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軍的策略是,讓第 7 英印師作為一隻鐵砧頑強固守,而讓後備部隊像鐵錘一 樣把對方擊碎。蒙巴頓後來宣布:“我是這種策略的發明者,並要把這種方
法推廣開來。”日軍感到自己的兩個師團有遭到反包圍的危險,從 17 日起逐 步分批撤退,雖然開始時還幾乎難以覺察。
2 月 24 日,英軍第 5 師終於完全占領了雅基都山口,徹底解除了日軍 對梅塞維部隊的包圍。櫻井省三中將不得不承認,這次若開戰役日軍失敗了。 日軍第
55 師團和第 54 師團經過 20 來天的戰鬥,此時已傷亡慘重,實力大 大減少。由於蒙巴頓直轄的第 21、第 224 英國飛行團,對地面的火力攻擊
愈來愈猛烈,櫻井省三被迫把大部隊分散成一股股小部隊,試圖穿過叢林逃 跑。久保突擊部隊在撤退時,遭到衝殺出來的第 7 英印師和向南進逼的英印 第 26
師以及第 36 師的夾擊,全部被殲。投入對梅塞維部隊主陣地進攻的 7000 名日軍官兵,至少有 5000 人死在叢林裡,其中有些是餓死或是病死的。
在爭奪信茲維亞英軍後勤掩蔽所的戰鬥中,日軍先後將其第 28 軍的兩 個師團投了進去,擔任主攻或增援、掩護的任務,占其發動若開戰役總兵力 的 2/3
強。因此,這一戰鬥結束後,若開戰役實際上也隨之告終了。整個戰 役中,梅塞維的第 7 英印師蒙受了二三千人的傷亡,但是,他們在各路援軍
的配合下,總共擊斃了 7000 名日軍官兵;陸續生俘了 500 余名日本兵(這 在緬甸戰場確是聞所未聞的)。英國的、印度的、非洲的及廓爾喀族士兵,
為了自己的生存和打敗日本人,進行了殊死的戰鬥,表現了頑強的意志。戰 役結束後,蒙巴頓給妻子埃德維娜寫信,告訴她勝利的消息,他說:“這要
歸功於我們的軍人的高昂士氣和勇敢精神。在幾乎同樣的情況下,他們以前 曾狼狽而逃,因此我認為東南亞盟軍總部已經證明了它的存在的必要性。”
為了鼓舞士氣,在作戰人員中樹立英雄主義的榜樣,蒙巴頓還利用他與王室 的特殊關係,使國王批准了向 10 多位參戰有功人員授予維多利亞十字勳章。
在一次戰役中,有這麼多的人獲得這一殊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軍在任
何其他戰區都沒有過先例的。 在相隔著半個地球的英國倫敦,當邱吉爾首先聞知勝利的消息後,興
奮地擬就了一份賀電。他給蒙巴頓的電文說:“我對你和第 14 集團軍在著開
與日軍進行的一系列的作戰中所取得的勝利戰果,表示衷心的祝賀。在緬甸 的叢林戰中,日本軍隊受到挑戰並被擊敗。他們大言不慚的自吹自擂,這回
可得到了有力的揭露——這對於從事於我們共同事業的各階層人士、各民族 人民來說,都必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白廳的高級將領們也紛紛打來電
報,向蒙巴頓、斯利姆和克里斯蒂森等人表示祝賀。
戰役結束後,蒙巴頓立即召集總部的參謀們總結了作戰經驗。他指出: 這次若開戰役和上一次韋維爾進行的那場戰役相比較,關鍵的區別是,第二
次著開戰役中己方的空中力量特別是在後期得到了很大加強,正是由於如 此,才使處於敵後的部隊能夠得到支持。同時,英印軍隊的士氣經過整飭也
