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馬林的到來,並沒有給馬占山帶來一絲一點的快慰。相反,他覺得馬林的末日到了,昔日還算平靜的馬家,還會平靜下去麼。

  2

  馬林在沒有見到秋菊以前,在他的腦海里並沒有產生休了秋菊的計劃,他下定決心休了秋菊,那是見了秋菊以後的事。

  在馬林的記憶里,秋菊就是秋菊。

  秋菊初來馬家那一年,是一個又瘦又黃的小丫頭。秋菊是馬占山拾回家的,秋菊是隨父母闖關東來到靠山屯的,一路上的奔波勞頓,讓秋菊的父母染上了傷寒,他們一家三口走到靠山屯時便再也走不動了。秋菊的父母躺在街心的十字路口上,望著頭頂那方陌生的天空,他們知道自己逃荒之路已走到了盡頭,他們逃離了饑荒之地,卻沒有逃脫死亡,可惡的傷寒和飢餓勞累已使他們的生命到了盡頭。令他們欣慰的是他們終於逃離了饑荒連年的故鄉,他們不放心的是年僅十二歲的秋菊,他們有千萬條理由死不瞑目,他們不能把孤苦無依的秋菊獨自一人拋在陌生的異鄉。

  秋菊坐在他們的身旁乾乾瘦瘦地哭著,無力蒼白的啼哭之聲是秋菊父母死不瞑目的緣由,秋菊的啼哭之聲,同時引來了靠山屯的男女老少,他們對眼前這一幕已不感到陌生了,那年月,逃荒逃難的人們,潮水似的從關里涌到了關外。

  秋菊父親看到了圍擁過來的靠山屯男女,仿佛為女兒秋菊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他使盡渾身的力氣說:老……老鄉……求求你們了……把這丫頭領回去吧,給她一口吃的……當牛當馬……隨你們了……

  母親也說:求求好心人啦,給……俺閨女一口吃的……別讓她餓死就行……求求了……

  那年月,靠山屯的父老鄉親也是有那個心沒那個力。唯有馬占山有那個心也有那個力,他覺得眼前降臨的是一個天大的便宜。那一年馬林十歲了,再過幾年就該給兒子張羅媳婦了,早張羅晚張羅,但那是遲早要張羅的,今天一分錢不花白白拾一個丫頭回家,且不說日後給自己當兒媳,就是給她口吃的,把她當牛當馬地用上幾年也不虧什麼。精明的馬占山就把哭喊著的秋菊的手握了,沖已邁向死亡線的秋菊父母點點頭說:你們的孩子我收下了,日後有我馬占山一口吃的,就有這丫頭吃的。

  秋菊的父母沒有理由不閉上自己的雙眼了,終於父母就牽腸掛肚地去了。那一次,馬占山在後山挖了個深坑把秋菊的父母埋了,也是算對白拾了丫頭的回報。

  在馬林的印象中,秋菊是一個高高壯壯的女人。誰也沒想到,瘦小枯黃的秋菊在來到馬占山家不到半年的時間,就變得今非昔比了。十三歲的女孩到了發育的年齡。不管吃好吃壞,秋菊總算能吃飽肚子了,在秋菊的眼裡,自從來到馬家是天天過年,在她幼小的記憶里,還從來沒有過上這般日月。於是秋菊竟神奇般地胖了起來,先是胖了臉,接著就是全身,該鼓脹的地方都長開了,個頭也長了幾分。

  秋菊比馬林年長兩歲,女孩子發育成熟得又早,在馬林的目光中,秋菊已經是個大人了。秋菊來到馬家之後,里里外外一把手,不僅做飯還要餵雞餵狗,幾年的時間裡,秋菊儼然成了馬家的主婦。

  秋菊能出落得這般模樣,令馬占山暗自高興。沒花一分錢,白白拾來個勞動力,今天的勞動力,未來的兒媳婦,這是馬占山灰暗生活中燦爛的一筆。在那些日子裡,馬占山一看到秋菊,便順心順氣,暗自得意。

  馬林的母親是個多病的女人,在馬林五歲那一年,突發心絞痛就已經去了。身為壯年的馬占山再也未娶。在馬占山的觀念里,賭、毒、色是男人的三大天敵,男人要成氣候,離這三樣越遠越好。當初娶馬林娘時,他考慮更多的是傳宗接代,既然兒子已經有了,還娶女人做什麼?況且半路里家裡多了一個外姓女人,他活得不踏實也不放心。於是,馬占山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侍弄那片土地上。土地就是他的命,他的事業,人要想過日月沒有土地是萬萬不行的。這就是馬占山的人生信條。

  在馬林童年的記憶里,秋菊帶給他更多的是溫暖和安全感。那些日子,秋菊不僅給他做飯,晚上還要給他鋪被子,就是夜裡用過的尿壺,也是秋菊早晨給倒掉了。在馬林的眼裡,秋菊是高大的,像母親,又像姐姐。在馬林缺少女性關懷的童年裡,秋菊是馬林寒冬里的一盆炭火。秋菊在馬林童年的記憶里,不僅是溫暖的,同時也是美好的。

  在馬林年滿十六歲那一年,馬占山提出讓他和秋菊圓房他也沒提出過異議。在馬林的印象里秋菊和自己多早就是一家人,圓不圓房其實都是一樣的。

  也就是在馬林十六歲那一年,靠山屯一帶鬧起了鬍子,一時間雞犬不寧,鄉人們的日子過得提心弔膽。也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馬林的命運發生了變化。

  主宰馬林命運的仍然是馬占山,土財主馬占山已充分地認識到,在這雞犬不寧兵荒馬亂的日子裡,僅有土地是不行的,要想使生活過得美滿踏實,家裡沒有一個拿槍的,那是萬萬不行的。於是馬占山求遍了三親四鄰,終於在東北軍里巴結上了一位團長,花了他五十兩白銀為馬林買了一個排長的頭銜。

  馬林在十六歲那一年,也就是在他和秋菊圓房不久的一個日子裡,他當上了東北軍里的一名排長。

章節目錄