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成業似乎有著那種學者的氣質,一旦說起來,就是這般長篇大論的。好在丁立現在已經很習慣了這種做派,他所認識的那些人幾乎都是這般喜歡好為人師的,長篇大論的。

  「少說這些沒用的!」胡大爺聽不過去了:「能做燈油的多了去,只不過用這些龍魚做燈油有個好處而已!」

  說到這個份上,傅說又不是白痴。心裡已經明白了**分,只是他還是問了一聲:「到底什麼好處?」

  「能溝通天神祖先!」胡大爺淡淡的說,他可沒有那種長篇大論的愛好。

  傅說吸口氣,早知道是這樣。能不能真的通天神祖先不知道,但是只要看那王領隊的慘狀。丁立開始就有幾分懷疑了。

  那時候張雨馬教授他們都說王領隊是動了長明燈之後才忽然中招的,傅說心裡就有些猜測。知道這些長明燈絕對有些古怪。

  記得以前就聽人說過。據司馬遷《史記》記載,秦始皇陵穿三泉而建的地宮充滿窮奢豪華的陪葬品,有以水銀來表現的百川大海,有防止盜墓的機關弩矢,宮頂裝飾天文星宿之象,地上模擬統一後的中國疆域,還有用人魚魚油做成的長明燈,照亮了整個地宮,經久不熄。

  這個人魚既然就是這種怪魚了,那麼如果單單只是為了照明,似乎用不著動這麼大的手筆跑到外海來捕撈這種怪魚才對。這般想著,丁立又有了一個新的疑惑,不是歷史上記載,秦始皇不是沒有找到海外仙山嗎?

  他看著這些怪魚,說:「這些東西怎麼這些像是娃娃魚?」

  「說不定這就是娃娃魚!」胡大爺說了一句,他手裡一直沒停,割下了許多肥厚的油脂來。這種魚油,確實比動物油要好的多了,煉出來不會產生煙霧,而且還不會凝固,更重要的是這魚油應該有著通靈的力量,起碼是對靈魂起到保護的作用。要不然什麼樣的死鬼在這鬼地方幾千年了,那些靈魂應該早就消散乾淨了才對,若不是長明燈保護,不可能讓王領隊中招的!

  丁立的思維跳躍的很厲害,隱隱知道了這個地方的一些秘密,甚至以前遇到的一些有意無意忽略過去的東西都隱隱的有了解釋。

  「娃娃魚雖然有這麼大的,但是……」傅說還沒說完。就被王成業打斷了,他道:「這些龍魚已經不怎麼大了,在古代特別是遠古的時候比現在的體積要大的多!《水經注?伊水》引《廣志》曰:「鯢魚聲如小兒啼,有四足,形如鯪鱧,可以治牛,出伊水也。」所謂「可以治牛」,當是能夠治服牛的意思,表明伊水的鯢魚個頭相當的大。屈原在《楚辭?天問》里問道:「焉有虬龍,負熊以游?」意思是哪裡有這樣大的無角龍,能夠馱著黃熊在江河上出遊?」

  胡大爺冷哼一聲:「馱著黃熊游水算什麼……」後面的卻就沒有繼續說下去了。

  丁立一下子就聽出了一些不對:「那說的好像是虬龍吧?」

  「最早的虬龍就是指的這種龍魚!」王成業說。

  「這個……」丁立雖然不能跟這些學富五車的人物相比,但其實也不是真正的不學無術,最重要的是他見過真龍的存在。任王成業嘴裡迸出蓮花來,丁立也是不會相信的。

  「龍,螭,虬,蛟,蟠,虺,夔。這就是龍的演化過程,只要你看看商周到現在的龍的演化過程你就知道,現在這種五爪金龍只是宋代以後才出現的,而最早的夔龍,虺龍的形象就和這種龍魚差不多了!」

  丁立看過一些古董,知道王成業沒有胡說,自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期,經商周,延續到秦漢,以商周夔龍為代表。

  《山海經.大荒東經》描寫夔是:「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則說夔是蛇狀怪物。「夔,神魅也,如龍一足。」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囗、卷尾的長條形,外形與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適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當然了夔龍並不是真的只有一隻腳,而是一足的動物是雙足動物的側面寫形。這般再看來,果真是就是和眼前被他剝皮刮油的東西一般模樣了。

  「我早就和你說過,」胡大爺愣聲道:「龍自有其演變,你所見的真龍是人們心中崇拜的真龍形象和地氣混合,產生的東西罷了。你可以把他當做是神一樣的看待!」

  丁立早就聽說過這個說法,但是一直固執著不肯相信。上次在秦嶺的地下暗湖之中,就看到了巨黿形象演化的龍形。那時候余偉就說過這種說法。但是丁立在下意識的拒絕這種說法,他寧願把神龍當成一種真實存在的生物。

  但是看來,說不定最早的龍就是這般的丑怪的生物養護出來的。他這般想著,未免有些喪氣,就好像心中有什麼神聖的東西被打破了一樣。

  「呵呵,」王成業輕鬆的笑了兩聲:「我估計著這東西說不定還真的就是娃娃魚,只是娃娃魚在淡水之中進化成那種樣子,在海水之中說不定就進化成未免看到的這樣了!」

  丁立懶得聽著傢伙再說些什麼,默默的颳了一陣子魚油,忽然想到剛才胡大爺的說的半頭話,一下子毛骨悚然起來:「胡大爺,你剛才說馱著熊的都不算大。是不是我們來的時候遇到的那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