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一點,從日本著名戰史專家桑田悅和前原透合著的《簡 明日本戰》中,也能得到相似的結論:“1944 年 2 月,日軍在若開方向發起
了攻勢,以利於英帕爾作戰的實施。突擊部隊穿過東部山脈,插到敵人側後, 同正面攻擊的部隊一起在辛遮瓦盆地包圍了英印第 7 師主力。眼看就要獲
勝,但英印部隊依靠坦克的環形防禦阻止進攻,並從空中得到支援和補充給 養進行抗擊。輕裝的日軍無力攻破環形陣地,不斷變更攻擊部署,26 日解
除包圍後撤。隨著盟軍空中優勢的擴大,不得不中止作戰。”
正當英軍陶醉在著開戰役的輝煌勝利之中時,蒙巴頓司令部的情報機 構發現了阿薩姆邊境地區的一些不祥跡象:日軍正在緬甸一側集結重兵,發
起的攻勢將比若開攻勢的規模更大。雖然蒙巴頓料到日本人在那裡會挑起戰 端,但沒有想到進攻會來得那樣迅猛。若開地區的戰火剛剛平息 10 余天,3 月 8
日,日軍第 15 軍所屬的 3 個師團及配署部隊的近 10 萬法西斯官兵開始 越過親敦江攻入印度境內,揭開了英帕爾戰役的戰幕。這是戰爭後期,英日
雙方在東南亞戰場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較量,究竟孰勝?孰敗?且看下章細 說。
第十五章 激戰英帕爾
冒險武士犯印境,蒙氏布陣巧用兵; 盟軍官兵同仇愾,殺得日寇心顫驚。 在日本大本營的作戰序號中,英帕爾戰役被命名為“烏”號作戰。戰
後,日本防衛廳戰史研究室編纂的《緬甸作戰》一書,稱它是駐緬日軍“進 行的一場無謀的作戰”。
積極主張發動這次戰役的牟田口廉也中將,是日本陸軍中著名的少壯 派將領。
侵緬初期,此人任日第 18 師團師團長,後因作戰有功,接替飯田祥二 郎中將升任日第 15 軍軍司令官。接任以來,他極力主張進攻英帕爾,占領
法推廣開來。”日軍感到自己的兩個師團有遭到反包圍的危險,從 17 日起逐 步分批撤退,雖然開始時還幾乎難以覺察。
2 月 24 日,英軍第 5 師終於完全占領了雅基都山口,徹底解除了日軍 對梅塞維部隊的包圍。櫻井省三中將不得不承認,這次若開戰役日軍失敗了。 日軍第
55 師團和第 54 師團經過 20 來天的戰鬥,此時已傷亡慘重,實力大 大減少。由於蒙巴頓直轄的第 21、第 224 英國飛行團,對地面的火力攻擊
愈來愈猛烈,櫻井省三被迫把大部隊分散成一股股小部隊,試圖穿過叢林逃 跑。久保突擊部隊在撤退時,遭到衝殺出來的第 7 英印師和向南進逼的英印 第 26
師以及第 36 師的夾擊,全部被殲。投入對梅塞維部隊主陣地進攻的 7000 名日軍官兵,至少有 5000 人死在叢林裡,其中有些是餓死或是病死的。
在爭奪信茲維亞英軍後勤掩蔽所的戰鬥中,日軍先後將其第 28 軍的兩 個師團投了進去,擔任主攻或增援、掩護的任務,占其發動若開戰役總兵力 的 2/3
強。因此,這一戰鬥結束後,若開戰役實際上也隨之告終了。整個戰 役中,梅塞維的第 7 英印師蒙受了二三千人的傷亡,但是,他們在各路援軍
的配合下,總共擊斃了 7000 名日軍官兵;陸續生俘了 500 余名日本兵(這 在緬甸戰場確是聞所未聞的)。英國的、印度的、非洲的及廓爾喀族士兵,
為了自己的生存和打敗日本人,進行了殊死的戰鬥,表現了頑強的意志。戰 役結束後,蒙巴頓給妻子埃德維娜寫信,告訴她勝利的消息,他說:“這要
歸功於我們的軍人的高昂士氣和勇敢精神。在幾乎同樣的情況下,他們以前 曾狼狽而逃,因此我認為東南亞盟軍總部已經證明了它的存在的必要性。”
