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天州回返清溪的途中我第一次懂得一個人代表一顆星辰,我不知道自己是在墜落還是在上升,但我第一次感覺到我周身的火,它們在薄衣和風塵之間隱隱燃燒,在我疲憊的四肢和寧靜的心靈之間灼灼燃燒。

  被賣出的小女孩玉鎖騎在一條小灰驢上離開了客棧。那天她穿了紫茄色的新衣和大紅的新鞋,嘴裡咯嘣咯嘣地咬著一塊米粑。被賣出的小女孩玉鎖臉若春桃,一路上興高采烈歡聲笑語,有人認出那是茅家客棧里的小女孩,他們問,玉鎖你要去哪兒呀?玉鎖驕傲地昂起頭說,去京城,去京城踏滾木。那是臘八節前的某一天,天氣很奇怪地睛和而溫暖,我們提前走上了搭班賣藝的道路,一共三個人,我、燕郎和八歲的清溪小女孩玉鎖。我們後來將京城選定為流浪的終點,完全為了滿足小女孩玉鎖的夙願。三個人騎著一大一小兩條驢子,帶著一條棕繩兩塊滾木離開清溪縣向中部而去,那就是後來名聞天下的走索王雜耍班的雛型。

  走索王雜耍班的第一次當庭獻藝是在香縣街頭,獻藝獲得了意外的成功。我記得當我在高空懸索上猿步輕跳時,天空中飄來一朵神奇的紅雲,它似乎就在我的頭頂上款款巡遊,守護著一個帝王出身的雜耍藝人。聚集在街頭觀望的人群爆發出縷縷不絕的喝彩聲,有人懷著恩賜和感激兼有的心情向錢缽里擲來銅幣。有人站在木樓上向我高聲大叫,走啊,跳啊,翻一個筋斗,再翻一個筋斗!

  在充滿縱慾和銅臭空氣的香縣街頭,我把我的一生徹底分割成兩個部分,作為帝王的那個部分已經化為落葉在大燮宮宮牆下悄然腐爛,而作為一代絕世藝人的我卻在九尺懸索上橫空出世。我站在懸索上聽見了什麼?我聽見北風的啜泣和歡呼,聽見我從前的子民在下面狂喜地叫喊,走索王,走啊,跳啊,翻筋斗啊。於是我真的走起來,跳起來,翻滾起來,駐足懸索時卻紋絲不動。我站在懸索上看見了什麼?我看見我真實的影子被香縣夕陽急速放大,看見一隻美麗的白鳥從我的靈魂深處起飛,自由而傲慢地掠過世人的頭頂和蒼茫的天空。我是走索王。我是鳥。

  香縣是一塊不知憂慮的樂土,即使是這一年戰亂不斷天災人禍的冬天,香縣的人們仍然在紙醉金迷中尋歡作樂,我曾看見一個醉漢在青樓區瘋狂追逐每一個過路的女子,幾個富家子弟圍住一條狗,在狗的肛門裡塞進一顆長捻紙炮,當紙炮炸響時那條狗就變成了一條瘋狗,它在街市上狂奔狂吠,使路人倉皇躲閃到路邊。我不理解那些人為什麼要把一條好狗改造成一條瘋狗,我不理解那些人尋歡作樂的方式。鳳橋樓前依然車馬不絕,我多次在樓前仰望樓窗里的燈火人影,聽見花樓上的笙蕭和陌生女子的鶯聲浪語,聽見嫖客們粗野放蕩的笑聲。蕙妃已經從這家jì館中離去,樓前燈籠上的品州白九娘的芳名已被抹去,新換的燈籠是塌州李姑娘和祁縣張姑娘的。我在jì樓前徘徊的時候,一個跑堂出來摘走了其中一盞燈籠,他朝我瞟視著說,李姑娘有客了,張姑娘正閒著呢,公子想上樓會會張姑娘嗎?

  我不是公子,我是走索王。我說。

  賣藝的?跑堂注意了我的服飾,然後他嘻地一笑,賣藝的也行呀,只要有錢。如今這世道花錢買笑是最合算的事情了,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從繩索上摔下來,摔死了想玩也玩不成了。我是走索王,永遠不會從繩索上摔死的。我攔住了跑堂,向他詢問蕙妃的去向,我對他說,你告訴我九姑娘去哪兒了,我一樣會給你賞錢的。九姑娘去京城賣大錢了。都說九姑娘的皮肉生意做得與眾不同,你知道嗎她那一套是得了宮廷秘傳的,是伺候皇上的。她跟老鴇分贓不勻,一氣之下就跑掉啦。跑堂湊過來向我耳語著,突然想起什麼,瞪大眼睛盯著我說,你到底是什麼人?你老是在這裡轉悠就是要找九姑娘?

