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資本論》俄譯本在俄國出版後,俄國自由主義刊物《歐洲通報》曾發表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尤·茹科夫斯基對它進行攻擊的文章。茹科夫斯基以庸俗經濟學的方法解釋資本和利潤的形成,說馬克思的經濟理論不過是一種具有詭辯形式的烏托邦。為此,民粹派權威理論家尼·米海洛夫斯基在《祖國紀事》上發表了題為《卡爾,馬克思在尤·茹科夫斯基的法庭上》的文章,反駁了茹科夫斯基對馬克思的指責。但米海洛夫斯基是站在民粹主義立場上來捍衛馬克思的。他認為《資本論》最重要的意義是揭露了資本主義的野蠻性,並且證明西歐資產階級制度對俄國來說是有害的。他否認俄國存在資本主義,力圖“按照馬克思的觀點”來說明馬克思學說的主要原理不適用於俄國。他還認為,《資本論》表明作者具有“罕見的邏輯力量和淵博知識”,其理論是嚴謹、完整的,因而也是有吸引力的,但正因如此,對它不能完全“把門敞開”。民意黨人列·季霍米羅夫也曾評論說,馬克思的著作在研究資本主義國家時所具有的完整性和深刻性,在解釋俄國的發展時就顯得遜色多了;我們在馬克思那裡找不到我們革命進程的公式,他沒有預言我們的未來,也沒有為我們的行動提供綱領;在歐洲,馬克思不僅是偉大的學者,也是政治領袖;但對於我們來說,他就缺乏後一個重要方面了。米海洛夫斯基和季霍米羅夫的這些觀點反映了民粹派革命家對於馬克思學說的一般態度。
馬克思恩格斯很清楚民粹派世界觀的弱點和矛盾,但認為他們思想上的不成熟是與當時俄國社會的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並且特別讚賞他們堅定的革命意志、忘我的犧牲精神、國際主義的傾向和發動俄國農民起來鬥爭的意願,熱情地向他們提供忠告和給予支持。在思想上和理論上,馬克思和恩格斯也盡力幫助俄國革命者尋求正確的世界觀和鬥爭策略。他們對巴枯寧主義和涅恰耶夫主義的批判,對於糾正俄國革命運動中的無政府主義傾向具有重要意義。1875年,在馬克思的贊同和支持下,恩格斯在《流亡者文獻》這一組文章中同著名的民粹派思想家拉甫羅夫、特卡喬夫等進行論戰,指出了民粹主義理論的錯誤之處。此後馬克思本人也不止一次地向俄國革命者指出過他們觀點上的失誤,並就俄國知識界普遍關心的問題發表意見。
俄國民粹派理論的重要基礎之一是,只要清除了專制制度這一障礙,俄國便可以不經過資本主義階段而過渡到社會主義,具有合作和平均主義性質的農村公社為這種不同於西歐的方式提供了可能。但馬克思認為,俄國面臨的革命將是民主革命而不是社會主義革命。對於俄國發展的道路問題,馬克思持審慎的態度。在1877年末給《祖國紀事》編輯部的信中,他在批評米海洛夫斯基曲解他的學說時也談到了這個問題“如果俄國繼續走它在1861 年所開始走的道路,那它將會失去當時歷史所能提供給一個民族的最好的機會,而遭受資本主義制度所帶來的一切極端不幸的災難。”山他以這種表述避免作出直接的明確的結論,但他已注意到並建議民粹派思想家考慮俄國已出現的“成為資本主義民族”的趨勢。不過,馬克思沒有把這封信寄出。它是在馬克思去世之後才被發現的。
在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俄國出現革命形勢的條件下,俄國革命者中對俄國資本主義的命運和村社在未來發展中的地位進行著探討和爭論。他們都希望聽到馬克思對這個問題的意見。1880年,莫羅佐夫曾以民意黨執行委員會的名義請求馬克思發表一篇關於俄國公社問題的著作。1881年2月,由於對沃龍佐夫不久前在《祖國紀事》上發表的一篇試圖證明資本主義在俄國沒有基礎的文章看法不一,查蘇利奇代表流亡的革命者給馬克思寫信,請他就俄國經濟發展的前景、特別是俄國土地公社的命運談談自己的看法。
查蘇利奇在信中寫道:“您不會不知道,您的《資本論》在俄國大受歡迎。……但是,看來有一件事您是不知道的,這就是您的《資本論》在我們關於俄國土地問題和我國農村公社問題的爭論中所起的作用。您了解得比誰都清楚,在俄國這個問題是多麼重要,多麼引人注目。車爾尼雪夫斯基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想法,這您是知道的。我國的進步書刊,如《祖國紀事》在繼續發揮他的思想。但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是個生死攸關的問題,對我們社會主義政黨來說尤其如此。甚至我國革命的社會黨人個人的命運也取決於對這一問題的觀點究竟如何。”查蘇利奇的懇切陳詞說明了馬克思的學說對於俄國進步思想的巨大影響,也使馬克思不能拒絕對這個問題給予答覆。
