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頁
而在茫茫的一顆星球,一個星系裡,兩個人要相遇的概率有多大?
在他們第一次說話的時候,大概有九十憶分之一,而到了他們分手時,就更少了,是一百千億分之一。假如他們每天見一個人,那麼就需要花兩千四百六十五千年才有可能看完這銀河系所有的人;就算每天看見的是一百個人,那麼也需要花二百四十六億五千年才能看完。
這麼長的時間地球都可以毀滅十幾次,人類都可以重新進化數千萬次了。
但奇妙的是,通過五個人你可以認識道世界上另外的任何一個人,但是一個人一生無論認識或遇見多少個人,不管是朋友還是親人,最終經常與之打交道的不會超過150個。
而摯愛的人,只會有一個。
蘇錦之微微收攏手掌,因為熱度的互相傳遞,男人的機械手指在這一刻已經完全變暖了,再也感受不到一點寒冷的溫度,因為那上面有他的體溫。
熱力學有三大定律,能量守恆,溫度不能自發由低向高傳遞,絕對零度達不到。
也就是說,在大爆炸產生下的宇宙終有一天會停止膨脹,化為一片死寂,宇宙中再也沒有溫差,每一顆恆星上的光芒都會熄滅,白矮星坍縮成為黑洞那一刻產生的龐大能量she線也會消散在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而你所有的回憶都會心甘情願地縮為你大腦里的一股生物電流,或是作為溶劑悄無聲息地融入靈魂,和時間一起消失。
所以他才會和男人提出分手:
“我們分手吧。”
“為什麼?”
“我們不能互相擁抱,我們永遠不能互相觸碰,而我也陪伴不了你太久,我的生命太短,而你的生命很長,總有一天你會忘了我的。”
“我不會忘的。我的生命是很長,就像恆星一樣漫長,或許有關於你的記憶在我漫長得猶如恆星一樣的生命里只是零星的幾個碎片,我也知道在你死後,我還會活很久,在沒有你陪伴的時間裡獨自活很久,我再也看不到你,聽不到你的聲音,但我這一生所能擁有的最珍貴的東西,就是有關你的記憶,因為你的珍貴,所以我會永遠記得你,永遠愛你。”
是啊,恆星隕滅,宇宙崩塌,那都是很遙遠的事,在這一刻,他為他產生的渺小熱量,永遠不會消失。
顱腦和耳膜轟然作響,蘇錦之覺得自己像是失去了暗物質舉托的星球,朝著無盡黑暗的深淵墜落,他落到一個深藍色的池子裡,睜開眼睛後瞥見一縷光,似乎有顆小行星朝他撲面而來,上面所有的光芒、塵土和引力都在朝他招手。
呼喚著他睜開眼睛。
只要你睜開眼睛,我們就會再相遇。
蘇錦之大喘著氣猛地坐起,又無力地滑躺下去,咽了一口說不出是什麼味道的液體,那些液體似乎是深藍色,但是卻發著微弱的螢光,使那些藍變得有些暗淡。
他渾身赤裸,連頭髮都是濕透的。
蘇錦之伏在池子邊緣勻了會氣,然後扶著池畔的扶手緩緩從裡面爬出。他已經很久沒有走過路了——在現實中,而他現在的手腳似乎也很不協調,不受他的大腦控制,又或許是因為這池藍色的液體太過黏滑,所以蘇錦之沒走幾步就從樓梯上摔了下來。
他聽到這間小屋子外似乎有人在說話,那是一號的聲音,他很熟悉的:“你醒了的話,他應該也醒了……”
“那他想起我了嗎?”男人低啞的聲音也隨之傳來,帶著小心的希冀。
蘇錦之睜大眼睛,不顧自己癱軟的身體,手腳並用著朝門口爬去。
他迫不及待地推開門,跌跌撞撞地朝外跑去,生怕錯過從他身邊流過的每一道光芒,每一秒時光。
他摯愛的人就站在門外,怔怔地望著他,那雙深灰色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視著他,目光熾熱,裹挾著穿越了幾百年時光的深情,和曾經每一次看向他那樣,只是這一次他身上不再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就像在最後一個世界裡,他和他說的所說的。
他們終於可以擁抱一次了。
恍惚中,那個被問過很多次的問題似乎又再一次在蘇錦之耳畔響起,只是這一次,他終於能夠說出那個正確的答案了:
——“他一直在看你。”
——“你認識他嗎?”
