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由胡夫祖孫金字塔向西南方沙漠縱深,是三座小巧的金字塔,據考古學家考證是王后金字塔。這裡斷壁殘垣,一胡夫金字塔東南沙漠中,有一組比王后金字塔還小的塔,是古埃及人祭把用的,可惜已經殘破不堪,幾乎無遊人光顧。
1993年1月13日,埃及考古文物局局長宣布,在吉薩地區又發現一個金字塔:“這是世界考古學的最重大發現,使金字塔的數目增至96個。”我四處尋找角度試圖表現這一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可惜這座小金字塔僅剩邊長23米的石基和塔頂的一塊尖頂巨石。據推測,這座小金字塔僅高吳呈米,是眾多祭把用金字塔中的一座。
1991年底,在吉薩區發掘的160個古墓全部為階梯式、彎弓式、石棺式和角錐式,剛好與金字塔的建築形式相仿。墓中的象形文字顯示墓中的死者曾在金字塔工地勞動過,墓石的質地也與金字塔的石料相同。埃及國家科研中心對墓中39具骨骼進行了研究,懷疑是當年修建金字塔的勞工墓地。
1987年,考古學家在吉薩金字塔區發現一處古港,表明遠古時代這裡曾有一條運河直通尼羅河。科學家認為,該古港很可能為當年修建金字塔運送過石料。
在金字塔群東南,是30米高、55米長的獅身人面像。
希臘人將其命名為斯芬克斯。它由一塊完整的巨石雕成,由於5000年的風沙侵蝕,兩隻前爪已經破損。其面部已斑駁不堪,相傳為拿破崙的炮兵轟擊所致。但大多數考古學家認為炮轟獅身人面像的並非拿破崙,而是一位生活在公元9世紀的蘇菲(伊斯蘭泛神論神秘主義者),這位名叫塞繆達哈的蘇菲要以此向聽眾證明獅身人面像僅是一尊石獸而已。
鑽入胡夫金字塔內
眾多金字塔中最不可思議的是胡夫金字塔,它始建於公元前2690年。這座金字塔完全用取自當地的岩石,打磨成30萬塊堆積而成,每塊巨石重約2,5噸,石塊與石塊之間沒有任何黏合材料。這座巨型四稜錐體的每條底邊長23d。42米,塔高146。5米,側面與地表夾角為51度52分。
儘管胡夫金字塔的原始入口1881年就被考古學家霍華德·維斯(howardvyse)打開,可直到一個世紀之後的1989年夏,才首次對公眾開放,門票每張20埃鎊(合60元人民幣),記者免票。
從主入口鑽入胡夫金字塔,沙漠的酷熱和城市的嘈雜被頭頂上的巨石濾得一十二淨,油然而生的是恍惚的隔世感。前行約十餘米,墓道一分為二,其一陡然而下,由於過分狹窄,我不得不屈膝蹲坐,匍匐而行。下行約有100米,進入一石室,約30平方米,空無一物,靠近東隅的地面,有一巨大的石坑。在這裡,我才能伸展一下軀體,可這裡空氣極稀薄,且夾雜著陳腐的惡臭,使人聯想到阿鼻地獄。這裡處於胡夫金字塔正下方地層深處,原準備作墓穴,但尚未竣工就被廢棄。
胡夫金字塔內的另一條墓道從主人口一直向里,這條墓道甚為寬敞,寬約2米,高7一8米,長60餘米。墓道呈陡然上升狀,直抵金字塔的核心,通向“第二墓穴”。在接近墓道盡頭時,有一條轉為水平的捷徑,極為低矮,高不足一米。我再次膝行向前,猶如從蠻夷之地來拜見中國皇帝。
爬了約十幾米,才鑽過狹窄入口,進入用紅色亞斯文花崗岩修築的國王墓穴之中。
