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可他為何要御駕親政呢?派一個得力的助手不是更加省心。可惜,狡兔未死,良狗早烹;飛禽未盡,良弓已斷——斛律光、高長恭們早已含恨九泉了。既然沒有合適的人選,還不如自己頂著上呢!
更重要的是,在他眼裡,打仗是件很好玩的事情,比女色、遊獵、乞討都要好玩。從小到大,高緯所學到的,所被灌輸的只有一種思想:一切都是遊戲,人生如此,社稷如此,只有玩得開心才對得起這輩子。打仗這遊戲,他沒玩過,這回一定要過把癮。
要命的是,馮小憐也跟著高緯一起來了。比起打獵,她也更喜歡看打仗的熱鬧——真刀真槍、血光四濺的廝殺肯定特別好玩。
國色天香的女人,平時不一定是禍水;可我保證,如果被帶到戰場上,一定是。
而高緯,就帶著花枝招展的馮小憐上路了。他手下的十萬鮮卑精銳,不知道自己的命運竟然荒唐到要被皇帝身邊的這個女人左右,要被她釀成的那股禍水席捲而走。
決戰平陽
看著高緯終於來了,宇文邕樂在其中。
既然誘敵成功,按預先的設想,該決一死戰了吧?
而這時,宇文邕突然宣布撤軍了,而且要將所有的主力全部撤出晉州一帶。有些人看不明白了:齊軍的戰鬥力如此低下,更該以勢如破竹的勁頭,一舉拿下才是。怎能示弱呢?
執意要來的是他,現在要走的還是他,這皇帝讓人太摸不著頭腦了。兩位將領說出了自己的心聲,認為“取亂侮亡,正在今日”,不可放棄!的確,皇帝那聲如同雷霆萬鈞的“機不可失”猶在耳邊,今天,他怎麼放棄了?
而宇文邕放棄的原因是,齊兵新來,鋒芒正旺,而己方作戰多日,早已疲憊,先暫時迴避一下。別著急,還沒到收網的時候。
宇文邕決定退回長安去。平陽,他當然不能放棄,這是他設下的誘餌。他把平陽城交給了梁士彥,一位當時並非異常特出的將領。可宇文邕有識人之明,梁士彥別的方面他難以預料,但打仗非常勇猛,不管如何危急,他一定會作殊死抵抗的。
宇文邕給了梁士彥一萬精兵,唯一的要求是:一定要頂住,等我回來。
周軍的主力就這麼撤走了,齊王宇文憲擔任了斷後的重任。初來乍到的北齊軍隊,進攻勢頭很猛,打得宇文憲節節敗退。靠著手下楊素、宇文慶、李徹等人的奮力廝殺,宇文憲才得以安然脫身。
平陽似乎便成了孤零零的一座城,等待齊軍十萬人馬的進攻。起碼,梁士彥和平陽守軍的感覺是這樣的。而愚昧的北齊也是如此判斷。
章節目錄 南北朝時的三國時代——後三國風雲 308 已報周師入晉陽——東西合璧
平陽似乎便成了孤零零的一座城,等待齊軍十萬人馬的進攻。起碼,梁士彥和平陽守軍的感覺是這樣的。而愚昧的北齊也是如此判斷。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這正是宇文邕的狡猾之處。他自己的確回了長安休整,可大部隊卻沒走。留下的主力,悄悄地駐紮在前線一帶。距離晉州城,說遠也遠,恰好遠到讓齊軍難以發覺;說近也近,近到可以派兵監視著北齊的一舉一動,直至馳援平陽。
人數不多也不少,剛好六萬。為何要留下這六萬人呢?因為宇文邕的第一層目的在於誘敵深入,讓北齊軍隊的精力損耗在平陽之下。只要梁士彥死命抵抗,撐住幾日,他的目的便達到了。到時,周軍反過來可以以逸擊勞,整體反攻了。
而一旦平陽危急,這六萬人可以速去救援;最壞的結果是,萬一梁士彥撐不住,平陽淪陷,也可以立即擺出陣式與北齊決一死戰。
梁士彥,朕把平陽交給你了。你要死戰到底,血流成河也不能後退半步,而我需要休息,更大的生死之戰等著我。
平陽城下的決戰
攻防的角色轉換很快,有點讓人目不暇接。不過受傷的依然還是平陽城,只是守城的變成了周軍,而圍攻的成了齊軍;攻防人數上與上次相當,還是十萬圍攻一萬。
過程如出一轍,而平陽城的命運還會一樣嗎?
在無需主將指揮,無需領導部署的情況下,齊軍的戰鬥力還是非常強大的。面對平陽城,他們輪番發動進攻,夜以繼日,急於把平陽城一口吞下。因為齊軍也怕北周率兵支援,以免兩面作戰。在如此瘋狂的進攻下,平陽城樓上作為掩護的樓楪全被夷平,城牆盡壞。而北齊軍馬也湧向城根之下,與守城的周軍短兵交接;他們的騎兵已能騎馬跨進矮牆,隨意出入。雙方在城牆一帶血腥鏖戰,爭奪得極為慘烈。
平陽城已搖搖欲墜,即將陷入城崩人亡的絕境。
而此時外頭救援的音信也全無蹤影。城內士兵連日作戰,早已疲憊不堪,心中充滿恐懼,不知末日何時來臨。
這時,需要一個人挺身而出,給士兵們戰鬥下去的勇氣。
還有一個人挺得住。他便是主將梁士彥,他記得宇文邕給他的囑託。他沒有氣餒,也毫無畏懼。在危亡之際,他對手下的將士說:死在今日,吾為爾先!