蘇錦之喉結聳動著,他微微張開唇,顫聲回答道:“是的,我認識。”
“他是我最愛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 最後一個世界寫完啦,會休息三天,然後在下周四開始寫番外,問一下大家番外是想先看蘇蘇和攻曾經的事,還是想先看番外?另外推薦大家一首歌《East》 Vallis Alps。
-
寫這本書的初衷大概純粹就是想寫一個關於等待的深情故事,一開始風格定位的也是輕鬆,但是後來因為失戀,還有我那位自殺的朋友等諸多感觸,這本書後面可能還是帶了點悲傷的基調吧。現在微信出了個只能看朋友最近三天動態的功能,而她死去的時候,還沒有這個功能,我在某個夜晚通宵逛完了她的朋友圈,感覺就像讀完了她的一生。
而終有一天,她也會被人遺忘。
我寫到的人和人相遇的概率,是未來幾百年的,而現在,我們相遇的概率大概是七十億分之一,也很不容易啦,人和人相遇的機會真的是太渺小了,所以能被永遠記住真是一件最幸福的事了。
謝謝從《不死》連載到現在所有給我留言的讀者,收藏這本書的人,以及給我投雷的937位金主,你們是陪伴我這顆小小星球的暗物質,雖然看不見你們,但你們是依託我旋轉的所有能量來源,我會永遠記得你們,也將永遠愛你們。
感謝。
【
在他們第一次說話的時候,大概有九十憶分之一,而到了他們分手時,就更少了,是一百千億分之一。假如他們每天見一個人,那麼就需要花兩千四百六十五千年才有可能看完這銀河系所有的人;就算每天看見的是一百個人,那麼也需要花二百四十六億五千年才能看完。
這麼長的時間地球都可以毀滅十幾次,人類都可以重新進化數千萬次了。
但奇妙的是,通過五個人你可以認識道世界上另外的任何一個人,但是一個人一生無論認識或遇見多少個人,不管是朋友還是親人,最終經常與之打交道的不會超過150個。
而摯愛的人,只會有一個。
蘇錦之微微收攏手掌,因為熱度的互相傳遞,男人的機械手指在這一刻已經完全變暖了,再也感受不到一點寒冷的溫度,因為那上面有他的體溫。
熱力學有三大定律,能量守恆,溫度不能自發由低向高傳遞,絕對零度達不到。
也就是說,在大爆炸產生下的宇宙終有一天會停止膨脹,化為一片死寂,宇宙中再也沒有溫差,每一顆恆星上的光芒都會熄滅,白矮星坍縮成為黑洞那一刻產生的龐大能量she線也會消散在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而你所有的回憶都會心甘情願地縮為你大腦里的一股生物電流,或是作為溶劑悄無聲息地融入靈魂,和時間一起消失。
所以他才會和男人提出分手:
“我們分手吧。”
“為什麼?”
“我們不能互相擁抱,我們永遠不能互相觸碰,而我也陪伴不了你太久,我的生命太短,而你的生命很長,總有一天你會忘了我的。”
“我不會忘的。我的生命是很長,就像恆星一樣漫長,或許有關於你的記憶在我漫長得猶如恆星一樣的生命里只是零星的幾個碎片,我也知道在你死後,我還會活很久,在沒有你陪伴的時間裡獨自活很久,我再也看不到你,聽不到你的聲音,但我這一生所能擁有的最珍貴的東西,就是有關你的記憶,因為你的珍貴,所以我會永遠記得你,永遠愛你。”
是啊,恆星隕滅,宇宙崩塌,那都是很遙遠的事,在這一刻,他為他產生的渺小熱量,永遠不會消失。
顱腦和耳膜轟然作響,蘇錦之覺得自己像是失去了暗物質舉托的星球,朝著無盡黑暗的深淵墜落,他落到一個深藍色的池子裡,睜開眼睛後瞥見一縷光,似乎有顆小行星朝他撲面而來,上面所有的光芒、塵土和引力都在朝他招手。
呼喚著他睜開眼睛。
只要你睜開眼睛,我們就會再相遇。
蘇錦之大喘著氣猛地坐起,又無力地滑躺下去,咽了一口說不出是什麼味道的液體,那些液體似乎是深藍色,但是卻發著微弱的螢光,使那些藍變得有些暗淡。
他渾身赤裸,連頭髮都是濕透的。
蘇錦之伏在池子邊緣勻了會氣,然後扶著池畔的扶手緩緩從裡面爬出。他已經很久沒有走過路了——在現實中,而他現在的手腳似乎也很不協調,不受他的大腦控制,又或許是因為這池藍色的液體太過黏滑,所以蘇錦之沒走幾步就從樓梯上摔了下來。
他聽到這間小屋子外似乎有人在說話,那是一號的聲音,他很熟悉的:“你醒了的話,他應該也醒了……”
“那他想起我了嗎?”男人低啞的聲音也隨之傳來,帶著小心的希冀。
蘇錦之睜大眼睛,不顧自己癱軟的身體,手腳並用著朝門口爬去。
他迫不及待地推開門,跌跌撞撞地朝外跑去,生怕錯過從他身邊流過的每一道光芒,每一秒時光。
他摯愛的人就站在門外,怔怔地望著他,那雙深灰色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視著他,目光熾熱,裹挾著穿越了幾百年時光的深情,和曾經每一次看向他那樣,只是這一次他身上不再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就像在最後一個世界裡,他和他說的所說的。
他們終於可以擁抱一次了。
恍惚中,那個被問過很多次的問題似乎又再一次在蘇錦之耳畔響起,只是這一次,他終於能夠說出那個正確的答案了:
——“他一直在看你。”
——“你認識他嗎?”
蘇錦之喉結聳動著,他微微張開唇,顫聲回答道:“是的,我認識。”
“他是我最愛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 最後一個世界寫完啦,會休息三天,然後在下周四開始寫番外,問一下大家番外是想先看蘇蘇和攻曾經的事,還是想先看番外?另外推薦大家一首歌《East》 Vallis Alps。
-
寫這本書的初衷大概純粹就是想寫一個關於等待的深情故事,一開始風格定位的也是輕鬆,但是後來因為失戀,還有我那位自殺的朋友等諸多感觸,這本書後面可能還是帶了點悲傷的基調吧。現在微信出了個只能看朋友最近三天動態的功能,而她死去的時候,還沒有這個功能,我在某個夜晚通宵逛完了她的朋友圈,感覺就像讀完了她的一生。
而終有一天,她也會被人遺忘。
我寫到的人和人相遇的概率,是未來幾百年的,而現在,我們相遇的概率大概是七十億分之一,也很不容易啦,人和人相遇的機會真的是太渺小了,所以能被永遠記住真是一件最幸福的事了。
謝謝從《不死》連載到現在所有給我留言的讀者,收藏這本書的人,以及給我投雷的937位金主,你們是陪伴我這顆小小星球的暗物質,雖然看不見你們,但你們是依託我旋轉的所有能量來源,我會永遠記得你們,也將永遠愛你們。
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