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裡面的油都不能用了,被海水浸泡過。」胡大爺說道。他示意丁立找出一個沒有油脂的青銅燈盞來,把剛剛割下的龍魚油膏給放了進去。

  「這樣能用嗎?」丁立有些懷疑,起碼他知道動植物的油應該都是提煉過才能燃燒的吧?

  「這就是龍魚油脂的好處!」胡大爺說道。他們一個人手中準備了一盞青銅燈盞,可以看到這種青銅燈盞極其的古老,造型相當的古樸怪異而已誇張。好像是抽象化的龍魚的形象。想來當時生活在這裡的古人,也是崇拜這些怪魚的吧?

  「等一下跟緊我。」胡大爺嚴肅的說著:「見到什麼動靜都不要理會。舀緊手中的燈,只要這燈亮著,就不會有危險。但是若是燈滅了,嘿嘿,咱們爺兒仨就全得撂在這裡了!」

  「等等,」丁立不幹了:「胡大爺都已經到這地方了,有什麼話你總得說清楚了吧!要不然我可不傻乎乎的跟你去冒險!

  第二十三章洪洞縣裡沒好人

  []時間:2012121213:42:51本章字數:3106

  「哦,是嗎?」胡大爺挑挑眉毛:「那你就留在這裡好了,我和王成業一起去就好了!是不是,王成業?」

  王成業尷尬的道:「當然不能把丁立一個人留在這裡,太危險了。丁立,你就跟著來吧。古代燕齊之間的方士們,可都在這地方煉長生不老藥的!」

  丁立嗤之以鼻,他還年輕,根本意識不到長生藥對於年華逝去的人們有多麼的寶貴,更不知道對他們有多大的吸引力:「李世民都是吃長生藥死的,我還年輕,還想多活幾年!」

  「那不一樣!」王成業有些著急,雖然剛才他對丁立偷偷的說了一些話,但是丁立真的這個時候尥蹶子了,他反倒是著急起來:「李世民吃的那長生藥是西域來的番僧提煉的,但是這些卻不是。安期生你知道吧?」

  安期生者,琅琊人也,受學河上丈人,賣藥海邊,老而不仕,時人謂之千歲公。秦始皇東遊,請與語三日三夜,賜金璧直數千萬。

  安期生丁立自然知道,每個道門弟子都知道,被後來的道家稱之為北極真人,千歲老人的就是。但其實與其說安期生是道門中人,不如說是道門的前身,那些方士裡面的很出名的一個的。

  秦始皇離去後,安期生委棄金寶不顧,留書始皇:「後數年求我於蓬萊山」。始皇得信,「即遣使者徐市(音福)、盧生等數百人入海。未至蓬萊山,輒遇風波而還。立祠阜鄉亭並海邊十數處。」

  這是中國人每個都清楚的傳說,徐福帶著五百童男童女,一去不返。但是初衷卻是為了尋找安期生,這卻是很少人知道了。

  到了後來漢武帝的時候,方士李少君對漢武帝說:「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安期生食臣棗,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齊地方士欒大自稱「臣常往來海中。見安期,羨門之屬」。於是漢武帝先後七次東巡琅琊並「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

  結果當然都沒找到,但是傳說之中,安期生所在的仙島之中有著能讓人長生不老的火棗的傳說一直都在道門之中流傳。

  王成業繼續道:「古籍記載:盤古之時。海上仙山五座,各有神藥,分食可延年益壽,合用則長生不老,故時人成仙甚多。爭奈女媧補天之時。斬鰲足立四極,移圓嶠於琅琊,沉岱輿於海底,仙藥不全,非修煉難成仙也。你知道我們在的這個赤尾山,又叫做什麼名字嗎?」

  不等丁立回答,就道:「岱輿!」

  「什麼?岱輿?」丁立都叫了出來,要說剛才他說的什麼赤尾山。丁立沒有聽過那也是情有可原。畢竟是個十分偏門的名字。可是這岱輿這名字代表的是什麼,丁立再熟悉不過了!

  雖然他早聽說了這裡是海上仙山,但是聽到了什麼赤尾山之類的名字完全沒有感覺。這岱輿可是徹頭徹尾的不一樣,聽到這名字丁立比聽到蓬萊山還要吃驚。

  「海上仙山五座,各有神藥,分食可延年益壽。合用則長生不老,故時人成仙甚多。爭奈女媧補天之時。斬鰲足立四極,移圓嶠於琅琊。沉岱輿於海底,仙藥不全,非修煉難成仙也」。

  這是古書上的一段記載,但是還有另一篇更加著名的記載:「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紘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珠玕之樹皆叢生,華實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員嶠岱輿二山流於北極,沉於大海,仙聖之播遷者巨億計。」

  這是另一篇的記載,雖然都不大相同,卻同樣記載了古老之時。大海上有五座仙山,最後員嶠岱輿兩座山因故沉於大海,只剩下了後世傳說之中的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再後來,甚至連這三座仙山也都成了傳說,再也找不到了。

  可以說岱輿仙山,比蓬萊山這三座仙山都還要神秘的多!早在燕齊方士們崛起的時候,岱輿就已經只是一個傳說了。

  但是丁立想到的不是這些,他對不死藥這些東西一點興趣都沒有。他想到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情,當時在湘西科甲洞之中通過映境於心看到的一些原始時候先民的一些片段。從此以後,他就對古代的那些先民格外的感興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