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頁
1990年11—12月,左翼民族陣線游擊隊擊落政府軍的飛機 左翼民族陣線游擊隊使用蘇制SA—14型可攜式防空飛彈,擊落了政府軍的兩架飛機(11月23日和12月4日)。結果,美國宣布繼續向政府軍提供曾於同年10月已經停止了的軍事援助(12月7日)。
瓜地馬拉
1976--1991年,游擊隊的進攻 號稱“貧民之軍游擊隊”的一場政治運動在全國各地發動一系列襲擊,毀壞農場的農具並在一次襲擊中打死了兩名農場主(1976年11月13日)。他們在瓜地馬拉城以北的埃爾基切山脈地區的活動特別活躍。到80年代末,處境困難的瓜地馬拉政府採取各種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游擊隊的活動,但左翼和右翼游擊隊的“敢死隊”還繼續進行暗殺和恐怖主義活動。
1982年3月25日,政變 埃佛倫·里奧斯·蒙特准將成功地發動了一起軍事政變。他利用宗教的熱情,減少了騷亂,但與軍隊的關係卻日益疏遠了。
1983年8月8日,里奧斯·蒙特在一起政變中被推翻 國防部長奧斯卡·安貝爾多·梅利爾·維托利亞上將發動了一起軍官政變。經過一場短暫的戰鬥,推翻了里奧斯·蒙特。
1985年12月8日,大選 這是15年來第一次選舉文人總統。基督教民主黨人馬可·維尼西奧·切雷西奧·阿雷瓦洛獲勝,當選為總統。切雷西奧·阿雷瓦洛於1986年1月14日正式上任,標誌著軍人統治就此結束。
1989年5月9日,政變陰謀 9名文官和17名軍官參與一起政變陰謀,企圖推翻國防部長和內務部長。此次威脅到政府的政變陰謀有其愈演愈烈的社會暴亂背景。這一個月,被“敢死隊”打死的人員從40人上升到800人。
1990年12月,美國停止軍事援助 由於一位美國公民被殺(6月),美國停止向瓜地馬拉提供軍事援助。
宏都拉斯
1976年7月14—22日,與薩爾瓦多發生邊境衝突 在薩爾瓦多與宏都拉斯邊界有爭議的地區發生了一系列的武裝衝突。
1977年,為聖地尼斯塔進入尼加拉瓜進行掠奪提供前進基地 宏都拉斯允許民族解放陣線的尼加拉瓜聖地尼斯塔移民從在宏都拉斯的基地出發,進入尼加拉瓜進行襲擾。
1981--1982年,與尼加拉瓜關係緊張 宏都拉斯反聖地尼斯塔游擊隊的活動造成了宏都拉斯與尼加拉瓜兩國關係緊張。尼加拉瓜的聖地尼斯塔政權說,宏都拉斯政府向反聖地尼斯塔游擊隊提供了援助。尼加拉瓜開始向邊境地區增兵。美國開始增加對宏都拉斯的軍事援助。到1982年初,美國在宏都拉斯的軍事顧問已達到100人。宏都拉斯與尼加拉瓜的關係不斷惡化,最後兩國均撤回了駐對方的大使(4月4日)。宏都拉斯總統羅伯托·蘇雅佐·科爾多瓦由於擔心尼加拉瓜和古巴在宏都拉斯進行顛覆活動,要求並得到了美國更多的援助(7月16日)。
1982年10月4日,拉丁美洲和平論壇 宏都拉斯參加了中南美洲國家召開的和平會議,試圖結束該地區的敵對局勢。
1982年11月12日,宏都拉斯派部隊幫助薩爾瓦多鎮壓叛亂 為了幫助薩爾瓦多鎮壓反叛軍游擊隊,宏都拉斯派出2000人部隊封鎖了宏都拉斯—薩爾瓦多邊界,以阻止游擊隊流竄到宏都拉斯。
1983年8月5日,美國在宏都拉斯舉行軍事演習 美國在宏都拉斯舉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演習持續了八個月。此次演習的表面目的是訓練宏都拉斯軍隊如何進行反叛亂,協調與宏都拉斯軍隊的行動,訓練宏都拉斯軍隊掌握兩棲登陸作戰戰術和美軍野戰炮兵的射擊程序和戰術。但隱含的目的是警告尼加拉瓜,特別是尼加拉瓜支持下的薩爾瓦多的游擊隊組織。
