得非常赤裸裸:以前打仗,為國為己;今日之事,兼為妻兒。
帶著這心思,怎能抵禦隋軍的驍勇部隊?
賀若弼登上蔣山,望著山下的陳軍,心中已有對策,立即發動進攻。陳軍眾人無戰意,唯有魯廣達在那裡死扛,竟然也把隋軍打退了四次。賀弱弼手下被殺死二百七十餘人,他靠燃放煙霧才得以逃脫。不過,隋軍並無重大傷亡,轉而又重振旗鼓。這時,賀弱弼看出孔范是個軟柿子,專門移兵前去攻打孔范。孔范這個飯桶一看隋兵前來,立即潰逃。
其餘各部一看這裡潰逃,也一鬨而散,戰陣全亂。賀弱弼是自行先期決戰的,手下軍隊並不多,人員上還是陳軍遠占優勢。可陳軍已人心惶惶,將無戰意,兵無戰心,所以才一敗塗地。
章節目錄 南北朝時的三國時代——後三國風雲 328
非唯朕無德
此戰之後,蕭摩訶被擒;任忠逃走,然後降了南道攻來的韓擒虎。一路而來,韓擒虎竟無一硬戰,幾乎兵不血刃先於賀弱弼進入建康。
文武百官全部散走,只剩下僕射袁憲等幾人還在堅持辦公。陳後主很感動,平時自己信賴的人都走了,這個老頑固倒是挺忠心的。陳叔寶很慚愧:老兄,我平時對你也不怎麼樣。可今天,就你夠哥們!
說完後,他又給自己開脫了:“非唯朕無德,亦是江東衣冠道盡!”不是我一個人王八蛋,是一群王八蛋才亡國的呀;推卸歸推卸,不過也挺一針見血的。
罵完了,還得面對現實。這時再去牽羊銜璧投降也來不及了。陳叔寶擔心的是萬一被亂兵一不小心砍了,就划不來了,得趕緊想對策。
可這次楊素的部隊幾乎沒遇到阻擊,浩蕩的長江江面,陳國賴以生存的生命防線,竟然無一戰船。
戰船都去哪裡了?為了營造接客的排場,全被拉到建康去了。怎會有如此荒唐的事情呢?原來,當時後梁滅國時,還有蕭家的兩位王爺不願降隋,便帶了十萬人投了陳朝。結果陳叔寶為了營造排場,讓梁人見識見識大陳國的國力,竟然下令沿江的艦船全跟隨這兩位王爺返回建康。
這投降的王爺倒做了隋軍的先遣隊,一個口岸一個口岸掃來,將陳軍沿江的戰船全部掃蕩一空,片船不留。
沒有船,一旦建康有難,長江中上流各州的援兵當然不能馳援。自毀長城的好戲雖多,但類似陳叔寶如此愚蠢的舉動,古往今來,僅此一件。沒有中上游馳援,建康已等於孤城。
隋軍已經動地而來,各地的緊急戰報也雪片一般飛往建康,但陳叔寶對此幾乎一無所知——因為所有戰報全讓施文慶等人扣下了。直至建康城外間諜驟多,陳叔寶才稍有知覺,但在眾小人安慰吹捧之後。他又自高自大了:“王氣在此。齊兵三來,周師二來,無不摧敗。楊堅又能如何?!”而孔范等人也在吹噓長江的天險之利。陳叔寶也點頭稱是。
抵抗隋軍,唯一的依靠竟然是王氣、天險。可江陵王氣黯然收,天險已與他人用,長江之險早已淪為平地了。而陳朝君臣依然歌舞不斷,完全不顧時局。
繼續喝酒,奏樂,吟詩!
