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番外西北二十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番外西北二十五

  塔吉縣縣衙修繕一新,成為最近百姓熱議的話題。

  新上任的年輕知縣沒有像以往的官員那般,在外另置屋舍居住,而是花費了不菲的錢銀,把破舊的後衙重新修繕了一番,連帶著把縣衙前後都修整粉刷了一遍。

  原本暗淡帶著幾分頹敗的縣衙重新煥發出明亮大氣的景象。

  引得城內城外的百姓競相圍觀,大家都對新來的縣令非常好奇。

  塔吉縣的地理位置不錯,離打戰雜亂的區域遠,鮮少被戰亂波及,人民的生活相對安穩,前幾屆縣令雖然沒有大的作為,但也沒出現過大的貪官污吏,所以,縣城的發展比較平穩。

  當初,羅璟給平安挑選縣份的時候,就看中了塔吉縣平和穩定的安居氛圍,這樣的縣份,適合平安這種新手官員,只要不出太大的岔子,三年任期一滿,審核還是比較容易得優良的。

  長長的車隊從城門徑直朝縣衙所在的位置駛去,主幹道兩旁的百姓開始交頭接耳。

  「又是胡縣令的客人吧?」

  「瞧這前行的方向,肯定是找胡縣令的。」

  「你瞅瞅那些護衛隊,一個比一個彪悍體壯,是嘉晉城來的貴客吧?」

  「那些漢子看著不像本地人,應該是腹地來的。」

  「新縣令聽說是京城翰林院出身的庶吉士,年紀雖然不大,可來頭卻不小。」

  「這麼厲害?你怎麼打聽到的?」

  「嘿,我有親戚是縣衙胥吏。」

  「哦,難怪了,不過,不是說胡縣令發作了一批糊弄作假的老油條?」

  說到這些涉及縣衙內部的事情,眾人下意識壓低了聲音,紛紛瞧著那個號稱有親戚是胥吏的中年男子。

  那中年男子被一群人圍著,他眼睛咕嚕一轉,嘴角的笑容帶上了幾分得意,「沒錯,有幾個老油條以為新來的縣令年紀輕好糊弄,一上來就想借著縣令修繕後衙的事情謀上一筆錢財。」

  胥吏雖然只是基層辦事的小吏和差役,可他們精通衙門政務,熟悉地方民情,總有些膽大妄為,圓滑奸詐之輩,仗著駐紮衙內多年欺上瞞下,謀取私利,想著藉機生財。

  可惜,他們這次看差眼,一腳踢到了鐵板上。

  新來的縣令雖然是第一次外放為官,可身旁帶著熟悉府衙政務,精明能幹的師爺,還有身強體壯武藝不凡的護衛。

  一開始,胡縣令沒有借著修繕後衙的事情發落幾個奸詐的胥吏,等到胡縣令和他的師爺把衙門各種事務接洽清楚,捋順政務後,開始雷厲風行的清整縣衙內務。

  清整之下,挖出一批過往問題嚴重的小吏,縣令按律嚴懲,提拔了作風正派守法能幹的胥吏,又新招收了一批家世清白的人選填補空缺,縣衙的運轉沒有因此受到大的影響,反而因為注入了新的基層人員,顯得蓬勃振奮起來。

  韓翎和蕭墨坐在馬車上津津有味地聽著塔吉縣縣令的故事。

  「這些小吏真是膽大包天,居然對主官也敢弄虛作假,可見平日他們的行事有多猖狂,這些人必須要狠狠懲戒才行。」韓翎哼了一下。

  車門半敞,趕車的羅天是說故事的人。

  「胡二哥真厲害,可是,這些壞人為什麼能一直留在縣衙里當差?」蕭墨湊在車門旁,探出頭問羅天。

  羅天回頭朝他笑笑,解釋道:「知縣大多科舉出身,精熟典籍,可對於地方庶務卻不一定了解,況且,知縣三年一任,干幾年就走人,衙內胥吏多是長期任職的本地人士,他們把持著大部分的基層政務,縣令雖然是主官,可也不敢太過於得罪這些小吏,就怕他們暗中做手腳,欺上瞞下,從而導致縣令三年政績不利。」

  蕭墨眨眨眼,他其實並不大理解羅天話里的意思,不過,不妨礙他抓住重點,「怕政績不利,所以一直留著壞人當差?」

  「呃……」羅天甩著馬鞭想了想,「大約是秉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縣官是流官,他們也不想得罪這些胥吏,以免逼急了他們,和主官作對,所以大多都是和稀泥的態度。」

  韓翎原本還興致勃勃地聽著,聽到最後,臉色卻沉了下來。

  他現在已經開始學著處理政事,府衙胥吏的弊端不時被御史參本,沒想到,平安一到任就遇到了胥吏之害。

  馬車停在縣衙側門外,平安站在新刷的灰白牆面前,一臉笑容上前迎接。

  蕭擎送蕭墨過來,他是知道的,可是,韓翎跟著過來,他同樣被蒙在鼓裡。

  所以,羅十三提前快馬過來通知他的時候,他也是一臉懵,當然,更多的卻是驚喜和感慨。

  蕭墨被羅天抱下馬車後,立即朝平安跑了過去。

  「胡二哥,我大哥要我跟你問好。」他抬起圓乎乎的小臉,一臉認真說道。

  平安哈哈一笑,一把抱起了他,「好,我收到了,謝謝墨哥兒。」

  從前他還在翰林院的時候,蕭珺就經常帶著蕭墨去找他玩,平安和蕭墨的感情也是相當好的。

  呂山扶著韓翎從馬車上下來。

  平安把蕭墨放下,大步走了過去拱手行禮,「世子。」

  「哎,大半年沒見,你就和我客氣起來。」一見故友,韓翎眉開眼笑,他伸手扶著平安的手肘,故意壓低了眉毛埋怨一聲。

  平安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禮不可廢。」

  兩人私下關係再好,該有的禮節還是得守著的,如若不然,一個得意忘形就會被御史參上一本,平安這幾年在官場上,也算曆練出了心得。

  蕭擎負手而立,抬眼觀望著這座不算太大的縣衙。

  乾淨程亮的瓦片,灰白素靜的牆面,刷了紅漆的護欄,擦拭一新的匾額,大敞的衙門口,一眼望去大氣端正,體面威嚴。

  關於胡平安的消息,他多數是從蕭珺那裡得知的,蕭珺和胡平安的關係一向很好,兩人的信件往來也很頻繁。

  整治縣衙胥吏的事情,蕭擎也聽蕭珺說起過,他對胡平安這個年輕人的處事手段行事章程還是挺了解的。

  這是個實幹、敢幹、能幹的少年郎,以後的官途勢必大有作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