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芷溪對那些不在意。」她的笑容有些悽然,卻透著倔強。
元玠嘆道:「率成對你比較中意,你在契丹以後貴為國母,朕和太后心裡多少好過一些。」明知這些安慰的言語太過蒼白虛假,他卻還是衝口而出,想減輕些心裡的憋悶。
芷溪的一抹笑,象一縷輕煙浮在臉上。
「九兒跟著你去,也有個照應。昭王會一路護送你們到湯景邊境,到了湯國,一路都有昭王安排的人接應,你不用擔心,況且率成一行人都是一身好功夫。」
芷溪頷首不語。
「以後朕會續送去些人和物事,你在契丹心要放寬些,不然……」他有些說不下去,對元赫對她,都是無法遏制的愧疚和遺憾。
「芷溪先告退回去準備。」她看著殿內的兩人,有些累了,只想安靜地歇息。
消息傳到驛館,率成雖然對芷溪極有好感,卻沒有得到最想要的阿珂,心裡仍是有些不暢。但手裡的一份書信讓他的態度緩和起來。
東平三郡富比江南,安國公只有一女,而東平三郡又離契丹最近,如此一想,他也算是此行不虛。他將書信焚了,對身後的末罕說道:「十七弟,你在這裡無事不要外出,只管好好熟讀兵書,練好弓馬,異日哥哥接你回去,好好重用你。」
「哥哥放心,我一定好好學些漢人的東西。哥哥,聽說這位嫂子並不是公主。」
「她雖然不是公主,也強過宮裡的那幾位。那幾位名為公主,跟大街上的平頭百姓沒什麼區別,對我契丹毫無用處。」
「哥哥,回去的時候還走來時路麼?」
「這個,昭王自有安排,仍是扮成商人,不過我想從湯國的都城過一趟,看看情況。」
「那也太危險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到時候昭王替我們安排,我們如今已是盟友。對他可以放心。」
「昭王好象在湯朝也有內應,好象他倒是比景國的皇帝操的心還多。」
率成嘿嘿一笑,拍拍末罕的肩膀道:「他就是我們常說的鷹,不過他羽翼未豐,未到時機。將來你在景國要多於他私下聯繫,將來對我契丹大有好處。」
「哥哥什麼時候走?」
「越快越好。」
率成留下了末罕和一個侍從,一行六人即日就要起程。元瑋帶著四個高手便衣隨行,兩輛馬車,一輛馬車裡是皮毛和藥材,另一輛坐著芷溪和九兒。九兒看著馬車裡的所謂陪嫁之物,神情淒涼,想落淚又怕引起芷溪的感傷,強忍的面容扭曲。芷溪默默遞給她一條手帕,看著車外。景色從眼前飛逝,蓉城漸行漸遠。
大概從十四歲見到鄰居姐姐出嫁,她就想過自己的婚事。父親一定會為自己選一個良人,騎著高頭大馬,風風光光地娶了自己,夫妻和諧,歲月靜好。後來遇見他,雖然對他情深意濃,卻感慨兩人的身份只能歸與無望的惦念。再後來,身份相當,卻又橫出一人,他的真心也是撲朔迷離。而現在,更是世事無常。從沒想過有這麼一天,這麼悄無聲息地嫁做人婦,嫁一個只見了一面的異族人,遠離家鄉千山萬水,與家人永無相見之日。想起林濟舟的老淚縱橫,想起林芷原和阿珂的淚眼難捨,轉眼都將成為記憶。而自己的後半生就要與馬車外的那個男人連在一起。她本來還盼著元赫回來,而現在都不必了,他已有他的女人和子嗣,她似乎只是十年前的一個舊約,不恰當的時間又突然出現,他不得不來踐約而已。她心灰意冷,索性認命。她這樣做成全了一眾人也還值得。她笑著,掩飾著幾乎要漲破心肺的一份痛楚。
率成倒也體貼,趕半天路就停下來歇息一會兒。元瑋一直緊隨在芷溪車旁,面色沉鬱,與率成相反,他一直催著趕路。
率成笑道:「怎麼,昭王急著將我等趕出景國麼?」
「世子那裡話,我只是擔心到了湯國,如何安全將世子和郡主送到契丹。」元瑋忙道。
夜晚宿在陪州驛站。驛宰事先已有飛鴿傳書,知道昭王前來,備好了飯菜與居處。
芷溪九兒要在室內用飯,率成道:「既然已是我率成的妻子,與我同桌又有 何妨?」
元瑋道:「我景朝風俗,舉行婚禮之前不可見面,還請世子海涵。」
率成默許。芷溪避在房裡,心如刀絞難以下咽。離開蓉城不過一日,才知故土難離的滋味,這與去雲南遊歷天壤之別,這一次離去無法再回頭。
一夜無眠,晨起又要趕路。元瑋站在馬車前,見到她的容顏,心裡一緊。
一路就這麼直往允江。在允江的前一站,元瑋長出一口氣,派了手下的阿成先去了允江。率成道:「怎麼要在這裡歇息一日?」
「世子,我讓人先去允江安排,一過允江城就是湯國國土,一路的接應先要人去通知一聲。」
率成點頭。
半天之後,阿成快馬回來,對元瑋耳語了幾句。元瑋眸光一閃,沉吟片刻,對率成說道:「世子,我們繞過允江城,從齊鎮過界。」
「為何?」
「前些時日皇上派了靖安侯來允江城慰軍,湯國起了戒心,對宣城查的很嚴。我在齊鎮已安排好接應,過了齊鎮再折回來去宣城,世子帶著玉璧,從宣城一路往北都有人接應,世子只管放心。」
