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十二章
在少吃缺勞動力的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山河村和臨近各村一樣,戰勝了重重的困難,沒使春地荒蕪一分,全部搶種上了;同時完成了繁重的支前任務。人們挺著腰杆,肚子裡塞滿野菜、樹葉,一面苦幹著,一面焦急地注視麥子的成長。終於,麥子在千百雙焦急期待的目光下成熟了。但是,這一帶種的麥子不多。一來是土地少,麥子的產量低,不夠吃;二來土質大都較薄,沙土山地占的比重很大,不宜種麥子。可是畢竟有了糧食,有了依靠。人們掩飾不住內心的欣喜,可以吃頓麵食,換換吃了一春野菜的胃口了。有的人家在麥子還沒全熟的時候,已經開始割著吃了。在這種情況下,完成徵收公糧的任務,沉重地壓在負責幹部頭上。 山河村在麥收前夕開了一次行政幹部會。會一開始,民兵隊長江水山就嚴重警告大家說:“不能再遲延,再不加以控制,趕到收割的時候,好多人家就要吃掉一半!你們看看,這幾天上山找野菜的人不是少了嗎?江任保那二流子懶漢的麥子,都快吃完了。我提議,政府派出民兵、青婦隊守山,不熟的麥子不准割!” 自丈夫走後很少參加會議的婦救會長孫俊英,這次也來了。她過去開會都是察顏觀色講順風話,現在卻一反常態,時常和江水山頂撞了。她激烈地反對道:“我不同意這末做!這是強迫命令,犯法!” “在緊急情況下,動點強迫命令也應當。”水山抓住了他腰間的手槍柄。 “我同意這末做。”青救會長孫樹經說。他雖然二十幾歲,身體卻很孱弱,患著氣喘病。“不去守著麥地不行。昨天我碰到馮寡婦到田裡割麥子,勸說幾句,她反倒罵我‘狗咬耗子棗多管閒事’。象她這樣家裡並不缺吃,存心想吃好的,吃了再要救濟,非管一下不可!” “可別說我保守,”村長江合笑笑,把過去經常挨批評的帽子先端出來,“民兵隊長的用心是好的,可惜行不通。現時還是私有制,咱們管的範圍不能過寬;不然工作干不好,還招惹人家反對。” 春玲聽著大家爭論,一時插不上嘴。按她的心情,真贊成江水山的意見,可是又想到這是強迫,就修訂了她的意見,說:“民兵隊長的意見我同意一大半,不過有一點小意見。這任務單交給我們青婦隊做。我們沒槍沒刀,見有人割麥子,就動員說服他不割。不知對不對?” 幾個幹部都說這法子使得。江合也點了頭。 “這也是強迫!”孫俊英仍然反對,“私有制,有自由!”曹振德把剛要開口的江水山壓下去,說:“水山的意見是對的,只是辦法過火。可是咱們也不能不積極行動,知道私有制有毛病,為什麼不想法克服呢?知道這種自由有壞處,為什麼不防備呢?青婦隊長的意見是個辦法,但不是主要的法子。我的意見是,各個團體立即行動,積極分子、幹部帶頭,進行宣傳,說服群眾,講清道理。咱們該看清楚,大多數群眾會通的,象江任保和馮桂珍①那樣的不過是幾個人。大夥看呢?” 幹部們的意見統一了,都同意指導員的做法。在收公糧的方法上也有爭論,江合主張在場上趕打趕收;振德不同意這種做法,批評他這是不相信群眾;孫俊英提出要求上級答應少交點公糧,立時遭到所有幹部的反對……麥場剛打完,天就斷斷續續下開了牛毛細雨。割麥種豆,真是天順人心,正好是種豆雨。趁雨天,山河村一連召開了黨員和各個團體的會議,收交公糧的工作,正在抓緊時機進行…… 春玲看了看囤子底,掂了掂口袋,又把囤子裡的麥子往口袋裡裝了一瓢。她再伸瓢,噼啪幾聲響,干瓢兒挖到柳條編起的囤子底上了。 站在旁邊撐著口袋的明生說:“姐,都交了咱不吃嗎?” “怎麼都交啦?”春玲指著囤子道:“裡面還有呀!” “只剩下一星點,不留種啦?”明生有些不痛快。“有,”春玲安慰小弟,“除去留種的,還有好幾斤,保你過年吃上餃子。” “那過八月十五呢,我過到十歲的生日呢,不吃麵條啦?”明生渴望地看著姐姐的臉。 春玲沉吟著說:“吃呀!沒有麥面也一樣吃麵條,姐用好地瓜面給你擀,使上兩個雞蛋,用點蝦米,可好吃啦!”明生點點頭,興奮地說:“姐,你還要給我做面聖雞,媽每逢我過生日都做……” 春玲身子一震,心坎發熱地想:“媽,還忘記媽啦!要留點麥子給媽過周年啊!”她拿起瓢,從口袋裡小心地挖出三斤左右的麥子。 明生急忙說:“不用麥面做聖雞,也用地瓜面吧!留著好吃的送前線,解放軍吃了有勁打反動派!” 春玲猶豫著,不知該不該把麥子留下。忽聽父親的聲音:“玲子,怎麼還沒裝好送去?” 春玲望著走來的父親和明軒,說:“就走,就走。”她正要把瓢里的麥子向囤里倒,父親問道:“怎麼又往回放啦?” “留一點過個年節… ”女兒話未完,就被父親打斷:“不吃好的一樣過節,以後有吃的日子。留夠種子就行啦!快送吧,趁這會雨停了。”振德說完,出門去了。春玲決斷地把麥子倒進口袋,吩咐兩個弟檔道:“你們倆抬那鐵桶里的。” 明軒說:“不用抬,分兩下盛,我挑著。” “我在後面看著,別叫碰倒撒啦!”明生接上道。“好,”春玲扛起口袋,“那我先頭走。” “我們後面就到!”明軒、明生齊聲回答。 糧站在村東南頭靠山根的高台子上,原先是地主蔣子金的糧庫,房子高大寬敞,地基甚高,裡面很乾燥。 春玲來到時,許多人在屋裡等著交公糧。村長江合在指揮著。原來的糧秣員參了軍,新當選的曹冷元老人在掌秤。新子和玉珊負責把稱過的糧食倒進裡面庫房裡。教員孫若西在沒精打采地打算盤記帳。他心裡卻在為上級決定所有教員麥假期間留村幫助工作而窩火。孫若西見到春玲後,臉上立刻堆著笑,站起身說:“青婦隊長來啦!”又轉向旁人說:“她工作忙,讓她先交。” 春玲看也沒看他,回答道:“不用,挨次序來。” 孫若西搭訕著笑笑,又坐下埋頭記他的帳。孫若西對春玲早失追求之心,暗地裡恨她罵她,躲著不見她。但表面上仍裝著沒事,滿不在乎。剛才他討個沒趣,心裡又在發恨:“倔閨女!沒有什麼可擺的,象個冰棍子一樣… 他忽然聽到柔和的女子聲,“大爺,俺儒修哥叫啦,該咱交啦!” 孫若西一看,是表妹淑嫻,眼睛立時亮了。自從挨了春玲的巴掌,孫若西就注意到淑嫻了。原來在他眼裡淑嫻簡直沒法和春玲相比,難看得沒法說,現在卻又覺得淑嫻也是很美的了。她那豐滿勻稱的身體,象柳條一樣的軟,比春玲直棒棒的體格強多了;那胖圓的臉蛋,黑亮的不大的眼睛,就連眼窩下幾點小雀斑,都對孫若西產生了巨大的誘惑力,使他心醉。原來孫若西常罵姨父老東山,一層為激起春玲對儒春的反感,二層因為他每逢輪到老東山家管教員的飯①,招待得不滿意,吃得比一般人家差。如今孫若西卻變了態度,時常進出姨家的門… 孫若西見淑嫻領著老東山挑著糧食走上來,趕上前招呼:“表妹,姨父!我來,我來。”他沒去接老東山的重擔,卻接過淑嫻的半口袋麥子。 淑嫻有些吃驚孫若西這種親近表示,迷惑地看了他一眼。江任保空手跟在老東山擔子後面。趁人群擁擠的當兒,任保飛快地把老東山擔子後面那頭棗大水桶上的一個小簍子提下來。擔子立時失去平衡,前頭落地。老東山就勢放下來。他誰也不看一眼,把麥子倒進過秤的大木斗里後,聚精會神地瞪大眼睛,緊盯著掌秤的糧秣員曹冷元的手。“任保,你來做什麼?”有人問道。 “交公糧呀!”任保嘻皮笑臉地說。 “你是來領公糧吧?”玉珊瞪他一眼,“解放以來你交過幾粒公糧?真是個吃公糧的大耗子!” “嘿嘿,尖嘴閨女,你壓迫不著我!上級的政策,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我是無產階級分子,就出力來幫助工作。”任保涎著臉皮,剛要湊上前,忽聽老東山象雷一樣的吼聲:“啊!還差四斤多?我在家明明稱得一兩也不差,秤桿平平的,怎麼會少啦!” 任保一聽,伸了下舌頭,提著簍子溜了。 “老兄弟,”冷元和氣地指著秤說,“明白擺著,你自己看看嘛。” 老東山搖搖頭,一口咬定:“不用看,我心裡有數!我家的秤老輩用的,十四兩頂新稱一斤①,錯不了!”新子眨著眼生氣地說:“我說東山大叔,你講不講理?村公所的秤怎麼會錯!再說也不光你一家,全村都用的。”人們都向老東山開火,說他沒理。 老東山仍是不服氣。實際上,不能說老頭子無理取鬧,不過他的悲劇還是自己找的。文章出在任保那個簍子上。 老東山每次交公糧都在家裡稱得半兩不多一兩不少,這次也如此。他先吩咐大兒子儒修挑著一擔去了,又打發侄女淑嫻背上半口袋,他自己用水桶挑著麥子壓後跟來。老東山一出門,任保夫妻就跟上了。任保和老東山並肩談起了話,兩人爭得一句高一句低的,很是熱火。平常老東山連睜眼看都不看江任保,這次何以同他談得如此熱鬧?原來是在談論任保賣地的事。任保賣地被指導員說服暫時不賣了,把老東山好一頓氣,罵任保反覆無常,言而元信。這次任保又和他談起賣地,老東山架不住好地的誘惑,興趣又來了。實際上任保是以此把老東山的注意力吸住,他隨便地用手捺住老東山肩後的扁擔,他老婆非常順利地從後面的桶里抓麥子,她把前襟兜滿後,就悄悄溜回家了。這裡,任保的嘴和老東山激烈地爭執著賣地的價錢,手把上面用毛巾蓋著下面裝著一些泥塊的小簍子,放在他後面的桶上,使老東山的擔子一點沒偏側,平衡地挑到公糧站。 淑嫻見要吵起來,急忙說:“大爺,不該人家麼事,我回家再拿點來。” “不准去!”老東山惱喝一聲,抓了把麥子,送到村長面前,忿忿地說: “你看看,村長!我的麥粒成不成?哪家能趕上我的好! 成糧雙倍面棗少幾斤還嫌棄,我還覺著吃了大虧!”江合見吵得厲害,知道老東山的脾氣,就和解道:“好啦,下次再說,這次就算了吧。” “不行!公事公辦,私讓不得!”一聲脆利的銀鈴般的喊聲,把人們都震動了。 春玲叫著衝到江合跟前說:“村長,這怎麼能算了!人人少交一點加起來就多啦!再說,憑什麼理由不交齊!”她轉向老東山,懇切地勸道:“大爺,再回家拿點來吧!交公糧是咱們應當做的,何苦為一點糧食惹人說… ” 儒春參軍後,老東山一直等著兒子遵照他的命令跑回來。然而等了兩個月,卻籌來了儒春安心在部隊的一封信。老東山的希望破滅了,就遷怒到未過門的兒媳婦春玲身上。但他又沒有權力來管教她。老東山暗自悲嘆,他再不敢和這樣的人家這樣的閨女結親了。在不幸中他感到慶幸的一點是,當初儒春走時,他咬著牙以一丈粗布的重大代價,給兒子換來那張“護身符”,這個損失總算是沒白受。 