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1937年12月底,熊匯荃隨“湖南青年戰地服務團”,從長沙乘火車到達武昌。
1938年1月初,胡宗南來到武昌,親自分三批接見與考察“湖南青年戰地服務團”的成員。每次接見時,胡宗南手執名冊,依次點名,不論男女都稱“先生”。按事先規定的軍禮,被點名的人都得站起來,說聲“有”。胡宗南舉目審視,說“請坐”,然後提出三或四個問題;回答時,胡宗南注意聽,還注意看。問完,胡宗南在名冊上記下他的印象與觀感的符號。--胡宗南用的仍是中國傳統官場的面試目測法,此法雖簡便,也有一點效用,但對一般被試者尚可,對胸有城府、善於做作者則不靈,對那些懷有特殊使命的大智大勇者,則尤不可用了。如他這次面試熊匯荃時,就完全被熊匯荃所迷惑了。關於熊匯荃到胡宗南部進行情報工作情形,引自熊向暉:《地下十二年與周恩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
熊匯荃為著完成中共方面交給他的使命,達到順利進入胡宗南部,並取得胡宗南的關注與賞識的目的,認真思索了胡宗南的個性特點與提問方式。他發現,胡宗南對前幾個人提出的問題不盡相同,但都問一個共同的問題:“為什麼要到本軍來?”熊匯荃當即萌生出一個念頭,要使自己的回答與言談舉止迎合胡宗南的個性與愛好,要使胡宗南這個令常人“有點奇怪”的人感到奇怪,給胡宗南留下嶄新而深刻的印象。因此,當胡宗南點到熊匯荃的名字時,熊匯荃故意違例,坐而不立,只舉起右手,說聲“我就是!”這一手果然使胡宗南很驚訝,瞪著眼瞧著熊匯荃。
胡宗南問:“貴庚?”
他精心選擇的機要秘書竟是中共秘密情報人員(3)
熊匯荃答:“再過三個月零四天滿19歲。”
胡宗南又問:“熊先生為何到本軍來?”
熊匯荃作驚人之語:“參加革命!”
胡宗南聽了一怔,問:“熊先生到本軍來是為了參加革命?”
熊匯荃說:“孫中山先生遺囑第一句話就是‘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貴軍是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到貴軍來當然是參加革命。”
胡宗南似笑非笑,問:“怎樣才是革命?”
熊匯荃答:“中山先生最初提出的革命任務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現在‘驅除韃虜’就要抗日,抗日就是革命。”
胡宗南問:“不願抗日、反對抗日的算什麼?”
熊匯荃說:“積極抗日的是真革命,消極抗日的是假革命,不願抗日的是不革命,反對抗日的是反革命!”
熊匯荃話音剛落,胡宗南突然加快語氣,緊接著問:“對反革命怎麼辦?”
熊匯荃脫口而出說:“殺!”
熊匯荃的回答十分符合胡宗南喜歡倡言革命、鼓吹抗日又熱衷於識拔青年才俊的特點。胡宗南對熊匯荃的這番精心“表演”十分滿意,在名冊上熊的名字旁畫了四個圈。這是絕無僅有。胡宗南對其他人名字旁多畫一個圈,少數人名字旁畫兩個圈,至多畫三個圈。
在對熊匯荃面試的當晚,胡宗南就迫不及待地派遣其侍從副官唐西園約熊匯荃來其住地進行個別談話。胡表情不再矜持,先與熊漫談,問熊的學歷,稱讚熊匯荃“十七歲進大學了不起!”然後,胡就用輕描淡寫的方法,對熊匯荃進行政治盤查。
胡宗南問:“北平學生為何鬧學潮,反政府?”
熊匯荃早做好思想準備,回答說:“不是學潮,是學生愛國運動。我參加的學生愛國運動不是反政府,而是擁護政府反對日本侵略,反對華北自治。學生的要求遠不及蔣委員長在去年7月提出的‘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
胡宗南問:“北平學生建立了什麼組織?”
熊匯荃答:“有‘民先’,即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熊並說明他曾是清華大學“民先”的負責人之一。熊認為“民先”是當時北平學生的一個公開抗日愛國組織,而他曾擔任清華大學“民先”的負責人,清華大學的許多學生都知道。胡要調查,很容易就能了解。因而,不如對胡明言為好。
胡宗南聽了又問熊匯荃:“為何取名‘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
熊匯荃答:“不是我起的名。但我記得中山先生講過,民族主義就是‘中華民族自求解放,中國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
熊匯荃在談話中故意多提孫中山的言論著作,使胡宗南對熊匯荃有了進一步的好感,面露喜色,稱讚熊匯荃“對總理遺教有研究!”
胡宗南接著又問熊匯荃:“共產黨對北平學生的影響大不大?”
