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突厥把周齊當兩兒子,反正哪個兒子給的錢物多,就親哪一個。
陳朝很傻很天真,被北周一直利用。也不想想北齊被滅了,自己還能活下來嗎?
作者:花兒靜靜的開過 回復日期:2009-03-06 11:12:14
忘了在哪裡看到的,馮小憐因為化妝耽誤一天攻城後,第二天齊軍本來也有機會攻破平陽城的,可是天降大雪,馮小憐嫌冷,又錯過一天......
========
這小說編得挺靠譜的。
作者:yuxie1 回復日期:2009-03-09 15:06:13
趙王:《後三國風雲》上 我從新華書店已買了,一個周末看完了,爽,對這段紛繁又精彩的歷史有了個認識,請問下部何時推出?因本人不習慣網上閱讀。
還有:郝連勃勃大王著作也無數,本想購其《華麗血時代》,網上一查,說他的人不少,很多人說他,好像品質不好,逼走明月,為何呀?明月的書我看過,也是不錯呀,是英雄,應相惜,為何相煎呢?
=======
下冊早著呢,我還沒寫完呢。到時帖子裡會通知的,煩勞您這位衣食父母留意了。
大王的書很好,有血有肉,脈絡清晰,非常全面。他是我很敬重的朋友。明月的書也不錯,不過人我不熟。兩人都各有自己的讀者群體,你按自己的口味選擇吧。
章節目錄 南北朝時的三國時代——後三國風雲 313 已報周師入晉陽——東西合璧
面對眾人的堅持,宇文邕再次展示了一人獨斷的氣魄。他說了一句狠到家的話,容不得任何人拒絕:卿等若疑,朕將獨往。
天子一人追擊,作臣子的衣錦還鄉?怎麼可能呢?眾將士再不情願,也只得強打起精神跟隨宇文邕北上。自從東西兩魏對峙以來,這是第一次準備直搗對方巢穴的戰爭。
宇文泰和高歡爭霸,不顧戰況如何慘烈,基本都在邊境了事,從未深入腹地追擊。主要緣由在於,兩國軍事實力大致相當,即便一方傷亡慘重,另一方也是心存顧慮,不敢冒險深入腹地,生怕弄巧成拙。
可宇文邕第一次邁出了這勇敢的一步。此回,他的目標不再是簡單地消耗對方的生力軍,而是圍城、滅國、統一。正因為如此,他才會遭受巨大的阻力,這是他人所不敢想,所不敢幹的。
由於周軍的休整和猶豫,又給了高緯路上閒逛的時間。要知道,高緯這回是逃命,後頭可是有北周的追兵。可是,這傢伙要將行為藝術進行到底。就算逃命,他也要逃得優雅一些,逃得有自己的特點。
跑到洪洞,(這地名熟悉吧,《蘇三起解》裡頭有的)馮小憐一看自己這一路顛得花枝亂顫,裝束亂了不少,她立馬不走了——得打扮得漂亮一些才肯。她拿起鏡子又開始化妝了,施粉、畫眉、描紅,一步也不少,照著鏡子臭美得不行。
後頭突然傳來喧鬧聲:周軍殺過來了。
這回,高緯扛不住了,只得攜帶馮小憐繼續狂奔。等跑到覺得大致安全的地方,兩人又開始耍花樣了。因為路上,竟然碰到了從晉陽趕回的官員。這官員,是高緯派去專門取皇后服飾的。在圍攻平陽時,高緯覺得馮小憐此趟勞軍,居功甚偉,應該加封為左皇后。
結果,這衣服取來了,沒想到自己兵敗如山了。高緯也不管這些了,敗是敗了,皇后還是要封的。結果,兩人在路上又大張旗鼓地鬧了一回。
到了晉陽,高緯還是覺得心驚膽戰。怎麼辦?跑哪兒去?國內是橫豎不安全,還是移民吧。
突厥強大,是個好選擇,連個政治避難的理由都不用找;陳國,和自己過去有仇,不過,這回去投奔,總不會見死不救吧?可是,去陳國的路太遙遠了。還是就近選擇突厥吧。高緯心裡盤算好了。
此時晉陽、洛陽、鄴城都還有精兵。齊國雖遭重創,但還沒到崩盤、亡國的地步。齊國有多少人?兩千萬。兵源上完全沒有問題,數目上遠勝過周國的九百萬。
只要高緯稍能穩住陣腳,先死守晉陽,然後下令洛州刺史獨孤永業從黃河南岸出擊潼關,威脅關中,撼動長安。而宇文邕雖在戰前已派於翼率偏師,前去防範洛陽一帶的齊兵。可要是河陽一帶的齊兵傾城而來,於翼的部隊明顯抵抗不了多久。因為,獨孤永業的兵士經歷多次大戰,戰鬥經驗豐富,人數又有三萬之多。
一旦,關中根本之地動搖,宇文邕必然要回師救援。到時,理想的結果是雙方都撤軍,握手言和。糟糕的是,宇文邕有可能陷入首尾難顧的地步:他繼續圍攻晉陽,短時間內勝算不大,又擔心老巢安危;迅速撤軍回援關中,又於心不甘,還得擔憂後頭北齊的追擊。
而獨孤永業的確主動要求出兵關中。可是,當他的奏摺呈給高緯時,結果石沉大海,毫無回音。
唯一反撲的機會浪費過去了。獨孤永業知道有這樣混帳的朝廷在, 大勢已去,從此三心二意,不再死守臣節。
章節目錄 南北朝時的三國時代——後三國風雲 314 已報周師入晉陽——東西合璧
陳朝很傻很天真,被北周一直利用。也不想想北齊被滅了,自己還能活下來嗎?