  我不知該如何向他解釋,於是信口說道,我是他男人。跑堂的表情變得驚愕而好奇,他的嘴裡發出一種可笑的嘶嘶的聲音,手中的燈籠砰然落地,我的娘,跑堂突然大叫,你就是廢王端白?你到鳳嬌樓來找廢妃白九娘來啦?跑堂狂喜地抓住我的衣袖往樓門裡跑,邊跑邊說,上樓上喝茶,不要一文錢,誰讓我第一個看見你的天容龍顏呢。我的半邊衣袖就是這時候被拽斷的,跑堂的發現使我感到慌亂和恐懼,我掙脫了那隻粗暴而熱情的手向街上跑去,聽見那個機敏過人的男子在鳳嬌樓前向我高喊,燮王回來,我會替你找到九姑娘,不要一文錢。我向他揮舞著剩餘的半邊衣袖,用同樣高亢激越的聲音回答他,不,不要找她,讓她去吧,永遠不要找她了。那真的是我內心的聲音。我的美貌而命運多蹇的蕙妃,她已經化成了另外一隻自由的白鳥。從此我們在同樣的天空下飛翔,聚散離合也只是匆匆揮手,一切都印證了各自對鳥類的膜拜和夢想。殊途同歸。走索王雜耍班子的內幕是被鳳嬌樓的跑堂揭破的,這個消息轟動了香縣城。第二天我們棲身的董家祠堂被市民們所包圍,縣府的小官吏們穿戴整齊列隊在祠堂大門的兩側靜候我們出門,其中包括香縣的知縣杜必成。

  第十二節

  小女孩玉鎖被外面的人群和嘈雜聲嚇壞了,她躲在裡面不肯出來,燕郎只好把她抱在懷裡。那天我睡眼惺忪地面對跪伏在地的人群,聽見有人向我高呼萬歲,我一時竟無所適從。年逾六旬的杜知縣就跪在我的腳下,他的表情混雜著羞愧、好奇和一絲恐懼。請寬恕本縣官吏有眼無珠,不識燮王龍儀紫氣。杜知縣在石板上磕首道,請燮王上駕光蒞寒舍吧。我不是燮王,難道你不知道我早被貶為庶民?燮王如今雖遭貶難,卻依然是堂堂帝王之身,在此停留是本縣的造化,民眾奔走相告蜂擁前來,小吏惟恐燮王的安全有患,所以懇請燮王上駕離開祠堂,到寒舍暫且躲避百姓的騷擾。大可不必。我沉吟良久後拒絕了杜知縣的邀請,我說,現在我只是一個走索藝人,有誰會來謀害一個走索藝人呢?我不怕眾人圍觀,對於賣藝人觀者越多越好,這麼多的香縣百姓給我捧場,我相信我的走索會做出絕活來的。這天走索王雜耍班的表演若有神助,觀者像蟻群密布在街頭空地周圍。燕郎和小女孩玉鎖的踏滾木已經博得了陣陣喝彩,而我在懸索上做的鶴立亮相激起一片雷鳴暴雨般的歡呼聲,人群中響起此起彼伏的哀哭和狂叫,燮王,燮王,走索王,走索王。我知道我作為一個走索藝人已經得到了認可,如此神奇,如此感人。我還聽見了另一種若有若無的回聲,它來自那隻灰雀不知疲倦的喉舌,那隻灰雀從鳳嬌樓的屋檐上向我飛來,灑下一路熟悉的超越人聲的哀鳴:

  亡亡亡。

  從香縣街頭開始,我的走索王雜耍班名聲大噪,風靡一時。後來的《燮宮秘史》記載了走索王雜耍班的絕伎和獻藝時萬人空巷的場面。著書人東陽笑笑生認為走索王雜耍班的成功是一種偶然和意外,“燮歷晚期國衰人怨,萬業蕭條,樂伎梨園中惟走索王雜耍班一枝獨秀,並非此班懷有天響絕伎,皆因走索王身為前代廢君,趨合了百姓看戲莫如看人的心理。一代君王竟至淪為賣藝伎人,誰人不想親睹古往今來的奇人罕事?”《燮宮秘史》對此的判斷也許是準確的,但是我相信沒有人能夠知道我後半生的所有故事,沒有人能夠讀懂我後半生的所有故事,不管是東陽笑笑生還是別的什麼無聊文人。到了次年春季,雜耍戲班已經擴大成一個擁有十八名藝人二十種行伎的大班子,這在燮國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雜耍班所經之處留下了一種世紀末的狂歡氣氛,男女老幼爭相趕場,前來驗證我搖身一變成為走索王的奇聞。我知道他們的歡呼雀躍是因為我給他們垂死的生活帶來了一些歡樂,給天災人禍陰雲密布的燮國城鄉帶來了一息生氣,但我無法承受人們對一個廢貶君王的頂禮膜拜,面對人們歡呼燮王的狂cháo,我不無辛酸地想到黑豹龍冠的騙局蒙蔽了多少人的眼睛,曾經頭戴龍冠的人如今已經逃離了那口古老的陷阱,而宮牆外的芸芸百姓卻依然被黑豹龍冠欺騙著。作為一個參與了大騙局設置的人物,我挽救了自己,卻永遠無法為那些純樸而愚鈍的人群指點迷津。

