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聃一聽他們沒有請到醫者,心中頓然驚懼,面色一下子灰白得沒有一點血色:“沒請到醫者?怎的沒有請到?你們怎的沒有請到?”鄭滿倉說:“我們這一帶,醫者很少,有幾個醫者也醫術十分差勁。我們找到幾個醫者,一說情況,他們說對此毫無辦法,不如不來,來了也起不到一丁點的作用,除了從他們手裡耽誤人命。他們說這是瘟人,他們對瘟人一點辦法也沒有。後又找到一個醫者,他說他也沒有法子,說可以把病人抬去看看。”

  “抬去看看?”老聃先生睜起龍腫的老眼說,“這恁些病人,抬那個是呀!這裡情況,是必須請他們前來,親自下手撲滅瘟疫。把病人抬去,是不行哩。”

  “那怎麼辦?那該怎麼辦咧?”鄭滿倉又愁又急,束手無策。

  在戰國初期,在秦地扶風,醫療事業極為落後,醫生身價極高,極不好請,這是確切的事實。那時請醫,實在是特別困難的事情。

  救人如救火,十萬火急,這怎麼辦?“不管怎的,你們必須得想出法來。”老聃先生急得在地上亂轉圈子。一生中,他從來沒有這樣急躁過。

  “好醫者倒是有一個。”鄭滿倉說,“他姓桓,外號神醫,人稱桓先生,住在桓家塢。這桓先生身價極貴,給人醫病從不出門。認為到病人那裡找著醫病,那是低賤,是對醫者身份的侮辱。且別說百姓請他看病,連士大夫他都不理睬。有一次,秦宮中的官員去請他,他都沒去。他的另外幾個外號叫‘死不出門’,‘天難請’。這‘天難請’的意思是說,老天爺也請不動他呢。因為請不來他,所以我們幾個壓根兒就沒往他身上想。咱們要是不請他來,而直接抬著病人去呢?這也不行。因為,從咱這到他那十七八里,不光隔河,還得走一段山路。這路雖不爬山,可也很不好走。再者,要說抬去一兩個病人,村上還有不少的病人,而且病情正在迅速地發展,一村人的生命耽誤不起;要說全部抬去,根本就不可能。

  這咋辦?重先生,你看這該咋辦哪?”

  “我去請他!一定將他請來!他不來不中,不來也得來。”老聃先生說,“他若不來,我老頭子就舍著恁大年紀的老臉,跪到他面前不起來。如若他還不來,我就跟他拼了,我一輩子沒跟人拼過,這一回我老朽算是拼上了!徐甲,備牛!”

  “好哩!”

  一個人的生命,一家人的生命,一村人的生命,幾村人的生命,甚而至於這一帶村莊上所有人的生命,事關重大,情況萬分緊急!老聃先生心如火焚,連再想下去的工夫也沒有了,於是就當機立斷,決定親自去請“天難請”。

  徐甲將牛備好,牽到這裡。鄭滿倉說:“徐甲,你不知道路,你在家照看病人,我領重先生前去。”徐甲說:“生人牽牛,路上不順,從這到桓家塢的路我知道。放心吧,我牽著牛,很快就可走到。”

  老聃先生讓鄭滿倉告訴白三老,安排各家莫忘用湯水延續病人生命,自己就肩負起拯救一方人生命於垂危之中的重大使命,爬上青牛,和徐甲一起出莊而去了。

  有人會想,老聃先生不騎牛,而以其他別的什麼辦法,例如騎馬,是不是可以走得快些呢?當時不僅交通十分不便,而且交通工具十分落後。扶風一帶是有名的窮鄉僻壤,扶風村人,十分窮苦,而且家家都苦,就連三老白乾德家也很窮苦。整個扶風村,除了有幾家餵牛的之外,其餘各家連個餵牲口的都沒有,哪有馬呢?如果到外邊找馬,一來二去,耽誤時間不是小事。再說,情況緊急,倉促疏忽,老聃先生根本就沒有去想別的。老聃先生不會騎馬,在他來說,趕路的最好工具當然只有青牛。

  一頭大角青牛,馱著一位白髮老翁,向著桓家塢方向,急如星火地走著。

  “走快些。”白髮老翁睜著心急的老眼,看著牛前的徐甲說。

  徐甲邁快腳步,緊起韁繩。韁繩緊動牛的鼻子。青牛撐著脖子,平舉著頭,睜大眼睛,眼裡冒出光光,善知人意般地加快了步子。看起來,它是真知人意的。它仿佛在想,“主人要我走快,他是去做義事,義不容辭之事。他是去救一方生命垂危之人,救垂危之人於垂危之中。這種事,就其性質來說,是宇宙萬千大事中第一大事,萬千要事中第一要事,千萬緊事中第一緊事。主人的胸懷是錦繡的,心意是慈悲的。我要走快,不能辜負主人的一腔心意,不能辜負主人的一顆大慈大悲之心。”

  趕完一段平地,他們的牛馱進入山路。山路雖然不能稱為崎嶇,但是凸凸凹凹,很是難走。

  “快些。”老聃先生睜著著急的老眼,看著牛前的徐甲,著急地說著。

  徐甲扭曲著身子,歪歪拐拐地邁動著腳步。青牛歪歪不穩,歪歪搖搖地邁著蹄腿,弄得背上的老聃搖搖晃晃,歪歪仄仄。霎時,連牛帶人全都弄得呼歇喘氣。

  走完這段崎路,前面出現一段窄路。一條窄窄的石頭小路,剛剛能走下一頭牛。路兩邊是兩個三四丈深的大坑。坑裡沒水,清清楚楚地裸露著石頭坑底。走在這裡,若不小心,摔下去之後,即不粉身碎骨,也要腦漿塗坑。

  行至窄路此端,徐甲將牛停下,不敢再走。老聃先生見此情形,也不敢再騎在牛上。他從牛背上擦下,走到牛的身後,彎腰弓身地拄起他的拐棍。他讓徐甲牽牛過路,自己在牛後跟行。徐甲屏著氣,小心地牽牛行走。青牛大概是感到驚俱,也拘謹地往前抬著步子。老聃先生屏著氣,拄著拐杖往前走著。徐甲關心先生,不敢再走,他生怕先生跐掉到坑裡。老聃先生心急,催他快走。“這可不行,先生,您,您要是……”徐甲說。“不要緊的,沒有啥子。大膽走啦。”為使徐甲鎮定沉著,先生故意這樣鼓勵徐甲。他大著膽子,冒著危險,拄拐杖硬往前走。徐甲一手緊緊抓著牛鼻拘,提心弔膽地和牛一起往前走著。牛一跐蹄,身子仄歪一下。老聃先生見此情形,由不得自己的用手抓住牛的尾巴。他的意思是怕牛栽下去,就來個前邊拉著,後邊抓著。如若牛再跐蹄,他可以掂著牛尾,死死不丟。他並沒想到,如果牛栽下去,把他們帶下去,不僅牛亡,人也得死。他們提心攥膽,小心翼翼,一點一點地往前挪著,終於從險路走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