顯然,這裡是胡夫金字塔腹內的核心部位,一種巨大的壓抑感向我襲來,好像來自整座大金字塔的壓力直抵頭頂巨石,隨時要把我碾成齏粉。這裡仿佛是宇宙時間的核心,我可以聽到左手腕潛水錶的秒針急速沉重的跳動,似乎經受不住這裡的巨大壓力,從1一2一3一4…直到60,於是一切齒輪夏然而止,這是又一分鐘被從無窮的時間上切下,同時標誌著新的一分鐘的開始。西方人總是說:“人最怕時間,時間最怕金字塔。”而我此時正蜷縮在大胡夫金字塔的腹內,呼吸著5000年前的空氣,周圍一切都是陰晦沉重的,空氣中仿佛充滿了各種懸浮物,用手就可以觸摸得到,因為這裡已經5000年沒見過太陽光。在這裡,我首次體會到什麼是可以聽到的寂靜,什麼是可以看到的黑暗。
據說所有到過胡夫金字塔墓穴的人都沒有善終,法老的咒語、幾千年陳腐的空氣、5000年因沒有陽光而滋生的奇怪病茵……使所有打擾過胡夫法老墓穴的人暴亡。
我蟋縮在墓穴里,剛才連滾帶爬大汗淋漓,粘在後背上的襯衣在陰冷潮濕的石壁上一靠,寒冷徹骨。我懷著對冥冥之中所有神靈的敬畏,打量四周的一切。這是座東西走向的長方形墓室,約有30平方米,高5一6米。四壁是堅硬光滑的花崗岩,用手一摸有潮濕動滑的奇異感覺,猶如剛釣上來的魚。緊靠西牆有一口巨大的石棺,已被人敲掉一個缺口。此外,四壁空空。據說沒人見過胡夫的木乃伊。
是什麼原因使胡夫把墓穴從金字塔下的地層深處轉移到金字塔內?惟一可信的解釋是宗教信仰的變化。在舊王朝,所有法老都把自己的墓穴建在地下,而胡夫第一個將自己原在地下的墓穴遷移至地平線以上。當時,胡夫金字塔被稱為aktid一khufu,意思是“地平線胡夫”。按當時的說法,法老是天神霍魯斯(horus,古埃及神,形狀為鷹,現印在埃及國旗國徽上),死後將升天變成“瑞”(re,古埃及太陽神)。顯然,胡夫將自己的墓穴轉到地平線之上是使自己具有太陽神“瑞”的特徵,表明自己已從黑暗的大地掙脫,而與太陽神越來越近。
1993年1月13日,埃及考古文物局局長宣布,在吉薩地區又發現一個金字塔:“這是世界考古學的最重大發現,使金字塔的數目增至96個。”我四處尋找角度試圖表現這一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可惜這座小金字塔僅剩邊長23米的石基和塔頂的一塊尖頂巨石。據推測,這座小金字塔僅高吳呈米,是眾多祭把用金字塔中的一座。
1991年底,在吉薩區發掘的160個古墓全部為階梯式、彎弓式、石棺式和角錐式,剛好與金字塔的建築形式相仿。墓中的象形文字顯示墓中的死者曾在金字塔工地勞動過,墓石的質地也與金字塔的石料相同。埃及國家科研中心對墓中39具骨骼進行了研究,懷疑是當年修建金字塔的勞工墓地。
1987年,考古學家在吉薩金字塔區發現一處古港,表明遠古時代這裡曾有一條運河直通尼羅河。科學家認為,該古港很可能為當年修建金字塔運送過石料。
在金字塔群東南,是30米高、55米長的獅身人面像。
希臘人將其命名為斯芬克斯。它由一塊完整的巨石雕成,由於5000年的風沙侵蝕,兩隻前爪已經破損。其面部已斑駁不堪,相傳為拿破崙的炮兵轟擊所致。但大多數考古學家認為炮轟獅身人面像的並非拿破崙,而是一位生活在公元9世紀的蘇菲(伊斯蘭泛神論神秘主義者),這位名叫塞繆達哈的蘇菲要以此向聽眾證明獅身人面像僅是一尊石獸而已。
鑽入胡夫金字塔內
