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與這種人談上十幾分鐘,你大概也會不知不覺感染上這種氣氛,變得悶悶不樂起來。因為這種氣氛跟壞天氣一樣,具有不良的影響力,無論你自己的情緒有多好,只要氣候一變,也很難不被捲入風暴里。

  我認識一位太太,正是這種類型的人。每次見面,她都要向我詳細報告近況,而她講述的似乎都是不幸的事。

  比如,她剛去逛街,想要買些廚房窗簾的布料。她會這麼開始:“沒有一個店員過來幫忙。我足足等了十幾分鐘。他們不是很忙,只是走來走去,或聚在角落裡聊天。當然,他們偶爾也望我一眼,但大概覺得我不像是什麼有錢人,不值得特別關注。其他店的情形也是這樣,我最近真是受夠了!還有,我的健康情形也每況愈下了。醫生說,他實在不知道我的日子是怎麼過的——我的消化功能已經快要完全喪失了!還有這天氣,總是讓我渾身上下疼痛難忍。像我這種情況,也許你會以為我的家人多少會關心我一點,但是,不瞞你說,倘若我需要什麼幫助,家是我最後才會考慮的地方。”

  以上話語僅僅是我們談話內容的一小部分而已。這些人所能抱怨的,可謂是無窮無盡。

  無論是喜歡訴苦的柔弱女孩,還是健壯的男人,這類人只要一開口,便會說個沒完沒了。他們把自己放在舞台中央,是聚光燈的焦點。只是,聽眾所能回報給他們的,大概只是一個大大的、深長的哈欠,並希望自己就此失去意識,直到話題結束為止。

  而最可悲的是,這些“不幸”人士似乎並不知道自己的言談是多麼令人生厭。正如我們所說的,沒有人會故意惹人討厭。這些人,他們往往認為自己是各種集會的活力源泉,是聰明伶俐的社交家,是提供情報或珍貴訊息的人。也許你和我也正是這一類型的人,只是自己尚未察覺罷了。

  所幸這類狀況還是有跡可循的,只要我們留心觀察,隨時警覺,應該可以及時避免。比如,有時聽眾會現出不自然的微笑或眼神。如果我們正滔滔不絕談到自家的小威利是如何可愛,然後,發現聽眾一副坐立不安、心神不寧的樣子,此時就要趕快停止話題,或是讓對方也有機會可以談談他們家的孩子。當然,接下去便是輪到你坐立不安了。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跡象,是對方開始偷偷地看表。假如,他們開始用力甩手錶,或是把手錶拿到耳朵旁邊,其心理活動就十分明顯了。你那時應該立即停止話題,因為對方已經開始在心裡嘀咕,甚至開始咒罵了。公開演講的人士尤其應該隨時注意這種“看表反應”。

  游移不定的眼神也是一項不可忽略的警示,這也是對方對目前的話題不感興趣的表現。例如在一個雞尾酒會上,你正好逮住一個可憐的傢伙傾聽你的訴說。那時,假如他急切地想擺脫困境,唯一的方法便是用乞求的眼神向經過的人求救。當然這個方法一點效用也沒有,沒有人會傻到願意同他交換位置。因此,假如你心存善良的話,趕快停止話題,放過他吧。

  也許你會問,以上談到的問題,究竟與心靈的成熟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可以這麼說:言語乏味與否可以顯示出說話人是否缺乏智慧、想像力和對人的敏感度,這些特性都是健全人格、成熟處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言語乏味的人一般對自己一無所知也不能讓別人了解自己的基本需要,並滿足它,因此在與別人交往的時候,往往很難去體諒並滿足他人的需要。為了補償內心的空虛,這種人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瑣事上面,並過分加劇這些瑣事的重要性;他們的溝通方式與其精神層面一樣乏味至極。

  而一個心靈成熟的人,能夠做到與別人討論任何事情都不至於惹人生厭。因為凡是經過他潤色處理的每件事都會變得有意義。同樣的事情,由言語乏味的人表達出來便會索然無味,但成熟的人能將其變得活潑,富有朝氣。

  因此,我們要為走向成熟而更加努力。假如不努力,終有一天,我們也會變成令人討厭的模樣。

  ☆、做你自己(1)

  很多女人都喜歡模仿別人,希望跟上cháo流的腳步,或是讓自己散發出明星般的魅力。然而,這種模仿似乎並沒有給她們帶來成功或者快樂,相反會讓她們感到焦慮和痛苦,而且這些不良情緒往往是和失敗聯繫在一起的。

  對成功和快樂的渴望是女人模仿別人的出發點,但事實證明這是一種很不明智的做法。任何一位因為模仿別人而給自己帶來苦惱的女士向我求助時,我都會對她們說相同的一句話:“做你自己,才是最好的,也是最快樂的。”

  有一次,我到一位朋友家做客,正好他的鄰居愛迪絲太太也在。這位體型有點偏胖而且長得並不算漂亮的愛迪絲太太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活潑、開朗、快樂的。我們之間很快就消除了初次見面的陌生感,給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愛迪絲太太很健談,尤其喜歡給我們講述一些她年輕時候的事。讓我大吃一驚的是,就在幾年前,愛迪絲太太每天都生活得很不開心。

  愛迪絲太太告訴我,她從前是個敏感又害羞的女孩。那個時候她就已經很胖了,而且臉上還很豐滿,這讓她看起來更胖了。她的母親是個非常古板的農村婦女,在她看來,女人穿得太漂亮是愚蠢的。同時,愛迪絲的母親還不喜歡修身的衣服,因為她認為衣服太合身的話很容易撐破,還是肥大一點好。她不僅這樣打扮自己,同時要求女兒愛迪絲也要打扮成這樣。說實話,這讓愛迪絲十分苦惱,卻也無可奈何。她不敢參加任何聚會,也沒有什麼值得開心的事情。那個時候,她把自己視為異類,因為她和別人不一樣。

  後來,愛迪絲太太嫁給了阿爾雷德先生。為了能夠融入這個新的家庭,愛迪絲太太開始模仿身邊的人,包括丈夫和婆婆,但這一切總是不能如願。她不是不努力,但每次的結果都適得其反,甚至將她推向更糟糕的境地。漸漸地,愛迪絲太太變得精神緊張,而且很容易發怒。她不願意和朋友見面,也不想和任何人說話。她覺得自己非常失敗。但是她還要努力地裝出快樂的樣子,因為她不想讓丈夫知道這些事情,有時候甚至裝過了頭。最後,她實在忍受不了這種折磨,甚至想用自殺來擺脫痛苦。

  我對她的經歷非常感興趣,追問道:“愛迪絲太太,我現在更想知道您是怎麼改變自己,成為現在這個樣子的?”

  愛迪絲太太笑笑說:“改變?根本沒有這回事。其實,現在的我才是真正的我。我必須要感謝我的婆婆,是她的一番話讓我變得快樂起來。”

  有一天,愛迪絲的婆婆與她談論該如何教育子女:“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成功的母親,因為我知道不管發生什麼事,我都要孩子們保持自己的本色。”天啊,婆婆的一句話就像一道靈光閃過愛迪絲的腦子,她終於知道自己不開心的真正原因了。從那天起,她開始按照自己的喜好穿衣打扮,按照自己的興趣參加了一些團體組織。她的朋友慢慢多了起來,她自己也變得越來越開心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