  流徙賣藝的路似乎已接近終點,小女孩玉鎖即將抵達她朝思暮想的京城。進京之前我們在酉州搭台獻藝三天,似乎有意無意地推遲了重返京城的行期。小女孩玉鎖那幾天像一隻陀螺繞著我旋轉,向我打聽有關京城和大燮宮的種種事物,我竟然無言以對,只說了一句,到了那裡你什麼都知道了。小女孩怏怏走到燕郎那裡,我看見燕郎默默地把小女孩抱到膝上,他的目光里飽含著憂愁之色。

  為什麼你們不高興?你們害怕進京城嗎?玉鎖說。害怕。燕郎說。害怕什麼?害怕京城裡的人不看我們賣藝嗎?不。害怕那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情。

  燕郎一語道破我心中的疑懼。隨著重返京城的日子一天天逼近,我在酉州城的大客棧里輾轉難眠。我想像著我在舊日的臣相官吏皇親國戚面前的那場走索表演,想像永恆的仇敵端文是否真的已經將我遣忘。假如我在大燮宮後面的糙地上搭台走索,是否會有一枝毒箭從大燮宮的角樓上向我she來,最終了結我數典忘祖離奇古怪的一生?不容諱言,我真的害怕那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情,但我深知走索王雜耍班必須最終抵達京城,那是一場儀式的終極之地。

  第四天早晨走索王雜耍班拔柵撤營,十八名藝人帶著所有雜耍器具乘坐三輛馬車離開酉州北上。那是個薄霧瀰漫的早晨,燮國中部的田野充滿著柔和的糙色和新耕黑土的清香,鋤地的農人在路邊看見了這群後來悉數失蹤的藝人。你們要去哪裡?農人們說,北方在打仗,你們去哪裡?去京城賣藝。小女孩玉鎖在車上響亮地回答。

  春天彭國大舉進犯燮國,彎曲綿長的國境線兩側打響了三十餘次戰役。走索王雜耍班的藝人們對頻繁的戰爭已習以為常,他們朝北遷徙而去,路上談論著那些業已失傳的雜耍伎藝,偶爾也談粗鄙下流的偷情、亂倫以及床第之事,其間夾雜著八歲女孩玉鎖懵懵的半知半解的笑聲。在巡迴獻藝的路上藝人們總是如此快樂,對於即將來臨的燮國的滅頂之災渾然不覺。他們於農曆三月七日凌晨抵京,據《燮宮秘史》記載,這一天恰恰是彭國的萬人大軍長驅直入燮京城門的忌日,現在看來這種巧合似乎是歷史的精心安排。

  三駕馬車通過京城南門時天色微熹,城牆下的水壕里飄來那種熟悉的菜果和死牲畜腐爛後的酸臭味。吊橋放下了,城門洞開著,如果抬頭觀察城樓上高高的旗杆,不難發現燮國的黑豹旗已經被扯下,取而代之的是彭國的雙鷹藍旗。幾個守城的士兵倚靠在城門洞裡一動不動,對於凌晨到來的這批雜耍藝人視而不見。趕車的漢子回頭對車上的藝人們說,他們大概醉死過去了,他們經常喝得半死不活的,倒讓我們省下了進城的路稅。十八個藝人經過一夜顛簸,每個人都睏倦不堪,誰也沒留意南門附近的異常動靜。及至馬車停在南門大客棧的門廊前,有幾個藝人上去敲客棧的大門,大門反鎖著,裡面傳來一個驚惶發顫的聲音,打烊了,你們另找宿處吧。敲門的說,哪有客棧不留客的道理?我們趕了一夜路程,快讓我們進來歇歇吧。客棧的門被拉開一條fèng,露出店主的半張浮腫的慌張的臉,他說,你們來得不是時候,難道你們不知道彭國人進城了?你們沒看見城樓上站滿了彭國的士兵嗎?車上的雜耍藝人們從昏昏欲睡中猛然驚醒,回首一望,南門的城牆上果然擠滿了黑壓壓的人影。小女孩玉鎖被眼前的恐怖氣氛嚇壞了,她習慣性地發出了一聲尖叫,燕郎立刻捂住了她的嘴。燕郎說,別叫,別出聲,現在誰也別出聲,彭國人都是殺人如麻的瘋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