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頁
致庸愣了一下,只得大聲道:「商民喬致庸,恭迎皇太后和皇上聖駕。皇太后聖壽無疆,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慈禧哼了一聲,並沒有馬上走,像是要看清這個被她念叨了一生、今天又救了她的人一樣。
「老佛爺裡面請。」李蓮英說著,扶她走進大德通。
消瘦的光緒皇上跟著走過來,看到致庸,特意停下腳步道:「喬東家平身。」
致庸神情恍惚地站起,望著光緒一行人走進大德通的門去。
長栓抹抹頭上的汗道:「東家,潘大掌柜,她真是太后?看著像個山里撿柴禾的老婆子!」
潘為嚴瞪了他一眼,悄聲道:「少胡說,別看她現在倒了駕,讓她聽見了,還能現割了你的舌頭!」
長栓伸了伸舌頭,趕忙退後。
天暗下來了。大德通內張燈結彩,僕人們川流不息地將各色名貴菜餚送進慈禧室內。
慈禧吃得津津有味,當下對李蓮英道:「小李子,自打離了北京城,我可就沒吃過這麼多有味的東西。難為喬致庸一片孝心。」
李蓮英在一旁嘻嘻笑:「老佛爺,這是奴才今兒聽您第三遭誇獎喬東家了。」
致庸在大掌柜室里坐著,一直默不做聲。
忽然潘為嚴高高興興地走進來,道:「東家,太后喜歡得不得了,說出了京城,就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
致庸突然變了心情,站起來走進廚房,對還在忙碌的廚子道:「哎,都給我停下!停下!」
眾廚子一驚,回頭看他。致庸道:「沒上的菜不上了!夠了!」
潘為嚴跟進來,吃驚地看著他。
致庸緩了緩聲調,對廚子頭道:「哎對了,太后從沒到過山西,不知道山西人每天吃的是什麼,你們給她做點山西人每天吃的東西讓她嘗嘗!」
廚子頭為難道:「東家,今年山西大旱,山西人每天吃的東西,還不是野菜?最好也就是粗糧細做,什麼茶果多兒、高粱麵皮兒!」
致庸道:「好,太后就想吃這一口,你們做,等會兒我親自給她上!」
眾人看看他,又看他身後的潘為嚴。
潘為嚴看了一眼致庸,道:「東家怎麼說,就怎麼做!還不快點?」
廚子頭於是點點頭,對旁邊三個小廚子吩咐道:「趕快去找野菜,找高粱面兒!」
小廚子們笑起來:「這還用找,院子後頭野地里就有的是……」
李蓮英端著新做的野菜糰子走進慈禧的房間,想了想道:「太后,這是喬東家專門讓廚子做的山西風味小吃。他親自捧到門外,交給奴才,說一定要請太后老佛爺嘗嘗!」
慈禧道:「難為他一片孝心,端上來。你都讓人嘗過了嗎?」
李蓮英點頭,接著將野菜糰子放在慈禧面前。
慈禧吃了起來。李蓮英在一旁賠笑道:「老佛爺,不好吃?」
慈禧搖頭:「不,好吃!當了這麼多年太后,以為天下好吃的東西都吃遍了,沒想到還有這麼好吃的東西,這趟落難山西,我是因禍得福了!等會兒你拿兩個給皇上嘗嘗,他恐怕從來沒吃過呢!」
李蓮英猜不透她的心思,一時間不敢再說什麼。
慈禧艱難地咽著,緩緩道:「等會兒我吃完了,你去見見喬致庸,問他想讓我賞他點什麼。我們到了人家家裡,總不能一點東西也不賞,說來也是老熟人了。」
李蓮英趕緊「嘛」了一聲,出門去找潘為嚴。
「什麼,太后要喬東家討賞?太好了!」潘為嚴高興地叫起來。
「李大總管,我們東家在大掌柜室,這邊請!」