1986年3月21--27日,尼加拉瓜入侵 尼加拉瓜軍隊在追擊反政府游擊隊時侵入宏都拉斯境內(宏都拉斯官員聲稱,他們並非有意允許尼加拉瓜反政府游擊隊進入宏都拉斯),數天後發生混戰。美軍直升機運送宏都拉斯軍隊穿過尼加拉瓜軍隊的主要防線,切斷尼加拉瓜軍隊的退路。尼加拉瓜軍隊得到情報後,立即倉皇撤退(3月26——27日)。
1988年3月16—17日,與尼加拉瓜發生邊界衝突 尼加拉瓜軍隊進入宏都拉斯境內,襲擊那裡的反政府游擊隊營地,與宏都拉斯軍隊發生衝突。美國立即派遣3200名美軍開進宏都拉斯,但尼加拉瓜軍隊很快就撤走了(3月28—31日)。
尼加拉瓜
1975—1976年,反叛亂 國民警衛隊對反政府游擊隊進行了大規模掃蕩,取得了重大戰果。游擊隊的活動明顯減少了。但殘酷的鎮壓措施使群眾產生了強烈的怨恨情緒。
1977年,索摩查政府岌岌可危
1977年10月,與哥斯大黎加發生邊界糾紛(參見第二十二章→中美洲→哥斯大黎加→與尼加拉瓜發生邊界糾紛)
1978年1—9月,暴行與混亂 聖地尼斯塔游擊隊利用公眾廣泛的反抗情緒和廣泛的武裝鬥爭,進攻能力越來越強,搶回了許多被扣押的外國人,其中包括東德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人和古巴人。
1978年9月9日,聖地尼斯塔游擊隊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聖地尼斯塔游擊隊成功地攻占了許多大城鎮和城市。國民警衛隊克服了巨大的困難才將游擊隊趕進山區。但代價非常大,平民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政府與民眾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張,而游擊隊方面造成的壓力絲毫也沒有減輕。
瓜地馬拉
1976--1991年,游擊隊的進攻 號稱“貧民之軍游擊隊”的一場政治運動在全國各地發動一系列襲擊,毀壞農場的農具並在一次襲擊中打死了兩名農場主(1976年11月13日)。他們在瓜地馬拉城以北的埃爾基切山脈地區的活動特別活躍。到80年代末,處境困難的瓜地馬拉政府採取各種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游擊隊的活動,但左翼和右翼游擊隊的“敢死隊”還繼續進行暗殺和恐怖主義活動。
1982年3月25日,政變 埃佛倫·里奧斯·蒙特准將成功地發動了一起軍事政變。他利用宗教的熱情,減少了騷亂,但與軍隊的關係卻日益疏遠了。
1983年8月8日,里奧斯·蒙特在一起政變中被推翻 國防部長奧斯卡·安貝爾多·梅利爾·維托利亞上將發動了一起軍官政變。經過一場短暫的戰鬥,推翻了里奧斯·蒙特。
1985年12月8日,大選 這是15年來第一次選舉文人總統。基督教民主黨人馬可·維尼西奧·切雷西奧·阿雷瓦洛獲勝,當選為總統。切雷西奧·阿雷瓦洛於1986年1月14日正式上任,標誌著軍人統治就此結束。
1989年5月9日,政變陰謀 9名文官和17名軍官參與一起政變陰謀,企圖推翻國防部長和內務部長。此次威脅到政府的政變陰謀有其愈演愈烈的社會暴亂背景。這一個月,被“敢死隊”打死的人員從40人上升到800人。
1990年12月,美國停止軍事援助 由於一位美國公民被殺(6月),美國停止向瓜地馬拉提供軍事援助。
宏都拉斯
1976年7月14—22日,與薩爾瓦多發生邊境衝突 在薩爾瓦多與宏都拉斯邊界有爭議的地區發生了一系列的武裝衝突。
