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佳玲不解地問道:「為什麼會這樣呢?」

  周銳想著措詞慢慢說道:「如果輸了經信銀行的訂單,我只能戴罪立功,對他就不會有威脅了。如果贏了訂單,我對他的威脅就迫在眉睫了。這個季度拿到這麼大的訂單,我下個季度肯定還要增長,他會給我多大一個任務啊?下個季度怎麼辦呢?我這個季度已經非常難受了,我真不想再經歷一次這種折磨。」

  林佳玲皺著眉頭說道:「你要不說,我還真想不到這一點,這就是所謂中國人的智慧吧,老外絕不會這麼聰明。這也是我一直不願意參與公司政治的原因。你堅信經信銀行的訂單可以贏,到底你的猜測對不對,只要到時看陳總的安排就知道了。但是,你和陳總之間是沒有一點互信了。」

  周銳勉強擠出笑容說:「我也不想這樣,但是你我都身處這樣的環境之中,我自己不去玩弄權謀卻不得不防。這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中國另有一句話,叫做外圓內方,也是這個道理。什麼時候中國人都外方內方,直接講出自己的想法就好了。」

  林佳玲試探著問道:「所以你離開公司很大的原因是你不喜歡捷科的氛圍,是嗎?」

  周銳用力點點頭笑著說:「還是你看的清楚,我是不喜歡這樣的氛圍,每天都過的很不開心,既然這樣,我何必在這裡苦熬呢?」

  林佳玲回想著周銳被陳明楷趕出會議室的情景,心裡能夠體會他的苦衷,輕聲說道:「是啊,公司現在的氛圍和文化確實很不好,有的時候真讓人不想留下來。陳總既有戰略眼光,又知人善任,可是為什麼會這樣呢?」

  周銳手裡輕輕搖著杯子讓咖啡更加勻和,然後說道:「其實,這種事情在中國屢見不鮮,無所不在。你知道《亮劍》嗎?」

  林佳玲並不經常收看大陸的電視搖搖頭說:「沒有,但是好像聽人說過,是今年很流行的一個電視連續劇吧?」

  周銳點頭之後又輕輕搖搖頭說道:「《亮劍》本來是一本小說,後來改編成電視連續劇。小說的主角是李雲龍、趙剛和丁偉是中國的抗日軍人,連續劇只是講到幾個人前期的戰爭經歷,小說中三分之二的內容沒有拍出來,連續劇卻將小說的本意全改了,只講了他們在戰爭中英勇表現,可是你知道他們在小說中結局嗎?」

  林佳玲茫然的搖搖頭,不知道他為什麼會說起這些。周銳繼續說道:「丁偉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將軍因為說了幾句支持彭德懷的話,被打入大牢。趙剛這個在戰爭中智勇雙全的政委卻與心愛的妻子自殺身亡,李雲龍這個見到任何強大的敵人都敢於依然亮劍的勇士也吞搶自殺而亡。」

  林佳玲十分不解問道:「可是他們不是打下江山的功臣嗎?怎麼會有這樣的下場呢?」

  周銳最近一直看這本小說,開始緩緩說出自己的心得:「五六十年代的中國已經形成了一種很不好的風氣,上至國家主席下至普通百姓,可能因為一言一行就被徹底打倒甚至丟失性命,相反揣度上意,為虎作倀的人卻可以平步青雲,這種風氣導致正直敢言的人被紛紛淘汰,趨利附勢之徒卻肆意橫行。李雲龍、趙剛和丁偉這三位將軍實有原型,他們在戰場上叱剎風雲,卻不能適應這種惡劣的文化和風氣,按照李雲龍的毅然亮劍的性格,他的自殺已經是註定的了。」

  林佳玲點點頭說道:「我現在更加明白你為什麼要離開公司了,你不能亮劍卻可以退出,是嗎?」

  周銳點點頭說:「好在現在的社會開放很多,這家公司不行,我可以換家公司,何必在這個醬缸之中淹死。」

  林佳玲忽然想到另外的話題說道:「其實這樣的事情很常見,為什麼這種事情總是不斷發生呢?」

  周銳看了一下林佳玲笑著說:「真想不到像你這樣一個女孩子也會聊這些,你們通常不是喜歡美容、服飾這些流行的東西嗎?怎麼會對這種事情關心?」

  林佳玲笑而不答,周銳只好繼續說道:「其實我認為問題出在文化上面,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乏好的制度,創意和發明,可惜都被這種文化扼殺了。毛XX清晰看到了中國當時文化的經落後,因此發動了文化大X命。」

  林佳玲立即問道:「可是文化大X命不是被大陸否定了嗎?」

  周銳表示同意:「文化大X命初衷是為了改變中國的文化,卻將中國的文化變得更加惡劣,因此當然要否定。」

  「既然毛看出了中國文化的問題,為什麼不但沒有改好,反而卻更加惡化了呢?」

  周銳沒有回答反而問道:「你覺得中國的文化與西方文化相比出了什麼問題嗎?」

  看到林佳玲搖頭,周銳說道:「中國的文化本質上是一種專制的文化,而西方通過文藝復興已經建立了一種平等的文化。這種專制文化導致了中國的落後。這種文化體現在幾個方面,第一是鉗制言論,絕不允許任何威脅到專制體系的言論出現,中國歷代都十分注重言論的控制,清代甚至大興文字獄株連殺戮,人們不能說出自己的想法。《亮劍》中的丁偉就是因為支持彭德懷的言論獲罪的。第二就是御用哲學,中國古代皇帝都將儒家思想作為御用哲學,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就是看中了忠君忠父這些東西,任何人有異端的思想都被視為大逆不道,拿這個哲學壓過去。其實哲學既然是一種學問就應該讓人辯論和探討,這樣才會越辨越明,可是御用哲學已經變成了皇帝專制的工具,任何人都不得挑戰。第三個特點就是用人制度,專制文化永遠喜歡選拔官員,這樣官員就要唯上是從,對上唯唯諾諾,對下掌握生殺大權,不知執政為民,只知趨利避害。這樣必然導致貪官污吏叢生,前仆後繼,殺之不盡,解決辦法是用選舉制度替代選拔制度,這樣才可以杜絕官員貪污腐化和庸碌無為。第四個特點是特殊利益,統治者利用專制文化理所當然地榨取大眾利益,因此古代君王都拿榮華富貴籠絡可用之人。對普通百姓而言,只能按照義務納稅奉養官員,卻無權審核這些稅收的用途。《中國經濟時報》的報導,全國公車消費每年高達3000億元人民幣,不僅遠遠超過軍費開支,更比教育經費和醫療經費加起來還多。這明顯不合理的花費都是納稅人的血汗,卻是官員們的特殊利益,是專制文化的必然產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