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阿愁抬頭笑道:「幹嘛不讓酒樓把酒菜送來家裡?這不就兩全其美了?至於坐席,分兩天請客也沒關係吧?」

  那莫名爭執著的夫妻倆都愣了愣,然後都笑了起來。季大匠笑道:「怎麼竟忘了還有這法子了。」

  不過,裕哥的滿月酒最終還是沒有用到那些酒樓菜館。

  雖然不管是照著廣陵王如今的身份,還是他正守著的孝,他都不可能來季家吃這一頓滿月酒,作為管著李穆產業的供奉,季大匠還是規規矩矩地給大王遞上一份請柬。而叫季大匠沒想到的是,廣陵王竟親自召見了他,且還親切地詢問了他家裡辦滿月酒的打算。然後還提了建議,只說既然季家地方不夠,那麼那天他可以把隔壁屬他私人所有的那間別院借給季家暫用,酒菜也由別院的廚房做。

  季大匠聽了,頓時把頭搖得跟裕哥的潑浪鼓一般,連道:「不敢。」

  年輕的大王卻笑道:「你我是鄰居,相互幫助原是應該的。」

  等回到家裡,季大匠把這件事告訴莫娘子後,夫婦倆心裡感激之餘,都不免又想起那句「無事獻殷勤」的話來。

  可回頭看看自家養女,依舊還是怎麼想怎麼覺得那想法太過不靠譜……

  直到滿月酒那天,原和季家沒有任何交集的宜嘉夫人突然上門道賀。

  而雖然大王慷慨表示,他可以將他私人的別院出借給季家,季大匠夫婦在阿愁的勸說下也同意了,可到底不敢隨便讓人去李穆的別院裡,便只把徐大匠等同樣都是為李穆辦事的人安排在了別院那邊吃酒,又借用了別院的廚房和胖丫師徒來承辦酒宴也就罷了。

  所以,當宜嘉夫人來到季家門前時,正站在門口迎著客的季大匠險些以為,這是宜嘉夫人的車夫一時頭暈走錯了門。

  直到隨著宜嘉夫人一同來道賀的英太太上前道喜,季大匠這才反應過來,忙不迭地將人讓進二門。

  阿愁看到宜嘉夫人,以及隨後身著的洪白兩位姑姑時,也是大吃了一驚。她也是怎麼想也想不出來,她家除了她之外,還有誰跟宜嘉夫人有交情。

  那宜嘉夫人別有用意地看看她,只笑盈盈地道:「遲早都是親戚。」

  阿愁一怔,臉上忽地燎起一片火燒雲,惹得洪姑姑當場就笑出聲兒來。

  宜嘉夫人藉口要看孩子,拉著莫娘子進了內室去密談。便是幫著阿愁接待客人的吉祥也看出什麼不對了,頓時扯了扯阿愁的衣袖,道:「夫人來幹嘛的?」

  阿愁心說,大概是來提親的吧,可嘴裡卻不好告訴人去,便笑著牽強附會道:「大概是大王身上有孝不方便來,便請宜嘉夫人代為來道賀的吧。」

  一旁有客人聽到,覺得這個解釋在理,轉眼間,便把這個解釋宣揚了出去。

  正此時,周家小樓里的老鄰居們都來了。阿愁趕緊迎了上去。

  幾年不見,周家小樓里的老鄰居們變化倒並不大。孫老依舊充著那「樓長」的身架,王夫子夫婦依舊是文雅從容,只除了兩家如今已經結了兒女親家。

  要說起來,雖然那孫林二和王家四姑娘結丫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許是二人間太過熟悉的緣故,竟是從來沒有對對方起過別樣的心思。直到二人到了該結親的年紀,兩家家長一陣左右尋摸後,小李嬸覺得,自家那性情跳脫的小子似乎只有隔壁的四丫頭才能彈壓得住;而王夫子則覺得,自家那古靈精怪的女兒大概也只有從小一起長大的二木頭不會嫌棄。於是這般一來二去,兩家還真議上了親。

  而直到兩家議上了親,四丫和二木頭才知道這回事。頓時,原本還是小孩心性的兩個人,再看對方時,就怎麼看怎麼不是原本的那回事了……

  四丫那難得一見的扭捏,叫如今早已經跟巷口老虎灶上的宋家大郎訂了親的三姑娘當笑話告訴了阿愁。為這,來弟的胳膊都被那兇悍的四丫給擰青了一塊。

  除了孫家和王家外,一樓東廂里的劉老實也帶著劉家兄弟來了。

  在阿愁進京的那年,二樓那個丈夫多年沒有音信的唐娘子終於熬過了十年期,由官府判定她丈夫已經死亡,她終於可以改嫁了。於是,第二天,她便主動請隔壁的宋老娘代為做媒,欲要嫁給樓下劉家的大郎。

  這是誰都沒有想到的事,劉大也吃了一驚。雖然唐娘子比他還大了兩歲,可以他家那種一窮二白的情況,能有女人看上就算是老天開眼了,所以劉大想都沒想就點了頭。

  唐娘子是個能幹的,嫁過來後,沒兩天,就把那多年沒個女主人的劉家收拾得終於像個人家的模樣了。許是因為有了家累的緣故,原本掙八百用一千的劉大也知道要勤儉持家了,如今不僅買下了租車行里的騾車自己跑起了單幫,還拉了弟弟劉二入伙,正準備買下第二輛騾車專跑運貨。

  那劉大一來,就呱呱地向眾人報了個喜訊。年紀比莫娘子還要大的唐娘子之所以沒來,是因為她居然也有孕了。

  同樣替季大匠和莫娘子拉過纖的宋老娘聽了,立時站出來替自己的生意打GG,只說那是她的媒做得好,引得眾人一陣笑。

  如今孫林二的堂姐孫楠已經出嫁了,王家剩下的兩個姑娘也都訂了親,輕易不許再出門了,阿愁看了看那些老鄰居,便問著唯一還可以自由出門的孫林二道:「好像還缺了誰。」

  二木頭立時放下手裡的茶盞,兩眼閃亮地道:「缺了韓家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