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大炮,這次請儂來京開什麼會呀?”宋慶齡讓顧金鳳給靳山旺端上了一杯來自江南的碧螺春綠茶後,笑吟吟地問道。
“開會。貫徹落實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實行機構改革。”這時,靳山旺還不知道這次把他召去北京開會的真正用意。後來他才明白,原來,貫徹落實十一屆三中全會僅是一個方面的內容,而傳達中共中央辦公廳有關揭批“兩個凡是”才是主要內容。
------------
迂迴斡旋(4)
------------
“我真眼熱(羨慕)儂,大炮。”在聽到靳山旺來北京開會的事後,宋慶齡不由觸景生情,感嘆道,“儂十八九歲就入了黨,可我八九十歲了,還在黨的大門外,一些黨內的重大活動與機密,都不能及時了解,心裡總有點那個。”
“話可不能這麼說,宋副委員長。這可是周總理、劉少奇他們當年的遠見,是中國革命的需要。”這幾年,靳山旺學習了一些有關宋慶齡的文章講話後,思想認識更深刻了,“我看過儂好多著作,儂總是在關鍵的時刻,引導我們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其實,儂在思想上早就入了黨。我在這裡再次向儂表個態,我一定不辜負儂長期以來對我的諄諄教誨,不管到了哪裡,我都會沿著儂當年給我指引的方向,為黨為國家作出貢獻,不給儂丟臉。”
“謝謝儂,謝謝儂。大炮。”宋慶齡臉上浮現出了欣慰的笑容,連聲致謝,還表揚靳山旺變得“會說話了”,“覺悟也提高了”。
他倆正談得高興,鍾興寶端著飯菜走進了書房,一老一少再次像1975年那樣促膝相對,共進午餐。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宋慶齡因為身體的原因沒有喝酒,而是非要給靳山旺倒了一杯葡萄酒。
席間,他倆繼續邊吃邊談。
這時,宋慶齡見只有他們兩人,所以,再次向靳山旺吐出了她心中的話。
“大炮,這一陣來,我感到有點苦悶,心裡有種孤獨感。”
靳山旺一怔,心想:這幾年來,老太太的身心都獲得了解放,國事活動相當頻繁,她何來這種感覺呢?他不由得停止了進食,靜靜地聆聽老太太的下文。
“一是我的身體健康每況愈下,越來越虛弱。儂勿曉得我現在身體裡有多少種毛病,它們糾纏得我吃不好,睡不香,這邊痛,那邊酸,我真擔心哪一天我會倒下去後再也爬不起來呢。”
“看儂,又要瞎想了。儂勿會的,勿會的,儂至少要活一百歲。”
宋慶齡聽了,悽然一笑,接著壓低聲音說道:“二是身邊的人員跟我的話語明顯少了,是認為我身體不行了呢?還是我哪裡做得不對了?我想不明白;三是年紀太老了,行動不方便,一天不如一天了,連到院子裡走走、看看我的鴿子也辦不到。”說到這裡,宋慶齡蓄在眼眶裡的淚水,終於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靳山旺見老太太掉淚了,不由慌了手腳,連忙安慰說道:“主席儂又要瞎想了。老話說,有種事情是不能瞎想的,越想越像。再說,儂也勿要急,以後有時間,我會經常來看儂、和儂一起說說話的。”
“經常來是不可能的,儂處得那麼遠,不會方便經常來看我的。”
宋慶齡掏出一方她親手繡著幾朵白玉蘭的真絲手帕,一邊輕輕拭著眼淚,一邊實話實說。
有關宋慶齡心中的這種孤獨感,事後靳山旺才知道,她原來是和當時她最喜愛的、從小到大一直在她身邊成長起來的隋永潔去紐約求學、隋永清結婚成家大有關係的。人老了,都到了近九十歲的年紀了,這種想法情有可原。
