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暴動是一天深夜進行的。那時,這些被俘的志願軍已經在籠子裡關了一個多月。這次暴動是肖黨一手策劃的。暴動那天,他們喝了很多水,一次又一次地把空水桶遞給看守他們的美國兵,美國兵一次次給他們送水。美國兵詫異地望著這些拼命喝水的人。他們一直把肚裡的水憋著,天黑的時候,他們開始衝著埋在土裡的木樁子撒尿,一撥一撥分開撒,十幾分鐘一撥。撒完尿的人躺在地上攢力氣。那一夜的行動口號是:“向北。”每個人在心裡都無數次地重複著這一口號。每重複一次,心裡就溫暖許多,北方有自己的部隊,自己的親人。
暴動的夜晚和其他夜晚沒什麼兩樣,很靜的夜空,散布著清冷的星光,遠遠近近,不時傳來幾聲美國兵的皮鞋聲。就在這時,從一個籠子裡響起一聲唿哨,所有籠子裡被俘的志願軍,一下子從地上躍起,一聲低沉的口號聲喊起:“一、二、向北——”隨著這一聲整齊的口號,戰俘一起向籠子使力,木籠搖晃著,最後轟然倒下了。人群瘋了似的向北跑。槍聲響了,先是一聲,後是兩聲,再後來就響成了一片。火光中肖黨看到成群向北奔跑的人在槍聲中倒下,沒有倒下的人嘴裡喊著“沖啊”,向阻擋在前面的美軍撲去。一群手無寸鐵的志願軍戰俘和手持刀槍的美軍混戰在一起。
天亮的時候,肖黨看見了這一場面。無數志願軍戰士和美軍死死扭在一起,有的咬下了美軍的一隻耳朵,有的奪過美軍的手榴彈,還沒來得及拉弦就被子彈擊中,動作仍定格在最後一拼的瞬間。肖黨說不清到底有多少人沖了出去。那時,小德子大叫一聲,他回過頭時才發現小德子迎面抱住了刺向自己的刺刀,刺刀穿過小德子的胸膛。他撲向小德子,小德子在臨死前的瞬間,從懷裡掏出件東西塞在了他的手裡,嘴裡含混地說了一聲:“珍妮。”
肖黨被關在了一個有鐵欄的屋子裡,這次暴動他暴露了身份。天亮的時候,他透過有鐵欄杆的窗口望見了昨晚那場血戰的場面。過了好久,他才想起小德子塞給他的東西,那是只粉紅色的荷包,荷包上繡著一支金色的金達萊,金達萊正含苞欲放。那隻荷包已被小德子的血水浸透了。肖黨看見了那隻荷包,他就想到了小德子最後喊出的那句話:“珍妮——”
珍妮是他們在朝鮮一家房東的女兒,珍妮長得很秀氣。他們在那小山村里休整了一個月,團部就設在珍妮家,那時正是金達萊花盛開的季節。每天,天還沒亮,小德子就和珍妮去後山采來一束束金達萊花兒,然後把這些花插到盛滿水的炮彈殼裡。那花香很好聞,珍妮望著那些金達萊就沖小德子笑。她發現小德子也在笑,小德子那些日子很快活。半夜的時候,肖黨經常聽到珍妮在窗外哼一支歌,睡在他一旁的小德子就翻來覆去地翻身。不一會,小德子就出去了,那歌聲也就消失了。一覺醒來肖黨發現小德子的床鋪仍然空著,他側耳細聽,聽見窗外院子裡有珍妮哧哧的笑聲。他坐起來,透過窗口向小院望去,看見小德子和珍妮站在月光下,小德子正在教珍妮用槍。一會讓珍妮扛上槍,一會又讓珍妮端在懷裡。小德子不時地接過槍糾正珍妮的動作。每做完一個動作,兩個人都要笑上一會兒。肖黨也笑一笑,心想,真是兩個孩子。很久,小德子才輕手輕腳地走回來,躺在自己的鋪位上,目光炯炯地盯著黑夜。
白天沒事時,小德子教珍妮唱歌。珍妮漢話說得很生硬,小德子一句句地教,珍妮就很生硬地學。小德子教唱《解放區的天》,《志願軍戰歌》,珍妮很聰明,一會兒就先學會了調,詞唱得卻不準確。進進出出的,珍妮就唱那兩首剛學會調的中國歌。