作者:花兒靜靜的開過 回復日期:2009-03-06 11:12:14
忘了在哪裡看到的,馮小憐因為化妝耽誤一天攻城後,第二天齊軍本來也有機會攻破平陽城的,可是天降大雪,馮小憐嫌冷,又錯過一天......
========
這小說編得挺靠譜的。
作者:yuxie1 回復日期:2009-03-09 15:06:13
趙王:《後三國風雲》上 我從新華書店已買了,一個周末看完了,爽,對這段紛繁又精彩的歷史有了個認識,請問下部何時推出?因本人不習慣網上閱讀。
還有:郝連勃勃大王著作也無數,本想購其《華麗血時代》,網上一查,說他的人不少,很多人說他,好像品質不好,逼走明月,為何呀?明月的書我看過,也是不錯呀,是英雄,應相惜,為何相煎呢?
=======
下冊早著呢,我還沒寫完呢。到時帖子裡會通知的,煩勞您這位衣食父母留意了。
大王的書很好,有血有肉,脈絡清晰,非常全面。他是我很敬重的朋友。明月的書也不錯,不過人我不熟。兩人都各有自己的讀者群體,你按自己的口味選擇吧。
章節目錄 南北朝時的三國時代——後三國風雲 313 已報周師入晉陽——東西合璧
面對眾人的堅持,宇文邕再次展示了一人獨斷的氣魄。他說了一句狠到家的話,容不得任何人拒絕:卿等若疑,朕將獨往。
天子一人追擊,作臣子的衣錦還鄉?怎麼可能呢?眾將士再不情願,也只得強打起精神跟隨宇文邕北上。自從東西兩魏對峙以來,這是第一次準備直搗對方巢穴的戰爭。
宇文泰和高歡爭霸,不顧戰況如何慘烈,基本都在邊境了事,從未深入腹地追擊。主要緣由在於,兩國軍事實力大致相當,即便一方傷亡慘重,另一方也是心存顧慮,不敢冒險深入腹地,生怕弄巧成拙。
可宇文邕第一次邁出了這勇敢的一步。此回,他的目標不再是簡單地消耗對方的生力軍,而是圍城、滅國、統一。正因為如此,他才會遭受巨大的阻力,這是他人所不敢想,所不敢幹的。
由於周軍的休整和猶豫,又給了高緯路上閒逛的時間。要知道,高緯這回是逃命,後頭可是有北周的追兵。可是,這傢伙要將行為藝術進行到底。就算逃命,他也要逃得優雅一些,逃得有自己的特點。
跑到洪洞,(這地名熟悉吧,《蘇三起解》裡頭有的)馮小憐一看自己這一路顛得花枝亂顫,裝束亂了不少,她立馬不走了——得打扮得漂亮一些才肯。她拿起鏡子又開始化妝了,施粉、畫眉、描紅,一步也不少,照著鏡子臭美得不行。
後頭突然傳來喧鬧聲:周軍殺過來了。
這回,高緯扛不住了,只得攜帶馮小憐繼續狂奔。等跑到覺得大致安全的地方,兩人又開始耍花樣了。因為路上,竟然碰到了從晉陽趕回的官員。這官員,是高緯派去專門取皇后服飾的。在圍攻平陽時,高緯覺得馮小憐此趟勞軍,居功甚偉,應該加封為左皇后。
結果,這衣服取來了,沒想到自己兵敗如山了。高緯也不管這些了,敗是敗了,皇后還是要封的。結果,兩人在路上又大張旗鼓地鬧了一回。
到了晉陽,高緯還是覺得心驚膽戰。怎麼辦?跑哪兒去?國內是橫豎不安全,還是移民吧。
突厥強大,是個好選擇,連個政治避難的理由都不用找;陳國,和自己過去有仇,不過,這回去投奔,總不會見死不救吧?可是,去陳國的路太遙遠了。還是就近選擇突厥吧。高緯心裡盤算好了。
此時晉陽、洛陽、鄴城都還有精兵。齊國雖遭重創,但還沒到崩盤、亡國的地步。齊國有多少人?兩千萬。兵源上完全沒有問題,數目上遠勝過周國的九百萬。
只要高緯稍能穩住陣腳,先死守晉陽,然後下令洛州刺史獨孤永業從黃河南岸出擊潼關,威脅關中,撼動長安。而宇文邕雖在戰前已派於翼率偏師,前去防範洛陽一帶的齊兵。可要是河陽一帶的齊兵傾城而來,於翼的部隊明顯抵抗不了多久。因為,獨孤永業的兵士經歷多次大戰,戰鬥經驗豐富,人數又有三萬之多。
一旦,關中根本之地動搖,宇文邕必然要回師救援。到時,理想的結果是雙方都撤軍,握手言和。糟糕的是,宇文邕有可能陷入首尾難顧的地步:他繼續圍攻晉陽,短時間內勝算不大,又擔心老巢安危;迅速撤軍回援關中,又於心不甘,還得擔憂後頭北齊的追擊。
而獨孤永業的確主動要求出兵關中。可是,當他的奏摺呈給高緯時,結果石沉大海,毫無回音。
唯一反撲的機會浪費過去了。獨孤永業知道有這樣混帳的朝廷在, 大勢已去,從此三心二意,不再死守臣節。
章節目錄 南北朝時的三國時代——後三國風雲 314 已報周師入晉陽——東西合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