士兵們要的就是這句話,要的就是這種鼓勵。主將已視死如歸,都要先行戰死,作手下的再貪生怕死不是太丟臉了?他這一慷慨陳詞,得到了士兵的齊聲歡呼,呼聲動地。而後,人人拼命,無不以一當百,全部踴躍而出。
更重要的是,在他眼裡,打仗是件很好玩的事情,比女色、遊獵、乞討都要好玩。從小到大,高緯所學到的,所被灌輸的只有一種思想:一切都是遊戲,人生如此,社稷如此,只有玩得開心才對得起這輩子。打仗這遊戲,他沒玩過,這回一定要過把癮。
要命的是,馮小憐也跟著高緯一起來了。比起打獵,她也更喜歡看打仗的熱鬧——真刀真槍、血光四濺的廝殺肯定特別好玩。
國色天香的女人,平時不一定是禍水;可我保證,如果被帶到戰場上,一定是。
而高緯,就帶著花枝招展的馮小憐上路了。他手下的十萬鮮卑精銳,不知道自己的命運竟然荒唐到要被皇帝身邊的這個女人左右,要被她釀成的那股禍水席捲而走。
決戰平陽
看著高緯終於來了,宇文邕樂在其中。
既然誘敵成功,按預先的設想,該決一死戰了吧?
而這時,宇文邕突然宣布撤軍了,而且要將所有的主力全部撤出晉州一帶。有些人看不明白了:齊軍的戰鬥力如此低下,更該以勢如破竹的勁頭,一舉拿下才是。怎能示弱呢?
執意要來的是他,現在要走的還是他,這皇帝讓人太摸不著頭腦了。兩位將領說出了自己的心聲,認為“取亂侮亡,正在今日”,不可放棄!的確,皇帝那聲如同雷霆萬鈞的“機不可失”猶在耳邊,今天,他怎麼放棄了?
而宇文邕放棄的原因是,齊兵新來,鋒芒正旺,而己方作戰多日,早已疲憊,先暫時迴避一下。別著急,還沒到收網的時候。
宇文邕決定退回長安去。平陽,他當然不能放棄,這是他設下的誘餌。他把平陽城交給了梁士彥,一位當時並非異常特出的將領。可宇文邕有識人之明,梁士彥別的方面他難以預料,但打仗非常勇猛,不管如何危急,他一定會作殊死抵抗的。
宇文邕給了梁士彥一萬精兵,唯一的要求是:一定要頂住,等我回來。
周軍的主力就這麼撤走了,齊王宇文憲擔任了斷後的重任。初來乍到的北齊軍隊,進攻勢頭很猛,打得宇文憲節節敗退。靠著手下楊素、宇文慶、李徹等人的奮力廝殺,宇文憲才得以安然脫身。
平陽似乎便成了孤零零的一座城,等待齊軍十萬人馬的進攻。起碼,梁士彥和平陽守軍的感覺是這樣的。而愚昧的北齊也是如此判斷。
章節目錄 南北朝時的三國時代——後三國風雲 308 已報周師入晉陽——東西合璧
平陽似乎便成了孤零零的一座城,等待齊軍十萬人馬的進攻。起碼,梁士彥和平陽守軍的感覺是這樣的。而愚昧的北齊也是如此判斷。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這正是宇文邕的狡猾之處。他自己的確回了長安休整,可大部隊卻沒走。留下的主力,悄悄地駐紮在前線一帶。距離晉州城,說遠也遠,恰好遠到讓齊軍難以發覺;說近也近,近到可以派兵監視著北齊的一舉一動,直至馳援平陽。
人數不多也不少,剛好六萬。為何要留下這六萬人呢?因為宇文邕的第一層目的在於誘敵深入,讓北齊軍隊的精力損耗在平陽之下。只要梁士彥死命抵抗,撐住幾日,他的目的便達到了。到時,周軍反過來可以以逸擊勞,整體反攻了。
而一旦平陽危急,這六萬人可以速去救援;最壞的結果是,萬一梁士彥撐不住,平陽淪陷,也可以立即擺出陣式與北齊決一死戰。
梁士彥,朕把平陽交給你了。你要死戰到底,血流成河也不能後退半步,而我需要休息,更大的生死之戰等著我。
平陽城下的決戰
攻防的角色轉換很快,有點讓人目不暇接。不過受傷的依然還是平陽城,只是守城的變成了周軍,而圍攻的成了齊軍;攻防人數上與上次相當,還是十萬圍攻一萬。
過程如出一轍,而平陽城的命運還會一樣嗎?
在無需主將指揮,無需領導部署的情況下,齊軍的戰鬥力還是非常強大的。面對平陽城,他們輪番發動進攻,夜以繼日,急於把平陽城一口吞下。因為齊軍也怕北周率兵支援,以免兩面作戰。在如此瘋狂的進攻下,平陽城樓上作為掩護的樓楪全被夷平,城牆盡壞。而北齊軍馬也湧向城根之下,與守城的周軍短兵交接;他們的騎兵已能騎馬跨進矮牆,隨意出入。雙方在城牆一帶血腥鏖戰,爭奪得極為慘烈。
平陽城已搖搖欲墜,即將陷入城崩人亡的絕境。
而此時外頭救援的音信也全無蹤影。城內士兵連日作戰,早已疲憊不堪,心中充滿恐懼,不知末日何時來臨。
這時,需要一個人挺身而出,給士兵們戰鬥下去的勇氣。
還有一個人挺得住。他便是主將梁士彥,他記得宇文邕給他的囑託。他沒有氣餒,也毫無畏懼。在危亡之際,他對手下的將士說:死在今日,吾為爾先!
士兵們要的就是這句話,要的就是這種鼓勵。主將已視死如歸,都要先行戰死,作手下的再貪生怕死不是太丟臉了?他這一慷慨陳詞,得到了士兵的齊聲歡呼,呼聲動地。而後,人人拼命,無不以一當百,全部踴躍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