春玲雖然沒嫁到老東山家,但這些天也費去姑娘不少精力。有時她為儒春他媽做點針線活;有了點希罕吃食總給老東山送去。當然,春玲沒好把她在北河把儒春送走和那張“護身符”順水東流的事告訴老東山。 現在,當著這末多人的面,為這種事情,一個未過門的兒媳婦,竟敢如此頂撞公公,真把老東山的肚皮氣得鼓鼓的。“你這個… ”老東山恨得臉色鐵青,扯破嗓子叫起來,可下面罵什麼好,卻使他梗住了。他吞一口唾沫,揚起胳膊:“你這個髒丫頭!我用得著你管嗎?呸,不要臉的東西!” 春玲一點不迴避老東山的氣勢,卻把淑嫻嚇著了。她上去靠著春玲,以防老東山的巴掌落到女友臉上。孫若西幸災樂禍地藐視春玲一眼,心裡吶喊:“打!給我報仇… ” 春玲的面色赤紅。她是那樣鎮定,連眉也沒皺,聲音平和地說:“大爺,我管得著的,管得著的。為公事,人人有責呀!你說我不要臉,俺看大爺你這末不爭氣,連這四斤多麥子都捨不得給子弟兵吃,我這沒過門的兒媳婦也覺著臉紅,難為情,丟人!大爺,你不覺得嗎?” 老東山愣怔怔地看著春玲,脖頸發軟了,底火跟不上來了。他想打人的手扶住了草帽邊,耷拉下眼皮,為自己辯解道:“我老東山交公糧,哪次沒交夠?哪次交得不好?哪次交晚啦?” “對呀,”春玲緊接著說,“每次都交夠,這次也該交夠啊!就為我知道大爺會自個交夠,為打反動派儘自個該盡的力氣,我才沒倒一些麥子給你添上。” 老東山哼一聲,閉上了眼睛,挑著空桶往家走,吩咐淑嫻回家拿麥子。 人們望著老東山走遠,哄的一聲笑開了。 交公糧的工作又繼續進行下去。 春玲把口袋裡的麥子倒進木斗里。麥粒發出嘩嘩清脆的聲。玉珊情不自禁地贊道:“春玲姐家的公糧就是好,又乾淨又成棒!” 春玲道:“誰的還不一樣?” “夠啦,夠啦!”冷元的秤桿已經向上撅起來。春玲把口袋向木斗里抖了幾下,說:“還有一些,俺兄弟後面送來。” 江合道:“你爹又要多交?留點自己吃吧… ”“盡著力量拿吧,自己留多少也是個吃。”春玲笑道。她見外面又下起雨來,忙擠出門:“我去迎迎俺兄弟,別濕了… ” “噯呀,你們看明軒和明生!”誰在門口叫了一聲。 明軒挑著兩桶急走,明生在後面跟著小跑。他們弟兄上身清光,黑紅的脊樑被雨水澆得濕溜溜的。 春玲跑著迎上去,著急地問:“為麼光著上身!”啊… 她看清了,每個桶口都蓋著一件小褂兒。姐姐急忙把擔子接過來,疼愛地問:“怎麼不在家找東西蓋著?淋了身子… ”“沒關係,正好洗洗澡哩!”明生擦著臉上的雨水,笑嘻嘻地說,“姐,俺和哥走在半道下雨啦!剛下第一顆雨星,俺倆就緊忙脫衣裳,公糧一點沒濕著!” 江合再三堅持,不讓春玲把拿來的麥子都交了,因為比曹振德家該交的數超過很多了… 春玲一遍遍解釋道:“大爺,我不哄你,俺們家還有哪!不信,你問俺兄弟。” 明軒忙接上說:“有,大半囤子哩!” “有啊,村長大爺!”明生的聲音響了,“俺姐說,除去留種的,過年還能吃餃子。還說,我過生日也有麵條吃,有面聖雞。俺姐說,用地瓜面做,和麥面一樣好… ”“明生!”春玲瞅他一眼。 “怎麼啦,姐?俺說錯啦?”明生瞪大眼睛,“你剛才這末說… ” “好啦,姐不會把你當啞巴賣了… ” 在場的曹冷元最知情,振德的地少且差,只種了二畝麥子。他和春玲打的場,除去交的這些外,再留些麥種,就剩不幾斤了。冷元剛要強把那半桶麥子留下來,可是春玲姐弟三個的動作更快,把拿來的所有麥子,都倒進大堆的公糧里。 在春玲家交過公糧後,有不少人把多餘的部分沒有向回拿,學著樣子倒進糧倉里。有幾家還回去拿了第二次,但不是象老東山那樣回去找補,而是格外多交。這其中就有曹冷元,雖說他統共也只有很少的一點麥子。 當晚,廣播員玉珊姑娘披著蓑衣爬上村中央樹上的廣播台報告全村公糧收齊的消息。她念過多交公糧的人家的長長名單之後,又指名批評了沒正當理由交不上公糧的幾戶人家,其中又有江任保和馮寡婦的名字。 蔣殿人每天去讀報組聽新聞,有時還到村公所去看報紙,真可謂關心時事的積極分子。他對報紙的興趣很廣泛,幾乎每版都仔細地翻看,但主要有兩方面:戰爭的局勢和政府的政策。看後者,他是為琢磨、猜測對自己這種人的關係,從而採取相應的行動。比如,在複查清算地主運動之前,他從對各地地主富農的破壞活動的報導上,就敏感到共產黨要採取對策了。果不出他所料,正是如此。國民黨發動內戰以來,蔣殿人最關心的是時局的發展。在近乎一年的時間裡,他大都處在興奮中。國民黨占了很多重要城鎮,逐漸向解放區推進,有時真是長驅直入,勢不可當。這些雖然在報紙上稱之為人民解放軍在殺傷多少多少敵人之後主動撤退的,但蔣殿人是不信這一套的。他摸著鬍子暗笑:“不這樣宣傳有麼法子?蔣介石有四百多萬精兵,還有老美全力幫忙,天上飛機,地上坦克、大炮,海里軍艦,難道還抵不上不足百萬的土八路嗎?八路軍那套刀槍誰沒見過?打打游擊倒可以湊合,對付老蔣的正規軍嗎,嘿嘿… ” 但是過了幾個月,蔣殿人的心又開始沉下來。蔣介石聲稱三至六個月光復全中國的話,真箇象報紙上說的,是在痴人說夢話。打了快一年了,共產黨軍隊不惟沒減少,倒越打越多了!不過蔣殿人仍然心裡有數地想:“勝敗乃兵家常事,老蔣是有點吹大牛,可是共產黨陷城失地,厄運已定,不過是時間長短罷了。”以後,局勢的發展倒象是順著蔣殿人的心思,今年三四月中央軍又來凶的了,把共產黨的首府延安占領,並且在魯中南集結四十多萬重兵,要與解放軍決一死戰,把山東全省侵占。 蔣殿人這些天密切注意魯中的戰況。前三個月村里出民工,說是去支援魯南大會戰,四個月就回來。蔣殿人對老婆說:“哼,他們回來?回來是能回來,家裡連棺材也不用預備,就等回來個死信吧!” 今天傍晚,蔣殿人下地回家,走到村頭就聽到吵吵嚷嚷的,一群學生正在向牆上貼什麼。他近前看去,一大張粉紅紙上墨筆大書: 號外 我軍大捷:我英勇的人民軍隊,在魯中孟良崮一舉殲滅蔣軍王牌整編七十四師,共斃傷俘敵三萬二千有餘,並打死其師長張靈甫。該師全是美國裝備,蔣介石鼓吹是其最精銳的五大主力之一… 蔣殿人象當頭挨一悶棍,腦子一陣昏暈,看不清字跡了。他剛要離開,看見旁邊一個孩子用石灰水在牆上畫了個光頭骷髏的醜惡人形,一隻胳膊被刺刀斬斷,正往下淌血。蔣殿人又是一驚,向那孩子問:“哦,你們畫的什麼?”“七十四師被殲!”明軒站在凳子上,沒回頭,用筆指著畫宣傳道,“咱們解放大軍把反動派最棒的軍隊殺光啦!蔣禿頭可哭壞了,這個師和他的一隻胳膊一樣重要!”“嗯,這末回事。”蔣殿人冷冷地說。 “怎麼,我畫得不象嗎?”明軒對這人的反應不滿意。他回頭見是蔣殿人,就氣恨地瞪他一眼。 “象,象!”蔣殿人連聲笑著點頭,“哈哈,可好啦!真是好消息… ” 蔣殿人一進家門,咣當一聲把钁頭甩掉,躺到炕上,粗聲地喘息起來。 “怎麼回事?”他的胖老婆驚異地問。 蔣殿人沒好氣地喝道:“滾開!” 胖老婆嘴一咧,沒敢出聲,端上飯來。蔣殿人看著粗面粑粑,喝道:“做大米飯吃!酒!” 胖老婆低聲道:“湊合少吃點,到夜裡再吃吧,叫人家看見… ” “去他媽的!”蔣殿人把粑粑狠狠地摔到地上,“看見就來搶吧,我不想活啦!快!酒… ” 蔣殿人靠南山腳的打穀場上,那座多年不動的大草垛底下,有個巨大堅固的地洞。這是抗日戰爭期間挖的,沒人知道。蔣殿人象老鼠一樣,一個人在夜間偷偷地把細糧向裡面搬運,一直積攢了好多年。在這次複查清算地主的運動過後,村里對地主的監視漸漸鬆弛下來時,蔣殿人就從這裡偷取食物。 “你今兒怎麼啦?”胖老婆看著他被酒燒紅了的瘦臉,膽怯地說,“可不要再喝啦,酒多出事。” 嘣的一聲,蔣殿人將酒杯擲到桌面上,怒喝道:“滾開,老不死的!他媽的,我蔣殿人不低聲下氣地裝好人啦!我要和共產黨拼命!”他抓起酒壺向嘴裡灌。 “我那天喲!可不得了啦!”老婆哭泣著,上去把酒壺奪下來,“你小點聲,別叫人家聽見啦!天喲… ”“聽見就聽見!”蔣殿人兇狠地瞪著血紅的小眼睛,“他媽的!哪個狗操的進來,我就要他的命!拼掉一個我夠本,拼掉一雙我賺一個!” 孩子在西炕上被驚嚇得哭叫起來。 蔣殿人狂怒地喊道:“把那小雜種砸死!老蔣過不來,還留後根干屁!”接著,他的臉痛苦地抽搐起來,撕開衣服,拼命地揪著胸脯上的老皮,流著淚,嗚咽道:“蔣殿人,蔣殿人啊!難道說我這輩子就完啦?我做得不對?我失算?我沒聽汪化堂的話,殺他一個是一個… 啊!我好苦啊… ”他哭,嘔,嘴裡倒出混雜的稀湯,發出難聞的氣味。把肚子倒空之後,蔣殿人象條疲憊不堪的老狗,癱瘓地倒在炕上昏睡過去。“你才是怎麼回事?叫人心直跳!”胖老婆見他醒過來,埋怨地說。 經過沉睡,蔣殿人酒散人醒。他又恢復了常態,做出衰老和膽小的表示。他鬍鬚底下露出苦笑,說:“人還能沒點性子?鬧過就好啦。唉!這難怪我,老蔣不爭氣,把人給搞昏了頭。”他又變得剛愎自用起來:“好,沒關係,勝敗乃兵家常事,四五百萬軍隊,何在乎一師半軍之折損?不過,咱也不能再老實,等著人家來割肉。” “你要跟那愣頭青汪土匪學?”胖老婆心悸不安,“照我說就委屈著等中央軍來再說吧,咱們做點事,還不是螞蟻擋路棗墊不翻車!” “不能死等!”蔣殿人憤恨地咬著牙:“干一點是一點,翻不了車也叫他們走不穩路,集小成大!”他又吩咐道:“拿土信①來。” “要它做麼?”胖老婆吃驚地問。 “約莫包四斤。” “這末多?”她見他瞪了一眼,沒再問,就從盛面的瓦罐里把藥山②的毒藥包了一大包。 “上哪去?”胖老婆見他下炕。 蔣殿人把土信包接過揣進懷裡,低聲說:“夜裡回來得晚些,留著門子。” 一股醋火,立時從老婆心裡衝起。她那肥胖油光的白臉腮,即刻變得血紅。她象只暴躁的母狼,惡聲嚎道:“你又去找那狐狸精… ” “瞎說,去那兒幹麼。”蔣殿人低沉地說。 胖老婆越發火起,揚手指點道:“你還蒙我眼珠子!把土信給你那小媽馮寡婦,你以為我是傻瓜!上次把我年輕時的繡花鞋都送給了她… ” “胡說些什麼!”蔣殿人怒喝一聲,“女人見識,就知道枕邊被窩的事,大事一點不懂。”接著,他壓低聲音向她耳邊嘀咕了幾句。 胖老婆的臉又漸漸變得鬆弛發白了。 聽到幾下拍門聲,王鐲子急忙將一蓋生餃子端到磨頂上,將手在盆里洗了幾把,用衣襟擦著,向外走著問:“誰呀?” 蔣殿人的出現,使王鐲子鬆了一口氣,但又襲來一陣緊張。