馬克思四易其稿,完成了給查蘇利奇的簡短覆信。他在信中表示,他的關於資本主義發展歷史必然性的理論明確地限於西歐各國。關於俄國農村公社,馬克思寫道:“從我根據自己找到的原始材料所進行的專門研究中,我深信:這種農村公社是俄國社會新生的支點;可是要使它能發揮這種作用,首先必須肅清從各方面向它襲來的破壞性影響,然後保證它具備自由發展所必需的正常條件。”
馬克思對俄國公社和社會發展道路問題的看法,同民粹派的觀點是有著原則分歧的。馬克思不同意把俄國農村公社理想化,他認為公社本身不能成為俄國社會主義革新的泉源,只有在俄國人民革命使公社擺脫壓迫、並且得到西方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取得勝利的工人階級的支持下,它才有可能成為俄國社會復興的因素。
馬克思恩格斯很清楚民粹派世界觀的弱點和矛盾,但認為他們思想上的不成熟是與當時俄國社會的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並且特別讚賞他們堅定的革命意志、忘我的犧牲精神、國際主義的傾向和發動俄國農民起來鬥爭的意願,熱情地向他們提供忠告和給予支持。在思想上和理論上,馬克思和恩格斯也盡力幫助俄國革命者尋求正確的世界觀和鬥爭策略。他們對巴枯寧主義和涅恰耶夫主義的批判,對於糾正俄國革命運動中的無政府主義傾向具有重要意義。1875年,在馬克思的贊同和支持下,恩格斯在《流亡者文獻》這一組文章中同著名的民粹派思想家拉甫羅夫、特卡喬夫等進行論戰,指出了民粹主義理論的錯誤之處。此後馬克思本人也不止一次地向俄國革命者指出過他們觀點上的失誤,並就俄國知識界普遍關心的問題發表意見。
俄國民粹派理論的重要基礎之一是,只要清除了專制制度這一障礙,俄國便可以不經過資本主義階段而過渡到社會主義,具有合作和平均主義性質的農村公社為這種不同於西歐的方式提供了可能。但馬克思認為,俄國面臨的革命將是民主革命而不是社會主義革命。對於俄國發展的道路問題,馬克思持審慎的態度。在1877年末給《祖國紀事》編輯部的信中,他在批評米海洛夫斯基曲解他的學說時也談到了這個問題“如果俄國繼續走它在1861 年所開始走的道路,那它將會失去當時歷史所能提供給一個民族的最好的機會,而遭受資本主義制度所帶來的一切極端不幸的災難。”山他以這種表述避免作出直接的明確的結論,但他已注意到並建議民粹派思想家考慮俄國已出現的“成為資本主義民族”的趨勢。不過,馬克思沒有把這封信寄出。它是在馬克思去世之後才被發現的。
在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俄國出現革命形勢的條件下,俄國革命者中對俄國資本主義的命運和村社在未來發展中的地位進行著探討和爭論。他們都希望聽到馬克思對這個問題的意見。1880年,莫羅佐夫曾以民意黨執行委員會的名義請求馬克思發表一篇關於俄國公社問題的著作。1881年2月,由於對沃龍佐夫不久前在《祖國紀事》上發表的一篇試圖證明資本主義在俄國沒有基礎的文章看法不一,查蘇利奇代表流亡的革命者給馬克思寫信,請他就俄國經濟發展的前景、特別是俄國土地公社的命運談談自己的看法。
查蘇利奇在信中寫道:“您不會不知道,您的《資本論》在俄國大受歡迎。……但是,看來有一件事您是不知道的,這就是您的《資本論》在我們關於俄國土地問題和我國農村公社問題的爭論中所起的作用。您了解得比誰都清楚,在俄國這個問題是多麼重要,多麼引人注目。車爾尼雪夫斯基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想法,這您是知道的。我國的進步書刊,如《祖國紀事》在繼續發揮他的思想。但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是個生死攸關的問題,對我們社會主義政黨來說尤其如此。甚至我國革命的社會黨人個人的命運也取決於對這一問題的觀點究竟如何。”查蘇利奇的懇切陳詞說明了馬克思的學說對於俄國進步思想的巨大影響,也使馬克思不能拒絕對這個問題給予答覆。
馬克思四易其稿,完成了給查蘇利奇的簡短覆信。他在信中表示,他的關於資本主義發展歷史必然性的理論明確地限於西歐各國。關於俄國農村公社,馬克思寫道:“從我根據自己找到的原始材料所進行的專門研究中,我深信:這種農村公社是俄國社會新生的支點;可是要使它能發揮這種作用,首先必須肅清從各方面向它襲來的破壞性影響,然後保證它具備自由發展所必需的正常條件。”
馬克思對俄國公社和社會發展道路問題的看法,同民粹派的觀點是有著原則分歧的。馬克思不同意把俄國農村公社理想化,他認為公社本身不能成為俄國社會主義革新的泉源,只有在俄國人民革命使公社擺脫壓迫、並且得到西方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取得勝利的工人階級的支持下,它才有可能成為俄國社會復興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