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好了,好了!”張宗昌揮揮手說:“現在咱們要討論作戰方針;老帥是教俺要把孫馨遠揍跑,俺看孫馨遠不是省油的燈。大家看,怎麼辦?”
“報告大帥!”王鳴翰站起來說:“既然到了這裡,沒有不攻浙江之理。浙江一拿下來,安徽不戰而下。這個局面出現以後,老帥不能把三個省的地盤都拿走,那時候大帥當然可以分到一個省。”
“伯仁,”張宗昌問:“你看怎麼樣”?
“我贊成王參謀長的見解。”李藻麟說:“大帥也該有個地盤才是。”
“好!”張宗昌看著褚玉璞跟王鳴翰說:“你們先部署起來,等俺到上海看看風色;別忙著動手,聽俺的信。”
“是!”褚玉璞與王鳴翰,同聲答應。
“還有什麼事?”張宗昌停了一下說:“沒有事散會。”
散了會,王鳴翰將張宗昌拉到一邊,低聲說道:“大帥,你別忘了陳英士那件事;部隊不能進租界,沒法子保護你。”
“不要緊,俺的老長官李平書,在上海是大鄉紳。”
“可是李平書是跟陳英士一起光復上海的,陳英士當滬軍都督,李平書當民政長— 。”
“俺知道,俺知道,俺比你清楚。”張宗昌不耐煩地打斷他的話說,“俺另外有人在上海,都接頭好了。”
原來張宗昌有個給他管賭帳的軍需、姓單,是清幫中人,對上海的情形很熟。張宗昌特為先派他到上海去疏通。上海租界,是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這三大亨的天下;張嘯林是杭州人,本來是清朝“杭州織造”衙門的一名工匠,此輩籍隸內務府,歸駐防杭州的“將軍”管轄,由於身分比較特殊,向來不太安分,杭州人稱之“機坊鬼兒”;張嘯林是不安分之尤,復又藉助於清幫的勢力,在黑龍會打出一片天下。他跟盧永祥手下的若干將領,如何豐林等人都很熟;有個親家叫俞葉封,當過浙江水路緝私營的統領。單軍需便是通過俞葉封的關係,結識了張嘯林。
張嘯林素來喜歡結交官場,但以脾氣暴躁,粗魯不文,開出口來,不是“媽特皮”,就是“入你活得個皮毛兒”,跟奉軍一開口便是“媽拉巴子”,頗為相似,因而得了個外號叫“張大帥”。張嘯林亦頗以此外號沾沾自喜。
如今聽說另一個“張大帥”要到上海了,想起“說大書”講過張獻忠到四川要跟張飛聯宗的掌故,大為興奮,向杜月笙表示,要大大地鋪張一番,歡迎同宗。
三大亨中,官場交際向以張嘯林為主;杜月笙自然同意,到了一月底,張宗昌帶了一萬多人開到上海;部下有白俄,有山東老鄉,也有奉軍,軍紀極壞,以致於南市閘北的小康之家,紛紛遷入租界。張宗昌的老長官李平書,此時正在籌辦上海地方自治改制為特別市的工作,少不得要設宴歡迎,請了杜月笙與張嘯林作陪。
席間張宗昌身受拘束,斯斯文文;張嘯林則是早經杜月笙鄭重告誡:“嘯林哥,今天是在場面,李平老是大紳士,張大帥是山東人,北佬最忌諱罵人家的娘。你今天‘三字經’切切不可出口。”張嘯林緊記在心,不過他講話不用“媽”字當頭是開不出口的,所以咬一咬牙,索性一言不發;而杜月笙又向來拙於言詞,所以盛饌在桌,這頓飯卻吃得沉悶無味。
散席以後,單軍需向張宗昌報告:“杜、張兩位請大帥到汕頭路玩玩。”
汕頭路亦是“長三”薈萃之區,張宗昌是知道的,欣然許諾,分別上車。張宗昌的座車是自己用火車運來的,因為他外號“長腿”,人高馬大;入關以後,特為向美國福特汽車公司訂購一輛“納許”牌子,車廂加大,另配防彈玻璃的“保險汽車”,剛剛運到不久,在南京用過幾回,轉運上海;軍用牌照不適用於上海租界,不過,這不是問題,杜月笙叫人將他的汽車牌照卸下來,掛在張宗昌的汽車上。那塊牌照的號碼是四個七,英法兩界十字路口的巡捕,一看這張牌照的汽車開到,會預先開綠燈讓它暢行無阻。
上海的富商巨賈,都用保鏢,三大亨更是如此。杜月笙知道張宗昌有過暗殺陳英士這段往事,深怕國民黨志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所以特為派了兩名“羅來保鏢”,保護張宗昌。軍閥出行,衛士講究身掛盒子炮,一手把槍,一手攀住車窗,站在汽車踏腳板上,疾馳而過;但上海租界上不興此怪現象,兩個羅宋保鏢,一左一有,夾護張宗昌而坐。張宗昌會講俄國話,在車中跟兩名保鏢談笑未終,車已戛然而止。
杜、張二人陪著張宗昌踏上二樓,一名俊俏娘姨,掀開門帘,用蘇州話高聲通報:“杜先生陪仔客人來格哉!”