她試探地問:“大叔,你來有事?” “串個門吧。”蔣殿人跨進屋裡,注意到鍋里開著的水,“這末晚還沒吃飯?” “你上炕坐吧。”王鐲子用身體遮住向磨頂方向射去的燈光,口吃地說:“飯早吃過啦,燒點水、水… 燒點水燙燙頭髮。” 蔣殿人留意到她的神情,發現了磨頂上的東西,會心地笑笑,坐到炕上,說:“你舅呢?叫出來吧。”“俺舅?”王鐲子一頓,“他走好些天啦!” “走啦?”蔣殿人冷冷地說,“你還哄我?” “不哄你,大叔!”王鐲子一半是真一半摻假地解釋道,“俺舅見說不動你,悶在我家怕出事,就在夜裡溜啦!” “唉!”蔣殿人懊喪地嘆息一聲,“他到哪去啦?” “他說先轉到萊陽,爾後去青島找他二兄弟。”“唉,我後悔當時膽小,沒和他商量商量叫他站下腳。往後的時局,實在叫我也沉不住氣啦;現時我的腰要直起來啦!”蔣殿人真挺了挺身子,又問道,“你深更半夜做飯給誰吃?”“燒水洗頭… ”王鐲子有些心跳。 “我的眼不瞎棗還哄我嗎?” “我包餃子吃。” “哦,明白啦,好聰明的孩子!”蔣殿人以自己的做法判斷對方,“你白天在人眼前哭窮,夜裡就吃香的。要叫人家知道了… ” “不叫他們知道不行嗎?”王鐲子順水推舟,“我是軍屬,誰疑心我王鐲子!” “好!鐲子,煮餃子吃吃,吃了有大事!”蔣殿人板起了面孔。 “麼事?” 蔣殿人從懷裡把沉甸檔的布包掏出來。 “什麼東西?”王鐲子瞪大眼睛。 “你先說敢不敢幹?” “幹什麼吧?” “對付共產黨!” 王鐲子向西房間瞟了一眼,含混地說:“你要怎麼樣?”“咱們去放毒!” “藥人?”王鐲子有些緊張,又有些高興。 “還沒到藥人的時候,”蔣殿人瞪起深藏在眼窩裡的小眼睛,“藥死牛。現時牲口要緊… ” 他剛談完計策,只聽一個壓抑的喝聲:“好哇,蔣殿人!你要反革命,抓起來。” 蔣殿人一驚,看著出現在面前的穿軍裝的人,手槍正對著他。他愣了片刻,滾身下炕,拼命克制戰兢兢的身體,彎著腰,帶著笑說:“啊,是承祖大侄,解放軍,回來啦!多會來的家,侄媳婦也沒告訴我一聲,送點禮… ” “少廢話,跟我到政府去。”孫承祖板著臉喝道。“大侄子,這是為的哪一件?我可是安分守法的啊!”蔣殿人的樣子非常可憐又虔誠,“你不信,問我侄媳婦。”王鐲子噗哧哧地捧著肚子笑倒在櫃門上。 孫承祖把手槍收起,拍著蔣殿人的肩膀,親熱地笑著說:“大叔,不要裝樣子啦!你剛才說的話我都聽清啦… 哈哈!你可真算有識之士,是英雄… ” 蔣殿人聽完孫承祖的來龍去脈,欣喜若狂。他異常懊喪而又興奮地說:“唉!我真該死。你舅去找我… 可你們也不早說。好,如今算好啦,一塊干吧!化堂真走了嗎?”“走了。”孫承祖回答道,“我舅的脾氣你也摸底,老想動手用刀槍,在家藏不住。共產黨控制得這末嚴,我怕他出事,就讓他去青島了,也去報告一下這裡的情況,也許他還再回來。” “承祖,你說國軍怎麼還打不過來?”蔣殿人焦急地說,“聽說在沂蒙山折損了那末些兵馬,真使人心急!”“過來總是要過來,出不了這個夏天。”孫承祖滿有把握地說,“不過共產黨也不是紙紮的。特別咱這地方,窮小子為打國軍把骨頭的油都能擠出來。所以說,咱們這些人也不能閒著,要起來大幹一場。我回來這些天,和東泊村‘刮地皮’他們接上了頭。我叫他們再接幾條線,光景也就起來了!”“好!把黃壘河兩岸的村子串起來,再向北伸到崑嵛山裡面去,就夠共匪瞧的啦!”蔣殿人說著又憂慮起來,“只是要提防,共產黨的手段挺凶,萬一被他們識破一個村或一個人,會連累整伙… ” “大叔放心,我早有安排。除了‘刮地皮’父子知道我本人,與我直接通氣,其它的人都是一個連一個,這叫‘單線’。這‘刮地皮’的情況,大叔你還不知道。他的幾個兒子在日本時期吃得開,抗戰勝利時被八路軍抓著一個槍決了,另一個兒子現在國軍裡頭,家裡這個是老二。這老頭子外表也象你一樣老實,骨子裡呢棗拿他自己的話說,‘有一口氣也得咬共產黨兩口’!” “是個人材!”蔣殿人共鳴地摸著鬍鬚說。 “唉,”王鐲子嘆息道,“都是叫共產黨逼的。俺哥至今還不敢回家,不知下落,要不… ” “重點在山河村!”孫承祖打斷妻子的話,眉頭擰起來,“我回來這些日子,還沒找到下手的空子,原因是沒拉到公開出面活動的人,很著急。大叔,你看誰可以干?”“真正貼心的很難說,”蔣殿人考慮著,“馮寡婦倒聽我的話。” “那爛東西只會上神賣炕,還能幹什麼?”王鐲子厭惡地說。 “這人靠是靠不住,我是說叫她去放壞話,找幹部的麻煩是好手。”蔣殿人分析道。 “對,是一個人物。”孫承祖思忖著說,“最好能在幹部中找上線… ” “這就難啦,共產黨里的人能聽你的?”王鐲子又插嘴了。“他們裡面也不一定沒兩個心眼的,大叔過去還不是掛過共產黨員的牌號?”孫承祖對著蔣殿人笑笑,“你看孫俊英怎麼樣?” “嗯。從江仲亭參了軍,她就不大幹工作了,松下來啦!”蔣殿人說,“不過她不象馮寡婦,孫俊英不是個熊人。”“對付她,嘿嘿… ”孫承祖瞥妻子一眼,吩咐她到外面聽聽動靜。王鐲子走後,他小聲說:”不瞞大叔,我和孫俊英還有點老交情。” 蔣殿人興趣十足地豎起耳朵。 “早先孫俊英在牟平她叔家,我上煙臺打那走,聽說咱鄉里有人在那裡開旅店的,生意興隆,大半靠個俊妞兒招徠的。我就去了… 很投契,和她挺熱火,還為她花費了不少。”蔣殿人開心的笑道:“嘿嘿,想不到你那末小就干風流事啦!現在還能搭上茬?” “這些年是涼啦。她當上幹部,嫁了人,正經起來了。不過按她現在的作為,對共產黨不是真心。這種人本性難改,男人也走了,架不住舊情挑逗。不過要瞅好時機,慢慢叫她下水。” 蔣殿人滿意地點點頭,慎重地叮嚀:“人心隔肚皮,千萬小心,不可盲動!” 王鐲子走回來,指著毒藥包說:“大叔真是見多識廣,可找到下手的時機啦!大叔,你何不多拿些土信來,把牧牛山撒滿,叫周圍幾個村所有去吃草的牛,都翻白眼!”“夠了,侄媳婦!”蔣殿人沉著地微笑道,“來日方長,慢慢地干,猛一下子鬧大了,易出亂子。嗬,山河村這群牛伸了腿,就夠曹振德那伙小子受的啦,也出出我這口壓了多少年的冤氣!” 孫承祖板緊臉皮沉思了一會,說:“現在牲口最要緊,要殺!不過,你說在咱村停牛場上放毒?” “對,對!”蔣殿人點頭應道。 “使不得。” “這我就不懂啦!”蔣殿人忍不住地叫起來,“和著土信煮一升黃豆,今夜撒在西河灘停牛場上,明早天不亮牛就去了,餓肚空腸,吃下去一個也活不了!這是萬無一失的手段,怎麼使不得?” 孫承祖連連搖頭,臉上露出冷笑:“你怎麼忘了兔子不吃窩邊草的道理啦,嗯?” “哦,啊… 我白多吃那些年糧了!”蔣殿人恍然醒悟,自慚地拍拍腦殼,朝國民黨的特務心服口服的說,“差一點為我的疏忽出亂子。嘿嘿,鐲子,我比你男人差遠啦!他真是‘智多星’,我可光顧出眼前的氣啦!” “伸冤報仇也要看大局。天下的共產黨都是咱們的對頭,打它的哪個地方都痛著它的心。咱在自己村邊的停牛場下手,人家不就懷疑到本村有壞人了?一時查不出來,也會加強對我們的防備,以後我們的手腳更不好動了,何況曹振德這小子,雖說土裡土氣,可他那把骨頭是為共產黨長的,夠厲害的了,咱們要處處提防這把刀!” 孫承祖的這一席話,使蔣殿人和王鐲子連連稱是。 不過我們不怕他,要干!我要怕他們就不回家鄉啦。只要咱們多動腦子,曹振德那幾個人算得什麼!”孫承祖攥緊了拳頭,瘦長臉上閃著兇狠的青光,看著毒藥說,“牧牛山大得很,不光是山河村去放牛… 好,煮餃子吃,吃飽去打這一仗!” “姨父!”上身白襯衫下身藍布褲的青年,文雅地叫道。“若西,你坐吧!”老東山的妻子招呼道,望著躺在炕上的丈夫:“你外甥看你來啦,還不快起來。” 窗外細雨霏霏。雖是中午時分,屋裡光線黯淡,氣候倒還涼爽。 老東山慢騰騰地坐起來,閉著眼摸起菸袋,沉悶地說:“你來啦。” 孫若西把布傘放到桌前,將手裡的能盛一斤的酒瓶子高高地舉起來,討好地說:“昨天趕集,打了點酒… ”“哦,不用你破費!”老東山眼睛睜開,滿意地接過瓶子端量一番,放在窗台上,吩咐妻子:“燒水給外甥喝,他不喝生水。” “一斤酒的臉面這末大,捨得草燒水給我喝啦。”孫若西心裡暗道。姨母走後,他坐在炕前的凳子上,試探地說:“姨父,我爹媽有個意思,想和你老人家商量。” “說吧。”老東山閉目抽菸。 “是這末回事,”孫若西陪著笑臉,“是我的事。姨父你知道,外甥今年二十多啦,還沒訂親,想和你老人家商量… ”他咽口唾液,想知道對方的反應。 老東山冷淡地說:“要說親,好事嘛。想找誰家閨女?” “我爹媽的意思,是想咱們兩家,來個親上加親。”“嗯!”老東山突然睜開眼,有些驚訝,“和我嫻子成親?”“是,”孫若西謹慎地看著老東山的臉,“是我爹媽的意思,姨父,我自知無才,怕高攀不上我表妹。不過,姨父你知道,外甥雖不種地,也念過一肚子書,教著學,一月掙幾十斤糧食,我家也用不大著。我爹在煙臺的買賣雖說不太大,也有點門面,家裡不種地也過得去。再說,有了教學這個差事,年頭好也吃飯,不好也餓不著。再說萬一變了天下,也一樣干,和鐵飯碗一樣,破不了。地呀山巒對我一點也不需要… ” 老東山的眼睛早又合攏了。孫若西的話多半沒進他的耳朵,他心裡正在打算盤。對於淑嫻這個無爹無媽的侄女,老東山心裡不知想過多少回。他想給她找個丈夫嫁出去,但要是個富裕戶。這樣不會找自己的麻煩,也盡了他對死去的弟檔的責任。不過也不能太富裕了,那樣恐怕挨鬥爭,日子不好過。理想的人家是象他自己一樣,上不上下不下的中等家庭。 聽外甥孫若西一提,老東山心裡活動起來。孫若西在他眼裡不是十全十美的人。老東山覺得他不知道幹活,話多,好穿戴打扮,淑嫻嫁給他,他很可能挑唆淑嫻向自己要財產。轉念又一想,孫若西是識字人,教學掙死糧;他父親在煙臺有商行,鄉下的家產和自己相仿佛;論講門當戶對,自己還遜人一等,不會來要財產。其次,孫若西也是個標緻青年,老東山雖說看不慣不種莊稼的人,可是他想現在都興識字念書,給侄女找這末個女婿,她一定會心滿意足,也省得自己費唇累舌。不過,老東山忽然又想起最重要的一件,出口就問:“若西,你屬麼的?” 孫若西正在猜測對方的態度,被老東山突然一問,一時愣住,怕一字說差,計劃破產。他陪著小心探測道:“姨父,你是說… ” “這還不懂?