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是不肯。另一方面,祖母的惟一的立場是,推舉黨主席,應該要有黨的應有秩序,
這是她的一貫立場。"
至於蔣孝勇所謂"孔家"指的是誰,顯然是孔令侃。當時,蔣介石辭世期間,
孔令侃人在台北,蔣經國過世之後沒多久他也抵達台北。
對於孔家,蔣孝勇始終疏而遠之。孔令儀、孔令偉在世的時候,他們之間更是
彼此保持著距離,這恐怕是沒有辦法的選擇。
但是,也有記載,蔣介石剛去世時,宋美齡儼然以權力的繼承者自居,並想借
蔣介石的遺孀的地位,替孔令侃在台灣謀個重要職位。孔令侃想得到的"行政院長"
這個頭銜,但為蔣經國堅拒。孔令侃還想在群龍元首之際爭撈一點好處,這個打算
就是將"官邸派"大將秦孝儀送到上層。當時國民黨中央秘書長張寶樹連夜奔走於
各政要之間,緊急會商如何能擋掉這件事而又不傷害宋美齡的尊嚴。最後,決定將
國民黨總裁一職空起來,由"副總統"嚴家徐提名,另舉蔣經國為國民黨代理主席,
才解決了這個難題。為此,宋美齡負氣出走美國。
究竟這裡的明爭暗鬥有多激烈,或者真如蔣孝勇所述宋美齡主動退讓,只有當
事人自己最清楚。不過,宋美齡終究在蔣介石死後,不再在政治舞台上頻繁表演,
由輝煌歸於孤寂,不能不說這裡沒有無可奈何的成分。
及至李登輝上台,蔣家人的日子就不好過了。面對現實,蔣孝勇不得不發出這
樣的哀嘆:
父親一過世,我就感到氣氛不對了。我曉得台灣要變,會變得和父親在世時不
一樣,所以我決定要出去。我的心愿是,蔣家涉足政治,要到我這代結束,不要再
讓下一代有這個包袱,蔣家過去和中國現代史似乎是連在一起的,但總是要有個結
束,不是別的原因,是因為人家總是用有色眼鏡來看。我不願意我的小孩跟我有同
樣的遭遇。
1988年,當蔣孝勇受到民進黨"民意代表"的攻擊之後,即向加拿大當局提出
全家移民申請。
準備離境前,蔣孝勇帶著兩個兒子到士林宮邸,向宋美齡辭別。宋美齡告訴兩
個曾孫:"你們要出去,我絕對贊成,但是出去要記得兩件事--第一,不要忘記
你們姓蔣;第二,不要忘記你們是中國人!"
蔣孝勇的家安在蒙特婁市郊的半山坡上。房子不算大,約百坪左右。離開台
灣之前,家裡有管家、傭人,方智怡甚至沒有下過廚。然而一家人到蒙特婁之後,
生活由絢爛到平淡,身邊再無傭人服侍,只有兩個兒子,四人"相依為命",富貴
之氣斷然不如台灣那麼茁旺了,一切都得靠自己。蔣孝勇甚至還幫兒子縫扣子。
加拿大雖然遠離台灣,可並不能因此而撫平蔣孝勇心中的不快。當初他為了避
開政治爭鬥及商業糾葛而來到加拿大,由緊張忙碌的生活進入節奏緩慢的悠閒歲月,
不能不讓蔣孝勇有些失落。遠在加拿大的他,不能忘懷台灣的一切,時刻關注台灣
的政治動向,剪報、摘記重點、寫感想,是每日的必修課。蒙特婁當地有華文
《世界日報》,也可以收看華語電視台,這為蔣孝勇提供了更多了解故園風雨的機
會。
1990年,蔣孝勇夫婦意外得子友青,這樣蔣孝勇一家成為五口,長子蔣友柏、
次子蔣友常。在加拿大的生活了三年之後,蔣孝勇全家取得加拿大護照。
1993年,因長子蔣友柏高中畢業法語不過關,無法就讀英文大學,蔣孝勇一家
搬到舊金山,住在東灣一個緊臨高爾夫球場,風景優美的社區。
在舊金山,原來蔣孝勇主持的中興電工在此成立了分公司,由蔣孝勇擔綱。這
樣一來,蔣孝勇一家在美國生了根,與宋美齡的接觸就更多了。
自從蔣孝勇全家移居加拿大後,全家每年過聖誕節都趕到紐約與宋美齡一起過
。當初蔣孝勇移居海外時,宋美齡曾說:"這樣好,回家更方便了。"有人認為是
指回大陸方便,但更準確的可能是說回到宋美齡那裡更方便了。
在信仰上,蔣孝勇和宋美齡是很好溝通的。基督教,是蔣家三代不少人的宗教
信仰。究其淵源,蔣家信仰基督教起於宋美齡。蔣介石、宋美齡都是虔誠的基督教,
兩子蔣經國、蔣緯國也稱自己信奉基督。
蔣孝勇從小就隨蔣介石上教堂,10歲時就應蔣介石、宋美齡的要求,在凱歌堂
受了洗禮。
蔣家的宗教信仰並非完全是基督教。蔣孝勇的大哥蔣孝文終其一生沒有宗教信
仰,大嫂徐乃錦則是天主教友;二哥蔣孝武雖然小時候和他同時受洗,長大之後卻
皈依佛教。只有姐姐蔣孝章,是虔誠的基督徒。
宋美齡對蔣孝勇的宗教信仰影響是深刻的。蔣介石辭世不久,有一天晚上蔣孝