2004年2月,靳山旺與隋永清合影於北京宋慶齡故居
為不影響宋慶齡下午的休息,靳山旺吃完中飯就起身告辭了,宋慶齡非要站起來送他,拉著他的手,從臥室一直送到樓梯口,靳山旺生怕她摔倒,執意要扶她回臥室,但犟不過宋慶齡。
“大炮,儂有辰光就來看看我,如果沒辰光就勿要來了。”老太太站在那裡絮絮叨叨地說著,這時候,靳山旺分明看見老太太哭了,淚水順著她浮腫的面龐無聲地流淌著。
這時,靳山旺心裡泛起一陣酸楚,離別的惆悵使他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他生怕讓宋慶齡看見了更傷感,所以急忙轉過臉,鬆開手,走下樓梯。
都轉彎走到樓下了,回頭望去,宋慶齡還站在樓梯口,朝著他頻頻揮手呢,那手中的白手絹,揮動得像面迎風飄揚的旗幟;而她那臃腫的身軀,卻似一座巍峨的大山,讓靳山旺一看見心裡就有種踏實感。
靳山旺的淚水終於不可阻擋地流了下來。
但他怎麼會知道,他與宋慶齡的這次會見,竟會是他與老太太的最後一面、會是他們今生今世的永訣呢?
------------
生死訣別(1)
------------
2004年4月10日,北京後海北河沿舉行了宋慶齡最後一任警衛秘書杜述周的追思會,在會上,展出了杜述周捐獻出的700多件孫中山、宋慶齡的文物,其中大到一頂孫中山先生1924年冬為國事北上時在天津購買的盛錫福出品的皮帽子,小到宋慶齡平時委託他採購物品的便條與布片樣式,還有他晚年手書的10萬字的《宋慶齡大事記》。之前幾年中,杜述周已先後兩批向北京宋慶齡研究會捐獻了400多件宋慶齡與孫中山的遺物。2004年2月28日,杜述周因病與世長辭,享年七十七歲。在他擔任宋慶齡警衛秘書的十三年間,他精心收集與珍藏的這批珍貴文物,對後人研究宋慶齡有著一定的意義。
“開會。貫徹落實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實行機構改革。”這時,靳山旺還不知道這次把他召去北京開會的真正用意。後來他才明白,原來,貫徹落實十一屆三中全會僅是一個方面的內容,而傳達中共中央辦公廳有關揭批“兩個凡是”才是主要內容。
------------
迂迴斡旋(4)
------------
“我真眼熱(羨慕)儂,大炮。”在聽到靳山旺來北京開會的事後,宋慶齡不由觸景生情,感嘆道,“儂十八九歲就入了黨,可我八九十歲了,還在黨的大門外,一些黨內的重大活動與機密,都不能及時了解,心裡總有點那個。”
“話可不能這麼說,宋副委員長。這可是周總理、劉少奇他們當年的遠見,是中國革命的需要。”這幾年,靳山旺學習了一些有關宋慶齡的文章講話後,思想認識更深刻了,“我看過儂好多著作,儂總是在關鍵的時刻,引導我們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其實,儂在思想上早就入了黨。我在這裡再次向儂表個態,我一定不辜負儂長期以來對我的諄諄教誨,不管到了哪裡,我都會沿著儂當年給我指引的方向,為黨為國家作出貢獻,不給儂丟臉。”
“謝謝儂,謝謝儂。大炮。”宋慶齡臉上浮現出了欣慰的笑容,連聲致謝,還表揚靳山旺變得“會說話了”,“覺悟也提高了”。
他倆正談得高興,鍾興寶端著飯菜走進了書房,一老一少再次像1975年那樣促膝相對,共進午餐。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宋慶齡因為身體的原因沒有喝酒,而是非要給靳山旺倒了一杯葡萄酒。