結親兩家的‘屬’犯忌,那還行嗎?”孫若西心一驚,暗自叫苦:“媽呀!屬什麼的和屬什麼的才是和的呀?倒忘了他有這一著。我是屬老鼠棗啊,不好,老鼠誰都討厭。我屬… ”他猛然看到牆上貼著張陳舊的畫,上面是只虎,他心裡一亮:“虎,畫這末舊他還留著,他一準喜歡。” “嘿,姨父,我有些記不清,剛想起來。外甥是屬虎的。”“不對吧,若西?”老東山妻子端上水,說,“我想著你比俺家你儒修哥小一歲,是屬老鼠的。” “不,姨!你記錯啦,錯啦!”孫若西急忙分辯。“真屬虎的?”老東山閉著眼問。 “不錯,一百個不錯!”孫若西絕口咬定。心想:“老頭子,這一下叫我看透你的心啦!”可是對方的回答使他大吃一驚。“哦,不用提啦。”老東山斷然地說。 “怎麼回事?” 老東山冷淡地說:“俺嫻子屬小龍①的。” “這末說棗” “蛇虎如刀銼。” 孫若西懊喪極了,急忙說:“不對,不對!我記錯啦,我姨說得對!我屬老鼠,耗子。” “嗯,你二十幾?”老東山留起心來。 “二十四。” “不會錯,若西是二十四。”老東山妻子證明。老東山臉上露出點和悅顏色,說:“屬相對,小龍和鼠,斗只管斗,可是和善的。” “姨父,你樂意啦?”孫若西驚喜地叫道。 “我算有意,你和你爹媽說說。 “那用不著,他們都喜歡。姨父,說定了吧!”孫若西迫不及待地要求。 老東山沉著地說:“哪有這末簡便的?等看好了日子再立婚約。” “好好,就聽你老人家的!”孫若西畢恭畢敬。孫若西走後,老東山妻子擔心地說:“這是個大事,等和嫻子商量好再定吧!” 老東山不以為然:“養活她這末多年,這事我還做不得主?” “如今不是早先,得兒女願意才成。” 老東山沉吟著說:“也好,不得罪她。我看和若西成親,嫻子不會不… ” 突然街上傳來驚呼:“不好啦!牛死啦!牛死了一大群… ” 老東山象離弦的箭竄下炕,拖拉著鞋就向外跑。 二十幾條大牛和犢兒,躺在西河灘的停牛場上,痛苦地翻滾著身子,把脖子伸長,頭角向沙里撞,從內臟里發出絕望的嚎叫。牛犢兒蹬著小蹄兒亂竄,眼睛流著渾淚,嗷嗷地直叫“媽媽”。 先後趕來的人們都在牛身旁忙亂著,想盡一切辦法去解除牲畜的痛苦和厄運。 牛,一條條絕命了,不到半個時辰已死去十多頭!全村三十多條的牛群①在逐漸減少。 人們身上象著了火,雖然落著細雨,陰氣逼人,他們身上卻冒著汗。有的人衝到牛倌耿老漢跟前,憤怒地吼道:“你他媽的怎麼鬧的啊!怎麼把牛放死啦?” “你這個混帳的老頭子!天一晴就要種豆,正趕這節骨眼上,你這不是要俺們的命嗎!” “耽誤了生產,你的罪名多大!” 激烈的怒責聲,把耿老漢嚇懵了。他抱著一隻花牛犢,眼淚直流,一句話也說不出。 曹冷元自己並沒有牛,但比誰都來得早,在牛群里逐個地察看。他向大家說:“大夥先別吵吵,別難為老漢。”“老哥,你放過牛,是行家!你看牛到底是怎麼啦?”有人問道。冷元有把握地說:“照我看,牛是中毒。” “中毒?!”人們大吃一驚。 “是中毒。”冷元說,“躺下的牛,嘴裡冒白沫,嘴唇子都燒起了泡,不是吃了毒藥是什麼?” 耿老漢大哭大叫:“冷元老弟,我老漢平常沒和你過不去,你這是要我的老命!” 人們齊聲叱喝棗 “放屁!對壞蛋,不講情面!” “正趕上缺勞力,你這老東西下此毒手!” “牛死在他手裡,別人誰能放毒?” “別說啦,把他送到政府去!” “媽啊!媽啊!”傳來一陣粗啞的哭叫聲,只見老東山哭喊著發瘋般地向耿老漢撲來。老東山聽說牛死了,衝到牛場後,一直和自己的大黑牛躺在一起,抱著牛,在沙灘里打滾。牛斷氣了,他哭天搶地,直取耿老漢,動手要打;但被人們攔住。他嘶叫道:“你這老東西!賠我的牛,賠我的牛!我和你拼命,拼老命!”他掙扎著向前沖,“上政府!要人民政府懲治你!” “不要吵!看,指導員他們來啦!”有人叫道。曹振德和江水山、江合急跑著趕到。 人們七嘴八舌向他們報告了情況。 “指導員,振德兄弟!我可沒幹黑心眼的事啊!”耿老漢拉著振德的胳膊,哭著說,“我放了一輩子牛,壓根也沒象八路軍來了有人看得起,有吃有穿。我報恩無能,怎麼會使壞心啊!” “老哥,放寬心!”振德安慰道,“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政府有眼睛。” “我信咱人民政府… ”耿老漢話沒完,老東山怒吼道:“你敢起咒?” 耿老漢指天盟誓:“我要黑良心,天打五雷轟!” 振德向大家喊道:“不要停著,趕快想法子救牲口。”冷元應上道:“用稀糞灌。” 人們急趕回村,從茅廁里挑來糞便,用水攪起稀糞湯,想盡辦法向牛嘴裡灌。牛吞下糞水,胃腸發作,把吃過的東西都嘔了出來。 經過大半下午的努力,挽救出十幾頭牛的生命,其它將近二十頭牛,喪失了! 曹振德幾個人,跟著耿老漢順著今天放牛的路線勘察了一遍。他們在牛群每天必到的牧牛山的一片新嫩的草上,發現了灑在草上的白面。曹冷元抓了個蟈蟈,叫它吃下帶白面的草芽,它一會就死了。人們明白,灑在草上的是用麵粉摻著的毒藥棗土信。 “媽的,敵人搗的鬼!”江水山氣忿地叫道。 耿老漢又驚嚇起來:“民兵隊長!我可有良心。”“你有良心,還有沒有良心的!”江水山怒目豎起,抓著手槍柄對指導員和村長說:“錯不了,是反動派!馬上把那幾家地主押起來!” “水山,你又冒失啦!”江合急忙阻攔,指著綠茵茵的廣闊的山野說,“牧牛山這末大,多少個村子的牛群都來,也沒固定場合,你怎麼敢斷定就是咱村的人使的壞?有的村子的情況比咱村複雜,也許是別村出的壞蛋乾的。再說,咱村真有人想毒牛,為麼不在西河停牛場上放毒,跑到這末老遠的山上來干?我看還是報告給上級處理吧。指導員,你看呢?”曹振德的臉一直緊繃著。這時他沉思道:“江合哥,先不要把事情看死。敵人不都傻,他們破壞時,也會先想好叫咱們查不出來的手段。不管是哪個村的壞蛋乾的,說明敵人沒有睡覺。也好,打咱們一巴掌,叫咱們清醒起來。沒證據不能抓人。把事情報告給上級。咱們本村也要調查。”“雨下得這末甘貴,看樣子明天放晴就得種豆,這可是難處啊!”曹冷元看著天,難過地嘆道。 “沒關係,老哥!反動派怎麼破壞,也擋不住人民向前走,只不過多受些難處罷了!”振德望著在蒙蒙煙雨中的山下的廣大田地,信心十足地說道。 接著,幾個人商量了一下,決定叫江合去區里報告案情;同時立刻派人通知附近各村,防止牛中毒;還叫耿老漢在牧牛山上守候一個時間,不要使其它村的牛群再吃了這片有毒藥的草。 細雨不斷頭地落下來,松樹針、桲蘿葉、山草發出簌簌的響聲。天空灰糊糊的,西邊半個天亮一些,雲層在逐漸地裂成塊塊。水氣濃重的霧網,順著山脊,從高處向下遊蕩棗這是要起風的徵候,一起風,天就要晴了。 曹振德下了西山,順著河邊的一道山樑上的碎石小路,步履艱難地走著。由於聽到牛群出事,他顧不得戴草帽或披上塊麻袋皮就跑了出來。此時此際,他衣衫全淋透了,渾身上下,前後左右,里里外外,沒有一點干地方,連那雙打著補釘的豬皮鞋子也灌滿了雨水,一走一噗哧,腳象插進蟹窩裡一樣了。雨水將他的發茬淋得緊貼頭皮,水流淌到臉上,那久未刮過的亂糟糟的胡茬茬掛著成串的水珠兒。振德那因為長期熬夜老是發紅的眼睛,現在又浸進雨水,倍加澀痛,他時刻要用手背去揉搓一下。 中國共產黨山河村支部委員會書記曹振德,從抗日戰爭中期挑起負責一個村的工作的擔子開始,就一直感到這副擔子的沉重。有時完成了一件重大的工作之後,覺得輕快一些了,想舒口氣了,猛然,卻又會因對突然來臨的新事情沒有足夠的準備而感到受不住,被壓得夠戧。曹振德不只一次地嘗過這種味道。所以,他無論在怎樣順利和勝利的時刻,都自然地留有餘地,以備應付新的形勢,不致為想不到的事件的來臨而慌亂失措,束手無策。 今天,發現了敵人的破壞活動,黨支部書記沒有感到驚異,不過心裡也禁不住說:“敵人可真無孔不入呵!”幾年來,山河村沒有發生過暗藏敵人的破壞活動,群眾和幹部也很樂觀,正象村長江合剛才說的,山河村的情況不象有的村那樣複雜,地主少,富農有限,偽屬只有一家。 “毒牛,有沒有可能是本村的人使的壞呢?”曹振德在心裡問自己。指導員他細細地數了數全村每戶人家的社會、政治情況,除去烈軍工屬和貧僱農、黨員、基本群眾之外,有五家富農,三家地主。他又進一步探索,地主蔣子金父子早送縣制裁,判了刑;剩下的蔣殿人和另一家地主,是重點。蔣殿人在上次土改複查中,肯定是將財物打了埋伏,也就是進行了抵抗,又極狡猾多詐,早在防備之列。富農中間有一戶偽屬,即老東山的妹子,她兒子王井魁抗戰時當漢奸,迄今下落不明;不過家裡只一個老太婆,看平時表現,不會幹什麼反動的事情。 最後,曹振德的結論是:別看這總共一百二十四戶人家的小村莊,家與戶,門窗相對,壁牆毗連,不是近親就是近鄰;然而,革命勢力和反動勢力的戰爭正在激烈殘酷地進行,生死存亡的階級鬥爭在日益深刻化,比抗日戰爭時期錯綜複雜得多了。這場中國人民與反動派進行的最大最激烈的你死我活的革命戰爭,把各個階級、各個階層、形形色色的各種各樣的人,都卷了進來。戰爭,衝擊著每個角落,每個人的生活。這中間,有的人會變壞或壞上加壞,而更多的人是要變好或更加好;然而,最可怕的是少數壞人夾在多數好人堆里,不易甄別,難以挑剔出來。毒牛的罪行,不能肯定說不是本村的壞人幹的,振德要通過這次事件,在黨內和黨外,對大家進行教育,加強敵情觀念,提高革命警惕性。“回村先開支委會。”黨支書走下山崗時,這樣決定著。回村的路上,曹振德在一塊拔去麥子的田邊上站下來,蹲下身,抓起一把土,看了看,心裡說:“牲口,莊稼人的半條命!老東山哭鬧得那末凶,多少人都落淚… ”他的眉頭緊蹙,望了望天,丟掉濕土,兩手拍打著站起來。 “冷元哥說得對,雨下得不大,看樣子天要放晴。天一晴,就得趕快搶著種豆,誤了時節就種不下去啦!”振德腦子裡又盤算道,“一下子折了這末多條牛,怎麼辦?得快尋法子啊!”曹振德邊走邊苦苦地搜索著解決畜力不足的辦法。突然,呼嚕嘩啦一陣響,他只覺得腳下晃搖,站立不住,急忙向後退去。原來,是指導員的精神太專注,眼睛又不好使,加上有霧氣,他不知不覺地走進西河的水流里了。 曹振德沒脫鞋挽褲腿棗其實他早已水淋淋的了--邁開有力的步伐,涉過了激流。當走到山河村村頭堤上的時候,雨後搶種豆子的辦法也想出來了。
