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總則包括四條,至於各章內容,至為充實,全部共有69條,分成四篇:第一篇為《關於皇室及國家之禮法》,第二篇為《一般之禮法》,第三篇為《關於公司旗、公司主人、來賓之禮法 》,第四篇為《日常生活起居之禮法》。

  1940年12月,日本政府制定《經濟新體制綱要 》,從此以後,凡有關的經濟活動,愈發加強公益優先原則。這時,與軍需工業直線上升成為明顯對比的,是各種民需工業一天比一天衰落。創業以來,專門製造家庭用電氣器具,並贏得事業成功的松下電器公司,雖被迫向軍需生產方面轉變,但比起其他公司來,不能不落後一步。可是在轉換製造軍需品的歷程中,以其所特有的大量生產的設備及其優異的經營管理方式,曾得到軍方極高的評價。

  原料、資材的缺乏,一年較一年嚴重。禁止製造民需物品,致使松下電器公司的工廠生產,軍需品所占比重急速增大,局勢所迫,自然非如此不可。松下幸之助處於這種艱難情形之下,仍能以多年來製造民需物品所得的經營理論,始終努力貫徹在日常工作之中。

  1941年1月,以公司總經理的名義,松下幸之助發出“第47號通知 ”,對公司員工強調“培植信用”的重要性。

  “信用至為重要,尤其是商人更不能缺少信用。至於我等製造廠家,若想獲得他人信任,今後無論製造部門或銷售部門,一定要迎合需要者的希求,完全滿足他們的欲望。也就是應該常常記住:‘顧客第一’、‘信用至上’、‘客戶永遠是對的 ’。除了製造對他們有用的優良物品外,則無論什麼蹩腳東西,均不要生產或售給他們。這一原則,必須嚴格地永久地遵守。銷售有瑕疵的商品賺來的利益,必失掉寶貴的信用,兩相比較,還是損失大收益小,並且會導致整個事業垮台,不可不慎!

  以前曾強調全體動員,製造優美貨品,用意就在此。我們從今天起,就要付諸實行!假如今後任何部門出售的製品違背了上述的宗旨,由於貨物品質惡劣而使松下電器公司失信於客戶,其部門的主管要負全部責任。希特別注意為要!保持最好的信用,大家互相警惕,彼此應當互相勸勉 !”

  1941年12月8日,因日本偷襲珍珠港,引起太平洋戰爭,並進而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42年一年中,可以說日本軍占據優勢。及至1943年2月,在“瓜達爾卡納爾島 ”,以日軍一戰敗北為轉折點,之後,同盟國軍隊加強反攻,節節勝利,日軍遭受猛烈炮火攻擊,失掉主動,從各地戰場一路敗退下來。

  由於軍方的要求,松下幸之助投資1000萬日元,於1943年4月設立松下造船公司。不容諱言,松下幸之助本人對造船事業毫無經驗,既沒有設備,又缺少技術人員,當初可能絕不想染指這項事業。但是,從1942年起到1943年止,日本政府的造船計劃未能達到目標,軍方慫恿他經營造船事業,才使他下決心按照他的獨特構想著手設廠製造。

  所謂他的構想,是指活用以前大量生產電氣器具的經驗,採用一種“裝配線作業方式”來造船。他將造船工程分成8個或者10個階段,確定每一階段的工程所需用的時間,分工連貫作業。松下幸之助估計這樣一天可製造船舶一艘。

  他立刻擬定計劃,從“戰時標準型船舶”之中,選用噸數在250~300噸級之“拖曳船 ”,並大量生產。向日本政府申請立案,政府主管單位對其頗具獨創性及積極性的計劃至為讚許,很快就批准他的造船事業申請,並表示如果尋找建廠用土地發生困難時,也願助一臂之力。實際造船必不可缺少的是土地,很巧,這一難題不久即告解決。原來當時大阪府知事三邊長治對此事不但了解清楚,且極想協助促成,在□(地名)地方有大阪府的公地3萬坪,當即拍賣給松下造船公司。

  這時,松下幸之助調派“專務董事”井植歲男為松下造船公司總經理,井植歲男當即根據以前擬定好的計劃,在購得的土地上運來機械設備,建築廠房。另一方面,到處雇用造船技術人員。

  松下造船公司業績極佳,可說是獲得了劃時代的成功。因此引起軍方首腦們的注意。海軍當局乃勸請松下幸之助再製造飛機。實際此時松下電器公司的分公司早已大規模地改換業務,正在製造飛機的螺旋槳等零件。在1943年8月,該分公司獨立,改稱為松下航空工業公司。這時,松下幸之助當然沒有想擴大生產能力、著手製造整個飛機的念頭。不過,以外行人造船而竟能成功,使他志得意滿,對造飛機產生了極大的信心。恰於這個時候海軍當局一再要求他從事飛機的生產,自然無法一口拒絕。在1943年10月,他投資日幣3000萬元,設立松下飛機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飛機股份有限公司雖說是生產飛機的單位,最初即使引擎也不能製造,而僅僅以產制機身為主,且最要緊的一點,機身的主要材料是強鋁,這種材料在當時極度缺少,故以薄木夾板再加上一層人造膠木充做機身的材料,成為木製的機身。

  松下事業所屬各公司,沒有懂得製造飛機的技師,同時,上述材料製成的木製機身,還在海軍當局研究開發之中,松下飛機公司開始製造之際,完全依賴海軍機構派來的技師指導和協助。技術工程師不足,機械、設備、資材的採購調度也好,工人、技工招雇也好,當松下飛機公司開始作業時,其難以解決的棘手問題,不知比以前松下造船公司開業時又增加多少倍。這些不易克服的難題,等到一項一項設法解決之後,該公司總算好歹造出第一架飛機,可這已經是日本投降那年的春天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