席間,他倆繼續邊吃邊談。
這時,宋慶齡見只有他們兩人,所以,再次向靳山旺吐出了她心中的話。
“大炮,這一陣來,我感到有點苦悶,心裡有種孤獨感。”
靳山旺一怔,心想:這幾年來,老太太的身心都獲得了解放,國事活動相當頻繁,她何來這種感覺呢?他不由得停止了進食,靜靜地聆聽老太太的下文。
“一是我的身體健康每況愈下,越來越虛弱。儂勿曉得我現在身體裡有多少種毛病,它們糾纏得我吃不好,睡不香,這邊痛,那邊酸,我真擔心哪一天我會倒下去後再也爬不起來呢。”
“看儂,又要瞎想了。儂勿會的,勿會的,儂至少要活一百歲。”
宋慶齡聽了,悽然一笑,接著壓低聲音說道:“二是身邊的人員跟我的話語明顯少了,是認為我身體不行了呢?還是我哪裡做得不對了?我想不明白;三是年紀太老了,行動不方便,一天不如一天了,連到院子裡走走、看看我的鴿子也辦不到。”說到這裡,宋慶齡蓄在眼眶裡的淚水,終於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靳山旺見老太太掉淚了,不由慌了手腳,連忙安慰說道:“主席儂又要瞎想了。老話說,有種事情是不能瞎想的,越想越像。再說,儂也勿要急,以後有時間,我會經常來看儂、和儂一起說說話的。”
“經常來是不可能的,儂處得那麼遠,不會方便經常來看我的。”
宋慶齡掏出一方她親手繡著幾朵白玉蘭的真絲手帕,一邊輕輕拭著眼淚,一邊實話實說。
有關宋慶齡心中的這種孤獨感,事後靳山旺才知道,她原來是和當時她最喜愛的、從小到大一直在她身邊成長起來的隋永潔去紐約求學、隋永清結婚成家大有關係的。人老了,都到了近九十歲的年紀了,這種想法情有可原。
2004年2月,靳山旺與隋永清合影於北京宋慶齡故居
為不影響宋慶齡下午的休息,靳山旺吃完中飯就起身告辭了,宋慶齡非要站起來送他,拉著他的手,從臥室一直送到樓梯口,靳山旺生怕她摔倒,執意要扶她回臥室,但犟不過宋慶齡。
“大炮,儂有辰光就來看看我,如果沒辰光就勿要來了。”老太太站在那裡絮絮叨叨地說著,這時候,靳山旺分明看見老太太哭了,淚水順著她浮腫的面龐無聲地流淌著。
這時,靳山旺心裡泛起一陣酸楚,離別的惆悵使他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他生怕讓宋慶齡看見了更傷感,所以急忙轉過臉,鬆開手,走下樓梯。
都轉彎走到樓下了,回頭望去,宋慶齡還站在樓梯口,朝著他頻頻揮手呢,那手中的白手絹,揮動得像面迎風飄揚的旗幟;而她那臃腫的身軀,卻似一座巍峨的大山,讓靳山旺一看見心裡就有種踏實感。
靳山旺的淚水終於不可阻擋地流了下來。
但他怎麼會知道,他與宋慶齡的這次會見,竟會是他與老太太的最後一面、會是他們今生今世的永訣呢?
------------
生死訣別(1)
------------
2004年4月10日,北京後海北河沿舉行了宋慶齡最後一任警衛秘書杜述周的追思會,在會上,展出了杜述周捐獻出的700多件孫中山、宋慶齡的文物,其中大到一頂孫中山先生1924年冬為國事北上時在天津購買的盛錫福出品的皮帽子,小到宋慶齡平時委託他採購物品的便條與布片樣式,還有他晚年手書的10萬字的《宋慶齡大事記》。之前幾年中,杜述周已先後兩批向北京宋慶齡研究會捐獻了400多件宋慶齡與孫中山的遺物。2004年2月28日,杜述周因病與世長辭,享年七十七歲。在他擔任宋慶齡警衛秘書的十三年間,他精心收集與珍藏的這批珍貴文物,對後人研究宋慶齡有著一定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