大德通大掌柜室里,致庸剛剛坐下來,潘為嚴就陪李蓮英走了進來。
李蓮英扯開嗓門道:「喬致庸接懿旨。」
致庸不得已跪倒在地:「商民喬致庸接旨。」
「喬致庸,太后有旨,喬致庸接駕有功,可以向太后請賞。」
沒想到致庸昕了這話,當場變色道:「喬致庸有太后令商民花二百五十萬兩銀子從朝廷買來的二品官服,喬致庸不想再要太后任何封賞。」
李蓮英吃了一驚,剛要說話,見致庸捂著頭,「哎呀,哎呀」起來。
潘為嚴心中明白,趕緊上前扶住致庸,回頭對李蓮英解釋道:「李大總管不要見罪,我們東家風癱之症又犯了……快來人,扶東家下去歇息!」
長栓和賈紀櫻趕緊跑進來,將致庸扶出去。
李蓮英看著致庸走出,哼了一聲:「這個喬東家沒福氣,太后讓他討賞,他居然病了,罷了罷了!」
潘為嚴轉身攔住李蓮英,躬身恭敬道:「李大總管,商民潘為嚴,大膽替東家向太后老佛爺討賞!」
李蓮英尖著嗓子道:「老潘,怎麼,你要替你們東家討太后的賞?」
潘為嚴賠笑道:「正是!太后駕臨大德通,是喬家曠古未有的榮耀,潘為嚴忝居大德通大掌柜之職,怎麼能不為東家向太后求賞!」
李蓮英看了他一眼道:「老潘,你比喬致庸會說話多了。說吧,想替喬東家向太后討什麼賞,我都可以替你說去!」
潘為嚴道:「商民不為東家討要官賞,商民只替東家求太后一件小事!」
「什么小事?」
「當年喬家大德興茶票莊,曾一次代南方四省向朝廷匯兌官銀一千多萬兩,此後太后有旨,禁止票號再做官銀生意。今日八國聯軍打進中國,兩宮蒙塵,各地官府的官銀自然解不到鑾輿之下,所以太后和皇上才沒有銀子用,差點被耽擱在山西。潘為嚴想請李大總管幫鄙東家求太后永久解除票號不得涉足官銀之禁,並允准票號協同辦理各地稅收事務。那樣,太后和皇上就不會像這次這樣,被區區三十萬兩銀子難住了!」
慈禧哼了一聲,並沒有馬上走,像是要看清這個被她念叨了一生、今天又救了她的人一樣。
「老佛爺裡面請。」李蓮英說著,扶她走進大德通。
消瘦的光緒皇上跟著走過來,看到致庸,特意停下腳步道:「喬東家平身。」
致庸神情恍惚地站起,望著光緒一行人走進大德通的門去。
長栓抹抹頭上的汗道:「東家,潘大掌柜,她真是太后?看著像個山里撿柴禾的老婆子!」
潘為嚴瞪了他一眼,悄聲道:「少胡說,別看她現在倒了駕,讓她聽見了,還能現割了你的舌頭!」
長栓伸了伸舌頭,趕忙退後。
天暗下來了。大德通內張燈結彩,僕人們川流不息地將各色名貴菜餚送進慈禧室內。
慈禧吃得津津有味,當下對李蓮英道:「小李子,自打離了北京城,我可就沒吃過這麼多有味的東西。難為喬致庸一片孝心。」
李蓮英在一旁嘻嘻笑:「老佛爺,這是奴才今兒聽您第三遭誇獎喬東家了。」
致庸在大掌柜室里坐著,一直默不做聲。
忽然潘為嚴高高興興地走進來,道:「東家,太后喜歡得不得了,說出了京城,就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
致庸突然變了心情,站起來走進廚房,對還在忙碌的廚子道:「哎,都給我停下!停下!」
眾廚子一驚,回頭看他。致庸道:「沒上的菜不上了!夠了!」
潘為嚴跟進來,吃驚地看著他。
致庸緩了緩聲調,對廚子頭道:「哎對了,太后從沒到過山西,不知道山西人每天吃的是什麼,你們給她做點山西人每天吃的東西讓她嘗嘗!」