為了鼓舞士氣,在作戰人員中樹立英雄主義的榜樣,蒙巴頓還利用他與王室 的特殊關係,使國王批准了向 10 多位參戰有功人員授予維多利亞十字勳章。
在一次戰役中,有這麼多的人獲得這一殊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軍在任
何其他戰區都沒有過先例的。 在相隔著半個地球的英國倫敦,當邱吉爾首先聞知勝利的消息後,興
奮地擬就了一份賀電。他給蒙巴頓的電文說:“我對你和第 14 集團軍在著開
與日軍進行的一系列的作戰中所取得的勝利戰果,表示衷心的祝賀。在緬甸 的叢林戰中,日本軍隊受到挑戰並被擊敗。他們大言不慚的自吹自擂,這回
可得到了有力的揭露——這對於從事於我們共同事業的各階層人士、各民族 人民來說,都必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白廳的高級將領們也紛紛打來電
報,向蒙巴頓、斯利姆和克里斯蒂森等人表示祝賀。
戰役結束後,蒙巴頓立即召集總部的參謀們總結了作戰經驗。他指出: 這次若開戰役和上一次韋維爾進行的那場戰役相比較,關鍵的區別是,第二
次著開戰役中己方的空中力量特別是在後期得到了很大加強,正是由於如 此,才使處於敵後的部隊能夠得到支持。同時,英印軍隊的士氣經過整飭也
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一點,從日本著名戰史專家桑田悅和前原透合著的《簡 明日本戰》中,也能得到相似的結論:“1944 年 2 月,日軍在若開方向發起
了攻勢,以利於英帕爾作戰的實施。突擊部隊穿過東部山脈,插到敵人側後, 同正面攻擊的部隊一起在辛遮瓦盆地包圍了英印第 7 師主力。眼看就要獲
勝,但英印部隊依靠坦克的環形防禦阻止進攻,並從空中得到支援和補充給 養進行抗擊。輕裝的日軍無力攻破環形陣地,不斷變更攻擊部署,26 日解
除包圍後撤。隨著盟軍空中優勢的擴大,不得不中止作戰。”
正當英軍陶醉在著開戰役的輝煌勝利之中時,蒙巴頓司令部的情報機 構發現了阿薩姆邊境地區的一些不祥跡象:日軍正在緬甸一側集結重兵,發
起的攻勢將比若開攻勢的規模更大。雖然蒙巴頓料到日本人在那裡會挑起戰 端,但沒有想到進攻會來得那樣迅猛。若開地區的戰火剛剛平息 10 余天,3 月 8
日,日軍第 15 軍所屬的 3 個師團及配署部隊的近 10 萬法西斯官兵開始 越過親敦江攻入印度境內,揭開了英帕爾戰役的戰幕。這是戰爭後期,英日
雙方在東南亞戰場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較量,究竟孰勝?孰敗?且看下章細 說。
第十五章 激戰英帕爾
冒險武士犯印境,蒙氏布陣巧用兵; 盟軍官兵同仇愾,殺得日寇心顫驚。 在日本大本營的作戰序號中,英帕爾戰役被命名為“烏”號作戰。戰
後,日本防衛廳戰史研究室編纂的《緬甸作戰》一書,稱它是駐緬日軍“進 行的一場無謀的作戰”。
積極主張發動這次戰役的牟田口廉也中將,是日本陸軍中著名的少壯 派將領。
侵緬初期,此人任日第 18 師團師團長,後因作戰有功,接替飯田祥二 郎中將升任日第 15 軍軍司令官。接任以來,他極力主張進攻英帕爾,占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