「好,全憑王爺安排。」
元玠嘆道:「率成對你比較中意,你在契丹以後貴為國母,朕和太后心裡多少好過一些。」明知這些安慰的言語太過蒼白虛假,他卻還是衝口而出,想減輕些心裡的憋悶。
芷溪的一抹笑,象一縷輕煙浮在臉上。
「九兒跟著你去,也有個照應。昭王會一路護送你們到湯景邊境,到了湯國,一路都有昭王安排的人接應,你不用擔心,況且率成一行人都是一身好功夫。」
芷溪頷首不語。
「以後朕會續送去些人和物事,你在契丹心要放寬些,不然……」他有些說不下去,對元赫對她,都是無法遏制的愧疚和遺憾。
「芷溪先告退回去準備。」她看著殿內的兩人,有些累了,只想安靜地歇息。
消息傳到驛館,率成雖然對芷溪極有好感,卻沒有得到最想要的阿珂,心裡仍是有些不暢。但手裡的一份書信讓他的態度緩和起來。
東平三郡富比江南,安國公只有一女,而東平三郡又離契丹最近,如此一想,他也算是此行不虛。他將書信焚了,對身後的末罕說道:「十七弟,你在這裡無事不要外出,只管好好熟讀兵書,練好弓馬,異日哥哥接你回去,好好重用你。」
「哥哥放心,我一定好好學些漢人的東西。哥哥,聽說這位嫂子並不是公主。」
「她雖然不是公主,也強過宮裡的那幾位。那幾位名為公主,跟大街上的平頭百姓沒什麼區別,對我契丹毫無用處。」
「哥哥,回去的時候還走來時路麼?」
「這個,昭王自有安排,仍是扮成商人,不過我想從湯國的都城過一趟,看看情況。」
「那也太危險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到時候昭王替我們安排,我們如今已是盟友。對他可以放心。」
「昭王好象在湯朝也有內應,好象他倒是比景國的皇帝操的心還多。」
率成嘿嘿一笑,拍拍末罕的肩膀道:「他就是我們常說的鷹,不過他羽翼未豐,未到時機。將來你在景國要多於他私下聯繫,將來對我契丹大有好處。」
「哥哥什麼時候走?」
「越快越好。」
率成留下了末罕和一個侍從,一行六人即日就要起程。元瑋帶著四個高手便衣隨行,兩輛馬車,一輛馬車裡是皮毛和藥材,另一輛坐著芷溪和九兒。九兒看著馬車裡的所謂陪嫁之物,神情淒涼,想落淚又怕引起芷溪的感傷,強忍的面容扭曲。芷溪默默遞給她一條手帕,看著車外。景色從眼前飛逝,蓉城漸行漸遠。
大概從十四歲見到鄰居姐姐出嫁,她就想過自己的婚事。父親一定會為自己選一個良人,騎著高頭大馬,風風光光地娶了自己,夫妻和諧,歲月靜好。後來遇見他,雖然對他情深意濃,卻感慨兩人的身份只能歸與無望的惦念。再後來,身份相當,卻又橫出一人,他的真心也是撲朔迷離。而現在,更是世事無常。從沒想過有這麼一天,這麼悄無聲息地嫁做人婦,嫁一個只見了一面的異族人,遠離家鄉千山萬水,與家人永無相見之日。想起林濟舟的老淚縱橫,想起林芷原和阿珂的淚眼難捨,轉眼都將成為記憶。而自己的後半生就要與馬車外的那個男人連在一起。她本來還盼著元赫回來,而現在都不必了,他已有他的女人和子嗣,她似乎只是十年前的一個舊約,不恰當的時間又突然出現,他不得不來踐約而已。她心灰意冷,索性認命。她這樣做成全了一眾人也還值得。她笑著,掩飾著幾乎要漲破心肺的一份痛楚。
率成倒也體貼,趕半天路就停下來歇息一會兒。元瑋一直緊隨在芷溪車旁,面色沉鬱,與率成相反,他一直催著趕路。
率成笑道:「怎麼,昭王急著將我等趕出景國麼?」
「世子那裡話,我只是擔心到了湯國,如何安全將世子和郡主送到契丹。」元瑋忙道。
夜晚宿在陪州驛站。驛宰事先已有飛鴿傳書,知道昭王前來,備好了飯菜與居處。
芷溪九兒要在室內用飯,率成道:「既然已是我率成的妻子,與我同桌又有 何妨?」
元瑋道:「我景朝風俗,舉行婚禮之前不可見面,還請世子海涵。」
率成默許。芷溪避在房裡,心如刀絞難以下咽。離開蓉城不過一日,才知故土難離的滋味,這與去雲南遊歷天壤之別,這一次離去無法再回頭。
一夜無眠,晨起又要趕路。元瑋站在馬車前,見到她的容顏,心裡一緊。
一路就這麼直往允江。在允江的前一站,元瑋長出一口氣,派了手下的阿成先去了允江。率成道:「怎麼要在這裡歇息一日?」
「世子,我讓人先去允江安排,一過允江城就是湯國國土,一路的接應先要人去通知一聲。」
率成點頭。
半天之後,阿成快馬回來,對元瑋耳語了幾句。元瑋眸光一閃,沉吟片刻,對率成說道:「世子,我們繞過允江城,從齊鎮過界。」
「為何?」
「前些時日皇上派了靖安侯來允江城慰軍,湯國起了戒心,對宣城查的很嚴。我在齊鎮已安排好接應,過了齊鎮再折回來去宣城,世子帶著玉璧,從宣城一路往北都有人接應,世子只管放心。」
「好,全憑王爺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