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大會開了兩個半小時,最後由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唱了一個“向前走別退後”的歌,歌聲過了,哀樂又從樓頭吹送過來,祭壇上蠟燭的火焰燃燒得像一支火把,在火光中仿佛隱約出現了千軍萬馬,仿佛吹奏著千萬的號角,人們就在這悠揚的號角聲中走出了會場!
次會議由於時機得當,開得很成功。這是九一八事變以來,兩個對立的派別系統——一個是共產黨的外圍組織,一個是國民黨御用組織在攜手抗日的大背景下聯手開展的一次救亡活動,是閻寶航落實黨的統戰路線的一次實際行動。對於推動東北人的團結乃至全民族抗戰產生了積極作用。此次會議之後,仍然是通過閻寶航、陳先舟等人的努力,九一八事變八周年、九周年紀念大會,都是雙方共同舉辦的。
1938年舊曆除夕,東總的閻寶航等會同東北黨務辦事處、東北協會聯合在漢口基督教青年會所召開的“東北旅鄂同鄉懇親大會”。參加大會的東北同胞一千多人匯聚一堂,事先準備了三個簽到簿尚不夠用。與會者在觀看了抗日歌曲和戲劇表演,如《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義勇軍進行曲》後,群情激昂。閻寶航跳上台,帶頭呼喊“打回老家去!”“堅決抗戰到底!”等口號,催人奮進。會後,這次會議的組織者之一,東總黨組成員、宣傳部主任於毅夫發表文章寫道:“假如你參加了這個會,在你乍進會場的時候,你也許還想著某些人不對,某些人對,不解合作諒解的觀念。但是等你開完會走出會場的時候你一定想,除了漢奸親日派外,再沒有一個人不能合作不能諒解,擺在我們面前的敵人只是那可憎的魔影,再沒有別人了。”1938年4月,閻寶航組織和領導東總會員與武漢各團體召開了慶祝台兒莊大捷的火炬遊行。6月在東總成立一周年的時候,閻寶航參與制定了《加強東北人團結案》、《積極發動東北青年參戰案》、《對關內東北同胞民眾武裝援助與扶助案》等。7月,閻寶航參加了“七七抗戰”紀念募捐和“七七獻金”活動,為團結抗戰確實做了許多的工作。
全面抗戰的爆發,閻寶航似乎看到了復土還鄉鬥爭的一線希望。他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願意遵循“最高領袖”蔣介石的領導,“更英勇更熱烈地為收復失地,打回老家去而奮鬥”!
但是,國民黨的御用組織東北協會,始終沒有停止對東總的破壞活動。1938年東總遷至武漢後,以齊世英為首的東北協會特派會員韓韜等潛入東總內部進行分化瓦解活動。他因經常散布一些挑撥離間的言論而被東總取消了會員資格,隨後便捏造了一個驚人的密報,說“東北救亡總會與共產黨勾結,聯合武漢工人,準備在武漢危急時,奪取漢陽兵工廠武器,舉行暴動,劫殺蔣委員長”。他還假刻蓋印,偽造了一個有東總負責人簽名,各部蓋印的“會議記錄”和“暴動計劃”。這個密報由韓韜交由東北CC派頭子齊世英轉陳立夫而上呈蔣介石,企圖把東總負責同志一網打盡。蔣介石命戴笠“嚴辦”。後經王化一辯白和專家鑑別,認定這些所謂“密報”是假的。戴笠一氣之下,派人到國民黨東北黨務辦事處和韓的寓所進行突然檢查,搜出了偽造文件的底稿和仿刻的印章。這起誣告事件遂告破產。但是,戴笠對東總也是不放心的,曾於1938年8月28日突然派大批警察搜查東總,結果一無所獲。事後,戴笠放風說這次搜查是CC派的報復行為。