而此時下游的賀若弼已從廣陵(揚州)渡過長江殺往江南,向建康之北挺進;而韓擒虎只率五百人渡江,由於守軍醉酒,被隋軍輕鬆搞定,向建康之南進軍。陳朝賴以生存的長江防線竟如同紙糊。
外圍戰火連天,可到了第三日,陳叔寶才下詔抵抗。那些平時被文官欺凌的武將,重又被說服、鼓動拿起了武器。這回真是全民抗隋,和尚、道士、尼姑也全被武裝起來,走出寺廟、道觀,拿著武器準備抵抗。
賀若弼攻拔京口(鎮江),一路軍令嚴肅,秋毫不犯,軍中有人在民間買酒的也立馬斬首。跟以往的南侵戰爭不同,這次隋軍都是人民軍隊的風範。這不是兩個民族,也不是索虜(南朝對北朝的蔑稱)和島夷(北朝對南朝的蔑稱)之間的戰爭,只是兩個漢人王朝之間的戰爭。
此戰,無關於道義,無關於民族氣節,無關於民族生存,無關於漢文明的存亡,更沒到亡天下的高度,只是簡簡單單的大魚吞小魚而已。
賀若弼眼裡倒是有一個對手,但不是陳叔寶,而是他的同僚韓擒虎。陳叔寶算不上對手,只算是他的獵物。他一定要趕在韓擒虎這個對手之前,趕到建康,生擒陳叔寶。
而陳軍擺出的相當於長蛇陣。最南的是魯廣達,老將任忠、樊毅、孔范夾在中間,而蕭摩訶在最北邊。這個戰陣極怪,長達二十餘里,各將心中各有算盤,各自為陣,互相之間全無接應。
更可怕的還是軍心。五將中,唯一要以死報效的只有魯廣達。孔范根本不會打仗,只會拍馬屁和害人;任忠的部曲被奪走,一向被文官欺壓,也無戰心;萬人敵蕭摩訶已七十多了,不過他的身體雖能撐得住這場戰爭,可他的心已不願再戰了:這場大戰還未開打,陳叔寶已勾引了他的老婆,兩人在床上戰鬥過了。
這種奇恥大辱所有男人都難以承受的。所以蕭摩訶也毫無戰意,在戰前更是懶懶洋地要求懸賞,說得非常赤裸裸:以前打仗,為國為己;今日之事,兼為妻兒。
帶著這心思,怎能抵禦隋軍的驍勇部隊?
賀若弼登上蔣山,望著山下的陳軍,心中已有對策,立即發動進攻。陳軍眾人無戰意,唯有魯廣達在那裡死扛,竟然也把隋軍打退了四次。賀弱弼手下被殺死二百七十餘人,他靠燃放煙霧才得以逃脫。不過,隋軍並無重大傷亡,轉而又重振旗鼓。這時,賀弱弼看出孔范是個軟柿子,專門移兵前去攻打孔范。孔范這個飯桶一看隋兵前來,立即潰逃。
其餘各部一看這裡潰逃,也一鬨而散,戰陣全亂。賀弱弼是自行先期決戰的,手下軍隊並不多,人員上還是陳軍遠占優勢。可陳軍已人心惶惶,將無戰意,兵無戰心,所以才一敗塗地。
章節目錄 南北朝時的三國時代——後三國風雲 328
非唯朕無德
此戰之後,蕭摩訶被擒;任忠逃走,然後降了南道攻來的韓擒虎。一路而來,韓擒虎竟無一硬戰,幾乎兵不血刃先於賀弱弼進入建康。
文武百官全部散走,只剩下僕射袁憲等幾人還在堅持辦公。陳後主很感動,平時自己信賴的人都走了,這個老頑固倒是挺忠心的。陳叔寶很慚愧:老兄,我平時對你也不怎麼樣。可今天,就你夠哥們!
說完後,他又給自己開脫了:“非唯朕無德,亦是江東衣冠道盡!”不是我一個人王八蛋,是一群王八蛋才亡國的呀;推卸歸推卸,不過也挺一針見血的。
罵完了,還得面對現實。這時再去牽羊銜璧投降也來不及了。陳叔寶擔心的是萬一被亂兵一不小心砍了,就划不來了,得趕緊想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