在少吃缺勞動力的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山河村和臨近各村一樣,戰勝了重重的困難,沒使春地荒蕪一分,全部搶種上了;同時完成了繁重的支前任務。人們挺著腰杆,肚子裡塞滿野菜、樹葉,一面苦幹著,一面焦急地注視麥子的成長。終於,麥子在千百雙焦急期待的目光下成熟了。但是,這一帶種的麥子不多。一來是土地少,麥子的產量低,不夠吃;二來土質大都較薄,沙土山地占的比重很大,不宜種麥子。可是畢竟有了糧食,有了依靠。人們掩飾不住內心的欣喜,可以吃頓麵食,換換吃了一春野菜的胃口了。有的人家在麥子還沒全熟的時候,已經開始割著吃了。在這種情況下,完成徵收公糧的任務,沉重地壓在負責幹部頭上。 山河村在麥收前夕開了一次行政幹部會。會一開始,民兵隊長江水山就嚴重警告大家說:“不能再遲延,再不加以控制,趕到收割的時候,好多人家就要吃掉一半!你們看看,這幾天上山找野菜的人不是少了嗎?江任保那二流子懶漢的麥子,都快吃完了。我提議,政府派出民兵、青婦隊守山,不熟的麥子不准割!” 自丈夫走後很少參加會議的婦救會長孫俊英,這次也來了。她過去開會都是察顏觀色講順風話,現在卻一反常態,時常和江水山頂撞了。她激烈地反對道:“我不同意這末做!這是強迫命令,犯法!” “在緊急情況下,動點強迫命令也應當。”水山抓住了他腰間的手槍柄。 “我同意這末做。”青救會長孫樹經說。他雖然二十幾歲,身體卻很孱弱,患著氣喘病。“不去守著麥地不行。昨天我碰到馮寡婦到田裡割麥子,勸說幾句,她反倒罵我‘狗咬耗子棗多管閒事’。象她這樣家裡並不缺吃,存心想吃好的,吃了再要救濟,非管一下不可!” “可別說我保守,”村長江合笑笑,把過去經常挨批評的帽子先端出來,“民兵隊長的用心是好的,可惜行不通。現時還是私有制,咱們管的範圍不能過寬;不然工作干不好,還招惹人家反對。” 春玲聽著大家爭論,一時插不上嘴。按她的心情,真贊成江水山的意見,可是又想到這是強迫,就修訂了她的意見,說:“民兵隊長的意見我同意一大半,不過有一點小意見。這任務單交給我們青婦隊做。我們沒槍沒刀,見有人割麥子,就動員說服他不割。不知對不對?” 幾個幹部都說這法子使得。江合也點了頭。 “這也是強迫!”孫俊英仍然反對,“私有制,有自由!”曹振德把剛要開口的江水山壓下去,說:“水山的意見是對的,只是辦法過火。可是咱們也不能不積極行動,知道私有制有毛病,為什麼不想法克服呢?知道這種自由有壞處,為什麼不防備呢?青婦隊長的意見是個辦法,但不是主要的法子。我的意見是,各個團體立即行動,積極分子、幹部帶頭,進行宣傳,說服群眾,講清道理。咱們該看清楚,大多數群眾會通的,象江任保和馮桂珍①那樣的不過是幾個人。大夥看呢?” 幹部們的意見統一了,都同意指導員的做法。在收公糧的方法上也有爭論,江合主張在場上趕打趕收;振德不同意這種做法,批評他這是不相信群眾;孫俊英提出要求上級答應少交點公糧,立時遭到所有幹部的反對……麥場剛打完,天就斷斷續續下開了牛毛細雨。割麥種豆,真是天順人心,正好是種豆雨。趁雨天,山河村一連召開了黨員和各個團體的會議,收交公糧的工作,正在抓緊時機進行…… 春玲看了看囤子底,掂了掂口袋,又把囤子裡的麥子往口袋裡裝了一瓢。她再伸瓢,噼啪幾聲響,干瓢兒挖到柳條編起的囤子底上了。 站在旁邊撐著口袋的明生說:“姐,都交了咱不吃嗎?” “怎麼都交啦?”春玲指著囤子道:“裡面還有呀!” “只剩下一星點,不留種啦?”明生有些不痛快。“有,”春玲安慰小弟,“除去留種的,還有好幾斤,保你過年吃上餃子。” “那過八月十五呢,我過到十歲的生日呢,不吃麵條啦?”明生渴望地看著姐姐的臉。 春玲沉吟著說:“吃呀!沒有麥面也一樣吃麵條,姐用好地瓜面給你擀,使上兩個雞蛋,用點蝦米,可好吃啦!”明生點點頭,興奮地說:“姐,你還要給我做面聖雞,媽每逢我過生日都做……” 春玲身子一震,心坎發熱地想:“媽,還忘記媽啦!要留點麥子給媽過周年啊!”她拿起瓢,從口袋裡小心地挖出三斤左右的麥子。 明生急忙說:“不用麥面做聖雞,也用地瓜面吧!留著好吃的送前線,解放軍吃了有勁打反動派!” 春玲猶豫著,不知該不該把麥子留下。忽聽父親的聲音:“玲子,怎麼還沒裝好送去?” 春玲望著走來的父親和明軒,說:“就走,就走。”她正要把瓢里的麥子向囤里倒,父親問道:“怎麼又往回放啦?” “留一點過個年節… ”女兒話未完,就被父親打斷:“不吃好的一樣過節,以後有吃的日子。留夠種子就行啦!快送吧,趁這會雨停了。”振德說完,出門去了。春玲決斷地把麥子倒進口袋,吩咐兩個弟檔道:“你們倆抬那鐵桶里的。” 明軒說:“不用抬,分兩下盛,我挑著。” “我在後面看著,別叫碰倒撒啦!”明生接上道。“好,”春玲扛起口袋,“那我先頭走。” “我們後面就到!”明軒、明生齊聲回答。 糧站在村東南頭靠山根的高台子上,原先是地主蔣子金的糧庫,房子高大寬敞,地基甚高,裡面很乾燥。 春玲來到時,許多人在屋裡等著交公糧。村長江合在指揮著。原來的糧秣員參了軍,新當選的曹冷元老人在掌秤。新子和玉珊負責把稱過的糧食倒進裡面庫房裡。教員孫若西在沒精打采地打算盤記帳。他心裡卻在為上級決定所有教員麥假期間留村幫助工作而窩火。孫若西見到春玲後,臉上立刻堆著笑,站起身說:“青婦隊長來啦!”又轉向旁人說:“她工作忙,讓她先交。” 春玲看也沒看他,回答道:“不用,挨次序來。” 孫若西搭訕著笑笑,又坐下埋頭記他的帳。孫若西對春玲早失追求之心,暗地裡恨她罵她,躲著不見她。但表面上仍裝著沒事,滿不在乎。剛才他討個沒趣,心裡又在發恨:“倔閨女!沒有什麼可擺的,象個冰棍子一樣… 他忽然聽到柔和的女子聲,“大爺,俺儒修哥叫啦,該咱交啦!” 孫若西一看,是表妹淑嫻,眼睛立時亮了。自從挨了春玲的巴掌,孫若西就注意到淑嫻了。原來在他眼裡淑嫻簡直沒法和春玲相比,難看得沒法說,現在卻又覺得淑嫻也是很美的了。她那豐滿勻稱的身體,象柳條一樣的軟,比春玲直棒棒的體格強多了;那胖圓的臉蛋,黑亮的不大的眼睛,就連眼窩下幾點小雀斑,都對孫若西產生了巨大的誘惑力,使他心醉。原來孫若西常罵姨父老東山,一層為激起春玲對儒春的反感,二層因為他每逢輪到老東山家管教員的飯①,招待得不滿意,吃得比一般人家差。如今孫若西卻變了態度,時常進出姨家的門… 孫若西見淑嫻領著老東山挑著糧食走上來,趕上前招呼:“表妹,姨父!我來,我來。”他沒去接老東山的重擔,卻接過淑嫻的半口袋麥子。 淑嫻有些吃驚孫若西這種親近表示,迷惑地看了他一眼。江任保空手跟在老東山擔子後面。趁人群擁擠的當兒,任保飛快地把老東山擔子後面那頭棗大水桶上的一個小簍子提下來。擔子立時失去平衡,前頭落地。老東山就勢放下來。他誰也不看一眼,把麥子倒進過秤的大木斗里後,聚精會神地瞪大眼睛,緊盯著掌秤的糧秣員曹冷元的手。“任保,你來做什麼?”有人問道。 “交公糧呀!”任保嘻皮笑臉地說。 “你是來領公糧吧?”玉珊瞪他一眼,“解放以來你交過幾粒公糧?真是個吃公糧的大耗子!” “嘿嘿,尖嘴閨女,你壓迫不著我!上級的政策,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我是無產階級分子,就出力來幫助工作。”任保涎著臉皮,剛要湊上前,忽聽老東山象雷一樣的吼聲:“啊!還差四斤多?我在家明明稱得一兩也不差,秤桿平平的,怎麼會少啦!” 任保一聽,伸了下舌頭,提著簍子溜了。 “老兄弟,”冷元和氣地指著秤說,“明白擺著,你自己看看嘛。” 老東山搖搖頭,一口咬定:“不用看,我心裡有數!我家的秤老輩用的,十四兩頂新稱一斤①,錯不了!”新子眨著眼生氣地說:“我說東山大叔,你講不講理?村公所的秤怎麼會錯!再說也不光你一家,全村都用的。”人們都向老東山開火,說他沒理。 老東山仍是不服氣。實際上,不能說老頭子無理取鬧,不過他的悲劇還是自己找的。文章出在任保那個簍子上。 老東山每次交公糧都在家裡稱得半兩不多一兩不少,這次也如此。他先吩咐大兒子儒修挑著一擔去了,又打發侄女淑嫻背上半口袋,他自己用水桶挑著麥子壓後跟來。老東山一出門,任保夫妻就跟上了。任保和老東山並肩談起了話,兩人爭得一句高一句低的,很是熱火。平常老東山連睜眼看都不看江任保,這次何以同他談得如此熱鬧?原來是在談論任保賣地的事。任保賣地被指導員說服暫時不賣了,把老東山好一頓氣,罵任保反覆無常,言而元信。這次任保又和他談起賣地,老東山架不住好地的誘惑,興趣又來了。實際上任保是以此把老東山的注意力吸住,他隨便地用手捺住老東山肩後的扁擔,他老婆非常順利地從後面的桶里抓麥子,她把前襟兜滿後,就悄悄溜回家了。這裡,任保的嘴和老東山激烈地爭執著賣地的價錢,手把上面用毛巾蓋著下面裝著一些泥塊的小簍子,放在他後面的桶上,使老東山的擔子一點沒偏側,平衡地挑到公糧站。 淑嫻見要吵起來,急忙說:“大爺,不該人家麼事,我回家再拿點來。” “不准去!”老東山惱喝一聲,抓了把麥子,送到村長面前,忿忿地說: “你看看,村長!我的麥粒成不成?哪家能趕上我的好! 成糧雙倍面棗少幾斤還嫌棄,我還覺著吃了大虧!”江合見吵得厲害,知道老東山的脾氣,就和解道:“好啦,下次再說,這次就算了吧。” “不行!公事公辦,私讓不得!”一聲脆利的銀鈴般的喊聲,把人們都震動了。 春玲叫著衝到江合跟前說:“村長,這怎麼能算了!人人少交一點加起來就多啦!再說,憑什麼理由不交齊!”她轉向老東山,懇切地勸道:“大爺,再回家拿點來吧!交公糧是咱們應當做的,何苦為一點糧食惹人說… ” 儒春參軍後,老東山一直等著兒子遵照他的命令跑回來。然而等了兩個月,卻籌來了儒春安心在部隊的一封信。老東山的希望破滅了,就遷怒到未過門的兒媳婦春玲身上。但他又沒有權力來管教她。老東山暗自悲嘆,他再不敢和這樣的人家這樣的閨女結親了。在不幸中他感到慶幸的一點是,當初儒春走時,他咬著牙以一丈粗布的重大代價,給兒子換來那張“護身符”,這個損失總算是沒白受。 春玲雖然沒嫁到老東山家,但這些天也費去姑娘不少精力。