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在<金陵懷古)中有兩句充滿哲理髮人深省的詩句:「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意思是說,統治者在取得了政權之後,他們便奢靡逸樂,貪圖享受,哪裡知道安逸與禍患是同時產生的。王安石的詩,雖然是慨嘆歷代建都金陵的王朝的興衰成敗的教訓,卻向人們揭示了一個歷史的必然規律:繁華景象下隱含著危機。

  金子只是在用時才會發光

  有個守財奴用自己的全部家當換成了一塊金子,把它埋在牆角下的一個洞裡,而且每天都要看一次。

  由於他總要去那裡,漸漸的引起了別人的注意,發現了這個秘密,終於趁他不備偷走了金子。

  守財奴再去時,金子已經不在,於是他放聲大哭。

  鄰居見他如此難過,就安慰他說:「金子埋在那裡不用,和石頭有什麼分別,這樣吧,你再埋一塊石頭在那裡,拿它當金子就行了嗎?」

  金子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它能當作貨幣來流通,如果放置不用,自然無法發揮作用,無異於石頭一塊,所以鄰居所說,的確很有道理。可是守財奴偏偏就想不通。

  人面對金錢,就應當有一個正常、豁達的態度,既不要像一毛不拔的鐵公雞那樣當個守財奴,也不要胡亂揮霍成為敗家子。在經濟發達的今天,能正視金錢,對你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修養,很有幫助,錢本來就應當使生活變得更美好,不是嗎?

  記住,金錢就其本性來說,決不是不能升值的。錢能生錢,而且它的子孫還會有更多的子孫……誰殺死一頭生仔的豬,那就是消滅了它的一切後裔,以及它的子孫萬代,如果誰毀掉了5先令的錢,那就是毀掉了它所能產生的一切,也就是說,毀掉了一座英鎊之山。

  如果你把金錢吝嗇到捨不得用,那錢就會失去了它本身的價值和意義,這時的錢跟一塊石頭的價值是一樣的。

  所以,年青人一定要記住,你有了錢,你賺了錢,關鍵是好好的用你的錢,用到正處,而不是為了積蓄你的錢,吝嗇到唯錢是命。

  站得高並不一定就看得遠

  海邊有幾個人散步,他們爬上一塊高高的礁石,向海面遠眺。他們看見遠處有一個黑點靠近,以為是一艘大船,就等著看大船入港的情景。誰知那東西靠近,大家一看竟不是大船,只不過是艘小船而已。他們繼續等,後來那東西靠了岸,竟然根本不是什么小船,原來是海上漂的一捆柴。大家大失所望,其中一個人說:「哎,什麼也沒看著,只不過是一堆爛柴禾,白等了一場,太沒價值了。」

  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幾個海邊的遊客之所以大感失望,就在於事先他們將海上漂浮的那捆柴期望得太高,指望是一艘大船,結果怎能令他們滿意呢?

  理想與現實之間往往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因而人難免會期望落空,如果想不開,難免為自己增添煩惱。所以要保持平常心,以正常的心態去看待未知的事物,做好的打算,也做好壞的打算。

  內涵的美麗是真正的美麗

  一隻孔雀開屏,張開了它美麗的尾巴,看到有隻仙鶴經過,於是嘲笑仙鶴的羽毛太難看,它說:「孔雀的羽毛金碧輝煌,五彩繽紛,有如帝王般華麗尊貴,再看你,羽毛灰溜溜的,也不好看。」

  仙鶴回答:「比一比別的吧,我能飛上高空,在天空中長鳴,而你只能呆在地上的糞堆房,像只雞一樣。」

  這兩種鳥的志趣不同,孔雀熱衷於外在美,欣賞自己華麗的羽毛;仙鶴的追求則是飛上高空縱聲長鳴。本來外表美也是孔雀的優點,可是它以此自傲,並以此譏笑清亮的鶴,未免不智,無形中降低了自己的身價,更顯庸俗。

  美麗不一定好用,好用不一定美麗。比如我們看許多在冬天穿絲襪短裙的女孩,她們的確很美麗,但防寒作用如何呢?

  完全是一種要風度不要溫度的人。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許多儀表堂堂,口若懸河的人並不一定是能手,相反許多貌不出眾,少言寡語的人卻可能是實幹家。所以對眼前的優缺點最好能進行辯證地認識。

  內在美與外在美都是可取的,然而前者更為重要,因為它反映了一個人的修養與精神境界。所以那些以貌取人,並自以為美的人,常常是內心最貧脊,最醜陋,最沒有內涵的人,就像踩在糞堆上的雞一樣,只知道自己羽毛漂亮,卻忘了腳下的一切。

  認識你自己

  《伊索寓言》中有一則關於鄉下老鼠和城市老鼠的故事: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是好朋友。有一天,鄉下老鼠寫了一封信給城市老鼠,信上這麼寫著:「城市老鼠兄,有空請到我家來玩。在這裡,可享受鄉間的美景和新鮮的空氣。過著悠閒的生活,不知意下如何?」

  城市老鼠接到信後,高興得不得了,立刻動身前往鄉下。到那裡後,鄉下老鼠拿出很多大麥和小麥,放在城市老鼠面前。城市老鼠不以為然地說:「你怎麼能夠老是過這種清貧的生活呢?住在這裡,除了不缺食物,什麼也沒有,多麼乏味呀!還是到我家玩吧,我會好好招待你的。」鄉下老鼠於是就跟著城市老鼠進城去。

  鄉下老鼠看到那麼豪華、乾淨的房子,非常羨慕。想到自己在鄉下從早到晚,都在農田上奔跑,以大麥和小麥為食物冬天還得在那寒冷的雪地上搜集糧食,夏天更是累得滿身大汗,和城市老鼠比起來,自己實在太不幸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