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這是我全部的青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首先,大年初一!

  祝大家新年快樂!

  現在特殊時期,大家就不要出門了——難得癱在家裡就能為社會做貢獻,這樣的機會就不要浪費了。在家看看電視看看小說玩玩遊戲,美滋滋(這個時候宅的優越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就是自然演化的選擇啊!)

  然後咱說正事。

  昨晚章節上傳後,看到了大家的本章說留言。

  說實在的,

  有點動搖。

  其實我比大家更不捨得完本,畢竟只要繼續寫就有小錢錢,粉紅粉紅的小錢錢我超喜歡的啦~可是,《死黨》確確實實到了應該完結的時候。

  我並不把它看成一場別離,

  而是將其視作圓滿。

  所以,

  經過整整一晚的思索後(我到凌晨五點多才休息),原計劃不變。

  是的,

  完本了。

  很多群友,書友跟我說,就算完結,也寫點番外吧;大家想看老天師金光證道,位列仙班;大家想看錢女士的過往,那段信念與血火交織的沉重歲月;大家想看陸老頭從一個草根小戰士成長為一代執劍人的故事;

  嗯,

  我都理解。

  說實在的,我在寫這些人物的時候,給他們背景故事時腦海當中也翻湧著那些風雲激盪,鏗鏘崢鳴的畫面。

  我自嗨的挺開心。

  想來對此有所期待的大家也一定有些嚮往。

  我也切實想過要不要把這些寫下來。

  同樣是在昨晚,

  我通宵思考後,決定不寫。

  因為這些人物最叫人神往的地方,正是這份於遐想中的美好。

  而一旦經由我手落成文字——他們就會坍縮成現實。

  現實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我更不是什麼大神,筆力也就那樣,我沒信心也無意讓他們坍縮下來。

  所以,

  現在這樣挺好。

  這些可愛的人物們將呈現出無數人所憧憬的模樣,以那麼多人憧憬化作「疊加態」存在著。

  我覺得這就很好了。

  當然,

  大家要是能在書評區留下些自己寫的「番外」,那就更好了。

  嗯,

  誰都可以寫。

  唯獨我不能。(因為我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觀測者,笑。)

  完本的事兒說完了,再給大家匯報下《死黨》的情況。

  迄今為止,死黨均訂仍有五千多的水準——這說明,喜歡這本書的諸位,你們的選擇沒錯,你們喜歡的,切切實實,是一本還不錯的書。

  有很多很多書友和你一同,撐起了死黨。

  我替《死黨》對大家說聲:謝謝。

  謝謝大家於我惶恐迷茫時給予的堅定支持;

  謝謝大家於我低谷徘徊時給予的無私安慰;

  謝謝大家於我疲憊神乏時給予的激勵鼓舞。

  真的,

  感謝大家。

  雖然完本了,但是我們的相遇沒有結束,就好像你還在上學,放假的時候跟同班的玩伴揮揮手說放假啦,拜拜。

  但是放假結束,

  我們總還會相遇。

  群號就在《死黨》的簡介里。

  新書大概在二月上旬發布。

  這段時間我會休息休息,放空放空,找找資料,看看小說……然後期待與大家的再次相逢。

  以上就是全部的正事了。

  下面,

  就是一些我個人想傾訴的閒話了。

  會很瑣碎,

  也會很凌亂……吧。

  ……

  ……

  ……

  年初一,我所在的地方下雨了。

  分明是快二月的時節了,這要是在省城一定很冷,物理和法傷雙重疊加的那種冷。

  但是在了這裡,

  竟然有了些四五月時節,江南姑蘇的味道。

  小雨淅淅瀝瀝的下著,我在陽台上往後面下去看去,小區里蒼鬱一片,清晰乾淨的墨綠色舒展著,在冰涼又濕潤的風裡搖擺著,看著怪舒服的;那時候我心底流淌著久違的寧靜,平和。