有時她為儒春他媽做點針線活;有了點希罕吃食總給老東山送去。當然,春玲沒好把她在北河把儒春送走和那張“護身符”順水東流的事告訴老東山。 現在,當著這末多人的面,為這種事情,一個未過門的兒媳婦,竟敢如此頂撞公公,真把老東山的肚皮氣得鼓鼓的。“你這個… ”老東山恨得臉色鐵青,扯破嗓子叫起來,可下面罵什麼好,卻使他梗住了。他吞一口唾沫,揚起胳膊:“你這個髒丫頭!我用得著你管嗎?呸,不要臉的東西!” 春玲一點不迴避老東山的氣勢,卻把淑嫻嚇著了。她上去靠著春玲,以防老東山的巴掌落到女友臉上。孫若西幸災樂禍地藐視春玲一眼,心裡吶喊:“打!給我報仇… ” 春玲的面色赤紅。她是那樣鎮定,連眉也沒皺,聲音平和地說:“大爺,我管得著的,管得著的。為公事,人人有責呀!你說我不要臉,俺看大爺你這末不爭氣,連這四斤多麥子都捨不得給子弟兵吃,我這沒過門的兒媳婦也覺著臉紅,難為情,丟人!大爺,你不覺得嗎?” 老東山愣怔怔地看著春玲,脖頸發軟了,底火跟不上來了。他想打人的手扶住了草帽邊,耷拉下眼皮,為自己辯解道:“我老東山交公糧,哪次沒交夠?哪次交得不好?哪次交晚啦?” “對呀,”春玲緊接著說,“每次都交夠,這次也該交夠啊!就為我知道大爺會自個交夠,為打反動派儘自個該盡的力氣,我才沒倒一些麥子給你添上。” 老東山哼一聲,閉上了眼睛,挑著空桶往家走,吩咐淑嫻回家拿麥子。 人們望著老東山走遠,哄的一聲笑開了。 交公糧的工作又繼續進行下去。 春玲把口袋裡的麥子倒進木斗里。麥粒發出嘩嘩清脆的聲。玉珊情不自禁地贊道:“春玲姐家的公糧就是好,又乾淨又成棒!” 春玲道:“誰的還不一樣?” “夠啦,夠啦!”冷元的秤桿已經向上撅起來。春玲把口袋向木斗里抖了幾下,說:“還有一些,俺兄弟後面送來。” 江合道:“你爹又要多交?留點自己吃吧… ”“盡著力量拿吧,自己留多少也是個吃。”春玲笑道。她見外面又下起雨來,忙擠出門:“我去迎迎俺兄弟,別濕了… ” “噯呀,你們看明軒和明生!”誰在門口叫了一聲。 明軒挑著兩桶急走,明生在後面跟著小跑。他們弟兄上身清光,黑紅的脊樑被雨水澆得濕溜溜的。 春玲跑著迎上去,著急地問:“為麼光著上身!”啊… 她看清了,每個桶口都蓋著一件小褂兒。姐姐急忙把擔子接過來,疼愛地問:“怎麼不在家找東西蓋著?淋了身子… ”“沒關係,正好洗洗澡哩!”明生擦著臉上的雨水,笑嘻嘻地說,“姐,俺和哥走在半道下雨啦!剛下第一顆雨星,俺倆就緊忙脫衣裳,公糧一點沒濕著!” 江合再三堅持,不讓春玲把拿來的麥子都交了,因為比曹振德家該交的數超過很多了… 春玲一遍遍解釋道:“大爺,我不哄你,俺們家還有哪!不信,你問俺兄弟。” 明軒忙接上說:“有,大半囤子哩!” “有啊,村長大爺!”明生的聲音響了,“俺姐說,除去留種的,過年還能吃餃子。還說,我過生日也有麵條吃,有面聖雞。俺姐說,用地瓜面做,和麥面一樣好… ”“明生!”春玲瞅他一眼。 “怎麼啦,姐?俺說錯啦?”明生瞪大眼睛,“你剛才這末說… ” “好啦,姐不會把你當啞巴賣了… ” 在場的曹冷元最知情,振德的地少且差,只種了二畝麥子。他和春玲打的場,除去交的這些外,再留些麥種,就剩不幾斤了。冷元剛要強把那半桶麥子留下來,可是春玲姐弟三個的動作更快,把拿來的所有麥子,都倒進大堆的公糧里。 在春玲家交過公糧後,有不少人把多餘的部分沒有向回拿,學著樣子倒進糧倉里。有幾家還回去拿了第二次,但不是象老東山那樣回去找補,而是格外多交。這其中就有曹冷元,雖說他統共也只有很少的一點麥子。 當晚,廣播員玉珊姑娘披著蓑衣爬上村中央樹上的廣播台報告全村公糧收齊的消息。她念過多交公糧的人家的長長名單之後,又指名批評了沒正當理由交不上公糧的幾戶人家,其中又有江任保和馮寡婦的名字。 蔣殿人每天去讀報組聽新聞,有時還到村公所去看報紙,真可謂關心時事的積極分子。他對報紙的興趣很廣泛,幾乎每版都仔細地翻看,但主要有兩方面:戰爭的局勢和政府的政策。看後者,他是為琢磨、猜測對自己這種人的關係,從而採取相應的行動。比如,在複查清算地主運動之前,他從對各地地主富農的破壞活動的報導上,就敏感到共產黨要採取對策了。果不出他所料,正是如此。國民黨發動內戰以來,蔣殿人最關心的是時局的發展。在近乎一年的時間裡,他大都處在興奮中。國民黨占了很多重要城鎮,逐漸向解放區推進,有時真是長驅直入,勢不可當。這些雖然在報紙上稱之為人民解放軍在殺傷多少多少敵人之後主動撤退的,但蔣殿人是不信這一套的。他摸著鬍子暗笑:“不這樣宣傳有麼法子?蔣介石有四百多萬精兵,還有老美全力幫忙,天上飛機,地上坦克、大炮,海里軍艦,難道還抵不上不足百萬的土八路嗎?八路軍那套刀槍誰沒見過?打打游擊倒可以湊合,對付老蔣的正規軍嗎,嘿嘿… ” 但是過了幾個月,蔣殿人的心又開始沉下來。蔣介石聲稱三至六個月光復全中國的話,真箇象報紙上說的,是在痴人說夢話。打了快一年了,共產黨軍隊不惟沒減少,倒越打越多了!不過蔣殿人仍然心裡有數地想:“勝敗乃兵家常事,老蔣是有點吹大牛,可是共產黨陷城失地,厄運已定,不過是時間長短罷了。”以後,局勢的發展倒象是順著蔣殿人的心思,今年三四月中央軍又來凶的了,把共產黨的首府延安占領,並且在魯中南集結四十多萬重兵,要與解放軍決一死戰,把山東全省侵占。 蔣殿人這些天密切注意魯中的戰況。前三個月村里出民工,說是去支援魯南大會戰,四個月就回來。蔣殿人對老婆說:“哼,他們回來?回來是能回來,家裡連棺材也不用預備,就等回來個死信吧!” 今天傍晚,蔣殿人下地回家,走到村頭就聽到吵吵嚷嚷的,一群學生正在向牆上貼什麼。他近前看去,一大張粉紅紙上墨筆大書: 號外 我軍大捷:我英勇的人民軍隊,在魯中孟良崮一舉殲滅蔣軍王牌整編七十四師,共斃傷俘敵三萬二千有餘,並打死其師長張靈甫。該師全是美國裝備,蔣介石鼓吹是其最精銳的五大主力之一… 蔣殿人象當頭挨一悶棍,腦子一陣昏暈,看不清字跡了。他剛要離開,看見旁邊一個孩子用石灰水在牆上畫了個光頭骷髏的醜惡人形,一隻胳膊被刺刀斬斷,正往下淌血。蔣殿人又是一驚,向那孩子問:“哦,你們畫的什麼?”“七十四師被殲!”明軒站在凳子上,沒回頭,用筆指著畫宣傳道,“咱們解放大軍把反動派最棒的軍隊殺光啦!蔣禿頭可哭壞了,這個師和他的一隻胳膊一樣重要!”“嗯,這末回事。”蔣殿人冷冷地說。 “怎麼,我畫得不象嗎?”明軒對這人的反應不滿意。他回頭見是蔣殿人,就氣恨地瞪他一眼。 “象,象!”蔣殿人連聲笑著點頭,“哈哈,可好啦!真是好消息… ” 蔣殿人一進家門,咣當一聲把钁頭甩掉,躺到炕上,粗聲地喘息起來。 “怎麼回事?”他的胖老婆驚異地問。 蔣殿人沒好氣地喝道:“滾開!” 胖老婆嘴一咧,沒敢出聲,端上飯來。蔣殿人看著粗面粑粑,喝道:“做大米飯吃!酒!” 胖老婆低聲道:“湊合少吃點,到夜裡再吃吧,叫人家看見… ” “去他媽的!”蔣殿人把粑粑狠狠地摔到地上,“看見就來搶吧,我不想活啦!快!酒… ” 蔣殿人靠南山腳的打穀場上,那座多年不動的大草垛底下,有個巨大堅固的地洞。這是抗日戰爭期間挖的,沒人知道。蔣殿人象老鼠一樣,一個人在夜間偷偷地把細糧向裡面搬運,一直積攢了好多年。在這次複查清算地主的運動過後,村里對地主的監視漸漸鬆弛下來時,蔣殿人就從這裡偷取食物。 “你今兒怎麼啦?”胖老婆看著他被酒燒紅了的瘦臉,膽怯地說,“可不要再喝啦,酒多出事。” 嘣的一聲,蔣殿人將酒杯擲到桌面上,怒喝道:“滾開,老不死的!他媽的,我蔣殿人不低聲下氣地裝好人啦!我要和共產黨拼命!”他抓起酒壺向嘴裡灌。 “我那天喲!可不得了啦!”老婆哭泣著,上去把酒壺奪下來,“你小點聲,別叫人家聽見啦!天喲… ”“聽見就聽見!”蔣殿人兇狠地瞪著血紅的小眼睛,“他媽的!哪個狗操的進來,我就要他的命!拼掉一個我夠本,拼掉一雙我賺一個!” 孩子在西炕上被驚嚇得哭叫起來。 蔣殿人狂怒地喊道:“把那小雜種砸死!老蔣過不來,還留後根干屁!”接著,他的臉痛苦地抽搐起來,撕開衣服,拼命地揪著胸脯上的老皮,流著淚,嗚咽道:“蔣殿人,蔣殿人啊!難道說我這輩子就完啦?我做得不對?我失算?我沒聽汪化堂的話,殺他一個是一個… 啊!我好苦啊… ”他哭,嘔,嘴裡倒出混雜的稀湯,發出難聞的氣味。把肚子倒空之後,蔣殿人象條疲憊不堪的老狗,癱瘓地倒在炕上昏睡過去。“你才是怎麼回事?叫人心直跳!”胖老婆見他醒過來,埋怨地說。 經過沉睡,蔣殿人酒散人醒。他又恢復了常態,做出衰老和膽小的表示。他鬍鬚底下露出苦笑,說:“人還能沒點性子?鬧過就好啦。唉!這難怪我,老蔣不爭氣,把人給搞昏了頭。”他又變得剛愎自用起來:“好,沒關係,勝敗乃兵家常事,四五百萬軍隊,何在乎一師半軍之折損?不過,咱也不能再老實,等著人家來割肉。” “你要跟那愣頭青汪土匪學?”胖老婆心悸不安,“照我說就委屈著等中央軍來再說吧,咱們做點事,還不是螞蟻擋路棗墊不翻車!” “不能死等!”蔣殿人憤恨地咬著牙:“干一點是一點,翻不了車也叫他們走不穩路,集小成大!”他又吩咐道:“拿土信①來。” “要它做麼?”胖老婆吃驚地問。 “約莫包四斤。” “這末多?”她見他瞪了一眼,沒再問,就從盛面的瓦罐里把藥山②的毒藥包了一大包。 “上哪去?”胖老婆見他下炕。 蔣殿人把土信包接過揣進懷裡,低聲說:“夜裡回來得晚些,留著門子。” 一股醋火,立時從老婆心裡衝起。她那肥胖油光的白臉腮,即刻變得血紅。她象只暴躁的母狼,惡聲嚎道:“你又去找那狐狸精… ” “瞎說,去那兒幹麼。”蔣殿人低沉地說。 胖老婆越發火起,揚手指點道:“你還蒙我眼珠子!把土信給你那小媽馮寡婦,你以為我是傻瓜!上次把我年輕時的繡花鞋都送給了她… ” “胡說些什麼!”蔣殿人怒喝一聲,“女人見識,就知道枕邊被窩的事,大事一點不懂。”接著,他壓低聲音向她耳邊嘀咕了幾句。 胖老婆的臉又漸漸變得鬆弛發白了。 聽到幾下拍門聲,王鐲子急忙將一蓋生餃子端到磨頂上,將手在盆里洗了幾把,用衣襟擦著,向外走著問:“誰呀?” 蔣殿人的出現,使王鐲子鬆了一口氣,但又襲來一陣緊張。她試探地問:“大叔,你來有事?” “串個門吧。”