部隊要出發的那幾天,他發現小德子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他醒來的時候,望見對面珍妮窗口的燈仍在亮著。有幾次,他借著月光看見小德子趴在窗前,人神地望著對面的燈光。直到這時,他才發現小德子已經長大了,已經是個長大了的男人。
離開小村好久,肖黨發現小德子總是悶悶不樂的。沒事時小德子總是望著遠方的山崗出神,山崗上還有一簇簇正在開放的金達萊。
此時,他望著眼前的荷包,他就想到珍妮。暴動失敗,暴露了身份,他作為特殊戰俘被單獨關在一處。他幾次被審問,美國人問了他許多問題,他只有一句話,我是中國人,是志願軍。美國人提問了幾次,見問不出什麼,便不再問了。
夜晚的時候,他經常能聽到關押志願軍的地方傳來歌聲。他知道那歌是為他而唱的。歌聲告訴他戰友還在,還和他在一起,他這麼想著,淚就盈滿了眼帘。他和戰友們分開了,外面的音訊便不得而知了。
過了好久,夜晚的時候再也聽不到那歌聲了。很多年以後,他才知道,那時雙方正在和平談判,雙方的戰俘正在交換。
他在那間有鐵欄的小屋子裡不知關了多少個日夜。終於有一天,他被帶到了船上。他不知道這艘船要去往哪裡。知道這一切那是許多年以後的事兒了。這艘船是開往台灣的。在船上他才知道,志願軍中不僅他一個人被關押著,還有以前他崇敬的首長也在其中。他在船上想和這些人說幾句話,首長卻用眼神制止了他。他們只用目光交流著。
船出發的時候,是在一天晚上。他當時不知道是晚上,他們被關在船艙的最底層,只亮著一盞昏黃的燈。船行駛了不知有多久,突然,他覺得船身在劇烈搖晃。他從來沒有坐過船,不知船這是怎麼了。然後,所有的人開始嘔吐,吐得昏天黑地。不知過了多久,也許是一天,也許是幾天,他只聽到“咣”的一聲巨響,整個船似被什麼肢解了。海水慢慢浮過來,擁抱了他。這以後他就失去了知覺。
暴動的夜晚和其他夜晚沒什麼兩樣,很靜的夜空,散布著清冷的星光,遠遠近近,不時傳來幾聲美國兵的皮鞋聲。就在這時,從一個籠子裡響起一聲唿哨,所有籠子裡被俘的志願軍,一下子從地上躍起,一聲低沉的口號聲喊起:“一、二、向北——”隨著這一聲整齊的口號,戰俘一起向籠子使力,木籠搖晃著,最後轟然倒下了。人群瘋了似的向北跑。槍聲響了,先是一聲,後是兩聲,再後來就響成了一片。火光中肖黨看到成群向北奔跑的人在槍聲中倒下,沒有倒下的人嘴裡喊著“沖啊”,向阻擋在前面的美軍撲去。一群手無寸鐵的志願軍戰俘和手持刀槍的美軍混戰在一起。
天亮的時候,肖黨看見了這一場面。無數志願軍戰士和美軍死死扭在一起,有的咬下了美軍的一隻耳朵,有的奪過美軍的手榴彈,還沒來得及拉弦就被子彈擊中,動作仍定格在最後一拼的瞬間。肖黨說不清到底有多少人沖了出去。那時,小德子大叫一聲,他回過頭時才發現小德子迎面抱住了刺向自己的刺刀,刺刀穿過小德子的胸膛。他撲向小德子,小德子在臨死前的瞬間,從懷裡掏出件東西塞在了他的手裡,嘴裡含混地說了一聲:“珍妮。”
肖黨被關在了一個有鐵欄的屋子裡,這次暴動他暴露了身份。天亮的時候,他透過有鐵欄杆的窗口望見了昨晚那場血戰的場面。過了好久,他才想起小德子塞給他的東西,那是只粉紅色的荷包,荷包上繡著一支金色的金達萊,金達萊正含苞欲放。那隻荷包已被小德子的血水浸透了。肖黨看見了那隻荷包,他就想到了小德子最後喊出的那句話:“珍妮——”