當然,戴笠為拉攏張學良舊部與CC派抗衡,在形式上仍支持東總。閻寶航也一向主張利用CC派與戴笠的矛盾,以更有利於東總的生存開展鬥爭。還是在八一三抗戰爆發的第二天,戴笠在南京以抗日相號召,成立軍統局,特聘王化一為軍統設計委員。王化一拿不定主意,找高崇民商議是否應允此事。高崇民找到閻寶航斟酌,他們認為,這是個機會,一為張將軍的安全(張的安全掌握在戴笠手中),二為東北人士免受CC派打擊,三為可以掌握國民黨內部情況,機會不可放過。於是支持王化一應聘。事實上,王化一應聘後,雖然戴笠對張學良的情況都迴避他,使他在任設計委員期間,未能有機會見到張學良。但王化一利用設計委員身份,為抗日,為黨的事業做了不少好事。在武漢CC派對東總的誣陷事件中,東總沒有受到重大損失,王化一在其中起了關鍵的作用。
注釋:
{1} 一說是派往蘇聯伯力總領事。
二十四 營救活動再度受挫(1)
1937年12月12日,在漢口一家白俄餐館裡,閻寶航和高崇民、杜重遠、張學思、蘇子元、張希堯等正在喝啤酒。他們根據杜重遠的提議,每人必須喝滿12瓶啤酒,以紀念一年前張將軍發動“雙十二”的壯舉。閻寶航第一個舉手贊成。這一天,大家都喝完了12瓶啤酒。
閻寶航這次與東北人士的集會與其說是紀念“雙十二”,倒不如說是借酒澆愁。張學良被蔣介石扣押後,東北愛國人士都竭盡全力開始營救行動,結果都告失敗。張學良初到南京北極閣時,他的四弟張學思曾要求見面而被拒絕。到被押送奉化時,張學思才在特務的監視下同張學良見了一面。從奉化回來到達濟南,張學思由馮靜安介紹第二次加入中國共產黨{1}。隨後,按照周恩來的意見,張學思繼續從事營救張學良工作。他先後會見了駐滄州的67軍軍長吳克仁、駐河南的53軍軍長萬福麟,到安徽、河南等地會見了51軍軍長于學忠、騎兵軍軍長何柱國、49軍軍長劉多荃等,請他們一一給蔣介石寫信,要求釋放張學良。
次會議由於時機得當,開得很成功。這是九一八事變以來,兩個對立的派別系統——一個是共產黨的外圍組織,一個是國民黨御用組織在攜手抗日的大背景下聯手開展的一次救亡活動,是閻寶航落實黨的統戰路線的一次實際行動。對於推動東北人的團結乃至全民族抗戰產生了積極作用。此次會議之後,仍然是通過閻寶航、陳先舟等人的努力,九一八事變八周年、九周年紀念大會,都是雙方共同舉辦的。
1938年舊曆除夕,東總的閻寶航等會同東北黨務辦事處、東北協會聯合在漢口基督教青年會所召開的“東北旅鄂同鄉懇親大會”。參加大會的東北同胞一千多人匯聚一堂,事先準備了三個簽到簿尚不夠用。與會者在觀看了抗日歌曲和戲劇表演,如《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義勇軍進行曲》後,群情激昂。閻寶航跳上台,帶頭呼喊“打回老家去!”“堅決抗戰到底!”等口號,催人奮進。會後,這次會議的組織者之一,東總黨組成員、宣傳部主任於毅夫發表文章寫道:“假如你參加了這個會,在你乍進會場的時候,你也許還想著某些人不對,某些人對,不解合作諒解的觀念。但是等你開完會走出會場的時候你一定想,除了漢奸親日派外,再沒有一個人不能合作不能諒解,擺在我們面前的敵人只是那可憎的魔影,再沒有別人了。”1938年4月,閻寶航組織和領導東總會員與武漢各團體召開了慶祝台兒莊大捷的火炬遊行。6月在東總成立一周年的時候,閻寶航參與制定了《加強東北人團結案》、《積極發動東北青年參戰案》、《對關內東北同胞民眾武裝援助與扶助案》等。7月,閻寶航參加了“七七抗戰”紀念募捐和“七七獻金”活動,為團結抗戰確實做了許多的工作。
全面抗戰的爆發,閻寶航似乎看到了復土還鄉鬥爭的一線希望。他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願意遵循“最高領袖”蔣介石的領導,“更英勇更熱烈地為收復失地,打回老家去而奮鬥”!