他精心選擇的機要秘書竟是中共秘密情報人員(4)
熊匯荃說:“我不清楚。我知道清華學生都來自中上之家,被認為是‘天之驕子’,埋頭讀書,還可出國深造。就我自己而言,看到日寇侵略,漢奸橫行,感到憤慨,不願做冷血動物。課餘參加愛國運動,出於自覺自愿。現在投筆從戎,到貴軍參加革命,決心上前線,灑熱血,拋頭顱,更是自覺自愿。”
1938年1月初,胡宗南來到武昌,親自分三批接見與考察“湖南青年戰地服務團”的成員。每次接見時,胡宗南手執名冊,依次點名,不論男女都稱“先生”。按事先規定的軍禮,被點名的人都得站起來,說聲“有”。胡宗南舉目審視,說“請坐”,然後提出三或四個問題;回答時,胡宗南注意聽,還注意看。問完,胡宗南在名冊上記下他的印象與觀感的符號。--胡宗南用的仍是中國傳統官場的面試目測法,此法雖簡便,也有一點效用,但對一般被試者尚可,對胸有城府、善於做作者則不靈,對那些懷有特殊使命的大智大勇者,則尤不可用了。如他這次面試熊匯荃時,就完全被熊匯荃所迷惑了。關於熊匯荃到胡宗南部進行情報工作情形,引自熊向暉:《地下十二年與周恩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
熊匯荃為著完成中共方面交給他的使命,達到順利進入胡宗南部,並取得胡宗南的關注與賞識的目的,認真思索了胡宗南的個性特點與提問方式。他發現,胡宗南對前幾個人提出的問題不盡相同,但都問一個共同的問題:“為什麼要到本軍來?”熊匯荃當即萌生出一個念頭,要使自己的回答與言談舉止迎合胡宗南的個性與愛好,要使胡宗南這個令常人“有點奇怪”的人感到奇怪,給胡宗南留下嶄新而深刻的印象。因此,當胡宗南點到熊匯荃的名字時,熊匯荃故意違例,坐而不立,只舉起右手,說聲“我就是!”這一手果然使胡宗南很驚訝,瞪著眼瞧著熊匯荃。
胡宗南問:“貴庚?”
他精心選擇的機要秘書竟是中共秘密情報人員(3)
熊匯荃答:“再過三個月零四天滿19歲。”
胡宗南又問:“熊先生為何到本軍來?”
熊匯荃作驚人之語:“參加革命!”
胡宗南聽了一怔,問:“熊先生到本軍來是為了參加革命?”
熊匯荃說:“孫中山先生遺囑第一句話就是‘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貴軍是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到貴軍來當然是參加革命。”
胡宗南似笑非笑,問:“怎樣才是革命?”
熊匯荃答:“中山先生最初提出的革命任務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現在‘驅除韃虜’就要抗日,抗日就是革命。”
胡宗南問:“不願抗日、反對抗日的算什麼?”
熊匯荃說:“積極抗日的是真革命,消極抗日的是假革命,不願抗日的是不革命,反對抗日的是反革命!”
熊匯荃話音剛落,胡宗南突然加快語氣,緊接著問:“對反革命怎麼辦?”
熊匯荃脫口而出說:“殺!”
熊匯荃的回答十分符合胡宗南喜歡倡言革命、鼓吹抗日又熱衷於識拔青年才俊的特點。胡宗南對熊匯荃的這番精心“表演”十分滿意,在名冊上熊的名字旁畫了四個圈。這是絕無僅有。胡宗南對其他人名字旁多畫一個圈,少數人名字旁畫兩個圈,至多畫三個圈。
在對熊匯荃面試的當晚,胡宗南就迫不及待地派遣其侍從副官唐西園約熊匯荃來其住地進行個別談話。胡表情不再矜持,先與熊漫談,問熊的學歷,稱讚熊匯荃“十七歲進大學了不起!”然後,胡就用輕描淡寫的方法,對熊匯荃進行政治盤查。
胡宗南問:“北平學生為何鬧學潮,反政府?”
熊匯荃早做好思想準備,回答說:“不是學潮,是學生愛國運動。我參加的學生愛國運動不是反政府,而是擁護政府反對日本侵略,反對華北自治。學生的要求遠不及蔣委員長在去年7月提出的‘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
胡宗南問:“北平學生建立了什麼組織?”
熊匯荃答:“有‘民先’,即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熊並說明他曾是清華大學“民先”的負責人之一。熊認為“民先”是當時北平學生的一個公開抗日愛國組織,而他曾擔任清華大學“民先”的負責人,清華大學的許多學生都知道。胡要調查,很容易就能了解。因而,不如對胡明言為好。
胡宗南聽了又問熊匯荃:“為何取名‘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
熊匯荃答:“不是我起的名。但我記得中山先生講過,民族主義就是‘中華民族自求解放,中國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
熊匯荃在談話中故意多提孫中山的言論著作,使胡宗南對熊匯荃有了進一步的好感,面露喜色,稱讚熊匯荃“對總理遺教有研究!”
胡宗南接著又問熊匯荃:“共產黨對北平學生的影響大不大?”
他精心選擇的機要秘書竟是中共秘密情報人員(4)
熊匯荃說:“我不清楚。我知道清華學生都來自中上之家,被認為是‘天之驕子’,埋頭讀書,還可出國深造。就我自己而言,看到日寇侵略,漢奸橫行,感到憤慨,不願做冷血動物。課餘參加愛國運動,出於自覺自愿。現在投筆從戎,到貴軍參加革命,決心上前線,灑熱血,拋頭顱,更是自覺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