眾多金字塔中最不可思議的是胡夫金字塔,它始建於公元前2690年。這座金字塔完全用取自當地的岩石,打磨成30萬塊堆積而成,每塊巨石重約2,5噸,石塊與石塊之間沒有任何黏合材料。這座巨型四稜錐體的每條底邊長23d。42米,塔高146。5米,側面與地表夾角為51度52分。
儘管胡夫金字塔的原始入口1881年就被考古學家霍華德·維斯(howardvyse)打開,可直到一個世紀之後的1989年夏,才首次對公眾開放,門票每張20埃鎊(合60元人民幣),記者免票。
從主入口鑽入胡夫金字塔,沙漠的酷熱和城市的嘈雜被頭頂上的巨石濾得一十二淨,油然而生的是恍惚的隔世感。前行約十餘米,墓道一分為二,其一陡然而下,由於過分狹窄,我不得不屈膝蹲坐,匍匐而行。下行約有100米,進入一石室,約30平方米,空無一物,靠近東隅的地面,有一巨大的石坑。在這裡,我才能伸展一下軀體,可這裡空氣極稀薄,且夾雜著陳腐的惡臭,使人聯想到阿鼻地獄。這裡處於胡夫金字塔正下方地層深處,原準備作墓穴,但尚未竣工就被廢棄。
胡夫金字塔內的另一條墓道從主人口一直向里,這條墓道甚為寬敞,寬約2米,高7一8米,長60餘米。墓道呈陡然上升狀,直抵金字塔的核心,通向“第二墓穴”。在接近墓道盡頭時,有一條轉為水平的捷徑,極為低矮,高不足一米。我再次膝行向前,猶如從蠻夷之地來拜見中國皇帝。
爬了約十幾米,才鑽過狹窄入口,進入用紅色亞斯文花崗岩修築的國王墓穴之中。
顯然,這裡是胡夫金字塔腹內的核心部位,一種巨大的壓抑感向我襲來,好像來自整座大金字塔的壓力直抵頭頂巨石,隨時要把我碾成齏粉。這裡仿佛是宇宙時間的核心,我可以聽到左手腕潛水錶的秒針急速沉重的跳動,似乎經受不住這裡的巨大壓力,從1一2一3一4…直到60,於是一切齒輪夏然而止,這是又一分鐘被從無窮的時間上切下,同時標誌著新的一分鐘的開始。西方人總是說:“人最怕時間,時間最怕金字塔。”而我此時正蜷縮在大胡夫金字塔的腹內,呼吸著5000年前的空氣,周圍一切都是陰晦沉重的,空氣中仿佛充滿了各種懸浮物,用手就可以觸摸得到,因為這裡已經5000年沒見過太陽光。在這裡,我首次體會到什麼是可以聽到的寂靜,什麼是可以看到的黑暗。
據說所有到過胡夫金字塔墓穴的人都沒有善終,法老的咒語、幾千年陳腐的空氣、5000年因沒有陽光而滋生的奇怪病茵……使所有打擾過胡夫法老墓穴的人暴亡。
我蟋縮在墓穴里,剛才連滾帶爬大汗淋漓,粘在後背上的襯衣在陰冷潮濕的石壁上一靠,寒冷徹骨。我懷著對冥冥之中所有神靈的敬畏,打量四周的一切。這是座東西走向的長方形墓室,約有30平方米,高5一6米。四壁是堅硬光滑的花崗岩,用手一摸有潮濕動滑的奇異感覺,猶如剛釣上來的魚。緊靠西牆有一口巨大的石棺,已被人敲掉一個缺口。此外,四壁空空。據說沒人見過胡夫的木乃伊。
是什麼原因使胡夫把墓穴從金字塔下的地層深處轉移到金字塔內?惟一可信的解釋是宗教信仰的變化。在舊王朝,所有法老都把自己的墓穴建在地下,而胡夫第一個將自己原在地下的墓穴遷移至地平線以上。當時,胡夫金字塔被稱為aktid一khufu,意思是“地平線胡夫”。按當時的說法,法老是天神霍魯斯(horus,古埃及神,形狀為鷹,現印在埃及國旗國徽上),死後將升天變成“瑞”(re,古埃及太陽神)。顯然,胡夫將自己的墓穴轉到地平線之上是使自己具有太陽神“瑞”的特徵,表明自己已從黑暗的大地掙脫,而與太陽神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