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國峰和趙穎坐在羚羊的后座,試圖去拉趙穎的手,她卻輕輕移開之後看他一眼並搖搖頭,國峰只好透過車窗向街道兩邊看去。計程車在街道中左右穿行,終於停在一個小小店面門口,國峰一下車就聞到了濃烈的麻辣香味,進門之後皺起了眉頭,這個小店擁擠不堪。趙穎父親和老闆打著招呼,找到了一個窗邊的圓桌。當趙穎剛拉著國峰坐下時,一個老乞丐推門而入。飯店地處繁華地帶,經常有落魄者和偽裝的落魄者來尋求幫助,趙穎爸爸見怪不怪,國峰卻很奇怪地打量著這個乞丐。這家小飯館的老闆挺有人情味,每逢有這樣的事,或多或少他都要給兩個,今天也不例外,沒等老人開口,他掏出一塊錢遞了過去。老人不要,聲音很含混地說不要不要,不要錢,有剩飯給一口就成。
這令國峰很詫異,這是一個真正「要飯」的,他不要錢。他不由得仔細打量老人,有80多歲了,身板還算硬朗,腰挺得很直,最難得的是一身衣服雖然破舊,但是基本上算乾淨,這在乞丐當中絕對是很少見的。按說他要飯要到飯館裡是找對了地方,可事實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這家小飯館做的是回頭客生意,客人吃剩的東西直接當面倒掉,他們家主食是火鍋,都是現做的,老闆沒有剩飯剩菜給老人,很明顯他也不能給老人上這麼一個火鍋。
趙穎這桌上已經上了一碟燒餅,每次她爸爸都會要上這麼一份,之所以要它是一個習慣,這家飯館的服務員很有一套,在你點完菜後,她會隨口問一句:「來幾個燒餅?」口氣不容置疑,你會下意識地選擇數量而不能拒絕他們家這個祖傳手藝。國峰對這個老人發生了興趣,招呼服務員把這碟老闆引以為榮的燒餅給老人拿過去,並且讓老人坐在我們旁邊的桌上吃。沒有太多顧客,老闆也就不攔著老人坐下,還說桌上調料,想用隨便。老人喃喃的道謝,從隨身的包袱里掏出一個搪瓷茶缸想要點水喝,這個缸子讓國峰吃了一驚,班駁的缸體上一行紅字還可以辨認——獻給最可愛的人!國峰喜歡研究這些東西,可以大概猜到它的來歷,看到這個缸子出現在這麼個老乞丐手裡讓他很納悶,他遲疑地問老人:這缸子哪來的?
老人喃喃地說:「是我的,是我的,是發給我的。」
趙穎一家人注意到國峰側身一直和這個乞丐聊天,此時趙穎爸爸說道:「爺們,你過來坐,你過來坐,咱們三嘮嘮。」
老人說不用不用,國峰起身把老人扶到桌前,問道:「老爺子,您參過軍?」
「是呀是呀,當了七年兵哩!」
「您老是哪裡人?」
「安徽金寨的。」
「哪年入伍呀?」
「46年,就是日本鬼子投降的第二年。」
「您參加的是哪支部隊啊?」
「新四軍六師,就是後來的華野六縱。」
「您還記得你們縱隊司令是誰嗎?」
「王必成啊,打仗是好手啊!」
老人口齒不清地念叨起來,趙穎一家人都默然了,國峰卻知道這是一支英雄部隊,在孟良崮上,張靈甫被這支部隊擊斃,使該縱隊一戰成名。
國峰給老人夾菜,趙穎爸爸給老人倒酒,配合默契。國峰想起那個缸子問道:「您後來還參加了抗美援朝?」
「是呀是呀,美國人的飛機厲害呀,我就是在朝鮮受傷後才復員的啊!」
「那您參軍七年應該是幹部了,怎麼是復員呢?」
「沒有文化啊,當不了幹部。」
看見國峰狐疑的神色,老人著起急來:「你們兩個娃不信嗎?我有本本的,有本本的!」
老人慌慌地在懷裡摸出一個包得很仔細的小布包打開來,兩個紅色塑料皮的小本,一個是復員軍人證書,另一個是二等殘廢軍人證書。老人慢慢捲起左邊的褲管,國峰看見了一條木腿。老人又在包里拿出一張疊得很仔細的白紙給國峰,國峰打開看了,看完後遞給趙穎爸爸,默默無語。
那是一張村委會的介紹信,大意是持該介紹信者為我村復員殘疾軍人,無兒無女,喪失勞動能力,由於本村財政困難,無力撫養,特准許出外就食,望各地政府協助云云。村委會的大印紅得刺眼,國峰都被這個事實震驚了,飯店老闆也目瞪口呆,好久他才結結巴巴地對老人說:「老爺子,再到了吃飯的時候您就上我這兒來,只要我這飯館開一天,您就……」
老人打斷他說不,他說還能走動他就要走,國峰納悶地問老人:為什麼在行乞時不要錢呢?老人突然盯著他說:「我當過七年兵的,我還是個共產黨員哩,我怎麼能……?」
國峰和趙穎一家人和老人慢慢吃完離開座位,一言不發。國峰低頭說道:「哎,看著這個老人心裡真不是滋味,覺得心裡發堵。」
趙穎媽媽也點頭說:「是啊,這樣的老人鄉政府怎麼能讓出來討飯呢?」