蔣殿人跨進屋裡,注意到鍋里開著的水,“這末晚還沒吃飯?” “你上炕坐吧。”王鐲子用身體遮住向磨頂方向射去的燈光,口吃地說:“飯早吃過啦,燒點水、水… 燒點水燙燙頭髮。” 蔣殿人留意到她的神情,發現了磨頂上的東西,會心地笑笑,坐到炕上,說:“你舅呢?叫出來吧。”“俺舅?”王鐲子一頓,“他走好些天啦!” “走啦?”蔣殿人冷冷地說,“你還哄我?” “不哄你,大叔!”王鐲子一半是真一半摻假地解釋道,“俺舅見說不動你,悶在我家怕出事,就在夜裡溜啦!” “唉!”蔣殿人懊喪地嘆息一聲,“他到哪去啦?” “他說先轉到萊陽,爾後去青島找他二兄弟。”“唉,我後悔當時膽小,沒和他商量商量叫他站下腳。往後的時局,實在叫我也沉不住氣啦;現時我的腰要直起來啦!”蔣殿人真挺了挺身子,又問道,“你深更半夜做飯給誰吃?”“燒水洗頭… ”王鐲子有些心跳。 “我的眼不瞎棗還哄我嗎?” “我包餃子吃。” “哦,明白啦,好聰明的孩子!”蔣殿人以自己的做法判斷對方,“你白天在人眼前哭窮,夜裡就吃香的。要叫人家知道了… ” “不叫他們知道不行嗎?”王鐲子順水推舟,“我是軍屬,誰疑心我王鐲子!” “好!鐲子,煮餃子吃吃,吃了有大事!”蔣殿人板起了面孔。 “麼事?” 蔣殿人從懷裡把沉甸檔的布包掏出來。 “什麼東西?”王鐲子瞪大眼睛。 “你先說敢不敢幹?” “幹什麼吧?” “對付共產黨!” 王鐲子向西房間瞟了一眼,含混地說:“你要怎麼樣?”“咱們去放毒!” “藥人?”王鐲子有些緊張,又有些高興。 “還沒到藥人的時候,”蔣殿人瞪起深藏在眼窩裡的小眼睛,“藥死牛。現時牲口要緊… ” 他剛談完計策,只聽一個壓抑的喝聲:“好哇,蔣殿人!你要反革命,抓起來。” 蔣殿人一驚,看著出現在面前的穿軍裝的人,手槍正對著他。他愣了片刻,滾身下炕,拼命克制戰兢兢的身體,彎著腰,帶著笑說:“啊,是承祖大侄,解放軍,回來啦!多會來的家,侄媳婦也沒告訴我一聲,送點禮… ” “少廢話,跟我到政府去。”孫承祖板著臉喝道。“大侄子,這是為的哪一件?我可是安分守法的啊!”蔣殿人的樣子非常可憐又虔誠,“你不信,問我侄媳婦。”王鐲子噗哧哧地捧著肚子笑倒在櫃門上。 孫承祖把手槍收起,拍著蔣殿人的肩膀,親熱地笑著說:“大叔,不要裝樣子啦!你剛才說的話我都聽清啦… 哈哈!你可真算有識之士,是英雄… ” 蔣殿人聽完孫承祖的來龍去脈,欣喜若狂。他異常懊喪而又興奮地說:“唉!我真該死。你舅去找我… 可你們也不早說。好,如今算好啦,一塊干吧!化堂真走了嗎?”“走了。”孫承祖回答道,“我舅的脾氣你也摸底,老想動手用刀槍,在家藏不住。共產黨控制得這末嚴,我怕他出事,就讓他去青島了,也去報告一下這裡的情況,也許他還再回來。” “承祖,你說國軍怎麼還打不過來?”蔣殿人焦急地說,“聽說在沂蒙山折損了那末些兵馬,真使人心急!”“過來總是要過來,出不了這個夏天。”孫承祖滿有把握地說,“不過共產黨也不是紙紮的。特別咱這地方,窮小子為打國軍把骨頭的油都能擠出來。所以說,咱們這些人也不能閒著,要起來大幹一場。我回來這些天,和東泊村‘刮地皮’他們接上了頭。我叫他們再接幾條線,光景也就起來了!”“好!把黃壘河兩岸的村子串起來,再向北伸到崑嵛山裡面去,就夠共匪瞧的啦!”蔣殿人說著又憂慮起來,“只是要提防,共產黨的手段挺凶,萬一被他們識破一個村或一個人,會連累整伙… ” “大叔放心,我早有安排。除了‘刮地皮’父子知道我本人,與我直接通氣,其它的人都是一個連一個,這叫‘單線’。這‘刮地皮’的情況,大叔你還不知道。他的幾個兒子在日本時期吃得開,抗戰勝利時被八路軍抓著一個槍決了,另一個兒子現在國軍裡頭,家裡這個是老二。這老頭子外表也象你一樣老實,骨子裡呢棗拿他自己的話說,‘有一口氣也得咬共產黨兩口’!” “是個人材!”蔣殿人共鳴地摸著鬍鬚說。 “唉,”王鐲子嘆息道,“都是叫共產黨逼的。俺哥至今還不敢回家,不知下落,要不… ” “重點在山河村!”孫承祖打斷妻子的話,眉頭擰起來,“我回來這些日子,還沒找到下手的空子,原因是沒拉到公開出面活動的人,很著急。大叔,你看誰可以干?”“真正貼心的很難說,”蔣殿人考慮著,“馮寡婦倒聽我的話。” “那爛東西只會上神賣炕,還能幹什麼?”王鐲子厭惡地說。 “這人靠是靠不住,我是說叫她去放壞話,找幹部的麻煩是好手。”蔣殿人分析道。 “對,是一個人物。”孫承祖思忖著說,“最好能在幹部中找上線… ” “這就難啦,共產黨里的人能聽你的?”王鐲子又插嘴了。“他們裡面也不一定沒兩個心眼的,大叔過去還不是掛過共產黨員的牌號?”孫承祖對著蔣殿人笑笑,“你看孫俊英怎麼樣?” “嗯。從江仲亭參了軍,她就不大幹工作了,松下來啦!”蔣殿人說,“不過她不象馮寡婦,孫俊英不是個熊人。”“對付她,嘿嘿… ”孫承祖瞥妻子一眼,吩咐她到外面聽聽動靜。王鐲子走後,他小聲說:”不瞞大叔,我和孫俊英還有點老交情。” 蔣殿人興趣十足地豎起耳朵。 “早先孫俊英在牟平她叔家,我上煙臺打那走,聽說咱鄉里有人在那裡開旅店的,生意興隆,大半靠個俊妞兒招徠的。我就去了… 很投契,和她挺熱火,還為她花費了不少。”蔣殿人開心的笑道:“嘿嘿,想不到你那末小就干風流事啦!現在還能搭上茬?” “這些年是涼啦。她當上幹部,嫁了人,正經起來了。不過按她現在的作為,對共產黨不是真心。這種人本性難改,男人也走了,架不住舊情挑逗。不過要瞅好時機,慢慢叫她下水。” 蔣殿人滿意地點點頭,慎重地叮嚀:“人心隔肚皮,千萬小心,不可盲動!” 王鐲子走回來,指著毒藥包說:“大叔真是見多識廣,可找到下手的時機啦!大叔,你何不多拿些土信來,把牧牛山撒滿,叫周圍幾個村所有去吃草的牛,都翻白眼!”“夠了,侄媳婦!”蔣殿人沉著地微笑道,“來日方長,慢慢地干,猛一下子鬧大了,易出亂子。嗬,山河村這群牛伸了腿,就夠曹振德那伙小子受的啦,也出出我這口壓了多少年的冤氣!” 孫承祖板緊臉皮沉思了一會,說:“現在牲口最要緊,要殺!不過,你說在咱村停牛場上放毒?” “對,對!”蔣殿人點頭應道。 “使不得。” “這我就不懂啦!”蔣殿人忍不住地叫起來,“和著土信煮一升黃豆,今夜撒在西河灘停牛場上,明早天不亮牛就去了,餓肚空腸,吃下去一個也活不了!這是萬無一失的手段,怎麼使不得?” 孫承祖連連搖頭,臉上露出冷笑:“你怎麼忘了兔子不吃窩邊草的道理啦,嗯?” “哦,啊… 我白多吃那些年糧了!”蔣殿人恍然醒悟,自慚地拍拍腦殼,朝國民黨的特務心服口服的說,“差一點為我的疏忽出亂子。嘿嘿,鐲子,我比你男人差遠啦!他真是‘智多星’,我可光顧出眼前的氣啦!” “伸冤報仇也要看大局。天下的共產黨都是咱們的對頭,打它的哪個地方都痛著它的心。咱在自己村邊的停牛場下手,人家不就懷疑到本村有壞人了?一時查不出來,也會加強對我們的防備,以後我們的手腳更不好動了,何況曹振德這小子,雖說土裡土氣,可他那把骨頭是為共產黨長的,夠厲害的了,咱們要處處提防這把刀!” 孫承祖的這一席話,使蔣殿人和王鐲子連連稱是。 不過我們不怕他,要干!我要怕他們就不回家鄉啦。只要咱們多動腦子,曹振德那幾個人算得什麼!”孫承祖攥緊了拳頭,瘦長臉上閃著兇狠的青光,看著毒藥說,“牧牛山大得很,不光是山河村去放牛… 好,煮餃子吃,吃飽去打這一仗!” “姨父!”上身白襯衫下身藍布褲的青年,文雅地叫道。“若西,你坐吧!”老東山的妻子招呼道,望著躺在炕上的丈夫:“你外甥看你來啦,還不快起來。” 窗外細雨霏霏。雖是中午時分,屋裡光線黯淡,氣候倒還涼爽。 老東山慢騰騰地坐起來,閉著眼摸起菸袋,沉悶地說:“你來啦。” 孫若西把布傘放到桌前,將手裡的能盛一斤的酒瓶子高高地舉起來,討好地說:“昨天趕集,打了點酒… ”“哦,不用你破費!”老東山眼睛睜開,滿意地接過瓶子端量一番,放在窗台上,吩咐妻子:“燒水給外甥喝,他不喝生水。” “一斤酒的臉面這末大,捨得草燒水給我喝啦。”孫若西心裡暗道。姨母走後,他坐在炕前的凳子上,試探地說:“姨父,我爹媽有個意思,想和你老人家商量。” “說吧。”老東山閉目抽菸。 “是這末回事,”孫若西陪著笑臉,“是我的事。姨父你知道,外甥今年二十多啦,還沒訂親,想和你老人家商量… ”他咽口唾液,想知道對方的反應。 老東山冷淡地說:“要說親,好事嘛。想找誰家閨女?” “我爹媽的意思,是想咱們兩家,來個親上加親。”“嗯!”老東山突然睜開眼,有些驚訝,“和我嫻子成親?”“是,”孫若西謹慎地看著老東山的臉,“是我爹媽的意思,姨父,我自知無才,怕高攀不上我表妹。不過,姨父你知道,外甥雖不種地,也念過一肚子書,教著學,一月掙幾十斤糧食,我家也用不大著。我爹在煙臺的買賣雖說不太大,也有點門面,家裡不種地也過得去。再說,有了教學這個差事,年頭好也吃飯,不好也餓不著。再說萬一變了天下,也一樣干,和鐵飯碗一樣,破不了。地呀山巒對我一點也不需要… ” 老東山的眼睛早又合攏了。孫若西的話多半沒進他的耳朵,他心裡正在打算盤。對於淑嫻這個無爹無媽的侄女,老東山心裡不知想過多少回。他想給她找個丈夫嫁出去,但要是個富裕戶。這樣不會找自己的麻煩,也盡了他對死去的弟檔的責任。不過也不能太富裕了,那樣恐怕挨鬥爭,日子不好過。理想的人家是象他自己一樣,上不上下不下的中等家庭。 聽外甥孫若西一提,老東山心裡活動起來。孫若西在他眼裡不是十全十美的人。老東山覺得他不知道幹活,話多,好穿戴打扮,淑嫻嫁給他,他很可能挑唆淑嫻向自己要財產。轉念又一想,孫若西是識字人,教學掙死糧;他父親在煙臺有商行,鄉下的家產和自己相仿佛;論講門當戶對,自己還遜人一等,不會來要財產。其次,孫若西也是個標緻青年,老東山雖說看不慣不種莊稼的人,可是他想現在都興識字念書,給侄女找這末個女婿,她一定會心滿意足,也省得自己費唇累舌。不過,老東山忽然又想起最重要的一件,出口就問:“若西,你屬麼的?” 孫若西正在猜測對方的態度,被老東山突然一問,一時愣住,怕一字說差,計劃破產。他陪著小心探測道:“姨父,你是說… ” “這還不懂?結親兩家的‘屬’犯忌,那還行嗎?”孫若西心一驚,暗自叫苦:“媽呀!屬什麼的和屬什麼的才是和的呀?倒忘了他有這一著。