  我焦慮太久了。

  每天都在想著書的成績,每天都在想故事要怎麼進行,每天都在害怕自己發揮失常。

  還好,

  我挺過來了。

  挺到了結束。

  過去這一年,

  我過得不是很好。

  失戀,家人出事故,為了心理問題回到曾經待過一年的地方又耗了一年;我愈發難以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它囹圄成了一團;往往一睜眼,一天就已經消失了大半,所以我睡得越來越晚,醒得越來越晚。

  很累。

  我的戰鬥力,比較低啊。

  今年我在外地,就算沒有這次的疫情我大概也不會回去。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孤獨一人在外守歲過年。

  好像,

  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就是農曆29那天有些抑鬱,晚上刷抖音看到一些段子終於開心點想下樓吃點夜宵的時候,發現樓下原本挺熱鬧的夜宵攤子沒了。

  那時候的滋味,

  有點難受,而已。

  不過我昨晚跑去吃了海底撈,跑了很遠的路,後半夜下雨了,回到房間裡我在瑟瑟發抖。

  但是很累了,

  前幾天練背導致我背很痛,突然放鬆下來的神經也終於不在折磨我。

  躺在床上,

  被窩漸漸暖和起來,我回想著本章說里的那許許多多留言,漸漸睡去。

  醒來的時候,

  就開始準備這篇完本感言。

  從快三點開始,四點多出門買了速凍的餃子和湯圓,吃了些,於是跟自己說:這個年算過去了。

  其實很久之前就想開個單章說點什麼了。

  但是,

  我覺得我一個寫書的總是嗶嗶自己這麼點事兒不好,想說我這樣負能量且頹喪的人,竟然擅長寫的是這種日常歡樂的文,有點——黑色幽默的感覺。

  於是就想著,忍忍,找個合適的機會,跟大家廢話一些。

  去年十二月底的時候想著等到元旦吧,

  但是元旦一算:

  喔,

  看來元旦是不能完本了。

  沒錯。

  我從十二月底就開始計劃完本了。

  但沒想到我這麼墨跡。

  最後,

  索性就等到春節——年晚那天,我更新了快八千字,頂的上平時兩天的更新量了。

  不過還是有些倉促。

  初一這天,我重新復盤了一下,如果按照我原本的節奏,大概還能寫個四章左右,也就是兩天的份兒;今天也確實想著要不要出個「新年特輯」,但真當我動筆的時候發現並不是這樣。

  因為,

  作為主角,李大堯的故事已經到了結束的時候了。

  寫其他人的就是番外了——但是對於番外,我的觀點已經放在上面了。

  要不然就是彩蛋。

  比如,

  桂花樹下女兒紅。

  這是我比較想寫的。

  之所以沒放到除夕夜,是因為那氛圍不合適——大家開開心心吃年夜飯呢,你突然挖土啟酒灑狗糧……稍微有點不合適。

  我想,

  稍微有點私密感,稍微,雅致點。

  可到思來想去,其實就一段話而已,等我再自嗨一會兒,甚至就只用一句詩就能概括——晚來天欲雪,來飲一杯無?

  在我看來,

  相當完美。

  極其符合我的美學。

  就是苦了大家了——真要我寫,估計就是怎麼挖土,怎麼清理乾淨酒罈子,怎麼插科打諢撒狗糧然後喝完(交杯)酒……噫,我自己都嫌棄,就不給大家大新年的添堵了。

  所以,

  《死黨》完結了。

  就這樣。

  所有的遐想,所有的美好,所謂未曾照進現實的,都留在大家心裡——

  水生哥還在和小美玲膩歪著;

  柒七和周老闆仍在相愛相殺;

  錢女士仍舊是面壁人的守護者,華夏的守護神;

  陳曦是不是還能和李大堯有機會,還是終於被林曉溪感動;

  老天師還是那麼牛逼,或許會回到龍虎山,或許真要飛升成仙了;

  陸老頭呢?