“請,請!”杜月笙揚手肅客。
張宗昌取下頭上“三塊瓦”的水獺皮帽,彎腰進門,頓覺眼前一亮,但見一個長身玉立的麗人,含笑目迎;杜月笙便從張宗昌身後閃出來說道:“老六,你見見張大帥。”
“大帥,”單軍需接口說道:“她是‘花國大總統。’”
原來從前文人好事,選歌征色,評頭品足之際,月里高下,定出娼門的“花榜”、梨園的“菊榜”,首選便是“狀元”,依次便是“榜眼”、“探花”。入民國後,無三鼎甲的名目;有張三日刊的小報“晶報”辦花榜,首選稱之為“花國大總統”,現任的“花國”元首,就是杜且笙稱之為“老六”的富春樓老六。
這富春樓老六氣度高華,絲毫不染風塵氣息,所以張宗昌雖然驚艷,卻不無自慚形穢之感;這一來,心理上自然而然地產生了距離,同時杜、張二人是第一次見面,雖不似在李平書席上那樣拘束,但也不便亂開玩笑,只安安靜膊地坐著聊天。
“媽!”張嘯林一開口想起杜月笙的告誡,趕緊繃住,定定神喊道:“老翁,來寫局票。”
“老翁”名叫翁左青,是張嘯林介紹給杜月笙,專司筆墨的;吃花酒有他在場,叫堂差寫局票,便是他的差使。張嘯林聽說張宗昌好熱鬧,自作主張,替他叫了八個堂差;此外,每人至少一個,亦有叫兩個的,因此,主客共計八人,堂差不下二十名,加上跟局的娘姨、大姐,將前樓的大房間,擠得幾無迴旋的餘地。
這天杜月笙與張嘯林商定在富春樓老六的香閨請客,是因為她那裡地方大,氣派夠;更因為她除了花國大總統的“榮銜”以外,應酬功夫,八面玲瓏,由她來做女主人,能隨機應變,把場面控制得很好。
果然,敬酒敬到張嘯林,稱呼尷尬了;平時叫他“張大帥”叫慣了的,此時有張宗昌在,不便再這麼叫。她笑一笑說:“唷,今朝倪搭有兩位張大帥哉!”
“老六,你弄錯了!”張宗昌指著張嘯林說:“他是張大帥,俺是張小帥。”
“報告大帥!”王鳴翰站起來說:“既然到了這裡,沒有不攻浙江之理。浙江一拿下來,安徽不戰而下。這個局面出現以後,老帥不能把三個省的地盤都拿走,那時候大帥當然可以分到一個省。”
“伯仁,”張宗昌問:“你看怎麼樣”?
“我贊成王參謀長的見解。”李藻麟說:“大帥也該有個地盤才是。”
“好!”張宗昌看著褚玉璞跟王鳴翰說:“你們先部署起來,等俺到上海看看風色;別忙著動手,聽俺的信。”
“是!”褚玉璞與王鳴翰,同聲答應。
“還有什麼事?”張宗昌停了一下說:“沒有事散會。”
散了會,王鳴翰將張宗昌拉到一邊,低聲說道:“大帥,你別忘了陳英士那件事;部隊不能進租界,沒法子保護你。”
“不要緊,俺的老長官李平書,在上海是大鄉紳。”
“可是李平書是跟陳英士一起光復上海的,陳英士當滬軍都督,李平書當民政長— 。”
“俺知道,俺知道,俺比你清楚。”張宗昌不耐煩地打斷他的話說,“俺另外有人在上海,都接頭好了。”
原來張宗昌有個給他管賭帳的軍需、姓單,是清幫中人,對上海的情形很熟。張宗昌特為先派他到上海去疏通。上海租界,是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這三大亨的天下;張嘯林是杭州人,本來是清朝“杭州織造”衙門的一名工匠,此輩籍隸內務府,歸駐防杭州的“將軍”管轄,由於身分比較特殊,向來不太安分,杭州人稱之“機坊鬼兒”;張嘯林是不安分之尤,復又藉助於清幫的勢力,在黑龍會打出一片天下。他跟盧永祥手下的若干將領,如何豐林等人都很熟;有個親家叫俞葉封,當過浙江水路緝私營的統領。單軍需便是通過俞葉封的關係,結識了張嘯林。
張嘯林素來喜歡結交官場,但以脾氣暴躁,粗魯不文,開出口來,不是“媽特皮”,就是“入你活得個皮毛兒”,跟奉軍一開口便是“媽拉巴子”,頗為相似,因而得了個外號叫“張大帥”。張嘯林亦頗以此外號沾沾自喜。
如今聽說另一個“張大帥”要到上海了,想起“說大書”講過張獻忠到四川要跟張飛聯宗的掌故,大為興奮,向杜月笙表示,要大大地鋪張一番,歡迎同宗。
