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一張下下籤的內容是什麼並無關緊要,不過,在真實的人生里,它有如健康的人喝到一碗苦藥,頗有醒醐灌頂的效果,反而能給我一些反省、一些激勵。這樣看,一個人一生抽到幾張下下籤不是什麼壞事。反過來說,我們偶爾會抽中“上上籤”,如果沒有帶給我們光明的力量,只令我們歡喜一場,也就沒有什麼好處了。
我想起從前在日本旅行,看到日本寺廟前面的樹上結滿白色的簽紙,隨風飄揚的景象。原因是抽籤的人對簽不滿意,把它結在樹上還給神明,然後重抽,一直抽到滿意為止。
其實一張籤詩是好是壞都沒有關係,它最大的意義是在讓我們轉個彎,做一次新的思考,因而在順境時抽到下下籤、在逆境時抽到上上籤,格外有意義。前者是“居安思危”,後者是“反敗為勝”。人生的際遇從更大的角度看,不也是這樣嗎?
在歐美和日本的中國餐館,常設有幸運簽,有的藏在筷子裡,有的包在饅頭內,有的放在玻璃瓶中,這些簽紙通常寫著最好最美的語言,讓人看了心情歡愉。我常常突發奇想,要是廟的簽都是這樣的好句該有多麼好,一定可以幫助許多有情人成眷屬,帶給沮喪的人生存的希望,使挫敗者有勇氣走向黎明的天光。
三年前的早春,我到日本的日光山去看紅葉,夜裡在山上小徑散步,找到一家賣養麥面的小屋,吃麵時打開筷子的紙袋,掉下一張紙,上面用中文寫著:“今日天氣真好!”我吟哦這句話,俯瞰夜色中泛著淺藍色的山谷,谷中月光下的楓紅點點,忽然覺得不只今天天氣真好,人生也是非常幸福的!
人生在某種層次上,真像一張簽紙。
學佛以後我就不再抽籤了,我喜歡佛寺中不設簽箱,對一個坦蕩無礙的生命,到處都是純淨的白紙,寫什麼文字有什麼要緊,生命的遭遇猶如水中的浮草、木葉、花瓣,終究會在時間的河流中流到遠方。能這樣看,我們就可以在抽籤時帶著遊戲的心情,把一切缺憾還諸天地,讓我們用真實的自我面對這萬般波折的人間!
生命不免會遇到有如下下籤那麼糟的景況,讓我們也能有一種寬容的心來承擔,把它掛在樹上隨風飄動,或落人河中,隨流水流向大海吧!
不一定是天堂
有一位神父告訴我一件真實的事。
他在神學院快畢業的時候,老師對他們說:“你們接受了幾年神學的教育,對天堂的狀況已經很了解了,在畢業之前,我希望你們每一個人輪流起來報告自己心目中的天堂。”
這些即將作神父的學生,一一站起來報告自己心目中的天堂。在報告的過程,大家愈聽愈驚慌,竟然沒有兩個人心目中的天堂是相同的。
等到學生全部報告完了,教室陷進一片完全的靜默,因為沒有一個人能確定自己的天堂才是對的。
老師看到大家那麼嚴肅的樣子,忍不住笑起來,對學生說:“每個人心目中的天堂都不同,才是正常的,因為天堂是心的嚮往,並沒有固定的形式,每個人心中的天堂都不一樣了,何況是人間的事,因此,你們當了神父應該遠離爭辯,把重點放在喚起人的嚮往。”
神父說,聽了這一段話,他從此失去和人爭辯的興趣。
我聽了神父的話,從此也不再和人爭辯。
我想,天堂雖然每個人都不同,但心的嚮往是可以互相影響和循環的。
我想起從前在日本旅行,看到日本寺廟前面的樹上結滿白色的簽紙,隨風飄揚的景象。原因是抽籤的人對簽不滿意,把它結在樹上還給神明,然後重抽,一直抽到滿意為止。
其實一張籤詩是好是壞都沒有關係,它最大的意義是在讓我們轉個彎,做一次新的思考,因而在順境時抽到下下籤、在逆境時抽到上上籤,格外有意義。前者是“居安思危”,後者是“反敗為勝”。人生的際遇從更大的角度看,不也是這樣嗎?
在歐美和日本的中國餐館,常設有幸運簽,有的藏在筷子裡,有的包在饅頭內,有的放在玻璃瓶中,這些簽紙通常寫著最好最美的語言,讓人看了心情歡愉。我常常突發奇想,要是廟的簽都是這樣的好句該有多麼好,一定可以幫助許多有情人成眷屬,帶給沮喪的人生存的希望,使挫敗者有勇氣走向黎明的天光。
三年前的早春,我到日本的日光山去看紅葉,夜裡在山上小徑散步,找到一家賣養麥面的小屋,吃麵時打開筷子的紙袋,掉下一張紙,上面用中文寫著:“今日天氣真好!”我吟哦這句話,俯瞰夜色中泛著淺藍色的山谷,谷中月光下的楓紅點點,忽然覺得不只今天天氣真好,人生也是非常幸福的!
人生在某種層次上,真像一張簽紙。
學佛以後我就不再抽籤了,我喜歡佛寺中不設簽箱,對一個坦蕩無礙的生命,到處都是純淨的白紙,寫什麼文字有什麼要緊,生命的遭遇猶如水中的浮草、木葉、花瓣,終究會在時間的河流中流到遠方。能這樣看,我們就可以在抽籤時帶著遊戲的心情,把一切缺憾還諸天地,讓我們用真實的自我面對這萬般波折的人間!
生命不免會遇到有如下下籤那麼糟的景況,讓我們也能有一種寬容的心來承擔,把它掛在樹上隨風飄動,或落人河中,隨流水流向大海吧!
不一定是天堂
有一位神父告訴我一件真實的事。
他在神學院快畢業的時候,老師對他們說:“你們接受了幾年神學的教育,對天堂的狀況已經很了解了,在畢業之前,我希望你們每一個人輪流起來報告自己心目中的天堂。”
這些即將作神父的學生,一一站起來報告自己心目中的天堂。在報告的過程,大家愈聽愈驚慌,竟然沒有兩個人心目中的天堂是相同的。
等到學生全部報告完了,教室陷進一片完全的靜默,因為沒有一個人能確定自己的天堂才是對的。
老師看到大家那麼嚴肅的樣子,忍不住笑起來,對學生說:“每個人心目中的天堂都不同,才是正常的,因為天堂是心的嚮往,並沒有固定的形式,每個人心中的天堂都不一樣了,何況是人間的事,因此,你們當了神父應該遠離爭辯,把重點放在喚起人的嚮往。”
神父說,聽了這一段話,他從此失去和人爭辯的興趣。
我聽了神父的話,從此也不再和人爭辯。
我想,天堂雖然每個人都不同,但心的嚮往是可以互相影響和循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