趙穎替母親想著接著說:「是不是那個地區比較落後啊?」
國峰卻不同意地說:「我就不信落後到不能安置這樣一個殘廢軍人,雖然我沒去過那個地方,我卻能夠想像的,縣政府一定豪華氣派,縣領導們一定坐著豪華轎車。」
趙穎爸爸藉口說道:「縣裡幹部就不用說了,連鄉里和村裡的領導肯定都要好車,也許都不止一輛。」
這令國峰很詫異,這是一個真正「要飯」的,他不要錢。他不由得仔細打量老人,有80多歲了,身板還算硬朗,腰挺得很直,最難得的是一身衣服雖然破舊,但是基本上算乾淨,這在乞丐當中絕對是很少見的。按說他要飯要到飯館裡是找對了地方,可事實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這家小飯館做的是回頭客生意,客人吃剩的東西直接當面倒掉,他們家主食是火鍋,都是現做的,老闆沒有剩飯剩菜給老人,很明顯他也不能給老人上這麼一個火鍋。
趙穎這桌上已經上了一碟燒餅,每次她爸爸都會要上這麼一份,之所以要它是一個習慣,這家飯館的服務員很有一套,在你點完菜後,她會隨口問一句:「來幾個燒餅?」口氣不容置疑,你會下意識地選擇數量而不能拒絕他們家這個祖傳手藝。國峰對這個老人發生了興趣,招呼服務員把這碟老闆引以為榮的燒餅給老人拿過去,並且讓老人坐在我們旁邊的桌上吃。沒有太多顧客,老闆也就不攔著老人坐下,還說桌上調料,想用隨便。老人喃喃的道謝,從隨身的包袱里掏出一個搪瓷茶缸想要點水喝,這個缸子讓國峰吃了一驚,班駁的缸體上一行紅字還可以辨認——獻給最可愛的人!國峰喜歡研究這些東西,可以大概猜到它的來歷,看到這個缸子出現在這麼個老乞丐手裡讓他很納悶,他遲疑地問老人:這缸子哪來的?
老人喃喃地說:「是我的,是我的,是發給我的。」
趙穎一家人注意到國峰側身一直和這個乞丐聊天,此時趙穎爸爸說道:「爺們,你過來坐,你過來坐,咱們三嘮嘮。」
老人說不用不用,國峰起身把老人扶到桌前,問道:「老爺子,您參過軍?」
「是呀是呀,當了七年兵哩!」
「您老是哪裡人?」
「安徽金寨的。」
「哪年入伍呀?」
「46年,就是日本鬼子投降的第二年。」
「您參加的是哪支部隊啊?」
「新四軍六師,就是後來的華野六縱。」
「您還記得你們縱隊司令是誰嗎?」
「王必成啊,打仗是好手啊!」
老人口齒不清地念叨起來,趙穎一家人都默然了,國峰卻知道這是一支英雄部隊,在孟良崮上,張靈甫被這支部隊擊斃,使該縱隊一戰成名。
國峰給老人夾菜,趙穎爸爸給老人倒酒,配合默契。國峰想起那個缸子問道:「您後來還參加了抗美援朝?」
「是呀是呀,美國人的飛機厲害呀,我就是在朝鮮受傷後才復員的啊!」
「那您參軍七年應該是幹部了,怎麼是復員呢?」
「沒有文化啊,當不了幹部。」
看見國峰狐疑的神色,老人著起急來:「你們兩個娃不信嗎?我有本本的,有本本的!」
老人慌慌地在懷裡摸出一個包得很仔細的小布包打開來,兩個紅色塑料皮的小本,一個是復員軍人證書,另一個是二等殘廢軍人證書。老人慢慢捲起左邊的褲管,國峰看見了一條木腿。老人又在包里拿出一張疊得很仔細的白紙給國峰,國峰打開看了,看完後遞給趙穎爸爸,默默無語。
那是一張村委會的介紹信,大意是持該介紹信者為我村復員殘疾軍人,無兒無女,喪失勞動能力,由於本村財政困難,無力撫養,特准許出外就食,望各地政府協助云云。村委會的大印紅得刺眼,國峰都被這個事實震驚了,飯店老闆也目瞪口呆,好久他才結結巴巴地對老人說:「老爺子,再到了吃飯的時候您就上我這兒來,只要我這飯館開一天,您就……」
老人打斷他說不,他說還能走動他就要走,國峰納悶地問老人:為什麼在行乞時不要錢呢?老人突然盯著他說:「我當過七年兵的,我還是個共產黨員哩,我怎麼能……?」
國峰和趙穎一家人和老人慢慢吃完離開座位,一言不發。國峰低頭說道:「哎,看著這個老人心裡真不是滋味,覺得心裡發堵。」
趙穎媽媽也點頭說:「是啊,這樣的老人鄉政府怎麼能讓出來討飯呢?」
趙穎替母親想著接著說:「是不是那個地區比較落後啊?」
國峰卻不同意地說:「我就不信落後到不能安置這樣一個殘廢軍人,雖然我沒去過那個地方,我卻能夠想像的,縣政府一定豪華氣派,縣領導們一定坐著豪華轎車。」
趙穎爸爸藉口說道:「縣裡幹部就不用說了,連鄉里和村裡的領導肯定都要好車,也許都不止一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