珍妮是他們在朝鮮一家房東的女兒,珍妮長得很秀氣。他們在那小山村里休整了一個月,團部就設在珍妮家,那時正是金達萊花盛開的季節。每天,天還沒亮,小德子就和珍妮去後山采來一束束金達萊花兒,然後把這些花插到盛滿水的炮彈殼裡。那花香很好聞,珍妮望著那些金達萊就沖小德子笑。她發現小德子也在笑,小德子那些日子很快活。半夜的時候,肖黨經常聽到珍妮在窗外哼一支歌,睡在他一旁的小德子就翻來覆去地翻身。不一會,小德子就出去了,那歌聲也就消失了。一覺醒來肖黨發現小德子的床鋪仍然空著,他側耳細聽,聽見窗外院子裡有珍妮哧哧的笑聲。他坐起來,透過窗口向小院望去,看見小德子和珍妮站在月光下,小德子正在教珍妮用槍。一會讓珍妮扛上槍,一會又讓珍妮端在懷裡。小德子不時地接過槍糾正珍妮的動作。每做完一個動作,兩個人都要笑上一會兒。肖黨也笑一笑,心想,真是兩個孩子。很久,小德子才輕手輕腳地走回來,躺在自己的鋪位上,目光炯炯地盯著黑夜。
白天沒事時,小德子教珍妮唱歌。珍妮漢話說得很生硬,小德子一句句地教,珍妮就很生硬地學。小德子教唱《解放區的天》,《志願軍戰歌》,珍妮很聰明,一會兒就先學會了調,詞唱得卻不準確。進進出出的,珍妮就唱那兩首剛學會調的中國歌。
部隊要出發的那幾天,他發現小德子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他醒來的時候,望見對面珍妮窗口的燈仍在亮著。有幾次,他借著月光看見小德子趴在窗前,人神地望著對面的燈光。直到這時,他才發現小德子已經長大了,已經是個長大了的男人。
離開小村好久,肖黨發現小德子總是悶悶不樂的。沒事時小德子總是望著遠方的山崗出神,山崗上還有一簇簇正在開放的金達萊。
此時,他望著眼前的荷包,他就想到珍妮。暴動失敗,暴露了身份,他作為特殊戰俘被單獨關在一處。他幾次被審問,美國人問了他許多問題,他只有一句話,我是中國人,是志願軍。美國人提問了幾次,見問不出什麼,便不再問了。
夜晚的時候,他經常能聽到關押志願軍的地方傳來歌聲。他知道那歌是為他而唱的。歌聲告訴他戰友還在,還和他在一起,他這麼想著,淚就盈滿了眼帘。他和戰友們分開了,外面的音訊便不得而知了。
過了好久,夜晚的時候再也聽不到那歌聲了。很多年以後,他才知道,那時雙方正在和平談判,雙方的戰俘正在交換。
他在那間有鐵欄的小屋子裡不知關了多少個日夜。終於有一天,他被帶到了船上。他不知道這艘船要去往哪裡。知道這一切那是許多年以後的事兒了。這艘船是開往台灣的。在船上他才知道,志願軍中不僅他一個人被關押著,還有以前他崇敬的首長也在其中。他在船上想和這些人說幾句話,首長卻用眼神制止了他。他們只用目光交流著。
船出發的時候,是在一天晚上。他當時不知道是晚上,他們被關在船艙的最底層,只亮著一盞昏黃的燈。船行駛了不知有多久,突然,他覺得船身在劇烈搖晃。他從來沒有坐過船,不知船這是怎麼了。然後,所有的人開始嘔吐,吐得昏天黑地。不知過了多久,也許是一天,也許是幾天,他只聽到“咣”的一聲巨響,整個船似被什麼肢解了。海水慢慢浮過來,擁抱了他。這以後他就失去了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