勇陪著宋美齡。窗外,微風拂動樹葉,搖曳起伏。宋美齡說:"上帝就像這風一樣,
這是她的一貫立場。"
至於蔣孝勇所謂"孔家"指的是誰,顯然是孔令侃。當時,蔣介石辭世期間,
孔令侃人在台北,蔣經國過世之後沒多久他也抵達台北。
對於孔家,蔣孝勇始終疏而遠之。孔令儀、孔令偉在世的時候,他們之間更是
彼此保持著距離,這恐怕是沒有辦法的選擇。
但是,也有記載,蔣介石剛去世時,宋美齡儼然以權力的繼承者自居,並想借
蔣介石的遺孀的地位,替孔令侃在台灣謀個重要職位。孔令侃想得到的"行政院長"
這個頭銜,但為蔣經國堅拒。孔令侃還想在群龍元首之際爭撈一點好處,這個打算
就是將"官邸派"大將秦孝儀送到上層。當時國民黨中央秘書長張寶樹連夜奔走於
各政要之間,緊急會商如何能擋掉這件事而又不傷害宋美齡的尊嚴。最後,決定將
國民黨總裁一職空起來,由"副總統"嚴家徐提名,另舉蔣經國為國民黨代理主席,
才解決了這個難題。為此,宋美齡負氣出走美國。
究竟這裡的明爭暗鬥有多激烈,或者真如蔣孝勇所述宋美齡主動退讓,只有當
事人自己最清楚。不過,宋美齡終究在蔣介石死後,不再在政治舞台上頻繁表演,
由輝煌歸於孤寂,不能不說這裡沒有無可奈何的成分。
及至李登輝上台,蔣家人的日子就不好過了。面對現實,蔣孝勇不得不發出這
樣的哀嘆:
父親一過世,我就感到氣氛不對了。我曉得台灣要變,會變得和父親在世時不
一樣,所以我決定要出去。我的心愿是,蔣家涉足政治,要到我這代結束,不要再
讓下一代有這個包袱,蔣家過去和中國現代史似乎是連在一起的,但總是要有個結
束,不是別的原因,是因為人家總是用有色眼鏡來看。我不願意我的小孩跟我有同
樣的遭遇。
1988年,當蔣孝勇受到民進黨"民意代表"的攻擊之後,即向加拿大當局提出
全家移民申請。
準備離境前,蔣孝勇帶著兩個兒子到士林宮邸,向宋美齡辭別。宋美齡告訴兩
個曾孫:"你們要出去,我絕對贊成,但是出去要記得兩件事--第一,不要忘記
你們姓蔣;第二,不要忘記你們是中國人!"
蔣孝勇的家安在蒙特婁市郊的半山坡上。房子不算大,約百坪左右。離開台
灣之前,家裡有管家、傭人,方智怡甚至沒有下過廚。然而一家人到蒙特婁之後,
生活由絢爛到平淡,身邊再無傭人服侍,只有兩個兒子,四人"相依為命",富貴
之氣斷然不如台灣那麼茁旺了,一切都得靠自己。蔣孝勇甚至還幫兒子縫扣子。
加拿大雖然遠離台灣,可並不能因此而撫平蔣孝勇心中的不快。當初他為了避
開政治爭鬥及商業糾葛而來到加拿大,由緊張忙碌的生活進入節奏緩慢的悠閒歲月,
不能不讓蔣孝勇有些失落。遠在加拿大的他,不能忘懷台灣的一切,時刻關注台灣
的政治動向,剪報、摘記重點、寫感想,是每日的必修課。蒙特婁當地有華文
《世界日報》,也可以收看華語電視台,這為蔣孝勇提供了更多了解故園風雨的機
會。
1990年,蔣孝勇夫婦意外得子友青,這樣蔣孝勇一家成為五口,長子蔣友柏、
次子蔣友常。在加拿大的生活了三年之後,蔣孝勇全家取得加拿大護照。
1993年,因長子蔣友柏高中畢業法語不過關,無法就讀英文大學,蔣孝勇一家
搬到舊金山,住在東灣一個緊臨高爾夫球場,風景優美的社區。
在舊金山,原來蔣孝勇主持的中興電工在此成立了分公司,由蔣孝勇擔綱。這
樣一來,蔣孝勇一家在美國生了根,與宋美齡的接觸就更多了。
自從蔣孝勇全家移居加拿大後,全家每年過聖誕節都趕到紐約與宋美齡一起過
。當初蔣孝勇移居海外時,宋美齡曾說:"這樣好,回家更方便了。"有人認為是
指回大陸方便,但更準確的可能是說回到宋美齡那裡更方便了。
在信仰上,蔣孝勇和宋美齡是很好溝通的。基督教,是蔣家三代不少人的宗教
信仰。究其淵源,蔣家信仰基督教起於宋美齡。蔣介石、宋美齡都是虔誠的基督教,
兩子蔣經國、蔣緯國也稱自己信奉基督。
蔣孝勇從小就隨蔣介石上教堂,10歲時就應蔣介石、宋美齡的要求,在凱歌堂
受了洗禮。
蔣家的宗教信仰並非完全是基督教。蔣孝勇的大哥蔣孝文終其一生沒有宗教信
仰,大嫂徐乃錦則是天主教友;二哥蔣孝武雖然小時候和他同時受洗,長大之後卻
皈依佛教。只有姐姐蔣孝章,是虔誠的基督徒。
宋美齡對蔣孝勇的宗教信仰影響是深刻的。蔣介石辭世不久,有一天晚上蔣孝
勇陪著宋美齡。窗外,微風拂動樹葉,搖曳起伏。宋美齡說:"上帝就像這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