三大亨中,官場交際向以張嘯林為主;杜月笙自然同意,到了一月底,張宗昌帶了一萬多人開到上海;部下有白俄,有山東老鄉,也有奉軍,軍紀極壞,以致於南市閘北的小康之家,紛紛遷入租界。張宗昌的老長官李平書,此時正在籌辦上海地方自治改制為特別市的工作,少不得要設宴歡迎,請了杜月笙與張嘯林作陪。
席間張宗昌身受拘束,斯斯文文;張嘯林則是早經杜月笙鄭重告誡:“嘯林哥,今天是在場面,李平老是大紳士,張大帥是山東人,北佬最忌諱罵人家的娘。你今天‘三字經’切切不可出口。”張嘯林緊記在心,不過他講話不用“媽”字當頭是開不出口的,所以咬一咬牙,索性一言不發;而杜月笙又向來拙於言詞,所以盛饌在桌,這頓飯卻吃得沉悶無味。
散席以後,單軍需向張宗昌報告:“杜、張兩位請大帥到汕頭路玩玩。”
汕頭路亦是“長三”薈萃之區,張宗昌是知道的,欣然許諾,分別上車。張宗昌的座車是自己用火車運來的,因為他外號“長腿”,人高馬大;入關以後,特為向美國福特汽車公司訂購一輛“納許”牌子,車廂加大,另配防彈玻璃的“保險汽車”,剛剛運到不久,在南京用過幾回,轉運上海;軍用牌照不適用於上海租界,不過,這不是問題,杜月笙叫人將他的汽車牌照卸下來,掛在張宗昌的汽車上。那塊牌照的號碼是四個七,英法兩界十字路口的巡捕,一看這張牌照的汽車開到,會預先開綠燈讓它暢行無阻。
上海的富商巨賈,都用保鏢,三大亨更是如此。杜月笙知道張宗昌有過暗殺陳英士這段往事,深怕國民黨志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所以特為派了兩名“羅來保鏢”,保護張宗昌。軍閥出行,衛士講究身掛盒子炮,一手把槍,一手攀住車窗,站在汽車踏腳板上,疾馳而過;但上海租界上不興此怪現象,兩個羅宋保鏢,一左一有,夾護張宗昌而坐。張宗昌會講俄國話,在車中跟兩名保鏢談笑未終,車已戛然而止。
杜、張二人陪著張宗昌踏上二樓,一名俊俏娘姨,掀開門帘,用蘇州話高聲通報:“杜先生陪仔客人來格哉!”
“請,請!”杜月笙揚手肅客。
張宗昌取下頭上“三塊瓦”的水獺皮帽,彎腰進門,頓覺眼前一亮,但見一個長身玉立的麗人,含笑目迎;杜月笙便從張宗昌身後閃出來說道:“老六,你見見張大帥。”
“大帥,”單軍需接口說道:“她是‘花國大總統。’”
原來從前文人好事,選歌征色,評頭品足之際,月里高下,定出娼門的“花榜”、梨園的“菊榜”,首選便是“狀元”,依次便是“榜眼”、“探花”。入民國後,無三鼎甲的名目;有張三日刊的小報“晶報”辦花榜,首選稱之為“花國大總統”,現任的“花國”元首,就是杜且笙稱之為“老六”的富春樓老六。
這富春樓老六氣度高華,絲毫不染風塵氣息,所以張宗昌雖然驚艷,卻不無自慚形穢之感;這一來,心理上自然而然地產生了距離,同時杜、張二人是第一次見面,雖不似在李平書席上那樣拘束,但也不便亂開玩笑,只安安靜膊地坐著聊天。
“媽!”張嘯林一開口想起杜月笙的告誡,趕緊繃住,定定神喊道:“老翁,來寫局票。”
“老翁”名叫翁左青,是張嘯林介紹給杜月笙,專司筆墨的;吃花酒有他在場,叫堂差寫局票,便是他的差使。張嘯林聽說張宗昌好熱鬧,自作主張,替他叫了八個堂差;此外,每人至少一個,亦有叫兩個的,因此,主客共計八人,堂差不下二十名,加上跟局的娘姨、大姐,將前樓的大房間,擠得幾無迴旋的餘地。
這天杜月笙與張嘯林商定在富春樓老六的香閨請客,是因為她那裡地方大,氣派夠;更因為她除了花國大總統的“榮銜”以外,應酬功夫,八面玲瓏,由她來做女主人,能隨機應變,把場面控制得很好。
果然,敬酒敬到張嘯林,稱呼尷尬了;平時叫他“張大帥”叫慣了的,此時有張宗昌在,不便再這麼叫。她笑一笑說:“唷,今朝倪搭有兩位張大帥哉!”
“老六,你弄錯了!”張宗昌指著張嘯林說:“他是張大帥,俺是張小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