1977年,為聖地尼斯塔進入尼加拉瓜進行掠奪提供前進基地 宏都拉斯允許民族解放陣線的尼加拉瓜聖地尼斯塔移民從在宏都拉斯的基地出發,進入尼加拉瓜進行襲擾。
1981--1982年,與尼加拉瓜關係緊張 宏都拉斯反聖地尼斯塔游擊隊的活動造成了宏都拉斯與尼加拉瓜兩國關係緊張。尼加拉瓜的聖地尼斯塔政權說,宏都拉斯政府向反聖地尼斯塔游擊隊提供了援助。尼加拉瓜開始向邊境地區增兵。美國開始增加對宏都拉斯的軍事援助。到1982年初,美國在宏都拉斯的軍事顧問已達到100人。宏都拉斯與尼加拉瓜的關係不斷惡化,最後兩國均撤回了駐對方的大使(4月4日)。宏都拉斯總統羅伯托·蘇雅佐·科爾多瓦由於擔心尼加拉瓜和古巴在宏都拉斯進行顛覆活動,要求並得到了美國更多的援助(7月16日)。
1982年10月4日,拉丁美洲和平論壇 宏都拉斯參加了中南美洲國家召開的和平會議,試圖結束該地區的敵對局勢。
1982年11月12日,宏都拉斯派部隊幫助薩爾瓦多鎮壓叛亂 為了幫助薩爾瓦多鎮壓反叛軍游擊隊,宏都拉斯派出2000人部隊封鎖了宏都拉斯—薩爾瓦多邊界,以阻止游擊隊流竄到宏都拉斯。
1983年8月5日,美國在宏都拉斯舉行軍事演習 美國在宏都拉斯舉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演習持續了八個月。此次演習的表面目的是訓練宏都拉斯軍隊如何進行反叛亂,協調與宏都拉斯軍隊的行動,訓練宏都拉斯軍隊掌握兩棲登陸作戰戰術和美軍野戰炮兵的射擊程序和戰術。但隱含的目的是警告尼加拉瓜,特別是尼加拉瓜支持下的薩爾瓦多的游擊隊組織。
1986年3月21--27日,尼加拉瓜入侵 尼加拉瓜軍隊在追擊反政府游擊隊時侵入宏都拉斯境內(宏都拉斯官員聲稱,他們並非有意允許尼加拉瓜反政府游擊隊進入宏都拉斯),數天後發生混戰。美軍直升機運送宏都拉斯軍隊穿過尼加拉瓜軍隊的主要防線,切斷尼加拉瓜軍隊的退路。尼加拉瓜軍隊得到情報後,立即倉皇撤退(3月26——27日)。
1988年3月16—17日,與尼加拉瓜發生邊界衝突 尼加拉瓜軍隊進入宏都拉斯境內,襲擊那裡的反政府游擊隊營地,與宏都拉斯軍隊發生衝突。美國立即派遣3200名美軍開進宏都拉斯,但尼加拉瓜軍隊很快就撤走了(3月28—31日)。
尼加拉瓜
1975—1976年,反叛亂 國民警衛隊對反政府游擊隊進行了大規模掃蕩,取得了重大戰果。游擊隊的活動明顯減少了。但殘酷的鎮壓措施使群眾產生了強烈的怨恨情緒。
1977年,索摩查政府岌岌可危
1977年10月,與哥斯大黎加發生邊界糾紛(參見第二十二章→中美洲→哥斯大黎加→與尼加拉瓜發生邊界糾紛)
1978年1—9月,暴行與混亂 聖地尼斯塔游擊隊利用公眾廣泛的反抗情緒和廣泛的武裝鬥爭,進攻能力越來越強,搶回了許多被扣押的外國人,其中包括東德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人和古巴人。
1978年9月9日,聖地尼斯塔游擊隊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聖地尼斯塔游擊隊成功地攻占了許多大城鎮和城市。國民警衛隊克服了巨大的困難才將游擊隊趕進山區。但代價非常大,平民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政府與民眾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張,而游擊隊方面造成的壓力絲毫也沒有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