廚子頭為難道:「東家,今年山西大旱,山西人每天吃的東西,還不是野菜?最好也就是粗糧細做,什麼茶果多兒、高粱麵皮兒!」
致庸道:「好,太后就想吃這一口,你們做,等會兒我親自給她上!」
眾人看看他,又看他身後的潘為嚴。
潘為嚴看了一眼致庸,道:「東家怎麼說,就怎麼做!還不快點?」
廚子頭於是點點頭,對旁邊三個小廚子吩咐道:「趕快去找野菜,找高粱面兒!」
小廚子們笑起來:「這還用找,院子後頭野地里就有的是……」
李蓮英端著新做的野菜糰子走進慈禧的房間,想了想道:「太后,這是喬東家專門讓廚子做的山西風味小吃。他親自捧到門外,交給奴才,說一定要請太后老佛爺嘗嘗!」
慈禧道:「難為他一片孝心,端上來。你都讓人嘗過了嗎?」
李蓮英點頭,接著將野菜糰子放在慈禧面前。
慈禧吃了起來。李蓮英在一旁賠笑道:「老佛爺,不好吃?」
慈禧搖頭:「不,好吃!當了這麼多年太后,以為天下好吃的東西都吃遍了,沒想到還有這麼好吃的東西,這趟落難山西,我是因禍得福了!等會兒你拿兩個給皇上嘗嘗,他恐怕從來沒吃過呢!」
李蓮英猜不透她的心思,一時間不敢再說什麼。
慈禧艱難地咽著,緩緩道:「等會兒我吃完了,你去見見喬致庸,問他想讓我賞他點什麼。我們到了人家家裡,總不能一點東西也不賞,說來也是老熟人了。」
李蓮英趕緊「嘛」了一聲,出門去找潘為嚴。
「什麼,太后要喬東家討賞?太好了!」潘為嚴高興地叫起來。
「李大總管,我們東家在大掌柜室,這邊請!」
大德通大掌柜室里,致庸剛剛坐下來,潘為嚴就陪李蓮英走了進來。
李蓮英扯開嗓門道:「喬致庸接懿旨。」
致庸不得已跪倒在地:「商民喬致庸接旨。」
「喬致庸,太后有旨,喬致庸接駕有功,可以向太后請賞。」
沒想到致庸昕了這話,當場變色道:「喬致庸有太后令商民花二百五十萬兩銀子從朝廷買來的二品官服,喬致庸不想再要太后任何封賞。」
李蓮英吃了一驚,剛要說話,見致庸捂著頭,「哎呀,哎呀」起來。
潘為嚴心中明白,趕緊上前扶住致庸,回頭對李蓮英解釋道:「李大總管不要見罪,我們東家風癱之症又犯了……快來人,扶東家下去歇息!」
長栓和賈紀櫻趕緊跑進來,將致庸扶出去。
李蓮英看著致庸走出,哼了一聲:「這個喬東家沒福氣,太后讓他討賞,他居然病了,罷了罷了!」
潘為嚴轉身攔住李蓮英,躬身恭敬道:「李大總管,商民潘為嚴,大膽替東家向太后老佛爺討賞!」
李蓮英尖著嗓子道:「老潘,怎麼,你要替你們東家討太后的賞?」
潘為嚴賠笑道:「正是!太后駕臨大德通,是喬家曠古未有的榮耀,潘為嚴忝居大德通大掌柜之職,怎麼能不為東家向太后求賞!」
李蓮英看了他一眼道:「老潘,你比喬致庸會說話多了。說吧,想替喬東家向太后討什麼賞,我都可以替你說去!」
潘為嚴道:「商民不為東家討要官賞,商民只替東家求太后一件小事!」
「什么小事?」
「當年喬家大德興茶票莊,曾一次代南方四省向朝廷匯兌官銀一千多萬兩,此後太后有旨,禁止票號再做官銀生意。今日八國聯軍打進中國,兩宮蒙塵,各地官府的官銀自然解不到鑾輿之下,所以太后和皇上才沒有銀子用,差點被耽擱在山西。潘為嚴想請李大總管幫鄙東家求太后永久解除票號不得涉足官銀之禁,並允准票號協同辦理各地稅收事務。那樣,太后和皇上就不會像這次這樣,被區區三十萬兩銀子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