  他是不是會和肯特基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故事……

  大家去想吧!

  可勁去想!

  正是這份於幻想世界遨動璀璨的想像力,才成就了網文的瑰麗美好。

  可對我來說,

  故事結束了。

  林曉薇回來了,和李大堯在一起很好。

  而其他的那些人,他們很好,很棒,是這個故事裡最璀璨的寶石;可他們終究不是這個故事裡的那根筋。

  早先的時候,七八月吧。

  我撕過一次大概……經過大家的熱(ji)烈(wo)反(dao)饋(pian),我把原來大綱撕了——在那份大綱里,陸老頭死了,錢女士死了;聶衛國,王大龍相繼入魔;面壁人風雨飄搖。

  就在這個時候,

  李大堯痛定思痛,決定站出來挑起大梁。

  這是電影編劇,尤其是北美那邊慣用的手法,這在《故事策略》一書中有詳細的手法介紹。

  然而,

  那玩意兒明顯不能照搬。

  現在回頭想想,我要真那麼幹了,其實也挺俗的。

  所以感謝當初那麼多讀者想給我寄刀片。

  讓死黨最終以這般模樣,體面的落幕。

  現在這個結局,

  我很滿意。

  甚至頗有點恰到好處的感覺——當然,也可能是我自嗨過頭了。(總不能真等到大家開始催「我靠這狗提莫怎麼還不完本」的時候完本吧?笑~)

  但這次,

  要給那些想寄刀片給我的書友們道個歉:這就是結局了。

  沒辦法呀,

  有時候筆雖然在我手裡,但寫什麼寫到什麼程度,我也並不是一直有能力控制的,那根筆,它有自己的想法——大家有沒有聯想到什麼?(笑)。

  所以說,

  我喜歡玩梗。

  可能大家也不是不希望死黨完本,只是大家更喜歡借著死黨里那些可愛人物的故事來看我耍賤口嗨吧。

  既然這樣,

  那大家不用愁啦。

  我休息休息,充充電,就能把新的故事放上來。

  到時候,

  大爺們可一定要來玩呀~

  《死黨》至今成績其實不錯,雖然和大神們沒法比,但對我來說,我挺欣慰的。

  當然,

  有很多很多的書友中途退坑了。

  有些是覺得故事發展不如己意,有些是覺得——這寫的什麼垃圾還要我花錢看?盜版走起!

  吶,

  也沒辦法。

  因為我知道——大家已經陪我走到了力所能及的地方。

  這一路,

  辛苦大家了。

  還有書友反饋說,私貨太多,我嗶嗶的太多了,而且明顯不合理——嗯,確實;

  可那些啊,都是我過往的經歷。

  我年輕時遭遇的一樁樁,一件件的事兒,讓我有了那些經歷。

  那些,

  真的,是我的青春啊。

  而現在,我大概已經不年輕了。

  有些讀者會覺得扯淡,

  可楊絳先生說過:以前覺得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後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

  嗯,

  是啊。

  「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

  「知行合一,方得滋味。」

  道理很簡單,

  但是把道理變成自己的潛意識,變成自己的行為規範,

  難。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聽了很多道理,仍舊過不好這一生」的原因;道理是聽了,但是左耳聽,右耳冒。

  所以你瞧,

  這太陽底下,哪有什麼新鮮事啊。

  而我,借著死黨的故事,把自己前面幾十年回顧了一下,梳理了一下,

  於是收穫了很多。

  怪不得古人說:立德,立功,立言,是為「三不朽」。

  這三者獨立,卻又有著內在的聯繫。

  寫過網文的朋友應該知道——這不是什麼輕鬆的事兒。

  萬幸的是,

  我年少時就懵懂的選擇了這條路。

  一路行來跌跌撞撞到頭破血流,倒也沒放棄。

  萬幸。

  嗯……

  嗶嗶了快四千字。

  行了,

  不囉嗦了。

  我們下本書見。

  希望大家看得開心。

  <全劇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