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937年7月7日,由於日本侵略軍的蓄意挑釁,中國人民神聖的抗日戰爭終於爆發了。胡宗南的抗日愛國熱情很高,他在贈給友人何浩若《文文山集》上,以鋼筆在卷首題張蒼水詩一首戈士德:《胡宗南與戴笠》,刊(台北)《中外雜誌》第31卷第4期,第35頁。:

  國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

  日月雙懸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慚將赤手分三席,敢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車東浙路,怒濤豈必盡鴟夷。

  這是張蒼水在明末領導抗清失敗、被俘不屈英勇就義前寫的一首詩,在歷史上很有名,歷來為有愛國思想的中國知識分子所傳誦。胡宗南在日本侵華加劇、中華民族危急存亡之時,向友人贈送文天祥的文集,書寫張蒼水的詩篇,表明了他多年讀書所形成的文學史學修養,更表明了他此時決心殺敵報國的悲壯心情。

  血戰淞滬(1)

  血戰淞滬

  1937年7月7日,北平盧溝橋抗戰爆發。消息傳到徐、海地區,第一軍官兵抗日熱情高漲。胡宗南應召前往廬山參加蔣介石召開的軍事會議,在8月上旬趕回部隊,在全軍團、營長以上軍官短期學習班的畢業典禮上,傳達了國民政府對日本侵略軍進行抵抗的決定,令各軍官迅速回到所在部隊,進行戰鬥動員,完成作戰準備,隨時準備開赴抗日前線。這實際是胡宗南向全軍下的動員令,全軍官兵受到極大的鼓舞。王應尊:《血濺楊行、劉行記》,載《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八•一三淞滬抗戰》,(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271頁。

  正當胡宗南軍枕戈待旦之際,1937年8月13日淞滬抗戰爆發。開始,中國中央軍精銳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第三十六師等部,在京滬警備總司令張治中指揮下,主動進攻,企圖一舉掃蕩駐上海之日本海軍陸戰隊,但因指揮不當,竟未能奏功。8月22日深夜至8月23日晨,日本援軍第三師團、第十一師團等,在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官、陸軍大將松井石根的指揮下,在長江口南岸川沙口、獅子林直至吳淞口、張華浜等地強行登陸成功。日本援軍在日海、空軍的強大支持下,向寶山城、月浦、羅店、瀏河鎮一線發動猛烈進攻,企圖包抄中國上海守軍的後路,重施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故技。中國方面也鑑於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的教訓,早就在這一線部署有力部隊:以陳誠任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兼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左翼作戰軍總司令,指揮第十八軍等精銳部隊,向登陸日軍發動反擊,雙方展開激烈殘酷的攻防爭奪戰。這使得主戰場從黃浦江畔的上海市區逐步移向長江口南岸的吳淞、寶山、江灣、楊行一線地區。陳誠率部在這裡奮勇抗擊多日,到8月底9月初,由於日軍援軍源源投入,加強攻勢,中國軍隊裝備低劣,雖以血肉之軀與日軍拼殺,終不能支持,守軍楊步飛的第六十一師潰退,夏楚中的第九十八師陣地難保,戰場形勢十分危急。就在這時,胡宗南等援軍趕到。“幸我六師、六十一師及一軍等部適時趕到,即對在吳淞登陸之敵施行猛攻。”《陳誠私人回憶資料》,藏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胡宗南的第一軍是在1937年8月底在徐州接到蔣介石的電令,全軍立即開赴無錫待命。胡宗南立即下令全軍緊急出發。8月30日,胡宗南率第一軍軍部及第一師李鐵軍部由徐州上火車;第七十八師李文部由河南歸德上火車南下。沿途老百姓自發組織慰勞隊到車站給第一軍官兵送茶水與慰勞品。

  胡軍路過南京時,因軍參謀長於達他調,胡宗南特邀請陸軍大學的上校兵學教官羅列來部繼任軍參謀長。羅列,號冷梅,1905年出生於福建長汀,1926年1月入黃埔軍校四期,10月畢業即參加北伐。1935年到南京陸軍大學第一期深造,畢業後留校任兵學教官,精通參謀業務。羅列入胡宗南部後,為胡宗南重用,成為胡宗南最忠實、最得力的幹部。

  血戰淞滬?2)

  胡宗南原接到蔣介石的命令是集結無錫待命。但當胡部到達無錫尚未下車,就接到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陳誠的命令,因為寶山一線防線危急,要胡宗南部立即東開寶山增援。

  1937年9月初,胡宗南率部乘火車抵達南翔,準備增援寶山城。因白天日機不斷空襲,部隊只能利用夜間行動。當胡部進抵劉行、楊行一線時,寶山城已於9月6日失陷,守軍姚子青營全部壯烈殉國。日軍占領寶山後,向前瘋狂猛撲。胡宗南立即令第一軍各部就地占領陣地,在楊行、蘊藻浜和紀家橋之線組織防禦,奮勇阻擊由寶山、吳淞撲來的日軍。

  楊行血戰開始了。

  日軍每次都是先以空軍輪番偵察與轟炸,又以黃埔江的軍艦猛烈炮擊,接著以步兵猛烈衝鋒,實行陸海空聯合作戰。胡宗南第一軍官兵面對裝備先進、進攻兇猛的日軍毫無畏懼,同仇敵愾,以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打退了敵人一次次的攻擊,幾乎每一塊陣地都經過反覆的爭奪,使日軍付出巨大的代價。胡宗南軍由於防地狹窄,又無既設工事,日軍利用海空優勢,施放軍事氣球,狂轟濫炸,經過幾晝夜血戰,胡軍兩個師傷亡慘重:

  第一師李鐵軍部,第一旅旅長劉超寰與第一團團長王應尊負傷,第二團團長楊傑與第四團團長李友梅犧牲,營長以下軍官和士兵傷亡達80%。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