但是,國民黨的御用組織東北協會,始終沒有停止對東總的破壞活動。1938年東總遷至武漢後,以齊世英為首的東北協會特派會員韓韜等潛入東總內部進行分化瓦解活動。他因經常散布一些挑撥離間的言論而被東總取消了會員資格,隨後便捏造了一個驚人的密報,說“東北救亡總會與共產黨勾結,聯合武漢工人,準備在武漢危急時,奪取漢陽兵工廠武器,舉行暴動,劫殺蔣委員長”。他還假刻蓋印,偽造了一個有東總負責人簽名,各部蓋印的“會議記錄”和“暴動計劃”。這個密報由韓韜交由東北CC派頭子齊世英轉陳立夫而上呈蔣介石,企圖把東總負責同志一網打盡。蔣介石命戴笠“嚴辦”。後經王化一辯白和專家鑑別,認定這些所謂“密報”是假的。戴笠一氣之下,派人到國民黨東北黨務辦事處和韓的寓所進行突然檢查,搜出了偽造文件的底稿和仿刻的印章。這起誣告事件遂告破產。但是,戴笠對東總也是不放心的,曾於1938年8月28日突然派大批警察搜查東總,結果一無所獲。事後,戴笠放風說這次搜查是CC派的報復行為。
當然,戴笠為拉攏張學良舊部與CC派抗衡,在形式上仍支持東總。閻寶航也一向主張利用CC派與戴笠的矛盾,以更有利於東總的生存開展鬥爭。還是在八一三抗戰爆發的第二天,戴笠在南京以抗日相號召,成立軍統局,特聘王化一為軍統設計委員。王化一拿不定主意,找高崇民商議是否應允此事。高崇民找到閻寶航斟酌,他們認為,這是個機會,一為張將軍的安全(張的安全掌握在戴笠手中),二為東北人士免受CC派打擊,三為可以掌握國民黨內部情況,機會不可放過。於是支持王化一應聘。事實上,王化一應聘後,雖然戴笠對張學良的情況都迴避他,使他在任設計委員期間,未能有機會見到張學良。但王化一利用設計委員身份,為抗日,為黨的事業做了不少好事。在武漢CC派對東總的誣陷事件中,東總沒有受到重大損失,王化一在其中起了關鍵的作用。
注釋:
{1} 一說是派往蘇聯伯力總領事。
二十四 營救活動再度受挫(1)
1937年12月12日,在漢口一家白俄餐館裡,閻寶航和高崇民、杜重遠、張學思、蘇子元、張希堯等正在喝啤酒。他們根據杜重遠的提議,每人必須喝滿12瓶啤酒,以紀念一年前張將軍發動“雙十二”的壯舉。閻寶航第一個舉手贊成。這一天,大家都喝完了12瓶啤酒。
閻寶航這次與東北人士的集會與其說是紀念“雙十二”,倒不如說是借酒澆愁。張學良被蔣介石扣押後,東北愛國人士都竭盡全力開始營救行動,結果都告失敗。張學良初到南京北極閣時,他的四弟張學思曾要求見面而被拒絕。到被押送奉化時,張學思才在特務的監視下同張學良見了一面。從奉化回來到達濟南,張學思由馮靜安介紹第二次加入中國共產黨{1}。隨後,按照周恩來的意見,張學思繼續從事營救張學良工作。他先後會見了駐滄州的67軍軍長吳克仁、駐河南的53軍軍長萬福麟,到安徽、河南等地會見了51軍軍長于學忠、騎兵軍軍長何柱國、49軍軍長劉多荃等,請他們一一給蔣介石寫信,要求釋放張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