我是屬老鼠棗啊,不好,老鼠誰都討厭。我屬… ”他猛然看到牆上貼著張陳舊的畫,上面是只虎,他心裡一亮:“虎,畫這末舊他還留著,他一準喜歡。” “嘿,姨父,我有些記不清,剛想起來。外甥是屬虎的。”“不對吧,若西?”老東山妻子端上水,說,“我想著你比俺家你儒修哥小一歲,是屬老鼠的。” “不,姨!你記錯啦,錯啦!”孫若西急忙分辯。“真屬虎的?”老東山閉著眼問。 “不錯,一百個不錯!”孫若西絕口咬定。心想:“老頭子,這一下叫我看透你的心啦!”可是對方的回答使他大吃一驚。“哦,不用提啦。”老東山斷然地說。 “怎麼回事?” 老東山冷淡地說:“俺嫻子屬小龍①的。” “這末說棗” “蛇虎如刀銼。” 孫若西懊喪極了,急忙說:“不對,不對!我記錯啦,我姨說得對!我屬老鼠,耗子。” “嗯,你二十幾?”老東山留起心來。 “二十四。” “不會錯,若西是二十四。”老東山妻子證明。老東山臉上露出點和悅顏色,說:“屬相對,小龍和鼠,斗只管斗,可是和善的。” “姨父,你樂意啦?”孫若西驚喜地叫道。 “我算有意,你和你爹媽說說。 “那用不著,他們都喜歡。姨父,說定了吧!”孫若西迫不及待地要求。 老東山沉著地說:“哪有這末簡便的?等看好了日子再立婚約。” “好好,就聽你老人家的!”孫若西畢恭畢敬。孫若西走後,老東山妻子擔心地說:“這是個大事,等和嫻子商量好再定吧!” 老東山不以為然:“養活她這末多年,這事我還做不得主?” “如今不是早先,得兒女願意才成。” 老東山沉吟著說:“也好,不得罪她。我看和若西成親,嫻子不會不… ” 突然街上傳來驚呼:“不好啦!牛死啦!牛死了一大群… ” 老東山象離弦的箭竄下炕,拖拉著鞋就向外跑。 二十幾條大牛和犢兒,躺在西河灘的停牛場上,痛苦地翻滾著身子,把脖子伸長,頭角向沙里撞,從內臟里發出絕望的嚎叫。牛犢兒蹬著小蹄兒亂竄,眼睛流著渾淚,嗷嗷地直叫“媽媽”。 先後趕來的人們都在牛身旁忙亂著,想盡一切辦法去解除牲畜的痛苦和厄運。 牛,一條條絕命了,不到半個時辰已死去十多頭!全村三十多條的牛群①在逐漸減少。 人們身上象著了火,雖然落著細雨,陰氣逼人,他們身上卻冒著汗。有的人衝到牛倌耿老漢跟前,憤怒地吼道:“你他媽的怎麼鬧的啊!怎麼把牛放死啦?” “你這個混帳的老頭子!天一晴就要種豆,正趕這節骨眼上,你這不是要俺們的命嗎!” “耽誤了生產,你的罪名多大!” 激烈的怒責聲,把耿老漢嚇懵了。他抱著一隻花牛犢,眼淚直流,一句話也說不出。 曹冷元自己並沒有牛,但比誰都來得早,在牛群里逐個地察看。他向大家說:“大夥先別吵吵,別難為老漢。”“老哥,你放過牛,是行家!你看牛到底是怎麼啦?”有人問道。冷元有把握地說:“照我看,牛是中毒。” “中毒?!”人們大吃一驚。 “是中毒。”冷元說,“躺下的牛,嘴裡冒白沫,嘴唇子都燒起了泡,不是吃了毒藥是什麼?” 耿老漢大哭大叫:“冷元老弟,我老漢平常沒和你過不去,你這是要我的老命!” 人們齊聲叱喝棗 “放屁!對壞蛋,不講情面!” “正趕上缺勞力,你這老東西下此毒手!” “牛死在他手裡,別人誰能放毒?” “別說啦,把他送到政府去!” “媽啊!媽啊!”傳來一陣粗啞的哭叫聲,只見老東山哭喊著發瘋般地向耿老漢撲來。老東山聽說牛死了,衝到牛場後,一直和自己的大黑牛躺在一起,抱著牛,在沙灘里打滾。牛斷氣了,他哭天搶地,直取耿老漢,動手要打;但被人們攔住。他嘶叫道:“你這老東西!賠我的牛,賠我的牛!我和你拼命,拼老命!”他掙扎著向前沖,“上政府!要人民政府懲治你!” “不要吵!看,指導員他們來啦!”有人叫道。曹振德和江水山、江合急跑著趕到。 人們七嘴八舌向他們報告了情況。 “指導員,振德兄弟!我可沒幹黑心眼的事啊!”耿老漢拉著振德的胳膊,哭著說,“我放了一輩子牛,壓根也沒象八路軍來了有人看得起,有吃有穿。我報恩無能,怎麼會使壞心啊!” “老哥,放寬心!”振德安慰道,“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政府有眼睛。” “我信咱人民政府… ”耿老漢話沒完,老東山怒吼道:“你敢起咒?” 耿老漢指天盟誓:“我要黑良心,天打五雷轟!” 振德向大家喊道:“不要停著,趕快想法子救牲口。”冷元應上道:“用稀糞灌。” 人們急趕回村,從茅廁里挑來糞便,用水攪起稀糞湯,想盡辦法向牛嘴裡灌。牛吞下糞水,胃腸發作,把吃過的東西都嘔了出來。 經過大半下午的努力,挽救出十幾頭牛的生命,其它將近二十頭牛,喪失了! 曹振德幾個人,跟著耿老漢順著今天放牛的路線勘察了一遍。他們在牛群每天必到的牧牛山的一片新嫩的草上,發現了灑在草上的白面。曹冷元抓了個蟈蟈,叫它吃下帶白面的草芽,它一會就死了。人們明白,灑在草上的是用麵粉摻著的毒藥棗土信。 “媽的,敵人搗的鬼!”江水山氣忿地叫道。 耿老漢又驚嚇起來:“民兵隊長!我可有良心。”“你有良心,還有沒有良心的!”江水山怒目豎起,抓著手槍柄對指導員和村長說:“錯不了,是反動派!馬上把那幾家地主押起來!” “水山,你又冒失啦!”江合急忙阻攔,指著綠茵茵的廣闊的山野說,“牧牛山這末大,多少個村子的牛群都來,也沒固定場合,你怎麼敢斷定就是咱村的人使的壞?有的村子的情況比咱村複雜,也許是別村出的壞蛋乾的。再說,咱村真有人想毒牛,為麼不在西河停牛場上放毒,跑到這末老遠的山上來干?我看還是報告給上級處理吧。指導員,你看呢?”曹振德的臉一直緊繃著。這時他沉思道:“江合哥,先不要把事情看死。敵人不都傻,他們破壞時,也會先想好叫咱們查不出來的手段。不管是哪個村的壞蛋乾的,說明敵人沒有睡覺。也好,打咱們一巴掌,叫咱們清醒起來。沒證據不能抓人。把事情報告給上級。咱們本村也要調查。”“雨下得這末甘貴,看樣子明天放晴就得種豆,這可是難處啊!”曹冷元看著天,難過地嘆道。 “沒關係,老哥!反動派怎麼破壞,也擋不住人民向前走,只不過多受些難處罷了!”振德望著在蒙蒙煙雨中的山下的廣大田地,信心十足地說道。 接著,幾個人商量了一下,決定叫江合去區里報告案情;同時立刻派人通知附近各村,防止牛中毒;還叫耿老漢在牧牛山上守候一個時間,不要使其它村的牛群再吃了這片有毒藥的草。 細雨不斷頭地落下來,松樹針、桲蘿葉、山草發出簌簌的響聲。天空灰糊糊的,西邊半個天亮一些,雲層在逐漸地裂成塊塊。水氣濃重的霧網,順著山脊,從高處向下遊蕩棗這是要起風的徵候,一起風,天就要晴了。 曹振德下了西山,順著河邊的一道山樑上的碎石小路,步履艱難地走著。由於聽到牛群出事,他顧不得戴草帽或披上塊麻袋皮就跑了出來。此時此際,他衣衫全淋透了,渾身上下,前後左右,里里外外,沒有一點干地方,連那雙打著補釘的豬皮鞋子也灌滿了雨水,一走一噗哧,腳象插進蟹窩裡一樣了。雨水將他的發茬淋得緊貼頭皮,水流淌到臉上,那久未刮過的亂糟糟的胡茬茬掛著成串的水珠兒。振德那因為長期熬夜老是發紅的眼睛,現在又浸進雨水,倍加澀痛,他時刻要用手背去揉搓一下。 中國共產黨山河村支部委員會書記曹振德,從抗日戰爭中期挑起負責一個村的工作的擔子開始,就一直感到這副擔子的沉重。有時完成了一件重大的工作之後,覺得輕快一些了,想舒口氣了,猛然,卻又會因對突然來臨的新事情沒有足夠的準備而感到受不住,被壓得夠戧。曹振德不只一次地嘗過這種味道。所以,他無論在怎樣順利和勝利的時刻,都自然地留有餘地,以備應付新的形勢,不致為想不到的事件的來臨而慌亂失措,束手無策。 今天,發現了敵人的破壞活動,黨支部書記沒有感到驚異,不過心裡也禁不住說:“敵人可真無孔不入呵!”幾年來,山河村沒有發生過暗藏敵人的破壞活動,群眾和幹部也很樂觀,正象村長江合剛才說的,山河村的情況不象有的村那樣複雜,地主少,富農有限,偽屬只有一家。 “毒牛,有沒有可能是本村的人使的壞呢?”曹振德在心裡問自己。指導員他細細地數了數全村每戶人家的社會、政治情況,除去烈軍工屬和貧僱農、黨員、基本群眾之外,有五家富農,三家地主。他又進一步探索,地主蔣子金父子早送縣制裁,判了刑;剩下的蔣殿人和另一家地主,是重點。蔣殿人在上次土改複查中,肯定是將財物打了埋伏,也就是進行了抵抗,又極狡猾多詐,早在防備之列。富農中間有一戶偽屬,即老東山的妹子,她兒子王井魁抗戰時當漢奸,迄今下落不明;不過家裡只一個老太婆,看平時表現,不會幹什麼反動的事情。 最後,曹振德的結論是:別看這總共一百二十四戶人家的小村莊,家與戶,門窗相對,壁牆毗連,不是近親就是近鄰;然而,革命勢力和反動勢力的戰爭正在激烈殘酷地進行,生死存亡的階級鬥爭在日益深刻化,比抗日戰爭時期錯綜複雜得多了。這場中國人民與反動派進行的最大最激烈的你死我活的革命戰爭,把各個階級、各個階層、形形色色的各種各樣的人,都卷了進來。戰爭,衝擊著每個角落,每個人的生活。這中間,有的人會變壞或壞上加壞,而更多的人是要變好或更加好;然而,最可怕的是少數壞人夾在多數好人堆里,不易甄別,難以挑剔出來。毒牛的罪行,不能肯定說不是本村的壞人幹的,振德要通過這次事件,在黨內和黨外,對大家進行教育,加強敵情觀念,提高革命警惕性。“回村先開支委會。”黨支書走下山崗時,這樣決定著。回村的路上,曹振德在一塊拔去麥子的田邊上站下來,蹲下身,抓起一把土,看了看,心裡說:“牲口,莊稼人的半條命!老東山哭鬧得那末凶,多少人都落淚… ”他的眉頭緊蹙,望了望天,丟掉濕土,兩手拍打著站起來。 “冷元哥說得對,雨下得不大,看樣子天要放晴。天一晴,就得趕快搶著種豆,誤了時節就種不下去啦!”振德腦子裡又盤算道,“一下子折了這末多條牛,怎麼辦?得快尋法子啊!”曹振德邊走邊苦苦地搜索著解決畜力不足的辦法。突然,呼嚕嘩啦一陣響,他只覺得腳下晃搖,站立不住,急忙向後退去。原來,是指導員的精神太專注,眼睛又不好使,加上有霧氣,他不知不覺地走進西河的水流里了。 曹振德沒脫鞋挽褲腿棗其實他早已水淋淋的了--邁開有力的步伐,涉過了激流。當走到山河村村頭堤上的時候,雨後搶種豆子的辦法也想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